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阶段性实习报告】麻栗坡阶段性报告
麻栗坡阶段性报告
《麻栗坡坝子白钨矿选矿技术攻关》
阶段性汇报
受文山麻栗坡金玮矿产公司委托,昆明理工大学承担了该公司坝子选矿厂选矿技术攻关工作。技术攻关的目的是提高该选矿厂的选矿技术指标,要求精矿品位大于45%,回收率达到75%。本次工业试验的阶段性攻关工作自2010年11月开始,至2011年3月9日,在本阶段开展的主要工作有:1、确定攻关工作开始的时间,签订技术合同;2、研究当时的生产现状,并制定攻关工作生产现场的工作参数和生产流程;3、试验室小型验证试验研究;4、现场流程调整和设备调试;5、工业技术攻关和工业化生产试验研究。
本次技术攻关是在紫金西南公司和麻栗坡紫金钨业集团的直接领导下,由昆明理工大学负责选矿技术,选矿厂负责生产组织实施。在攻关过程中,全体人员工作认真、踏实,本着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酷猫写作范文网现将本次攻关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报如下。
1、生产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磨矿细度。
选矿厂目前采用一段闭路磨矿流程。磨矿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根据矿石性质和实验室小型试验研究结果,选矿工艺流程要求的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左右,原设计为一段开路棒磨——二段闭路球磨的磨矿流程,设计日处理能力2000吨。后被更改为一段闭路
球磨,日处理能力增加到2600吨左右。致使磨矿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目前仅为60%左右-200目。
(2)药剂制度。
通过观察发现,加温浮选时药剂用量很大,达到每处理一吨粗精矿水玻璃用量120~140公斤,捕收剂用量9公斤左右。
(3)设备运转。
五个加温搅拌桶其中有一个出现故障无法投入使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率。浓密池底部的砂浆泵功率不足导致了抽入到加温搅拌桶内的矿浆浓度较低。加温浮选的粗选槽可能过小,承受不了现有的矿浆处理量。
(4)生产指标
自2010年5月改变工艺流程为加温浮选以来,至2011年1月底,生产基本稳定。经对报表进行初步统计,原矿平均品位0.32%左右,常温粗选尾矿品位0.1%左右,常温粗选回收率70%左右;加温浮选精矿品位45%左右,回收率85%左右,尾矿品位0.7%左右。选矿厂总尾矿品位估算为0.13%左右,该尾矿品位尚未将硫精矿中的钨和浓密机的溢流水含钨计算在内。
一般而言,经对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和生产实际调查,硫精矿中含钨品位和原矿几乎一样,范文top100产率约3%~5%;浓密机溢流水中矿石固体浓度1%~2%,含氧化钨5%左右。这两部分都直接放入尾矿库中,未进入报表计算。
当然,上述的统计数据不十分准确。但可以看出,选矿厂的实际
回收率是比较低的,尚有许多技术工作需要攻关。
(5)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11年开始攻关前夕,选矿厂生产指标大幅度下降,主要是指加温浮选部分。自2011年2月9日开机生产至2011年2月21日攻关组到达现场,根据生产当天化验单和处理量等统计数据表明:原矿品位0.316%,粗尾品位0.098%,粗选回收率70%左右;加温精选区精矿品位小于40%,仅36%左右,尾矿跑尾在30个班中有近十多个班达到1%以上,回收率很低。
但是,我们查阅公开的生产报表,这些数据都变了,居然没有看见任何一个班加温浮选部分的尾矿品位大于1%,精矿品位也大于45%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本次技术攻关难度巨大。
2:攻关组本次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1)、常温粗选部分
1)、对常温粗选部分的流程进行了简单改造,根据试验室研究结果,并结合洒西选矿厂的生产经验,决定取消脱硫选别作业;从而减少了因脱硫作业造成的钨损失,提高回收率3%~5%。
2)、在不增加浮选设备的情况下(实际还减少使用一个搅拌桶),通过调整流程结构,延长了粗选时间和粗精选时间。有利于粗选回收率的提高;
3)、改变了粗选的加药地点。延长了捕收剂的作用时间,也有利于提高作业回收率。
4)、为回水利用创造了条件,可进一步减少药剂消耗。经过本次流程调整,回水可以直接加入(来自: 在 点 网)球磨机中,从而避免了因浓密机溢流水直接排入尾矿库中而造成的钨损失,回收率也有所提高,药剂用量减少。这是以前所不能实现的。
当然,这一技术在本次攻关中虽下达了技术指令,但因条件限制,尚未开展。
5)、进行了粗选药剂制度的调整,包括药剂种类和药剂用量的调整,力争达到好的效果。
6)、提高磨矿细度。
由于现在的磨矿流程已经改为一段磨矿流程,根本无法实现试验室的磨矿细度指标。我们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处理量的情况下,通过调整磨矿介质配比和磨矿浓度,使磨矿细度达到-200目70%以上。
通过以上技术工作,粗选的选矿指标得到了较明显的改变,经对试验阶段的数据进行统计(包括调试阶段不稳定的情况都计算在内),不仅使原脱硫损失的钨降为零,钨的回收率增加3%~5%,同时,粗选的尾矿品位下降到0.086%,并且,无论原矿品位上升到0.35%以上时,尾矿品位也都在0.086%左右,生产较稳定。对比结果见表1。
