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风纪察纠。《诗经》中有言,采风者,相当职能!《捕蛇者说》,有言,愿闻风者得焉!妙。
历史上有名的谏官当属唐朝的魏征了。他与唐太宗既是君臣也是朋友,魏征在朝堂上常与唐太宗激辩(当然不是喷子的那种顶嘴)。而是往好的方面劝谏皇帝!魏征死后,李世明流泪说失去了一面镜子!足以说明唐太宗的开明与魏征的尽职,忠勇。所以谏官的作用就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春秋初年就设置了谏官这一职位。秦汉时有谏官之设,但是没有专门谏官机构。汉代有谏大夫官职,掌议论,侍从皇帝,讨论治国政事。东汉侍中,中常侍成为正式官称,属少府。隋朝改侍中为纳言,武则天时增置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宋改补阙为司谏,改拾遗为正言,并置谏院机构。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能听取谏官意见的皇帝都不会是太差的皇帝。
其实历史上发生了多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件,当然每次事件的背后都隐藏着追逐至高权利的野心。
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齐桓公,应该是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施者。当时随着周王朝势头的日渐衰微,诸侯对周王朝日渐疏远以至各自为政。此时的齐桓公审时度势,率先举起“尊王攘夷”的旗帜,北伐孤竹,南征楚国,实现了九合诸侯的霸业,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成功者。
到了东汉末年,也发生了一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件。这次计策的提出者是著名的谋士贾诩,但根据当时的情形实属被逼无奈。董卓进京作乱、扰乱朝纲、鱼肉百姓,但终究还是死在了义子吕布手中。董卓一死,其部下李(què)惊恐不已,担心当时的大臣王允会将其诛杀殆尽,因此打算遣散部下,逃回老家。当时的贾诩正在李的军中任职,遂对李说道:我听说长安城中大家都在讨论要杀尽凉州人,现在你们放弃兵权,自己逃跑,只要一个小官吏就能抓住你们!现在还不如率兵以给董卓报仇的名义进攻长安,要是成功了,就以国家的名义号令天下,要是失败了,再跑也不迟。
李听取了贾诩的建议,迅速集结部队,日夜兼程奔袭长安,击败吕布,杀了王允,再次胁迫了朝廷。
紧接着在三国时代,终于有人将这个策略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他就是三国一流谋士沮授。他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战略思想,甚至可以和后来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相媲美。只不过,他没有诸葛亮幸运,更没有像诸葛亮作为谋士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命运。只因他跟了袁绍一个难堪大任的君主,自己也因袁绍兵败,自己被俘,最终因坚决不投降于曹操,惨遭处死,自己给袁绍描绘的宏图伟业也没能实现。
大家还知道哪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史实,欢迎继续回答。
【广州才子霍韬,明正德年间参加会试,并且得中头名。但是待到会试发榜之时,他就回家娶媳妇儿了,后来也不曾参加殿试,考个状元郎吾的。再后来霍先生隐居佛山市境内的西樵山,依然刻苦攻读,其时著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等书籍,内容涉及诗歌、理学……诸多方面。公元1521,明嘉靖元年,霍韬应召入仕。官场之上,他很快以头脑清晰、见解深刻脱颖而出,另外就是特有眼力见儿。嘉靖三年“大礼之争”,霍先生坚定站队孤苦无依的皇帝,事实证明此举果真英明!】
△“芝麻官”霍韬以小犯大,褒贬左柱国杨廷和,嘉靖皇帝很满意
@北京精气神儿
霍韬刚一入职,得个差事儿叫做“职方主事”,大概其就类似于人事部门的专员,他可以对朝廷各级在编员工的职能、奖罚,进行评议考核。小霍给皇上递来的头一本折子,便将矛头指向了四朝元老,辅政大臣,左柱国杨廷和。
辅政,是因为明武宗朱厚照匆匆离去,朱厚新来乍到,必然有些工作须得老臣介入交接。谁来辅政?非皇家心腹不可为之。您知“左柱国”这个顶级荣誉称号,明朝从头到尾也没封过几个,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开国大将徐达,还有万历首辅张居正。
霍韬多大能耐,他竟然头头是道地分析了杨柱国的不是,例如:他就知道猫在办公室写文书,宦官要上天了也不管管。皇上觉得,此话儿有道理呀。霍先生接茬儿又批评了锦衣卫,认为这帮子掌管刑罚滥用职权;东厂耳朵太长,朝官议事就不该带他们;另外就是圣上您湖北老家兴王府,那么些护卫军也不能全安排到北京呀……厂卫特务是该约束,至于我府上的老兵,的确不能太惯着,赶明儿都来邀功谁受得了。
于是乎霍韬初登朝堂,给皇帝留下了好印象,同时气着了不老少特务。
△“大礼之争”日渐激烈,霍韬以亲子关系为依据,扶稳了孤单的皇帝
