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国,商属姑幕国。武王伐纣时助周灭商,受周朝侯封莒地,后世多称莒国。
莒国为一诸侯小国,国君为己姓 开国君主是己兹舆期,属夷狄之族。莒国虽小在东夷却是强国。莒人应该相当善战,他周边的小国皆被他欺负,连齐鲁等大国也时常与他发生战争,有时还免不了吃亏。据《春秋大事表》叙述: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因此他周边的国家发生动乱时,贵族们往往喜欢到莒国避难。
齐桓公小白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留下勿忘在莒的典故。公元前431年楚国灭莒,不久退出,莒国的全境后来为齐国所属。
莒国故城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城。从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刻有象形文字的大口尊和陶质牛角号,把华夏文明史上推了一千年。公元前十一世纪,周起兵伐纣,莒人全力以赴助周灭商,并臣服于周。周朝建立后,仍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都于计。至春秋初迁都莒,传二十三世600余年,其中都计近300年。莒国的公族子孙以国都地名为姓,取一个计字,世代承继。
自西周后期开始,莒乘王室衰微国家动乱之机,出击小国,扩展疆域。先后灭掉向国、国。并多次发难于当时的强国鲁国,而鲁国却无可奈何。<左传>还记载莒国大胜齐国的战例:襄公二十三年,齐侯袭莒,伤股而退,再战,莒君亲鼓而伐之,杀齐大夫札梁。另一次是在昭公二十二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君击败齐师。莒国能屡败强齐,可见实力不差。
莒国后为远隔万水千山的楚国灭亡。因相距太远,楚无法长期占领,只得退出,旋被齐国占领。秦统一六国后设郡县制。莒设莒县,即今山东莒县。莒文化也成为与齐鲁文化齐名的文化。
谢邀
莒国建国于公元前1046年,建国君主是己兹舆期,是山东东夷中最强的国家。
春秋初期莒国国势正强。莒不断与齐、鲁、晋等大国会盟,还对周围小国不断发动战争。到春秋中后期,国内混乱,政治腐败,国势日弱,疆域屡遭蚕食。公元前431年莒国为楚国所灭。
其中著名的孟姜女哭长城,是大家都知道的民间故事,但是故事的原型是发生在莒地。
当阳市处于鄂西、沮漳河中下游,荆山山脉以南,东与荆门市接壤;东南与江陵相邻;南抵枝江;西与宜昌相连。当阳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108回的《三国演义》 中发生在湖北的故事有76 个,而在当阳的就有37个,因而当阳被称为“三国胜地”,也留下了众多的三国遗迹和古战场,而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长板坡了。 故事: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追击刘备至此,张飞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大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一死战。”声如巨雷,竟使桥断水回,吓得曹操旋马而走,夏侯杰当场毙命,众将亦一起往西奔逃,弃枪丢盔者不计其数。有诗云:“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遂成千古趣闻。现遗址尚有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立石碑,上刻“张翼德横矛处”,以纪其事。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
这两个人是商朝的人,两人都是孤竹国国王的儿子。国王喜欢小儿子叔齐并立下遗嘱,立叔齐为以后的国君。可是叔齐不愿意违背立长子为王的规矩,请哥哥伯夷做国王,可是伯夷执意不愿意继承王位。为了让弟弟安心做国君,伯夷偷偷走了,弟弟知道后也随他离开王宫,四处寻找哥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伯夷,两个决定不再回到孤竹国,而决定投奔周国,过安稳平静的生活。
可是周武王正率军讨伐商纣王,他两人上前阻止说“这种讨伐不道德,周国属于商朝的属国,以下犯上,讨伐君是不仁”。激怒周武王险些被杀,后来周朝建立后,伯夷、叔齐认为周朝不仁不义,拒绝和周人来往,不吃周朝地里长出来的食物,最后饿死。是骨气还是傻看你们自己辨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