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民间文学14种、传统音乐16种、传统舞蹈10种、传统戏曲10种、曲艺6种、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15种、传统美术34种、传统技艺84种、传统医药15种、民俗18种。
1、浙派古筝艺术
浙派古筝艺术广泛流行于我国的江浙地区,即长江以南的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地区。唐宋年间,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明清以后,古筝被保留在“杭州滩簧”的伴奏和“杭邦丝竹”的合奏中。
近40年的筝乐新作品的技法没离开过浙派筝艺传统与新创的技法,推进了全国古筝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目前已吸引了500余万人学习古筝,以浙派古筝为基础的古筝人才已遍及了全国及世界各地。
2、腰鼓
亭林腰鼓是亭林地区民间文化活动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特色活动项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其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健身、体操、秧歌和民俗文化。
3、宣卷
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至清代出现以唱宣卷为职业的艺人。宣卷艺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民众说讲民间事物和民间传说,故宣卷艺人又被人们称之为“说讲人”。它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更具特色。
4、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周虎臣笔墨庄集湖笔、水笔、书画笔三大制笔技艺之大成,融会我国南方制笔技艺,创制了海派毛笔,使海派毛笔与海派书画相伴而生。制笔的兽毛常用山羊毛、黄鼠狼尾、山兔毛、淮兔毛等。
扩展资料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体现了上海这座海派都市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汪上海城市发展的“活化石”,是上海的城市文脉。自开埠之日起,上海作为“通商码头”就成为了各种文化和文明交汇、交流与交融的天然平台。
频繁进出的商船,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物资,也带来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文化,于是“通商码头”衍生为“文化码头”。
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环境逐步沉积发展起来的。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资源形态繁多,几乎涵盖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涉及到的所有门类。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其巾不仪有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许多以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形态代代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既有乡村特色浓郁的民间歌谣(如网山歌、长山歌、哭嫁歌)、民间故事(如郊县农民故事、市区新故事)、民间传说(如城隍庙传说、七宝传说),也有都市文化鲜明的戏剧曲艺(如沪剧、京剧、独脚戏)、手工技艺(如刺绣、编织、剪纸、木版水印)。
既有反映上海商业文化特色的民间商贸(如老字号、民间医药、小热昏),也有展现地方风情风貌的节庆庙会(如龙华庙会、三巡会、豫园灯会、端午赛龙舟)等。
参考资料来源:市级名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民间文学14种、传统音乐16种、传统舞蹈10种、传统戏曲10种、曲艺6种、传统体育和游艺与杂技15种、传统美术34种、传统技艺84种、传统医药15种、民俗18种。
1、新浜山歌
松江新浜地区的耘稻山歌源远流长,早在清初,就已初具耘稻山歌的规模,因此历史上新浜被誉为“田山歌之乡”。
新浜的耘稻山歌均是清一色的男人唱,刚开始由一人或二人以上一起唱,后来发展到多人、甚至十多人一起唱,人人都有角色,为了消除劳动的疲劳,增添乐趣,山歌班主要演唱的是长篇叙事诗吴歌《庄大姐》、《姚小二官》、《刘二姐》、《严六姐》和《王姑娘》等等,山歌种类大体上有“阳照头”、“大头歌”、“落秧歌”三种。
2、浙派古筝艺术
浙派古筝艺术广泛流行于我国的江浙地区,即长江以南的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地区。唐宋年间,筝已由中原传至浙江杭州地区。明清以后,古筝被保留在“杭州滩簧”的伴奏和“杭邦丝竹”的合奏中。
近40年的筝乐新作品的技法没离开过浙派筝艺传统与新创的技法,推进了全国古筝融入社会生活的进程,目前已吸引了500余万人学习古筝,以浙派古筝为基础的古筝人才已遍及了全国及世界各地。
3、腰鼓
