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须口

时间:2023-12-17 01:01:41编辑:优化君

濡须口是东吴的地盘从东吴在濡须坞建立后的军事防御,浅谈对东吴与曹魏之间的战争影响


赤壁之战后,形成三国雏形,后期的军事对抗主要在蜀魏之间,有汉中之战;或是吴蜀之间,有夷陵之战,很少有人注意到曹魏与东吴之间的战争,因为这两国之间的实力相差很大,而东吴的孙权多次向曹魏请降称臣,所以人们习惯的忽略这两国之间战争。


其实曹魏和东吴也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战争,这些战争大部分发生在江北一个名叫濡须口的地方。濡须口是濡须水进入长江的入水口,在今天的安徽巢湖市无为县,是三国时期东吴与曹魏争夺最厉害的战略要地。东吴在常年在濡须山驻扎重兵,以防曹魏来犯。


东吴孙权雕像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一下东吴建立在濡须水口的濡须坞,对于东吴与曹魏之间战争的影响。


濡须坞的由来

曹操自从赤壁失败之后,也意识到了想进攻东吴,必须要有水军。在公元209年,曹操就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谯县(安徽毫县)制造战船,训练水军。


公元211年,孙权把都城由京口(江苏镇江)搬迁到秣陵(南京),他听从吕蒙的建议,在濡须水口“夹水立坞”,控制巢湖到长江的水路,防止曹魏南进,这就是濡须坞建立的来由。


濡须坞建立在濡须水口,利用地势险要,因势利导建成,属于易守难攻的之地,有很强的军事防御能力。当时,曹操命人也在河西岸的七宝山脚下立栅建营,派兵把守,与吴军遥遥相对。


曹操的第一次濡须坞之战

公元212年,曹操打败了马超与韩遂等人,平定关中后,曹操决定南征孙权,带领号称“四十万”的大军南下,抵达濡须口。


濡须口的得失,关系到东吴未来的命运,直接威胁着东吴都城建邺的安危。孙权深深明白这一点,他率七万大军亲征,驻扎在濡须坞。


魏吴两军会战之初,孙权倾向于主动出击,他的部下孙瑜建议在坞濡坞防守,不要冒进。但是孙权没有采纳,还是集中兵力主动进攻,后来造成吴军后防空虚,给了曹操可趁之机,曹军趁势攻破了驻扎在濡须坞西面的吴军大营,俘虏了都督公孙阳。


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三国志武帝纪》


吴军遭遇大败,退守濡须坞,由主动进攻转为防御状态。


而曹操想扩大胜果,一天晚上,曹军近万人乘上油船,想乘夜偷渡到江心沙洲,被孙权的属下发现后,孙权派周泰、朱然、徐盛等人率本部水军围攻,倚仗着熟悉的地势和高超的水性,大败曹军,抓获俘虏三千多人,曹军还有几千人没有上岸,就因沉船落水而淹死。


正是因为濡须坞的易守难攻,才致使曹魏水军大败。后来曹军虽多次进攻,战事都不佳,两军陷入对峙的状态,双方都无法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对于远征的曹操来说,更加不利,战争时间超长,粮草的补给就越困难,军心和士气都大受打击。


一个小小濡须坞,令深通兵法的曹操也无可奈何,只能望坞兴叹,最后不得不以撤军结束。


曹操的第二次濡须坞之战

曹操退回北方以后,手下大部分的兵力随着他回撤北方,孙权见江淮一带曹军的兵力空虚,便乘机进攻江淮,但被曹军的大将张辽率军多次击退。


正是因为孙权对江淮之地的虎视眈眈,张辽应变起来也有一些吃力,曹操在西征汉中结束以后,就率军南下,再次攻伐东吴。


孙权得到曹操南下的消息,立即组织军队驻扎在濡须坞,同时任命吕蒙为都督,主管前军战事。吕蒙看曹军前锋刚到江边,军队还未整理好,便抓住机会发动攻击,大败曹军前锋。


东吴首战告捷,大大的提升了东吴将士的士气。但这场濡须坞之战,还是延续了前一战的结果,曹魏与东吴两军交锋,互有胜负,最终又形成对峙的状态。


毕竟东吴与曹魏的兵力差距太大,两军对峙越久,对于东吴的压力越大。


孙权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向曹操请降,他派都尉徐详前去与曹操商谈。曹操鉴于濡须坞难以攻克,此战还是很难取胜,便答应了孙权的请降,派使臣前去报同意和好,两国建立盟约,重新结为姻亲。


二十二年春,权令都尉徐详诣曹公请降,公报使修好,誓重结婚。《三国志吴主传》


战事结束以后,曹操就率军北返,留下了夏侯、曹仁、张辽等屯守居巢。而孙权也离开的濡须前线,他任命大将周泰为濡须都督,并亲自为他在军中立威,使濡须坞的将领上下团结一心,共同防御曹军。


曹丕时代的濡须坞之战

东吴与蜀汉的夷陵之战结束后,东吴取得胜利,实力进一步增强,曹魏为了阻止孙权的实力进一步扩大,曹丕决定南征东吴。


鉴入曹操数次在濡须口进军都失败了,此次,曹丕决定改变以往的用兵习惯,兵分三路南伐东吴,当然,濡须口也是其中一路的重要战场。


公元222年,曹丕令大将军曹仁进军濡须。孙权得到军报后,立即调兵遣将,积极应战,命裨将军朱桓为濡须前线的主帅。


曹仁先派蒋济伪装成主力攻打羡溪,想以此将濡须坞的吴军调出,等濡须坞的兵力空虚之后,再派兵攻打濡须坞和中洲。


朱桓果然中计,当他探到曹仁派兵攻打羡溪,立即调兵支援羡溪。援兵刚走,就得到曹仁攻打濡须坞的情报,朱桓马上派人去追赶援兵,东吴的军队还没有回来,曹军已兵临城下。


当时,濡须坞只有五千士兵,防守空虚,众将都很惊慌。朱桓临危不惧,为鼓舞士气,他详细地分析了魏军的弊端,以及吴军的优势,得出吴军必赢的结论,稳定了军心。


随后朱桓积极的部署应敌方案,决定示弱于曹军,诱曹仁来攻打。


这回,曹仁又上当了,他让儿子曹泰攻打濡须坞,又派将军常雕率诸葛虔、王双等人偷袭中洲。


朱桓分兵攻打常雕等军,自己又亲自在濡须坞抵御曹泰,击退了曹泰在濡须坞的进攻。而曹军进攻中洲的常雕等人,全军覆没,将领常雕被杀、王双被俘,东吴大获全胜。


至此,曹丕在濡须口这一战中的进军,大败而归。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曹军无法攻破濡须坞,就无法控制江北的入江水口,就拿不到魏吴之战的主动权。


综上所述,濡须坞的建立,增强了濡须水口的防御,影响了东吴与曹魏数年的战争,使强大的曹军不能前行一步,保卫了东吴都城建邺的安危,保护了江东百姓的生命安全,促进了东吴经济的繁荣。


谁也未曾想到,一个小小的濡须坞,屹立在江岸,却维护东吴半个世纪的稳定格局。

上一篇:古代神话故事有哪些

下一篇:大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