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和十七年(宋真宗咸平二年,999 年),辽军南下,于瀛州俘宋高阳 关都部署康保裔。十九年,又胜宋军于淤口、益津。二十一年,南京统军使 萧挞凛攻入望都,俘宋副部署、殿前都虞侯、云州观察使王继忠。二十二年 九月,圣宗、太后萧绰亲率大军南下,攻遂城、望都、祁州、定州、瀛州, 下德清,兵临澶州城下,宋廷震动。在宰相寇准的主持下,宋真宗亲征,双 方隔河对阵。辽将萧挞凛出营,误触宋军伏弩,重伤致死,辽军士气受挫。 王继忠乘间调停,主南北议和。他致书宋真宗,通报辽方有息民止戈之意。 宋真宗也复书愿息战以安民。于是,议和使者频繁往来。辽要求收回后晋所 割关南地,宋则取寸土不让而不惜金帛的方针。经反复谈判,终于以宋方向 辽提供助军银帛达成协议,从此双方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景德元年(1004 年)闰九月,辽圣宗及其母萧太后率大军南下,但刚入宋境,就遭到北宋军民的坚决抵抗。辽军攻威虏军(今河北徐水)、顺安军(今河北高阳),不利;攻北平寨(今河北完县),又受挫。接着,绕道攻保州(今河北清宛县)、定州,仍不克,又东攻瀛州,死伤万多人。以后,辽军乘隙进到澶州(今河南濮阳)。辽军南下的消息传到开封,宋廷大震,惊慌失措,不少人主张南逃金陵(今南京)或西逃四川。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坚持真宗亲征。[2]
4结果编辑
真宗在寇准的坚持下,来到澶州,使宋军士气大振,几十万大军迅速向澶州集结,形势对宋十分有利。而此时的辽军,孤军深入,本犯兵家大忌,加上主将挞览被宋军击毙,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前进则受阻,背后又有宋军环伺,腹背受敌,进退失据,处境险恶。因此急于求和,企图通过谈判得到战场上不可能得到的胜利。宋真宗无视有利的形势,只求让辽军尽快撤走,于是双方开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双方约定:宋每年给辽银10 万两、绢20万匹,称为岁币;宋辽两国约为兄弟之国;仍按此前的旧界作为双方国界;辽军撤退时,宋军不许在沿途进行拦击。澶州又称澶渊,故史称这次盟约为“澶渊之盟”。[2]
5历史评价编辑
这一战争给宋带来了十分严重的后果,它不仅无端地给中原地区人民套上了一副沉重的经济枷锁,也为宋代以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创了先例。“澶渊之盟”后,辽一方面由于内部统治不稳,另一方面也感到难以打败宋朝,所以不再举兵南下,宋辽两国的战事基本结束,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此后的100 多年间,宋辽大体上维持着和平状态。[3]
6其它编辑
澶渊之盟规定: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 10 万两,绢 20 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3]
-- [推荐]古代文学史毕业论文选题
古代文学史毕业论文选题
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山海经》艺术形象的原型意义
论《诗经》的讽刺艺术
论《诗经》史诗的叙事艺术
论《诗经国风》的借景抒情艺术
《诗经》中的叠字及其变式研究
论《诗经国风》中的人物心理描写
论《诗经国风》的含蓄美
论《诗经》的自然景物描写
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试论《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论《诗经》语言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论《左传》中的女性形象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左传》与《国语》记言差异论
《左传》中的细节描写
论《左传》对《史记》人物描写的影响
《战国策》说辞风格论
《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论《战国策》对后代的影响
《战国策》细节描写之艺术成就
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谈《孟子》中的比喻
《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从《孟子》看孟子的人格魅力
论《庄子》散文的诗意表达
论《庄子》散文的结构艺术
论《庄子》的“三言”
论《庄子》散文的描写艺术
《庄子》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及其分类
《韩非子》散文寓言艺术浅探
《孟子》与《韩非子》寓言异同论
论屈原对楚巫文化的继承和超越
论屈原在抒情艺术上的开拓与创新
论《离骚》中“求女”寓意
谈《离骚》表现心灵冲突的艺术
论《离骚》比兴的象征性
《离骚》政治理想与中原主流文化
论《九歌》中的神灵形象
论《九歌》的代拟艺术
论《九歌》中神人塑造艺术
论“楚辞”体与汉赋的关系
历代骚体诗通论
论汉初政论散文的基本特征
《谏逐客书》与《过秦论》之比较研究
试论《史记》的对照艺术
汉初三杰论
论司马相如赋
论汉赋的铺排特色
论汉赋对后代诗歌艺术的影响
东汉纪行赋的抒情艺术
魏晋抒情小赋研究
论魏晋赋对初唐诗歌的影响
汉乐府叙事诗研究
汉乐府与《诗经》中弃妇形象比较
论汉乐府民歌的写实艺术
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论《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论曹操诗歌
曹丕、曹植诗风比较论
论曹植的游仙诗
论曹植对“宓妃”形象的再创造及其意义
论“正始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关系
嵇康与阮籍诗歌风格比较
论正始诗歌与玄言诗关系
傅玄论
张华诗歌抒情性研究
潘尼《悼亡诗》与元稹《遣悲怀》比较研究
左思《娇女诗》与李商隐《骄儿诗》比较研究
陆机诗论与创作的关系
潘岳与陆机诗歌抒情方式的比较
郭璞《游仙诗》与东晋玄言诗之关系
南朝宫体诗与南朝乐府民歌的关系
萧绎宫体诗研究
《文选》战争诗研究
《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
从《世说新语》看西晋文人的心态
东晋玄言诗的生成研究
萧纲文学集团的文学理论
陈代诗风的新变
简论齐梁诗风对花间词的影响
《文选》分类与萧统文学思想的关系
简论玄言诗对陶渊明的影响
陶渊明散文的艺术成就
陶谢山水田园诗比较研究
谢灵运与谢山水诗比较
南朝山水诗研究
南朝诗僧研究
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
六朝写景书启的研究
论六朝骈文的抒情艺术
论六朝骈文对近体诗的影响
永明体研究
“竟陵八友”论
“庾信文章老更成”的综合考察
唐诗中咏西施的篇章论析
唐诗中咏昭君的篇章论析
唐诗中咏杨贵妃的篇章论析
论唐人的咏马诗
唐诗中“日”意象分析
唐诗中“云”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