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甲》《长城》这两部电影值得观看的古代战争且场面壮观
中国古代战争的电影,场面都很壮观,毕竟也是花费上亿,十几亿的钱。但是剧本,导演功力,人设,什么的中上等也算不上。最新电影,观众都是奔着演员去的。
不信你查查,豆瓣上有没有中国古代战争电影的高评分。没有。
李牧是战国末期的赵国名将。想知道李牧最经典的一战,先来看看李牧都参加了哪些战事。
一、大破匈奴在秦王嬴政坐上王位前,李牧常年在赵国的北方和匈奴作战。
从战略上,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长远战略。
据《史记》记载,李牧在雁门关教习战士骑射,厚待战士。关键还提到“多间谍”,说明当时的李牧非常重视情报搜集。而且,烽火很多,只要看到匈奴马上点燃烽火,军民必须立即躲到据点中,但凡有擅自作战的,斩!几年下来赵国不但没有损失,还误导匈奴认为李牧是个胆小的将领。李牧的兵也认为李牧怯战,甚至连赵王也发火,让人代替李牧的位置。
边关换了大将,开始和匈奴正面作战,正中匈奴的心意,赵军连败,损失惨重!
赵王又想起了李牧,但李牧很有个性,启用可以,但要赵王同意自己的打法!赵王同意。
李牧继续自己的战略,看风景就是不打,匈奴还是认为李牧不能打。边疆的战士拿着钱没事做,都盼望能打一仗!
这时李牧发现时机渐渐成熟,于是挑选战车,战马,精良的战士,加紧军事演习。然后放纵牧民,到处放牧。匈奴小股入侵,李牧让士兵诈败,让匈奴抢掠牛羊和百姓。匈奴得利,单于率主力大举入侵。
李牧已经预备好了战场,正面列阵迎敌,奇兵左右夹击,打败匈奴十万骑兵!接着破东胡,降林胡,单于遁逃,匈奴十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
二、肥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赵悼襄王继位,派乐乘代替廉颇的位置。廉颇发怒,攻打乐乘,乐乘逃走。廉颇出走到了魏国。李牧打败匈奴后,接受赵王的命令攻打燕国,接连获胜。
桓又乘胜进击,率军东出上党,越太行山自北路深入赵国后方,攻占了赤丽、宜安(今河北蒿城西南二十里),进攻赵的后方,直向邯郸进军,形势危急。赵王迁从代雁门调回李牧,任命其为大将军,率所部南下,指挥全部赵军反击秦军。
八年后,秦国攻赵,斩首十万!这是长平之战后的又一次惨败。
秦军乘胜攻击,一路深入赵国的后方,逼近邯郸,形势极为危机。
赵国一时缺少良将。攻击估计这时的匈奴威胁暂时解除,赵王敢于让李牧带精兵南下。封李牧为大将军。
李牧避其锋芒,采取廉颇的战术,高垒深沟,消耗秦军,秦军使用当时白起的打败赵括的招数,想引诱赵军出战,李牧不是赵括,并没有中招,而是等待时机,奇兵出击攻破松懈的秦军。被封为武安君!
番吾之战 两年后,秦军兵分两路进攻赵国,主力走南路攻邯郸南部,一路向北袭扰邯郸北部,企图两面夹击。李牧在邯郸南面,依托长城和漳水形成僵持,然后果断在南部要塞,留守少量兵力,集中兵力北上一举击败邯郸北部的秦军,然后挥师南下,气势如虹,秦军知道北路败走,李牧稍一反击,秦军随即撤军。此时的李牧成了秦国消灭赵国最后的障碍。李牧向南进攻,韩魏不敢向北!
邯郸之战(打了一半被诛杀)大势所趋,李牧只能暂缓秦国的入侵。前229年,秦王使王翦进攻赵国,此时赵国国都已经迁到柏人。秦军兵分多路进攻赵国。李牧、司马尚领兵抵挡。
这时的秦国还是忌惮李牧的。正面战场想要打败李牧十分困难,于是正面进攻的同时,还在另外一个战场发力。这个战场赵国没有什么抵抗力,秦国买通赵王近臣郭开,散布谣言说李牧要造反,赵王助攻秦国,下令赵葱代替李牧。李牧为将一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作风,让赵王更加坚信李牧将要造反。于是设了圈套杀了李牧,和岳飞被害风波亭有的一比!