@北京精气神儿
@北京范儿
公元1524年,一晃儿嘉靖皇帝入主紫禁城已有三个年头,此时他越发惦记老爹朱,想给老人家争个辉煌的名分。若是化繁为简,无非是皇帝想要表孝心,况且兴献王朱走了多少年了,您封他做个太上皇也碍不着谁。
但是,礼部尚书毛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意思说“从踏进紫禁城那一刻起,您‘父亲’只有一个,那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现在人们都明白,老毛就是持有一种非常刻板的正统观念,他认为嘉靖皇帝是来接续皇家香火的。然而几百年之前的朝廷命官,大多和毛澄持有同样的想法儿,或者说墙倒众人推,反正根本没人声援皇上。甚至有一种观点觉得:朱厚就是过继给了朱佑樘,应该再过继一个儿子给朱顶门立户。
霍韬就没眼力见儿,他私下给毛澄写信,劝他重新选边站,毛尚书没理这茬儿。眼瞅着老牛拉不回来了,于是霍韬上书言明自己的观点,他觉得亲爸爸和亲儿子不能篡改关系,祖宗先贤都说不过去。
太感动了,嘉靖皇帝真想冲过去亲“霍主事”一口。
△嘉靖皇帝是非分明,以礼相待感化毛澄
@北京精气神儿 @北京范儿
毛尚书固执己见,有天圣上派人登门谈话了,理论上来者不善。没想到推门就跪,磕头撞地咚!咚!响,还送了金银财宝吾的。怎地,怎回子事儿?毛澄懵圈了。实际宦官带着口头圣旨而来,诚心诚意恳求毛尚书能够改变心念,别给主子裹乱了。如此以礼相待,是因为这个皇帝依稀记得,几年之前他可以在紫禁城落地生根,毛尚书等人功不可没。
这回毛澄醒神儿了,但他也不能出尔反尔,以后不再说话便是了。后来毛尚书请辞,皇帝不肯。1523年初,毛澄病了再度请辞,帝准,并为其寻医问药。同年5月,毛澄没了,追封少傅。
△不开眼的官员试图群嘲圣上,结果狠狠挨了板子
@北京精气神儿
1524年三月,嘉靖皇帝退了一步,同意尊其父为“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母亲则为“本生母章圣皇太后”。与此同时,明孝宗朱佑樘的皇后尊为“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简单理解,圣母与皇帝正妻“嫡母”近义,“本生”也就证实下亲爹亲妈。
7月14号上了早朝,下一步应该举办系列仪式,宣读册封文书、拜社稷、祭天地……总之就是将爸爸妈妈们的称谓最终敲定下来。万万没想到,紫禁城内金水桥东侧,左顺门,即当今协和门外来了二百多个砸场子的。杨廷和之子杨慎带队,下至五六七品官员,那个玩儿命哭嚎,皇上坐在文华殿里听得声声入耳。
他们合计这大队伍一哭一闹,皇上不得妥协嘛,什么“本生……”就不存在了。可是算错账了,嘉靖皇帝当场宣布处罚决定:四品以上官员停发工资、五品以下拖出去打板子。其中有16位不扛打的,就这么凉了。本场比拼,朱厚赢!
△从谦谦礼让到看不懂火候,霍韬终于把自己个儿玩儿坏了
@北京精气神儿 @北京范儿
争竞许久的“大礼议”尘埃落定,挨板子的也挨了,该奖必须奖。皇上意思说,霍韬可以提拔下,但是霍先生不接受,因为他不想被戳脊梁骨,献媚求荣毕竟不是好话。礼部侍郎辞了,礼部尚书辞了,那时的霍韬犹如官场一股清流,他是只讲奉献不求高升。
皇上一请再请,直到1536年,霍先生终于半推半就,应了礼部尚书一职,虚职则是太子少保。
加官进爵的霍韬到了儿还是膨胀了,他学会了打击异己。时年武英殿大学士夏言主张天地分祀,说白了就是将北京南郊的“天地坛”拆开,故址为天坛,北城新建地坛。嘉靖皇帝觉得有道理,然而霍韬哗啦一盆冷水浇过来,意思就是“天地分祀等于爹妈散伙分开过,圣上您这是拆家”。
这话儿说的,多么激进、多么气人!皇上反正也没好话,就给他噎回去了。按说霍韬要是懂事儿,就此打住谁都安生。他不介,惹不起皇帝惹夏言,老一套还是写信评判,捎带朱厚都给损成了茄子色。
白纸黑字有凭有据,夏言回手举报了霍韬,导致他被关进了大牢。关了一个多月,嘉靖皇帝想想当初“大礼议”艰难时刻,他又觉得霍韬可以救一下。然后就捎话说“交保释金吧,朕准您交钱赎罪了”。
死里逃生的霍韬回朝上班,依旧那副老样子,看不惯谁就参他一本。后来嘉靖皇帝也烦了,索性踢出北京派往南京,职务还是礼部尚书,权威铁定不如京官了。由宠臣堕落到这个地步,霍韬也没看透人世沧桑,坚持不懈向大领导打小报告。
面对霍韬雪片儿一般的折子快递而来,批了张三批李四,嘉庆皇帝索性臊着不理,他却不肯收手。有回皇上南巡,也没带着霍韬,事后偏偏收到了霍大人的举报信,称南巡同行官员收受贿赂。为了坐实这事儿,他特地请假进京,面圣陈情,结果又被晾凉了。
△这是一个期待争辩结论
@北京精气神儿
1540年10月,霍韬没了,终年五十四岁,工作到最后不曾退休。我觉得霍先生人不坏,能力也具备,就是疑似人格偏执。这种疾病的典型表现就是:顽固、好斗、小心眼儿,并且自视过高,不服输,他们长期绷紧了脑神经,为自己个儿的见解寻找依据,活的特累。
嘉靖皇帝这人吧,虽说长期炼丹捣药,后期偏信严嵩,看似干了一些五迷三道的事儿,但他不混,若不然毛澄那样的“大反派”,还有豁出命骂他的海瑞,指不定多惨呢。
实际上霍韬在朝小二十年,嘉靖念着“大礼议”的旧好,对他的确也做到了有里有面儿,没想到其人会意不佳。简单地说,霍韬之死,极大程度是被内心的真我挤兑死了,他受不了皇帝的冷落,然而无计可施……
霍韬臊眉耷眼地走了,皇帝有始有终记他的好,遂追赠荣名太子太保,谥号文敏。
以上就是我对“嘉靖朝臣霍韬在朝四面树敌,为何还能得到皇帝的包容?”这个问题的浅薄见解,欢迎您来挑刺儿呀。
谢谢!抱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