亭林腰鼓是亭林地区民间文化活动中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特色活动项目,在长期的传承和发展中,其表演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健身、体操、秧歌和民俗文化。
亭林腰鼓源于民间,早期用于震妖驱疫,鼓动和声响驱逐妖魔和瘟疫,祈求安康;春秋战国时期,则用于鸣警、示威、鼓舞士气、传递信息等,以鼓告急,击鼓欢庆;后来逢佛事庙会年会,民众自发以歌舞载之,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
4、越剧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越剧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并在全国戏曲剧种中率先形成集编、导、演、音、美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机制。越剧长于抒情,唱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唯美典雅,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广大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北方地区,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自治区外,全国都有专业剧团存在,堪称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剧种。
5、宣卷
宣卷源于唐代的“信讲”和宋代的“谈经”,至清代出现以唱宣卷为职业的艺人。宣卷艺人以讲故事的形式,为民众说讲民间事物和民间传说,故宣卷艺人又被人们称之为“说讲人”。它由一人主宣,二人帮衬,小乐队伴奏,其形式近似苏州评弹,又不尽相同,更具特色。
据传,当时的宣卷艺人表演的宣卷没有脚本,故事情节都是艺人们从平时观看的古装戏中照搬过来,然后写上自编的唱词,卷成纸卷,表演时摊在桌上,用通俗的语言宣讲卷中故事,并加入了应景的即兴演唱。
6、益智图
“益智图”是清代光绪年间崇明人童叶庚以太极两仪八卦的易理做依据,发明的一种拼图、拼字智力游戏。“益智图”的拼图、拼字是汲取前人“七巧板”的技艺,而改变为尖斜、曲直、方圆,刻木制作而成,共分十五片。
童叶庚在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七月开始研究创制益智图,到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完成《益智图》(上下两册),共拼成山水、人物、博古器具等二百一十六幅图,于1878年正式刻印出版
7、棕榈叶编织
棕榈叶编织是民间流传的一项手工传统工艺,旧时许多民间艺人截取刚长成而尚未展开的棕榈嫩叶为原料,通常以一根叶茎为筋架,运用编扣、打结、互相穿插等技法编制成小动物,插在草把上在街头巷尾游走,现编现卖,深受孩子们青睐。
棕榈叶编织历史久远,主要综合运用草编、竹编等编织技巧,经撕、缠、拉、绕、刺、编扣、打结、穿插、收边等手法进行创作。
传统棕榈叶编织多以鲜叶制作,只能保存二、三天,题材以蜻蜓、青蛙、蚱蜢等动物为主,局限较大,而现代棕榈叶编织艺术题材丰富,将昆虫鱼虾、飞禽走兽以及人物都纳入了创作范围,并成功地创作干叶制品,解决鲜叶制品不易长期保存的难题,极大地发展和丰富棕榈叶编织艺术。
8、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周虎臣在苏州开设周虎臣笔墨庄,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笔墨庄由苏州迁移到上海兴圣街68号。1958年和1964年,周虎臣笔墨庄前后合并了上海近十家笔墨庄,成立了周虎臣笔墨庄。
周虎臣笔墨庄集湖笔、水笔、书画笔三大制笔技艺之大成,融会我国南方制笔技艺,创制了海派毛笔,使海派毛笔与海派书画相伴而生。制笔的兽毛常用山羊毛、黄鼠狼尾、山兔毛、淮兔毛等。
9、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
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由我国现代中医推拿创始人、“一指禅”推拿一代宗师朱春霆先生创立。“一指禅”原系佛教禅宗派的用语,意为“万法归一”,“一指禅”三字合而言之,就是医患双方共同将散乱的心念集定于一处,医者调匀气息,意念守一,凝全身功力内劲于拇指之端,潜心探究患者的疾病所在,然后循经按穴,扶正祛邪。
朱春霆先生在继承其家传二百余年的深厚中医临床经验基础上,结合流传江南近一百七十余年的一指禅推拿流派的核心思想创立了该疗法。朱氏一指禅推拿疗法有推、拿、按、摩等十二种手法,一指禅推法为其精华,即以拇指每分钟摆动120次的频率持续作用于所施治的穴位处,以指代针,调和阴阳、疏通经络。
10、珠算
珠算以算盘为工具,以算理算法为理论体系,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珠进行数学运算,是历代中国人有关数的知识和实践。算盘一般为长方形,上一下四或上二下五珠,有梁穿档的竹木制品。
梁上一珠代表5,梁下一珠代表1,一般为13至19档。算盘具有累数制、五升制、十进制和位置制,是我国发明的独一无二的进制。珠算可以完成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解高次方程等数学运算,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为世界提供了另一种知识体系。
参考资料: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市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