随后赵国灭亡!
后世评价“李牧在,赵国存,李牧死,赵国亡!”
总结下来李牧的三场大战都很精彩。破匈奴放长线钓大鱼,有足够的战略定力。能够打败十万强悍的骑兵,绝对是经典战役。为后来打败秦军铺垫了很好的北方环境,赵国能够调动他们的“北境之王”,集中全国的力量对付秦国。
肥之战,不用说,打败锋芒正盛的秦军,李牧凭借此战,被封为“武安君”可想而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
番吾之战,极为精彩,因为李牧面对两面夹击不慌,展现了定力,分析形势,果断集中优势兵力,打败稍弱的北面敌人,使两面受敌的形势得以转变。虽然最终因为秦军败退没能形成大捷,但这场战役应该最为精彩!
樊於期出逃于李牧应该无关 。因为史料没有记载樊於期和李牧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许在秦赵之间的战争中樊於期参与了其中,但当时的主将不是他!秦将樊於期得罪於秦王,亡之燕,太子受而舍之。--《史记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史记》记载是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亡燕国的。
(文/一世嘉文 图片来自互联网,侵权必删!)
纵观李牧平生战役,应该是公元前236年的宜安之战最为经典!非但以弱胜强打败了来势汹汹的秦军,光是歼灭秦军人数就有十万之多,而且作为名将的李牧,其战术之成熟,勇谋兼具之胆略,料敌之精准,也在此战中尽显,不愧为一代名将!下面简述这场战斗的背景及经过
赵国在经历过长平之战(公元前26l公元前26o年)后,实力大伤,被白起坑杀了四十万军队,肯定是份筋动骨的重创!长平之战后,燕国趁火打劫,想趁赵国元气未恢复时捞点便宜,燕王喜听信栗腹谗言,派栗腹领兵二十万攻赵,结果被老将廉颇和李牧南北夹击,二十万大军被击渍,栗腹被斩杀!后来廉颇受到排挤出走魏国,燕国见赵国无大将,想报上次之仇,派剧辛领兵两万再次攻赵,结果再次赵将庞打败,剧辛战死两万燕军又打了水漂。
公元前241年,秦王赢政派大将蒙骜领兵从北,弟弟长安君成蚊领兵从南两路出击攻打赵国,结果北路军被赵将庞击溃,蒙骜被乱箭射死,南路长安君成蚊投降了赵国(其中曲折有机会再说)。此次秦国战败是丞相吕不韦主导的,赢政当时还未亲政,也正是经此一战,秦国认识到赵国虽实力不再,要一口吞下也是做不到,于是采取和燕国结盟的战略。之后秦燕结盟,燕王派大子丹入秦为人质,秦王派张唐到燕国为相,两国合谋攻赵。说是介绍李牧的,为啥说了这么多无关事呢?因为想让大家知道,尽管赵国和秦燕两国发生了这么多战争,却始终没李牧啥事,以上所有战争,李牧都不是主将。长平之战用廉颇,之后用老将庞,两个人年龄相当,再之后用了庞的副将扈辄,却仍然没用李牧,其时李牧在赵国北面防守匈奴,虽然说也很重要,但是秦燕两国攻打国内应该更重要,如此屡次重大战斗,居然一再不用李牧,说明此时的赵王赵迁的眼光和用人之略,比其祖父赵惠文王差得可不是一点点,蔺相如只是宦官缪贤的门客,都可以拜相,而此时数次大战不用李牧,可见李牧之不受重视。所以司马迁在《史记》写到李牧附,并未列传而是放到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好了,背景介绍完毕,大戏即将开场。
