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通是唐代大臣,书法家。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书法学其父更瘦硬,更险劲。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
欧阳通是欧阳询第四子。他父亲离世时,还年少。母亲希望他能继承父业。重金收购其父散落在民间的手迹。欧阳通勤学苦练,书艺进步很快。
《泉南生墓志》是优秀碑帖,刻于调露元年十二月。一九二七年在河南洛阳出土。后藏河南图书馆。
此碑起笔方头较重,行笔瘦挺。稳重有力,精细严密而且一丝不苟。工整规范,典雅而洒脱。出自于家父碑帖而有自己风格特色。
欧阳通用笔、墨、纸都很讲究,张主谓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狸毛为心,复以秋兔毫。松以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坚薄白滑者,乃书之。″
谢谢你的邀请和提问。欧阳通(625----691)字通师,是大书法家欧阳询子的第四个儿子。欧阳询去世的时候,欧阳通只有4岁。他的母亲徐氏教他学书法,经常给他身上带上一些钱,叫他把流传在外面的父亲的书法,只要遇到就收购回来。
《泉男生墓志》欧阳通学习书法非常刻苦。母亲徐氏盼望欧阳通能够像他父亲那样,成为一个大书法家,所以,对儿子的书法学习非常重视。
欧阳询的书法因为非常值钱,所以,当时就被求购一空,家里几乎没有欧阳询的书法。现在,要儿子学书法,徐氏不惜以重金购回一些欧阳询的书法给儿子欧阳通学习,欧阳通朝夕临摹,书法进步很快。
唐高宗时,欧阳通做了一个兰台郎的官。武后凤仪年中迁中书舍人,不久母亲徐氏病故。
欧阳通非常孝尽母亲,他在母亲的坟上守孝3年没有回家,时论称道欧阳询是朝廷官员中居丧最严谨者。
欧阳通的人品也非常好,他不喜欢高谈阔论,说话很有分寸,不该说的话,绝不说,公堂上除了公务,绝不言它。
欧阳通为人做官都很正直,所以,他的官运还是很亨通的。先后任怀州刺史、衡尉卿、殿中丞、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封渤海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转司礼卿、判纳言事,还做了副宰相。
不过,欧阳通任宰相一个多月,武后欲废中宗,立武承嗣为太子,欧阳通作为宰相与岑长倩苦口进谏,请立睿宗为太子。但是武则天哪里听的进去。
天授二年(691)被来俊臣陷害下狱,五毒备至,终于也找不到欧阳通有罪的证据。来俊臣只好对岑长倩长子岑灵源用刑,诬欧阳通、格辅元等数十人谋反,在来俊臣的诬陷下,欧阳通被杀害。
《泉男生墓志》但是14年之后,朝廷于神龙元年(705),又给欧阳通平反昭雪,恢复了他的官职和家产,让欧阳通的儿子来继承。
事情是这样的,神龙元年二月神龙元年(705),宰相张柬之等起兵发动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等,拥中宗复位,废周为唐。但是年号还是沿用了武则天的“神龙”年号。
由于武则天执政50年,冤假错案非常多,所以,中宗复位以后,大赦天下,这其中就有对欧阳通的冤假错案的平反昭雪。
《道因法师碑》欧阳通工于楷书,深得其父欧阳询法度而险劲过之。后世以“大小欧阳”称赞他们的书法成就。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和《泉男生墓志》等。
清代书法理论家刘熙载,在《书概》一书中评价欧阳通书法说:“大小欧阳书,并出分隶,观兰台道因碑有批法,则显然隶笔矣。”这是因为,欧阳通善用仰势、背势和锋棱之势,所以,给人的一种舒展飘逸的艺术美感。
欧阳通的书法,也受到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的欣赏,并且临摹过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这个字帖。
何绍基临摹的《道因法师碑》何绍基评论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说:“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
诚如何绍基的评价,欧阳通的书法确实在险劲这一路书法风格上,比欧阳询更进了一步。
古人评价欧阳通的书法,都认为是从隶书中吸收看营养,加以发挥的。例如,刘熙载说:“大小欧阳书,并出分隶,观兰台《道因碑》有此法,则显然隶笔矣。”
刘熙载这样说,其实是按照传统的隶书与楷书关系而言,也没有什么错。千里马补充一下。
《道因法师碑》单字局部放大隶书发展到南北朝时代,实际上处于楷书与魏碑两路改造隶书的地位。因此,才有后世所谓的魏碑。
魏碑也是楷书之一种,只不过没有钟繇王羲之的这个楷书更统一。
所以,唐代以前,魏碑的书法也是很有影响力的,或者说是一支很强的的风格流派。欧阳询就是先走魏碑这一路,然后结合二王,而成为唐代最美楷书之一的。
我们再看欧阳通的楷书,应该说,与其说是对父亲欧阳询的承传,不如说他对魏碑的吸收更多一些。古代书法家没有明确的魏碑概念,所谓,说欧阳通的书法有隶书的味道也是对的。因为魏碑又是隶书也是楷书。
《道因法师碑》是欧阳通的代表作之一。全名为《大唐故翻经在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李俨撰文,为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建。现收藏於西安碑林。
此外,欧阳通还有《泉男生墓志》这个书法作品。
这个墓志1921年出土于洛阳东岭头村。曾归陶北溟收藏,陶北溟 又把《泉男生墓志》出售给一个日本人。张风台先生又以一千元大洋赎回。现藏河南开封市博物馆。
《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首题“大唐故特进行右卫大将军兼检校右羽林军仗内供奉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泉君墓志铭并序”。王德贞撰文,欧阳通书丹,调露元年(674)刻。较《道因法师碑》晚11年,应该说是欧阳通晚年的作品。
墓志的主人泉男生,本为高丽国人,入唐后高丽国亡,唐帝国在此设郡立县,泉男生二十八岁时继位莫离支兼授三军大将军。三十二岁时,”加莫离支,总录军国,阿衡元首“。后其弟男产,男建相互嫉恨,各树朋党,阴斗争权,男生被二弟所逐,遂“遣子献诚”入唐求援。
《泉男生墓志》
唐高宗命男生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兼使持节安抚大使”,并派铁靳人契必何力及李等出兵援助,迫使其弟难产投降,男建被俘,从而使大唐帝国在高丽设置“都督府九、州四十二、县一百,又置安东都护府以统之。”泉男生也是因之晋为右卫大将军兼校右羽林军、上柱国、卞国公,赠并州大都督。
《泉男生墓志》这个书法从艺术性来说,要比《道因法师碑》这个碑刻更加趋于成熟。除了保持《道因法师碑》的险劲特点,还多了一些烂漫的味道。可惜,欧阳通死于非命,如果他能活到70岁以后,书法成就肯定还会更大的。
尤其是在《泉男生墓志》中的天真烂漫艺术味道如果进一步发展,中国唐代书法史也就要重写了。
武后唐玄宗开元时代的笔记小说作家张在《朝野佥载》记载了欧阳通成名以后,对书法笔墨纸砚的考究:“常自矜能书,必以象牙、犀角为笔管,狸毛为心,复以秋兔毫。松以烟为墨,末以麝香,纸必坚薄白滑者,乃书之。”
从张的这些记载,我们也可见欧阳通对书法的宝贵和热爱,真是发自内心的。他苦学书法还真不能说是昔年母亲徐氏的逼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