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玉玺

时间:2023-12-18 11:55:15编辑:优化君

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附资料:

传国玺又称传国玉玺、传国宝,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

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

秦始皇的玉玺上刻的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玉玺,专指皇帝的玉印,至高权力的象征,第一个使用玉玺的帝王是秦始皇,传国玺底部可这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在汉书当中描述了玉玺底部刻的字为昊天之命皇帝寿昌,虽然两种说法不同,但一般指得是第一种说法。

另外北宋哲宗时所得的传国玺当时便有人怀疑是章、蔡京造假的,到了明清两代也时有假玺出现。

明孝宗曾获过所谓的传国玺,孝宗皇帝当时就认为是假的,清朝初期,在故宫里面藏有三十九方各色御玺,其中一方被认为是秦制传国玺,到了公元1746年,经过乾隆皇帝鉴定,证实是仿刻赝品。

在古代,逢着改朝换代,新君登基,都要想方设法从前朝皇帝手中拿到象征天子权威的国之重器。这个国之重器,在上古时期是“河图洛书”,商周时期是“传国鼎”,秦汉以后,便是秦始皇制刻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从它诞生起,就开始了它传奇而的经历。后世之君得到传国玉玺,证明自己是“君权神授,天命所归”,就可以对天下百姓名正言顺地发号施令了。明朝后期,内地流寇四起,明庭无力顾及辽东,于是努尔哈赤趁机统一了建州女真,又征服了海西女真、叶赫部等,统一了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落。1616年正月初一,58岁的努尔哈赤在儿子的劝进下,于是正式建立国家后金国,公开与明朝喝对台戏。在宋朝时,因女真人受制于辽国的契丹人,“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努尔哈赤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努尔哈赤曾说: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

1635年,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皇太极组织了第三次征伐察哈尔部的军事行动,带兵出征的贝勒多尔衮得胜回朝,向皇太极献上一方元代的国玺。这颗印玺从汉朝传到元朝,元顺帝仓皇北逃时都没有忘记将它带在身上,但后来却不知下落。多年后,有人在山中放羊,发现羊只3天不吃草,总是用蹄子趵地,牧羊人好奇地在原地挖掘,得到了这块传国玺。后来,这方宝玺被察哈尔林丹汗得到。林丹汗死去,他儿子额哲就把它交出来献给多尔衮。意外得到中原王朝的传国玉玺,这对后金而言,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皇太极欣喜若狂,他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他的野心膨胀到极限,决定入主中原,做全中国的皇帝,号令天下。当时后金第一汉臣范文程,告诉皇太极,欲取中原江山,必须改国号与族名。因为宋朝时,汉族人已经和金国女真人结下民族仇恨。

皇太极对这个“天降大宝”非常重视,并且进行了一个盛大的“受宝典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对此记述颇为详细:汗受玉玺,亲捧之,率众拜天,行三跪九叩礼毕,汗复位,传谕两侧众人曰:此玉玺乃历代帝王所用之宝。于是,出师诸贝勒率诸臣遥跪,和硕墨尔根戴青贝勒进前跪拜,行抱见礼,次大贝勒,其礼如汗。次年,皇太极依照明朝模式建号改制,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建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并正式采用“皇帝”称号。此后一段时间内,努尔哈赤发布的许多文书上都用此宝。

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定国号为大清呢?《满洲源流考》引用乾隆皇帝“天造皇清,发祥大东”之诗句,提出以五色配五方,东方为青色。但将“大清”与青色相联系,似乎有些牵强。这是“青色说”的观点。在满族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努尔哈赤早年那么,努尔哈赤为什么定国号为大清呢?《满洲源流考》引用乾隆皇帝“天造皇清,发祥大东”之诗句,提出以五色配五方,东方为青色。但将“大清”与青色相联系,似乎有些牵强。这是“青色说”的观点。在满族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努尔哈赤早年征战时骑一匹大青马,一次逃难时大青马累死,努尔哈赤难过地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就把国家叫大清。”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不必深究,但大清帝国从马背上立国却是事实。

“五行说”认为,皇太极改国号,是因金国号易刺激汉人的民族感情,故禁用女真族号,改称满洲。满洲及清三字均带水,而朱明朝廷的“朱明”二字都具火意,以水克火,符合五行相克说。再则,因“火克金”,起先的金国号不吉利。皇太极以清为国号,明确显示其取代大明的野心。这是史学大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的意见。还有人研究认为,“金”与“清”音接近,将原金国号改为清,是选取发音近似的合适字代用。

日本明治后期时代的满鲜史学家稻叶岩吉在其著作《清朝全史》提出,皇太极改金为清,源于历史上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金天氏称父为清,且又称土为清,胙土于清。皇太极将金国比作少昊金天氏,金天氏胙土于清,故采用“清”国号。如此,既满足了满洲人对历史的依恋,又可缓和汉民族自宋代以来对“金国”强烈的憎恶情绪。相比较其他说法,五行之说更具有说服力。皇太极对汉文化十分喜爱欣赏并深受其影响,同时对风水学也有一定研究。他认为,以水克火,以清致明,寓意十分明显。