秦王赢政在解决了内政隐患后,处死了,幽禁了太后,逼死了吕不韦,最后实现了大权独揽,开始了亲政,终于可以大展宏图开启统一天下之战了。这第一个攻击的还是赵国,没办法,地理位置决定的,秦要东出必须先取赵国,公元前236年,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杨瑞,樊於期三路大军共三十万再次攻赵,并且一路攻城拔塞于安阳会师,而此时赵国的主力共二十万人马,正由庞率领在燕国边境抗击燕国,接到紧急消息,庞马上全军转头回头回来灭火,同时在边境布置警戒以防燕军。但是赵军开到前线与秦军接战之后,虽然阻挡了秦军的攻势,并最终两军隔太行山与漳河对阵而立,但老将庞却于此时病亡了。面对赵国的二十万保国兵力,秦王赢政明白要想打赢这亲政后的第一仗,必须改变秦军组织结构精兵简政才行。于是秦王下令:前线秦军三十万,将老弱士卒及无功将士抽调回国,负责后勤保卫及粮草供应,前线进攻将士只保留十五万左右的精兵,由樊於期任主帅,以图一击成功。这次整改完毕时间己是公元前234年,赵军自庞病逝之后,全军由副将扈辄统一指挥,而秦军主帅樊於期也改变了战略,既然赵军凭山河地利阻击秦军,正面无法突破,那就换个地方攻击,于是樊於期带领主力向东迂回,绕过赵军正面防守,从漳河下游渡过直奔平阳。平阳后面就是赵国都城邯郸,情势危急万分!扈辄连忙撤军回防,在平阳附近与樊於期展开激战,结果扈辄阵亡,赵军再损失十万兵力,至此赵国只剩下十万兵力了,而且除了李牧再无将可派了。这时的赵王赵才想起了北方还有个李牧,于是急调李牧回军抗击秦国的十五万虎狼之师。李牧率领边防铁骑迅速奔赴到前线,在宜安一带接手赵军的指挥,展开迎敌势态。敌我双方兵力摆在那里,秦军十五万,赵军只有十万左右,秦军人多势众且为精兵猛将,只求速战。而赵军虽人少,但有地利且是保家卫国的抗战,所以士气高涨也有胜利的希望。李牧还是防守战略,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在前线设置了很多堡垒,凭地利及强弓硬弩阻挡秦军的进攻。战况又陷入胶着状态,秦军樊於期天天求战,李牧只是闭关练兵坚决不出,樊於期只得移师攻击赵军另外一处防卫肥下城。肥下城是李牧军的侧冀防守,自然也很重要,虽然也设有堡垒重防,但面对樊於期的汹涌态势,自然也压力很大,一面防守反击秦军,一面派人向李牧紧急求援。李牧依然照旧练兵不为所动,既不去救援肥下,也不出击秦军,面对部下的一片求战救援之声,李牧指出玄机:敌攻而我救,是至于人也!乃兵家所忌!
最后赵王接到肥下求援战报,也派人送信给李牧火速救援肥下,面对赵王的紧急命令,李牧召集将令,宣布了作战方案:不是紧急出兵救援肥下,而是集中兵力全力攻击对面的秦军大营!
面对众将的疑虑,李牧解释:秦军求战日久,而我坚守不出,其必以我弱不敢战也,今其久攻肥下未果,主力必在肥下,我军全力攻其大营,必能一战而下。且其见我攻击本部大营,必定率军回救,则肥下之急可解,而我军在得手之后,主力迎敌,两冀设伏,则秦军必败也!
一切都如李牧所料,樊於期接到赵军攻击大营消息后,大惊失色!秦军粮草尽在大营,岂能有失?马上回军救援,但是再次落入李牧布好的口袋,没有意外,李牧的强弓硬弩解决了一批秦军先头部队,接着战车骑兵出击和秦军主力接战,相持不下时两冀伏兵杀出,秦军阵型被冲散一败涂地!秦军主帅樊於期见败局己定,害怕回国遭到秦王赢政的杀头,只身逃往燕国去了,其部下秦军被李牧歼灭十万之多。这是长平之战后,赵国对秦国最大的一次胜利!也是李牧堪称经典的一战!至于秦军主帅樊於期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了,虽逃跑到燕国,但其家人被秦王杀害,最后为了报仇,自杀献头于荆轲,身死燕国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