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斤八两的来历
东汉时流通三种货币,分别是黄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中五铢钱又简称钱。将一千个五铢钱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通常,一吊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七十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而一斤有十六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当然古时候的一两要比现在的一两轻的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改为十两为一市斤。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这一点以上几位网友解释的很清楚了。那古代的称为什么要用16进制呢?这其实才是关键,要是古代来个8进制,想来我们就成了“半斤四两”了吧?
这是因为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如果买货人耍滑头克扣一两就减福,克扣二两就损禄,克扣三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与诚信的重视,希望大家在以后做买卖时也记得这点。
【满腹经纶的成语故事】
“满腹经纶”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才识丰富,具有处理大事的才能。如果推究它的原始意思,则其中的“经纶”原本是整理丝线的意思,引申而为规划、治理的意思。例如《礼记.中庸》说:“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意思是说只有至诚的人,才能把天下治理好。另外例如“经纶济世”一语的“经纶”,也是一样的意思。至于“满腹”,就是“满肚子”的意思。例如《庄子.逍遥游》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意思是说:鹪鹩在深林筑巢,所占的只不过一根树枝。偃鼠在河里喝水,再会喝,也只不过是喝满肚子而已。后来因为肚子是人体的装填食物的最大空间,所以很容易利用“满腹”来表示充塞身体的意思。例如“满腹文章”、“满腹才学”等,都是形容人很有学问。再例如“满腹牢骚”、“满腹心事”等,用法也是一样的。但是这些语词的结构都是“满腹”后加名词性词组,所以“满腹经纶”的“经纶”应该也是由规划、治理的动词性转化为名词性,是“满腹经纶之才”的意思。有人以为这句成语的【成语典故】出自于《易经.屯卦.象》:“〈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孔子为解说《易经》,曾经写过《十翼》,翼就是辅助说明的意思,〈象辞〉是其中的一种,用来阐解卦象所蕴涵的人事道理。〈屯卦〉是由“震下坎上”组成:〈震卦〉在下,象征雷;〈坎卦〉在上,象征水。水在雷上,未能成雨,所以有了屯难之象,但是雷声过后,就会云行雨施了。这种现象有如许多事情刚开始,所遭遇到的困难情况一样,等到困难解决后,进展就会顺当了。所以孔子要君子从卦象中去学得规划、治理事情的道理。〈象辞〉中“君子以经纶”,就是“君子藉以习得经纶之理”的意思。出现“满腹经纶”一语较早的文献,如宋.洪炎〈闻师川谏议至漳州作建除字诗十二韵迓之〉诗:“满腹怀经纶,笔闲(间)含露雨。”正是在说这位师川谏议大夫“满腹经纶,文章含雨露”了。含雨露,就是会照顾百姓的意思;“满腹经纶”就是才识丰富,才能高超了。
满腹经纶
mǎn fù jīng lún
[释义] 腹:肚子;经纶: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谋略等。形容很有学问和才能。
[语出] 明冯惟敏《海浮山堂词稿商调集贤宾题春园浪里束煞》:“论英雄何必老林泉?满腹经纶须大展;休负了苍生之愿。”
[正音] 腹;不能读作“fǔ”。
[辨形] 纶;不能写作“论”。
[近义] 才高八斗
[反义] 胸无点墨 才疏学浅
[用法] 含褒义。用来称赞文人很有学问和才能的用语。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和“学富五车”有别;都形容很有学问。但~还强调很有才能;“学富五车”仅用于强调读书多。
[例句] 经过几十年的知识积累;李老师现在~;博学多才。
[英译] profoundly learned and talen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