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社

时间:2023-12-18 15:05:10编辑:优化君

在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过程中,曾经遭到部分清室王公亲贵的强烈反

对,后来以这些清室王公亲贵为中心,形成了一股反对清帝退位的政治势力,即 宗社党,其主要成员有恭亲王溥伟、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军谘使良弼、原陆 军部尚书铁良等少数清室王公亲贵,另有蒙古王公那彦图和陕甘总督长庚、署陕

西巡抚升允等蒙古族重臣。
他们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名义,发布激烈的宣言, 极力攻击袁世凯。袁世凯必欲除宗社党而后快,与此同时,革命党人也想除掉宗 社党,因为宗社党“对共和政体,极端反对”,是实现共和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1912年1月26日,革命党人彭家珍在良弼从肃亲王府回西城红罗厂寓所时投 掷炸弹,将良弼炸伤,两天后不治身亡,彭家珍当场牺牲。
良弼死后,宗社党闻风 丧胆,纷纷逃离北京,前往天津、大连、青岛等租界。虽然善耆、升允等人此后仍

以宗社党的名义聚集前清遗老遗少,托庇于天津、大连、青岛等地租界,甚至勾结 日本等列强,不断从事拥清复辟活动,但终究不能挽救清室宗社覆亡的命运。

顾名思义,“无敌舰队”就是天下无敌。然而,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却上演了一出“以多负少”的悲剧,“天下无敌”变成了“人尽可欺”。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西班牙和英国于1588年8月在英吉利海峡进行了一场举世瞩目、激烈壮观的大海战。这次海战,西班牙实力强大,武器先进,战船威力巨大,且兵力达3万余人,号称“最幸运的无敌舰队”。
而当时英国军队规模不大,整个舰队的作战人员也只有9000人。两军相比,众寡悬殊,西班牙明显占据绝对优势。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场海战的结局以西班牙惨遭毁灭性的失败而告终,“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西班牙急剧衰落,“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而代之。
为什么强大的“无敌舰队”竟然在寡弱对手面前不堪一击,一战而负呢?学术界大致有 3种意见。一是基础说。西班牙的强盛,只是表面上的、暂时的虚假繁荣。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加 强专制统治,搜刮民财,连年征战,专横残忍,挥霍无度,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恨,国内危 机四伏。
这次战争根本是不得民心的。二是指挥失当说。另有学者认为,“无敌舰队”的惨败是由于西班牙国王用人不当造成 的。1588年4月25日,腓力二世在里斯本大教堂举行授旗仪式,任命大贵族西顿尼亚公爵为 舰队总司令,率领舰队远征。西顿尼亚出身于名门望族,在贵族中有较高威望,深得国王信 赖,所以被任命为舰队统帅。
但是他本来是一名陆将,根本不懂海战,对指挥庞大的舰队在 海上作战毫无经验,而且晕船。对这项任命他始料不及,根本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和信心指挥 这场战争。他也曾要求腓力二世另请高明,但未被获准。试想,这样的将领指挥海战,焉有 不败之理?三是天灾说。
这种说法认为“无敌舰队”遇上了天灾,而不是人祸。它首先遇到的对手, 是非常可怕而又无法战胜的大西洋的狂风巨浪,这是进军时机选择不当造成的。在“无敌舰 队”起航不久即遇到大西洋风暴的袭击,许多船只被毁坏,淡水从仓促制成的木桶中漏出,食 物大量腐烂变质,水手们疲惫不堪,大多数步兵也因为晕船而失去战斗力。
“无敌舰队”还没 有与英国交战先折兵,战斗力大大受到削弱。不得已,西顿尼亚带着这样一支失去战斗力的 舰队与英军开战,从而导致厄运的发生。回国时,在苏格兰北部海域,再次遇到大风暴,一 些舰船又被海浪吞噬或触礁沉没。至此,“无敌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虽然“不以成败论英雄”,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看来,“无敌舰队”覆亡的原因值得 所有的军事家深思。

上一篇:宁远大捷

下一篇:清朝皇帝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