思想汇报专题表1 粗选阶段选别指标
注:表中对原选矿的统计数据可能不准确,没有查原始化验单据。仅供参考。
从表1的结果可以看到,虽然表观回收率变化不大,但考虑尾矿的变化情况,结合原矿品位的降低和避免脱硫的损失,实际回收率有可能增加5%左右。
(2)、加温浮选部分
加温浮选的流程没有调整。主要工作是开展药剂制度试验。
对于药剂制度问题,首先应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和摸索过程,然后再根据现场生产条件(比如磨机运转情况等)做出适当调整。
我们改变了原在加温搅拌桶中添加絮凝剂的做法,不再添加絮凝剂。并对水玻璃的用量、捕收剂、调整剂的用量和加药地点进行了试验,同时对加温参数如温度也进行了试验。
通过试验,首先让生产正常,使精矿品位由36%左右上升到45%左右,保证产品的正常销售。同时降低药剂的使用量。表2是本次试验前后的药剂使用情况对比表。可以看到,水玻璃用量减少了50公斤/吨,捕收剂用量减少了6公斤,增加了5公斤硫化钠的用量。如每天处理粗精矿150吨,按药剂目前的市场价格,攻关试验节省药剂的消耗每天在13000元左右。
下页 余下全文
麻栗坡阶段性报告
表2 加温浮选流程中药剂使用情况
范文写作表3 加温精选部分试验指标对比
较大,同时,据说原生产中金属严重不平衡,有时每月实际生产多出十多个金属吨,从而出现了对数据的人为变化。因此,该数据仅供参考。
3、攻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方向
本次技术攻关试验,总体来说是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回收率没有取得明显提高。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为:
1)、对原矿的性质研究不充分。该矿为难处理的微细粒嵌布钨矿石,既有白钨矿,又有黑钨矿,黑钨矿随各矿点和矿层可能有较大幅度的变化。而这一性质我们研究不充分,了解不足。
下一步工作需深入研究原矿性质。特别是对钨物相分析和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2)、原矿品位波动很大,流程和药剂适应性差。图1是试验阶段各班的原矿品位变化情况,可以看到,在实验刚开始的前两天,原矿品位变化相对小一些,但到了实验的第五天开始,原矿品位发生了
剧烈的波动,甚至是在各班内通过快速分析发现,每一时间段变化也非常大,最高原矿品位0.519%,最低原矿品位0.18%,更严重的是相邻两个班快速变化。这就要求选别流程和选别技术参数必须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因没有配矿系统)。
图1 各班原矿品味波动曲线
针对这种现象,必须深入研究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强化分析、取样、制样工作),尽量减少原矿品位的瞬间波动现象。同时,研究流程和药剂制度的更大适应性。
3)、对选别流程和工艺必须进行深入研究。目前的加温浮选流程和工作参数主要是根据经验和想象来设计的,包括各中矿返回地点、各作业的浮选时间、工人的操作方式等都是根据想象和经验来做,没有进行充分的试验研究。这明显地表现在选矿流程和操作参数与矿石性质不适应。本次试验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也没有对该流程进行调
整,各作业浮选时间和浮选浓度严重地与矿石性质不适应,甚至没有选别效果。表4是分别对加温粗选、扫选浮选槽取样化验品位,
精矿 尾矿
表4 流程考察结果
1 3.456 20 11.54
2 13.83 21 5.598
3 25.8 22 3.748
4 16.28 23 5.89
16 11.54 2.775
17 19.67 25 4.206
18 10.56 26 0.954
19 6.718
由上组数据可知,许多选别作也基本没有选矿效果,特别在加温浮选的扫选部分,扫选的精矿和尾矿品位相差不大,分别效果差。
因此,必须研究工艺流程,特别是中矿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4)需对药剂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开发适应性更强的新药剂制度,包括新的药剂、药剂匹配组合、加药地点等。是研究的主题方向之一。本次研究研究虽取得一些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在生产上没有实施,是本次攻关的遗憾之一。下一步争取在生产上使用。
5)加强现场的技术力量。使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机结合起来,加深各方对技术攻关的理解、关心与支持。团结一心,共同努力。
总之,本次技术攻关,非常感谢麻栗坡金玮公司给予的这一平台。但由于对矿石性质摸索不够透彻,再加上自身技术和客观因素的限制,指标仍然没有明显提高,回收率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对此我们深表遗憾。虽然这次调试没有成功,但我们一定会吸取经验和教训,继续深入研究该矿石的选矿技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我们最大努力为金玮公司的选矿工作做出贡献!
昆明理工大学 麻栗坡坝子选矿技术攻关组 2011.3 执笔:刘全军
上页
这篇内容涉及到品位、攻关、流程、左右、技术、试验、药剂、工作等方面,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