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他的书法水平很高,从留存后世的“滚雪”二字可以看出曹操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曹操在征汉中时,写在石门南褒河一块大石上的衮雪二字,书体为汉隶大字,现收藏于陕西汉中市博物馆。衮雪二字形容河水冲击石块,水花四溅,犹如滚动之雪浪,故云衮雪,为书法之珍品。此拓片现收藏于洛阳碑志拓片博物馆。此字石碑并现于曹操故里安徽省亳州市曹操底下运兵道。
传说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七月,曹操于阳平关(今勉县)打败张鲁兄弟之后,曾在汉中停留五个多月,为洗尘赏景,游览了褒谷的大好风光。这一天,风和日丽,天高气爽,野花飘香。曹操带领文官武将,侍从三十多名,经花村(现河东店),沿峡谷,乘舟溯河而上,直奔石门。在这里,人们尽情的观赏了如锦似画的山水。上游,滔滔褒水一泻而下,巨浪如一头凶恶的雄狮,向河中阻挡它前进的巨石撞来,顿时银花四溅,水星翻飞,雨雾空蒙,云蒸霞蔚,气象万千,那溅入空中的水珠,又如雪花轻摇漫舞的飘然而落。
曹操被这种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所吸引,不由得心荡神怡,豪情满怀,触景生情,顿时诗兴大发。停立船头,激奋昂扬,气势磅礴,索来文房四宝,奋笔疾书衮雪二字以比喻之。
曹操题字,文武争看。大家虽然早巳看出了衮字少了三点水,各自内心思虑,面面相觑,默默无语。这时一侍从挤到前边,不知高低的问道:
丞相大人,字写的苍劲有力,别具一格,但……。
说下去。
但……但是'衮'字缺……
缺什么?缺三点水是不是?曹操用手一指滚滚激流, 这不是水吗?
在场的文官武将,这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不由得哈哈大笑。从这起,后人就把这一故事编成顺口溜: 狂涛巨浪流石边, '衮'字旁边不用点。这衮字的写法从此一代传一代,直至今天。
在今陕西汉中衮雪本为滚雪,衮,气势磅礴,充满刚毅,好似一个象形字,上边三点一口似水花,下边,一撇一捺一竖钩,三钩均朝上翘起,像湍急的水流,给人以张扬、不羁、活拨、沸腾、激荡、舞动的阳刚之气。雪字平和、内秀、收敛、平静、朴实、飘飘洒洒,柔情万种,合二为一,阳刚而不失柔美。
谢谢邀请!曹操的书法水平十分了得!“衮雪”二字写得雄浑厚重,大气磅礴,既彰显曹操本人的性格,也表现出曹操深厚的书法功底!
曹操的汉隶底子深厚,“雪”字的处理是在汉隶的基础上有创新的。“衮”字的处理也很有特点,特别是对主笔的处理,用笔老辣,更显得灵动飘逸,恰到好处。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王铎说:书不参通古碑,书法终不古,为俗笔多也。对于学习行书,他说:书不宗晋,终入野道。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的书法创新意念来源于对传统的继承,他的行书构架有很浓的米味。对米芾的书法己经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在《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中,他写道:米芾书本羲、献,纵横飘忽,飞仙哉!深得《兰亭》法,不规规摹拟,予为焚香寝卧其下。
由于王铎对米芾的行草书有很深的研究、勤奋的学习。所以也有米芾行草书那种气势雄壮、行动迅速、沉着痛快、纵横飘忽,犹如飞仙一样的韵味。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行草书法风格受米芾影响较大,但又有自己的特色。在方折用笔和墨法上更夸张。
以其《赠汤若望诗册》为例,在结构上动态强烈、险绝、字的大小对比强,字距变化多。力量感足、气势足、节奏动荡,有震憾人心的艺术魅力。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此帖在章法属跌宕类。竖行字的轴中线摆动,行距字距都有疏密变化,如岩松戏崖。作品中的多处大片留白也达到了虚实相生,有透气感的效果。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用涨墨法写的字分布均匀,错落有致,每行中不超过三个。也给作品中的虚实效果增色。
在雄强风格的行草作品中,并不是每一个字、每一笔画都要写得很粗重。粗细、大小相间。互为衬托,更显其大、更显其重、更显其厚、更显其强。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王铎行草书的雄强风格也汲取了颜真卿的一些特点。如宽博舒朗的空间、老辣敦厚的线条、雄浑大气的气势。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王铎的作品传到日本时,轰动了日本书界,备受日本书界推崇。得到了高度重视,还专门成立了王铎书法研究会。
(王铎赠汤若望诗册)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简单介绍一下王铎(15921652)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痴庵、痴仙道人。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诗文书画皆有成就,书法尤其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这评价可是相当高了,我们只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莫非书法家王铎也有一支神笔,那么王铎的书法有哪些特色呢?
王铎擅长行草,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真可谓“集百家之所长”啊,学米芾有乱真之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跌宕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一扫明末清初盛行的以董其昌为代表的纤秀书风,独出新意,
曾有名人这样评价“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王铎)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王铎在明代遗民眼中是行径可鄙的贰臣,故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但这不能抹杀他在书法上取得的创新性成就,
在欣赏王铎的草书《唐诗卷》时,很容易被其浩浩荡荡、奔腾不已的气势所感染。其书字形忽大忽小,左右欹侧,富有动感,点画沉着坚实而又气息酣畅,每行数字或一字不等,其墨色枯润相间,形成白疏黑密的艺术效果,有鲜明的节奏感,精美与野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虽为乱头粗服的大写意,却浑然一体,不失法度,整体连绵不绝,气贯长虹。清代姚鼐所评“王铎草书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王铎的书风以较为渊深的内涵和新奇的形式美在近当代书法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