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秋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初秋的雨会迅速降低温度,通过蒸发水分带走地面的温度。初秋下雨会影响整个秋天的温度。所以小农经济时代人们非常重视立秋节气,但现在有了大棚蔬菜等科技手段,立秋下雨对农作物的影响就没那么大了。所以,立秋下雨就成了判断秋天会不会凉的依据。
2、有句谚语叫“秋前秋后雨,千年前后风”,意思是秋初下雨,千年刮风。每次立秋后下雨,温度都会下降一点。“一场秋雨和一场感冒”是指初秋时雨水对温度的影响。因此,初秋是否下雨不能忽视,应根据实时天气情况选择对策。
延伸阅读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什么意思
1.春天的开始:每年的2月3日或4日。立春是汉族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之一。“李”的意思是“开始”。自秦朝以来,中国一直把立春作为孟春季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天是生长,是耕耘,是播种。在立春的这一天,“太阳与刺融为一体,万物皆在春”。立春之后,万物蓬勃复苏,一整年开始。
2.漫长的夏天:大约在四月的第一天(公历5月5-6日)。长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夏梦季节的正式开始,当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它就是漫长夏季的节气。窦指东南,魏是长夏。到目前为止,一切都成长了,因此得名长夏。长夏季节,我国南北温差大,同一地区波动频繁,南方其余地区温度在20左右;而低海拔河谷早在4月中旬就感受到了夏季的炎热,漫长的夏季气温已经达到24以上。所以也是农作物病虫害频繁发生的时期,也是人们容易感冒的时期。漫长的夏季过后,是大面积种植早稻的关键时期,雨迟早会来,这个时期的降雨量与未来的收成密切相关。
3.秋季开始:每年8月6-9日。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秋梦季节的正式开始;“秋”的意思是夏天的热量变凉了。当我们到达立秋时,梧桐树开始落下,所以有一个成语“落叶知秋”。“立秋”已经到来,但到来的不是秋天的气候。气候季节应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即当地连续5天平均气温在22以下,认为是真正的秋季。中国幅员辽阔。虽然各地气候不同,但此时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进入秋季气候。而且,每年的热狗节结束还是立秋后的第三天。特别是华南这个节气是夏天和夏天。同时,由于台风季节正在消退,气温更加炎热,中医称之为秋初至秋分前的“长夏”。
4.冬天的开始:公历每年的11月7-8日。立,始也,说冬自此。冬天意味着结束。意思是收获后要收庄稼。中国也视立冬为立冬。入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明显减少。我国北方土地冰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中国江淮地区的“三秋”即将结束,而中国南方需要快速种植冬麦和移栽油菜籽,而中国南方是种植小麦的最佳时机。此外,冬天开始后,空气普遍变得干燥,土壤含水量减少。这时,我国开始重视林区的防火工作。
立秋注意什么
1.随着夏天的退去,迎来了一个清爽的秋天。这个季节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太习惯,因为白天的温度还是很高的,晚上突然就降了下来,有点冷。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晚上睡觉一定要注意不要着凉,盖好被子避免着凉造成身体不适。
2.秋天开始后,早上会变冷。应该添加合适的衣服,尤其是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如果早上起得早,要加件外套,中午就减了,对身体有帮助,不容易感冒。
3.立秋后,早晚天气凉爽,中午还是很热,要注意尽量少吃凉的食物或水果,如西瓜、冷饮等,以免引起肠胃不适。
4.立秋后,天气相对干燥,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尤其是油炸和烧烤类食物,多吃一些鱼、豆制品和新鲜蔬菜,对身体有帮助。
5.秋季开始后,由于气候干燥,人们早上经常皮肤干燥,喉咙干燥,鼻塞。这个时候喝适量的水,或者每天早上喝一杯蜂蜜水,可以缓解干燥。吃红枣莲子百合粥,对身体有好处。
6.立秋后也要坚持每天做一些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不易生病,每天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8月7日是什么节
1.8月7日对应的节日: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节气。北斗斗柄指向西南,太阳达到黄经135度,每年公历8月7-9日举行节日。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也是秋天的起点。秋始于秋初,止于冬初。秋天的开始和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暴雨、潮湿等。正处于一年的转折点,并趋于下降或减少;自然界中,一切都开始从华丽走向成熟。
2.秋天的开始并不意味着炎热的天气结束了。初秋的天气还是很热。所谓“热在三伏”,而“秋后落”,至少在立秋之后还有“落”热的天气。“三伏”可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其日期由节气和枝干日期的组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