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战役( Linfen Campaign),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和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对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山西省临汾县城进行的攻坚战。晋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
那是胡扯评价战役胜利与否的标准是是否达成预期的战役目的,如果战役目的达成了,即便伤亡多一点、时间长一点,只要没有影响下一步行动的开展就是胜利 明确这个前提后,我们不妨先看一下双方的战略意图1、战略在临汾战役开始之前,临汾是阎锡山在晋南唯一的一个立足点,临汾为晋中、太原提供提供了战略预警和战略纵深。对解放军而言,如果临汾不解决,那么就无法放心进入晋中平原作战,临汾将如鲠在喉,虽然可以绕过临汾进入晋中和阎锡山进行决战,但随时可能被包后路 从战略全局上讲,一旦临汾易手,那么晋南-河北-陕西将连成一片,几大战略区将紧密连接在一起。反观GJ方面,则几大战略区将陷入各自为战的局面 为此对双方而言,临汾都是志在必得的一个要点 2、战术说完了战略,再来看战术国军唯一值得夸耀的就是守了快3个月,而且伤亡比例看上去还不错但实际一分析就能发现实际上此战TG还是可圈可点的从兵力上说,TG兵力并没有绝对优势,而且是二线地方部队升格而来的,但打出了威风。一举从不入流的部队变成了华北军区的一流部队。部队战斗力一下子上来了 从地利上说,临汾号称没有被攻破过。城墙非常厚,上面同时能开两辆卡车。但还是被攻克了,这对国军而言,心理威慑非常大。而对TG而言,消除了城市攻坚战这个心魔 这么看下来,在战术层面TG还是完胜 3、后果最后不妨看看此后的进程,临汾被攻克之后,仅仅过了1个多月,徐向前即发起了晋中战役,可见部队损失并不是特别严重而在此战中,阎锡山由于缺少固定的坚固支撑点,只能和徐向前进行野战,结果就是最后的野战集团——赵承寿集团全军覆没,太原成为孤城 综上所述,临汾战役完全是一场地地道道的胜仗,有着重大意义的胜仗
少看铁血,经常不是惊呆就是吓坏的。引用的证据不是野史就是空洞,或者是自创标准。首先咱们先理清思路。一场战役胜负判定标准是什么?答案是是否达到了规划的目的,即是否实现战略目标。这是最根本的。接下来进一步分析:1、解放军的目标是什么?攻破临汾。实现没有?实现了。2、国军的目标是什么?固守待援。守住没有?没有。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铁血里说给予解放军重大杀伤就算赢,从来没有过这种判定标准。第一,攻坚一方伤亡往往都会高于守城一方。这是常识。况且临汾战役中国军损失更大。如果论伤亡也轮不到国军赢。日俄战争日军付出5万人代价攻陷旅顺,只歼灭2万俄军,照样算是是日本赢。第二,如果国军以杀伤解放军为目标,必定会只留少部分人并且设计好退路。事实上作战部署完全是按照守城的模式进行,如果说是围点打援,那么点陷落了,就是输了。第三,后续动作。如果要让杀敌有生力量成立,或者围点打援成立,必须要有后续动作。例如牺牲临汾完成包围什么的。事实上临汾陷落后并未有什么反包围或者成功发动下一场战役。第四,论战局,随着临汾的攻克,中央军与晋绥军完全隔开,无法补给与支援。阎锡山的地盘成了孤立据点,引导了整个山西战局。如果你觉得共产党史书荒唐,那国民党史书就是笑话。数一数就会发现国民党一直在“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一直在打“胜仗”,总计歼灭了一亿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