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王武丁

时间:2023-12-16 20:52:18编辑:优化君

笔者分两点答述此问。

一、何谓“武丁中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上古“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地位。

商王朝从商汤开始,到商纣灭亡,共传17代31任王。在近六百年的历史中,以第20任商王盘庚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亦有分为早中晚三期的,此略)

在近300年的商朝前期,国势起伏,曾一度衰落。

商王朝自成汤灭夏建商,政权稳定,国势日盛。故《诗商颂殷武》称:“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然成汤在位仅12年,其后,国势渐颓,后经外丙、仲壬两代商王短暂执政,至第四任商王太甲时,在元老重臣伊尹辅助下,商王朝又才呈现出清明气象。

太甲死,其子沃丁继,其后又历经太庚、小甲、雍、太戊四王,直至第9任商王太戊执政期,商朝再度兴盛,出现了继成汤之后最好的政治局面,故商人称太戊为“中宗”。

然而,商朝自第十任商王仲丁后,因两种王位继承制(“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的混用,造成王位继承的混乱纷争,加之屡次迁都,使商王朝国势中衰、诸侯离叛。

这一动乱延续近百年,历经仲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乱”,直到盘庚迁殷后,才最终结束。

大约公元前1300年,第20任商王盘庚即位,坚决迁都到殷(河南安阳),并整顿商朝政治,发展经济,才使衰落的商王朝出现复兴局面。

所以,盘庚迁殷,在商朝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不仅商朝都城从此永久固定在殷城,而且对商朝后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推动和发展作用,也为后来的“武丁中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盘庚之后,经小辛、小乙两任商王后,到第23任商王武丁即位,商王朝遂日趋鼎盛。

商王武丁(?∽前1192),乃盘庚之侄,小乙之子,庙号高宗。

武丁在位59年时期,勤于政事,任用刑徒出身的傅说yuè及甘盘、祖己等贤人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得到空前发展,

并至极盛,史称“武丁盛世”,又称“武丁中兴”,武丁也被称作“中兴之王”。

二、“武丁中兴”采取的举措

武丁在位近60年,在傅说等人辅佐下,对内惟才是举,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国力强盛;对外,灭躬方,亡土方,平西羌,定荆襄,扩疆数千里,很快将商王朝推进到极盛时期,具体措施主要表现在如下诸方面

  首先,对内任贤用能

  武丁少时,父王小乙便把他放到民间,与民众们一起劳作,这不仅锻炼了武丁,还访得了一批才人为己所用。故其即位后,为使国家复兴,敢于选贤用能,首先最为突出的是,尊贤人甘盘为师,举罪犯傅说为相,让祖己等大臣相辅佐,然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强化军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而开创了“天下咸欢,商道复兴”的大局面。

其次, 对外征伐,开疆拓土

武丁中兴,还通过对土方、x方和羌人等方国部落的一系列战争,既消除边患,有利于边疆的开拓和发展,还通过战争掠夺了大量财物和奴隶,从而又促进了商代奴隶制社会经济的前所未有的发展。

武丁即位后,商朝周边有不少强大部族,如南面的虎方,东面的夷方,北面的鬼方,西面的羌方等,对商朝的威胁很大,有的甚至一度侵入到商的王畿地区。因此武丁动员了大量的军队,向这些部族发动进攻,出动的兵力少者数千,多者数万,最多的一次竟然出动了十多万人。有时战争旷日持久,比如对鬼方的战争打了3年,方才获胜。

据ト辞的记载,甚至武丁的妃子妇好也亲率军队征伐羌方。此外,还有龙方、黎、亘、印方、人方、土方、马方、危方等许多小方国,都被商朝一一征服。

这一系列的军事胜利,使商朝的疆域大大地扩展,北到河套,南达江淮,西及与周族接壤的渭洛地区,东到今山东半岛的东北部,从而使商朝发展成为一个空前强盛的帝国。

战争胜利强化了商朝的安全,获得了和平发展的时间,使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对被征服的方国地域,商朝还直接封当地的首领为侯伯,仅甲骨文中记载的侯就达50余,伯近40,这些侯伯对商朝均有纳贡的义务,发生战争时有出兵协助作战的义务。

为了加强商朝与周边方国、部族的关系,除了封侯伯外,商朝还通过联烟的办法,来强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三,筑城驻军

为了巩固新征服的地域,武丁朝采取的另一个措施就是筑城驻军,类似的记载在卜辞中时有出现。商朝疆域的扩大,使得各地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加强了,同时还促进了一些边远地区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

故 《孟子. 公孙丑下》说:“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

这也说明武丁时期,商朝在天下诸侯中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诸侯无不服从其令,无不各尽其义务。

武丁开创的这种鼎盛局面一直维持到其子祖甲在位期间。《尚书.无逸》说祖甲即位之后,知民众之疾苦,因而能够施惠于民众,不敢轻侮寡,社会继续维持了30多年的平稳局面。

第四,“武丁中兴”采取相应的制度举措

武丁在其相傅说的辅佐下,在强化王权的同时,也在理论和制度上,采取了集中权力的措施,据《尚书说命》记载,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义”的君臣秩序。

二是改革用人制度,加强商王对官员的任免权。“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建立任人唯能、任人唯贤的规则,力图改变盘庚所强调的“惟图任旧人共政“的用人模式,最终取得了对官吏的最终任免权。

这实际上是对旧贵族在任职特权上的否定,大大加强了商王选拔官员的自由度,对王权的加强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是改革祭祀制度,把神权掌握到商王手中。

商代前期,与王权对立的贵族依靠神权来威胁王权。 而商代的神权又最主要表现为祭祀权。为此,武丁针对当时十分分散的祭祀权,提出:“黩予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通过坚决改革,牢牢控制住祭祀的主动权。

总而言之,武丁时期,在安内用贤之外,非常注重对外用兵,连年不断地对周边侵扰商朝的各方诸侯、方国,包括羌方、土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等展开一系列的征讨。这在带来国家稳定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比较安定的生活空间。

但从另一方面看,连年不断的战争也同样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等等。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武丁时期的大规模战争,为商朝几百年的基业也过早唱起了日暮时分的苍凉曲。

所以,“武丁中兴”既是商朝兴盛的顶点,也是由兴盛走向衰败的开始。

 

上一篇:夏家店文化

下一篇:x天x地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