1、蒲松龄是清朝的。蒲松龄(1640-1715),山东省淄川县(1956年改称淄博市淄川区)人,又名刘全。清代杰出作家、短篇小说家。
2、清初《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作者。除了《聊斋志异》,蒲松龄还有大量的诗词、戏剧、民谣、农医著述,共计近200万字。蒲松龄的一生,《聊斋志异》出版后,风靡全球。在随后的时期,模仿作品出现,导致传奇小说的重新繁荣。很多章节不断被改编成歌剧、电影、电视剧,影响深远。《聊斋志异》很早就走向世界,蒲松龄为中国和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延伸阅读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1.范仲淹王朝:北宋。
2.范仲淹(1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汉族,文茜人。吴军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
3.北宋著名的大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4.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常山朱,改名叫朱。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为第一秀才,授广州德军主帅参军。他迎着母亲支持,改名换姓,迁居兴化县令、密庭教区长、周琛通头、苏州周知等地。并多次被指责为公正和直言不讳。
5.康定元年(1040年),他和韩琦共同担任陕西的副特使,进行安抚和招兵买马,并采取“长期开荒”的政策,巩固西北边防。李青三年(1043年),他担任政治顾问,发起了李青新政。新政受挫后,被贬出京,途经周知、登州、杭州、青州。
6.五帝四年(1052年),改名瀛州,因病就职,六十四岁死于途中。兵部尚书,后,谥号“”,被称为公。
敦煌壁画始于哪个朝代?
1.敦煌壁画始于十六国和北魏,西魏进一步发展,北周逐渐成熟。高峰时期是唐朝,题材丰富,形象生动。乔装净土、经典画作、故事画都反映了大量的社会现实。由于历史原因,敦煌艺术在宋代衰落。
2.敦煌壁画是指中国敦煌石窟内墙上的绘画,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3.敦煌壁画总面积5万多平方米,其中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溪玉林石窟壁画522幅,规模宏大,技艺精湛,内容丰富,题材广泛。
4.敦煌壁画刻画了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维系着美好的愿望,抚慰着灵魂。
5.敦煌壁画与世俗绘画有着不同的审美特征和艺术风格,源于生活,欣赏生活;源于艺术,融合艺术;源于世界,共享世界。
6.造型特点:有神(佛、菩萨等)。)和普通人(对于故事画里的人和人物。这两种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各有特点。从造型上看,俗人形象充满生活气息,时代特征也更加鲜明;而神的形象变化较少,想象和夸张较多。衣服方面,中原老百姓多穿汉服,神仙留洋装;晕染法也不一样。画家多采用中原晕染法,神仙多采用西域凹凸染法。这些都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7.与建模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是变形。敦煌壁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变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种人物、动物和植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审美观,不同的变形程度和变形方式。前期变形程度大,浪漫元素多,形象特征鲜明突出;隋唐以后变形更少,立体感更强,写实性越来越强。
8.变形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夸张变形,另一种是对人物的原始形状进行有规律的改变,即拉长成灾害。比如北魏后期或者西魏的菩萨,大大增加了衣服、手指、脖子的长度,骨头都露出来了。天与天之间的距离用来放牧,嘴角向上翘,形状像花瓣;经过改造,变成了浪漫别致的“秀骨形象”。金刚力士横向夸张,四肢增厚,脖子缩短,圆头大腹,眼睛凸出,强调体格和超人的力量。这两个角色都是夸张的结果。
9.壁画题材:在北魏晚期的石窟中,出现了一个带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洞顶,除了正中绘有莲花沉箱外,举行节日并在东西两侧竖起椽子的方士开路,后面跟着一只头龙的开悟兽。每面墙上分布着朱雀、玄武、青龙、白虎。飞连振翅风吹,雷公荡臂转鼓,丕电闪铁钻撞石,雨师喷致雨。
秦朝前面是哪个朝代
1.秦朝是以前的周朝。
2.周朝(1046-256年前)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朝代。周朝有32代君王,37位君王,享国791年。
3.周朝分为两个时期:西周(1046-771年前)和东周(770-256年前)。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建立,以濠江为首都,洛邑为东都。后来,周穆王建了贡南郑,然后周懿王迁都到全秋(今陕西咸阳)。公元前771年,昊京失陷,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元年),东移,建都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一时期被称为东周。史书也把西周和东周称为两周。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4.商毁前,周部落起源于中华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西北游牧部落的入侵,周人首领顾功夫带领周人迁徙到岐山下的平原定居。生活在渭河流域,其始祖嵇弃被称为农业神的“后稷”,以嵇为氏,周仁思为氏。语言为古代汉语,文字中仍使用古代汉字。在民间笔记中,甲骨和牛骨上的铭文仍然是主要的,而在皇室中,新锦缎和丝绸是主要的。周朝实行分封制(封国立国),周王是“天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