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旒

时间:2023-12-17 22:14:02编辑:优化君

古代帝王冠冕有十二旒(liu),是帝王的“服制”,与“九五之尊”无关。

“十二旒”,是因帝服“十二章”而定的。

“章”,指花纹。“十二章”,是说帝王龙袍上要有十二种花纹。

据说,“十二章”之最早记载,是《尚书.益稷》。其中,帝舜命禹按“十二章”图案制作“帝服”。

不过,《益稷》所载《尚书》,经东晋梅赜所献“伪孔传《古文尚书》”。尽管曾至清代,皆被封为圭臬。但后来已被证明是伪书。

所以,此《益稷》不知真假。

然而西汉刘歆记载过孔府壁书中有十六篇逸《书》,东汉马融、郑玄亦在《书序》中说到这十六篇,其中有《益稷》。

或曰,若确实有过《益稷》,业已亡失。

东汉末郑玄注《周礼》,已经说到过“十二章”即“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画于衣也,藻、火、粉、米、黼、黻六章绣于裳也。天之大数,不过十二,故王者制作,皆以十二,象天也。”

看来,“十二旒”之说法其来有自。

上古至周,上“衣”下“裳”。“华虫”是五彩之虫。历代儒学,对“十二章”有众多解释,不详赘述。

但有一条可以确定,就是“十二章”象形于天,表示帝王受命于天,权如天大。

与“十二章”相配合,帝王“冠冕”上,亦垂“十二旒”。

“冠”,本是“冕”和“弁”等各式帽子的总称。

“冕”,黑色,属最尊贵的“礼冠”。据说,最初天子、诸侯、大夫祭祀时皆戴冕,于是有“冠冕堂皇”一词。

后来,“冠冕”,被作为官仕的代名词,还被用来表示“居于首位”,“冠军”由此而来。

古代的“冕”,顶上是长方形的“板”,称为“(yan)”。“”的前面,挂有一串串小圆玉,就是“旒”。

其实,关于较早之帝王“冠冕”上的“十二旒”,说法不一。有说前面“十二旒”;有说前后各“十二旒”;还有说前后各六共“十二旒”。

早先,诸侯以下至大夫,“冕”上亦有“旒”,但须据等级减少数量。

《后汉书.舆服下》最早详细规定了帝王冠冕制式。其云

“冠冕,垂旒,前后邃延(),玉藻。孝明皇帝永平二年,初诏有司采《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冕皆广七寸,长尺二寸,前圆后方,朱绿里,玄上,前垂四寸,系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彩色为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皆有前无后,各以其绶彩色为组缨,旁垂(tou)纩。”

敦煌唐初壁画,皇帝出行图

《唐六典》载,“冕服”是皇帝和王侯的专用礼服,共六种样式。“冠冕”,顶部有“冕板”,唐制广八寸、长一尺。皇帝十二旒;侯伯七旒、五旒;卿大夫从六旒至二旒不等。

从敦煌壁画看,唐代皇帝“十二旒”,为前后各六。

后来,“冕旒”还成为帝王的代称。

王维《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云:“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是为证。

9是10进制中最大的单数……所以古代说九是阳之极……

但是生活中除了10进制外,还有比较常用的12进制,比如一年有12个月,一天有12个时辰,12是2,3,4,6的最大公约数……

在生活中也十分方便,比如一年有四季,一天有黎明,上午,下午,夜晚四个时区,这样用12进制都可以进行整除和细分了,有时候还用24小时……

所以12才是最大的数字……12象征圆满,自然符合天子的身份……,中国文化里12一直是个很完美的数字,比如十二生肖……

冕服据说从轩辕黄帝就有的,一直到中国明朝结束时,所有华夏政权的皇帝在祭祀,或者大典时穿的最高礼服……而礼服的帽子(平天冠),天子冕冠前后就各有十二条带(王和大臣数量要少一些),看起来威严无比……

实际上天子冕服除了十二旒,还有十二纹章(日、月、星、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赤舄)……

日本就保存着唐朝著名的“十二单衣”……

实际上,在欧洲,也有黄道十二宫之说……

这也是因为12是最大公约数的缘故,所以几乎被所有的民族都喜爱,在各个文明中都留下了痕迹,比如亚瑟王与十二圆桌骑士等……

上一篇:湖北历史名人

下一篇:包公下陈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