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邀请: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时期之后的大变革时期,桂陵之战就发生在战国前期公元前354年。
在战国初期,魏国经魏文侯改革而变的强大起来,因此引起其它诸候国的戒备,于是赵、齐、宋、燕在阿会盟,共同抵制来自魏的威胁,魏国感受到了危机,就要想办法突破这种危机。这是发生桂陵之战的历史背景。
当时赵国旁边有个卫国,卫国为了不被赵国吞并就和魏国结盟,公元前354年,赵国夺取了卫国两处地方,魏国就出面干涉,派兵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赵国不敌,于是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国齐威王作出了驰援赵国的决定,这是桂陵之战的起因。
齐军兵分两路,一路会合宋军、燕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此时魏军已攻破邯郸,庞涓正率八万魏军去解救卫国,孙膑认为,魏国主力长期在外,国内防务空虚,应直接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这样魏军必定回救,赵国自然得救,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
为了迷惑魏军,不使魏军了解齐军的战略意图,齐军先佯攻魏国的平陵,平陵防务很严,庞涓主力救援极时,齐军大败,但这失败是意料之中的事,齐军早以准备了一支轻装战车部队直捣大梁的城郊,首都吃紧,国王危在旦夕,迫使庞涓率军回援。
孙膑派少量部队佯装与魏军主力交战,处处示弱,造成齐军不堪一击的假象,庞涓果然中计,轻敌冒进,以轻装急行军速度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设伏,一举擒获了庞涓。桂陵之战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截击战,达到了避实就虚,攻其必救的目的,创造了“围魏救赵”的战法,创造了军事上常用的手段。
谢谢阅读
谢谢邀请,小甜甜来回答你的问题。
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54年,是齐国和魏国之间的一场战争。但是其中牵涉了齐国。魏国,卫国,宋国,赵国、秦国等多个国家,可以说是战国时期一场大型的战争了。
战争的起因:
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一直明争暗斗。谁也不愿意谁比较强大。偏偏魏国就强大起来。这是,作为三晋之一的赵国为了扩充势力,向卫国发动战争。而卫国是魏国的小弟。小弟遭难了,赶忙向大哥求助。魏国没有发兵救助卫国,而是直接率领军队包围邯郸。想直接灭亡赵国。
战国初期,魏国可不是三流国家。经过魏文侯变法,国力强大。曾经力压秦国八十多年。魏惠王时期,魏国仍然威风八面。文有公叔痤,武有庞涓,不是一个小小的赵国能惹的。所以,赵国连战连败,邯郸被围,危在旦夕。赶忙向齐楚两国求救。经过讨论,齐国决定出兵救助赵国。
战争经过:
齐国君臣经过讨论,决定等赵魏两国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救赵。齐国兵分两路。一路攻打襄陵,一路救赵。统帅为田忌。孙膑为军师。
大将田忌准备直接攻击侵略赵国的魏军,被孙膑阻止了。孙膑认为魏国现在精锐尽在赵国,魏国国内师老兵疲,应当进攻魏国国都大梁,逼迫庞涓率领军队回救大梁。然后在中途埋伏魏军。
但是魏国大梁乃是都城,防卫森严,怎么办?孙膑向田忌主张佯攻平陵,吸引魏军主力。并且派遣两个不会打仗的将领进攻平陵。田忌一一照办。先率领大军直达平陵,然后派遣高唐、临淄的都大夫进攻平陵。防守大梁的魏军被吸引过来。齐军大败。
而这时,田忌率领军队围攻大梁。魏王赶忙下令庞涓回救大梁。田忌和孙膑早就在庞涓回来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并且派遣一支小部队进攻庞涓,佯装不敌,败退。引诱庞涓追击。
由于前次齐军进攻平陵就已经失败,庞涓再一次眼见齐军“战败”,轻敌之心渐起,星夜追击齐军。
战争结果:
在桂陵地区,魏军中了埋伏。庞涓被捕。魏军遭遇一次大规模失败。
痛打落水狗:
齐军在“围魏救赵”的同时,也联合宋、卫两国一起包围襄陵。
商鞅变法之下的秦军,逐渐变强,秦孝公趁着魏赵齐大战之际,率领军队侵入魏国,占领魏国旧都安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桂陵之战并没有摧毁魏军主力。魏国仍然强大。邯郸仍然在魏国手中。
公元前352年,魏国与赵国会盟。魏国归还邯郸。
公元前351年,魏国击败围攻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战败求和。接着,庞涓挥师西部,包围秦孝公,迫使秦孝公求和,归还所占领土。
结论
桂陵之战是一次非常经典的战例。齐军避实击虚,以弱胜强的战法,两千年之后,仍然值得借鉴。但是,魏国毕竟作为当时的第一强国,桂陵之战并没有能伤筋动骨。魏国和齐秦两国的下一次较量不可避免。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图片的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