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崇阳有一县令名叫张乖崖,为人正直,洁身自好,且办事认真,一丝不苟,颇有政绩,深受全县人民爱戴。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原出自崇阳,就是他在崇阳当县令时所发生的故事。
一天,张偶尔抓住了管钱库的小吏偷了一文钱,连忙追问。管钱库的小吏见县令不可休止的追查到底,竟满不在乎地回答说:“老爷啊,你也太认真了,一文铜钱算得了什么,我想拿去给孩子买个烧饼吃吃。”张怒道:“一文铜钱有什么要紧?这是国家的钱,你还了得!”立即吩咐击鼓升堂,他猛地拍了一下惊堂木:“将这奴才拖下去,重打四十大板!”
打完板子,张问:“奴才,你已知罪吗?”小吏不服气,回答说:“为了一文钱,实在打得太冤枉!”
张大怒:“你还叫冤枉,再打二十!”打完板子,张又问:“你再知罪吗?”小吏大叫:“打得太冤枉,打由你,可你总不能杀我!”张更怒:“好,我要叫你死得不冤枉。”于是马上挥笔写了判词:“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他乃亲自挥剑诛小吏于阶下。“水滴石穿”的这个成语故事,便一直广泛流传到现在。
这个“水滴石穿”的成语,很有哲学道理,所以直到如今有不少报刊还引用其出处。如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成语故事》中就有记载:“‘水滴石穿’ 出处:《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一钱斩吏》:‘张乖岸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岸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四日,《湖北日报》在成语故事中也有记载:“宋时,崇阳县衙中有个管理钱库的小吏,从库中偷一枚小钱被抓住。他满不在乎地说:‘我只顺手拿一枚小钱,难道还能治罪不成吗?’县官张乖崖却出乎意外地判他极刑,并书判词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颜家确实是民国时期江南古镇南浔的名门望族,捐书给国家也是真的,万卷金书的事也是真的,但电视剧中的大部分情节都是虚构的!!
该剧围绕嘉德堂藏书楼展开的情感故事和家族纷争,揉合着颜家、简家和艾家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爱情、婚姻的血泪情仇,折射出国家和民族利益在民间个体层面的深度植入。人和书的神秘纠缠及两者的命运跌宕,使这个江南古镇里的华丽家族成为悲喜人生的演绎场,这也正是本剧剧情的精彩所在。
本剧是一部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南方风格精品剧。在叙事手法上,会穿插一些悬疑剧的表现方式,营造迷雾重重的情景气氛;在艺术表现上,力求为观众呈现一出人性、道德、信仰、经济、政治、文化的大拼盘,把善恶美丑的针锋相对,悲壮雄浑的历史传承,文化良知的精神闪现,对应野蛮的灵魂冲撞,和爱国主义的沉重张扬向观众娓娓道来,在历史的搅拌和现实的吞食中给人于无限感怀。
剧情带有一点悬疑的色彩,整部戏的画面非常具有美感,充分展现了一幅中国浙江一带柔美、细腻、详和的山水画,给人以和谐、温馨的感受。
希望能帮到你~
故事以江南大宅门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保护万卷金书的悬疑故事:上世纪30年代古镇藏书楼里珍藏了神秘的万卷金书,只有同时拥有三枚金片的人才能找到这部金书。三大名门望族颜家、艾家和简家分别拥有一枚金片。为了得到万卷金书,三家人明争暗斗,上演了一个爱恨交织的故事,最终颜家老爷得到了这三枚金片。正在此时,抗日战争爆发,为保护藏书楼不毁于战火,他们不得不把它转移到大西南……
推荐理由:该剧以江南名门望族颜家为舞台,记录了颜家两代男女围绕嘉德堂藏书楼展开的情感故事和家族纷争,以“藏书”、“夺书”和“护书”为基本载体,融入了爱情、悬疑、复仇等等吸引人眼球的因素,剧情曲折、悬念丛生,将一个社会动荡时期江南望族之间几代人夺宝和寻仇的故事打造得生动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