但是,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这方重要的“传国玺宝”,人关后突然停止了使用,所有文件上都改用满汉合璧文字的“制诰之宝”。乾隆十一年,也就是1746年,乾隆到北京故宫交泰殿查看了全部玉玺,当时看到共有39枚玉玺。这一看不打紧,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摆在正中间的那枚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的玉玺居然是个冒牌货。乾隆他老人家也搞不清,这方玉玺是什么年代放在那里的。乾隆皇帝钦定宫中御宝时,在所谓祖先所传的4宝当中,竟不见有这方“制诰之宝”。那方当年风光一时的“传国玺”哪里去了?一时朝野议论纷纷。为了堵住众人之口,乾隆又命人刻制了一方“制诰之宝”,并送到盛京的凤凰楼妥为保管。但后来被证明只是那方元代“传国玺”的仿制品,无论大小尺寸及宝文篆法都与那方元代的“制诰之宝”不尽相同。看来,乾隆使了个障眼法,搞了个赝品欺瞒天下。

据乾隆十三年(1748年)内务府宫中《活计档》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乾隆十三年五月二十二日,七品首领萨木哈来说,太监胡世杰交白玉制诰之宝一方,传旨交启祥宫将宝上字磨去。”原来,乾隆皇帝将皇太极当年造假的证据,悄悄地进行了销毁。

事实证明,号称“十全老人”、对文物颇有研究心得的乾隆皇帝早看出了制诰之宝存在的问题。被皇太极宣布为传国玉玺的那枚玉玺,根本不是最早的传国玉玺,压根儿就是个假冒货。乾隆进一步研究发现,元代皇帝宝玺沿用南宋的“八宝”之制,元代史书上不见有“制诰之宝”的名目。历史上“制诰之宝”的出现是在明代。难怪当年皇太极搞“迎宝受宝”大典时,没有让一个汉人官员参加,怕这出好戏穿了帮。

行书到此已经非常清楚:皇太极当年得到的传国玉玺及受宝大典,是精心导演的一档子有创意的好节目。凭借这方凭空想象出来的传国玉玺,帮助努尔哈赤改国号,立国威,顺利完成了由大汗到皇帝的“蝶变”,实现了入主中原一统江山的梦想。

传国玉玺其实就是由我们所熟知的“和氏璧”雕琢而成的。

和氏璧一直以美玉的形式存在,秦灭赵国,得到了和氏璧,到了嬴政统一天下以后,就让李斯用和氏璧雕琢传国玉玺,现在传国玉玺早已遗失,所以我们当然也就看不到实物的样子了,我们只能根据史料描述,了解到传国玉玺的图案就是:日照大海现双龙。上文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大概意思就是:皇权神授,得位至正,老天授权给我这个天子来管理天下的,所以将永享江山,国运永远昌盛不衰。

上图是假玉玺,这个不用解释吧,大家看下左下角,还模仿典故残缺了一角,这在汉书中有记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政。皇帝刘婴才两岁,所以传国玉玺由王莽姑母汉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阳侯王舜进宫索玺,太后见舜怒斥:“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云云云云,乘便利时,夺取国玺,不复顾恩义,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汉书元后传》“投之地。”传国玺被摔缺一角,经黄金镶补,但终难天衣无缝,天下至宝,从此留下瑕疵。

历代的传承过程就没必要引用了,我们只说传国玉玺最终下落的两种可能:

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玉玺是烧不坏的,那肯定就是被某人藏匿,至于埋藏地点天知道。估计是在神州大地一个不知名的角落或者就是在某个不知名的坟墓里,此玉玺乃玉中极品,万年不坏可能在某一天它会重现人间。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但请注意,此玉玺虽然经过大臣们的鉴定,但是“有识之士多疑其伪。”也就是说此玉玺未必是真的。如果是假,那么我们的线索就又回到了李从珂那里。结果还是后唐末帝李从珂那里开始,就失踪了。至于元大都“叫卖于市”的事,我觉得不大靠谱,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查阅资料,我这里就不再引述了。

明孝宗朱樘掌权时期,曾有人进献“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

据传:后金灭了蒙古林丹汗,得“传国玺”。多尔衮得此国之重器自然不敢私留,连把玩都不敢,连夜亲自呈现给皇太极。皇太极在得到传国玉玺之后,便以此作为自己天命所归的征兆,正式改国号为大清。

皇太极是不是因为得到“传国玺”而改国号为“大清”的呢?不好意思,这个尚无定论,对于改国号为大清,《满文老档》、《满洲实录》、《清太宗实录》均未作任何记载,虽然有着种种说法,但是仍然为一个历史之谜。 对于改国号为大清这个结果来说,我们可以姑且勉强相信得到“传国玺”是原因之一,或说一个信心,也可以说是一个借口吧,毕竟无论汉满,都是要标榜自己得位至正的,毕竟历代统治者也都极力宣传获得传国玉玺是天命所归之征兆,所以当初皇太极即便明知不是传国玉玺,但对外也会假称获得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果不其然,乾隆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清末,此玉玺存放沈阳故宫,不知所踪。还有就是开修黄河的时候,获得一块玉玺进献乾隆皇帝,经乾隆考证也是赝品。

最终走出传国玉玺的阴影的是乾隆一代,乾隆宣称新朝有新气象,本朝不再需要前朝的传国玉玺证明合法性。

上一篇:石老人的传说

下一篇:古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