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华胥传说流传至今最有名的有女娲补天、女娲造人、伏羲画卦、伏羲女娲兄妹结婚延续人类和黄帝梦游华胥国等。其中在民间广泛传播而少见于古籍记载的是伏羲女娲兄妹结婚这个传说。传说华胥氏族的成员在一次大水灾中遭受了灭顶之灾只有伏羲女娲两兄妹因为坐在葫芦里被漂到了蓝田临潼交接的一座山上才幸免遇难。当他们看到这个世界就剩下他们两个人为了人类延续结为夫妻。在结婚前他们对天发誓说若苍天允许我们兄妹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四山之烟聚而滚磨合。发完誓他们两个人把磨石推下沟去。这时只见四山之烟果然聚合再看磨扇也紧紧的合在一起于是两人结为夫妻。后人为了纪念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功劳就把他们所在的山叫磨合山滚磨盘的沟叫磨盘沟并在磨合山上修建了人种庙后来因人种庙名字不雅改称仁宗庙。而且据一些专家考证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的传说故事这就可以说明华胥不仅是汉族的祖先而且很可能也是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祖先。 而在黄帝梦游华胥国的传说中则透露了更多的关于母系氏族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些基本情况。<列子>中说黄帝梦游华胥国华胥之人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好。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所利害表明在母系氏族原始共产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部落成员间人人平等没有私人占有的嗜好等一些情况传说黄帝在吸收了华胥国的一些治国经验后经过二十八年的治理达到了天下大治。至今华胥镇保留有一块关于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其中一通碑石上中间有华胥国三个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的字样。
2 古国居地 编辑本段
记载华胥与伏羲关系的古籍甚多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昊帝庖牺氏风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迹出于雷泽华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于成纪,蛇身人首有圣德。”《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诗纬?含神雾>说“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潜夫论?五德志》称“大人迹生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纬>卷十一载“燧人之世,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河图握矩起》载“燧人之世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孝经?钩命诀》也说“华胥履迹怪生皇牺。”王嘉<拾遗记>云:“春皇者,庖牺之别号。所都之国,有华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均谓华胥于雷泽履大人迹有娠而生伏羲。<拾遗记>中提到的“华胥之洲”或称“华胥之渚”、古华胥国因华胥居此而得名。其地望有泗水、延川诸说。关于泗水说吕思勉认为:“华胥之名当有所本,疑即《庄子?马蹄篇》之赫胥氏也。”王献唐说“<庄子>书中有赫胥氏注者谓炎帝。赫华纽音俱通,赫胥即华胥。华胥为东方伏羲之旧族,散居泗水一带。泗水、曲阜接壤,并在一方。族之所居亦以华胥为号。”关于延川说,梁福誓云:“伏母寨遗址载名于<延川县志>。
民间世代传说这里就是华胥生伏羲时居住的古寨子。位于乾坤湾南端伏义河村西北方向的黄河石岸顶部。现存寨门、寨墙及部分居住遗址。”王昙也指出延川县土岗乡“虎头峁北侧的悬崖上,有一长条岩洞,约三十多米长最深处有五六米叫伏母寨面对黄河乾坤湾传说是伏羲母亲风华胥住的地方”。其实,赫胥氏并非生伏羲、女娲的华胥氏,古华胥国并不在山东泗水。伏母寨的资料过于简略,很难说明有关问题,因而古华胥国也不可能在陕北延川。华胥氏的居地究竟在何处?一般主张在今陕西蓝田县境。<纲鉴易知录>载:“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注云:“华胥在今陕西兰田县小渊曰渚。” 又据《竹书纪年前编》:“太昊庖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渚,履巨人迹,意有所动,虹且绕之因而始娠。”徐文靖笺:“按华胥地名在陕西蓝田县小渊曰渚。”大体而言,古华胥国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约20公里的蓝田县华胥镇。这里保留的史迹,有华胥氏踏大人迹妊娠伏羲、女娲的雷泽所在的雷庄、华胥沟、华胥窑、华胥河、毓仙桥、毓圣桥、华胥陵、女娲谷、娲氏村、女娲陵、炼石台、人宗庙、老母殿、五龙宫、磨针观、画卦台。据《云笈七签》卷一百集唐王的《轩辕本纪》提到“黄帝游华胥国,此国乃神仙国也。”相传这里有黄帝游视古华胥的纪念地轩辕庙遗址以及黄帝游华胥国时拴马的柏树在经过了数代的繁衍后还旺盛地生长在今华胥镇轩辕小学院内。华胥沟所在的宋家村至今还保留着一通记载三皇功绩的古石碑,碑的上方正中勒有“古华胥”三个阴刻大字左边有“伏羲肇娠”右边有“黄帝梦游”字样。因而,陕西蓝田华胥镇应为古华胥国所在,是伏羲、女娲母族华胥氏的居地。
3 考古新发现
随着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也证明蓝田地区有130多万年人类活动的历史是人类生息繁衍的摇篮在华胥镇的支家沟和十里河的西余家沟等地发现旧石器遗址数十处之多新石器人类遗址20多处这些都证明华胥镇一直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所以传说中的华胥古国遗址就在现在的华胥镇这个说法是可信的。“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华胥古国已经是一个宫殿巍峨、等级森严的王国。”考古专家根据半坡、姜寨、马家窑等地已经出土的上百座房屋中心广场上千的墓葬中有烧陶、纺织、制革业甚至有铜器、商业和殉葬人等情况分析这些由宽6~8米深5~6米的大壕沟围成的遗址应该是一个草创的“古城镇”而这些古城镇就包含在“华胥古国”这个范围较大的氏族部落里。 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子》说“华胥氏之国在合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使华夏文化在长达550年的战乱后再遭浩劫。因此注重史料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始把黄帝作为中华之祖结果华夏、中华的“华”字反而湮没于历史的尘埃中。
发人深省的是明清记载的华胥在陕西蓝田成纪在甘肃秦安。而1963年-1964年在蓝田县陈家窝和公主岭考古发现78-85万年前的蓝田人遗址。因此这是华夏人类的发源地之一。1978-1982年在秦安发现具有仰韶文化不同时期的大地湾遗址分为公元前5850-5400年的前期和公元前4050-2950年的后期[3]。先人所载神也岂妄言乎与蓝田、秦安相距不远的考古遗址[3]还有仰韶文化前期公元前5500-4800年的陕西华县元君庙墓地和老官台遗址仰韶时期的西安半坡遗址公元前5000-4500年临潼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3690年宝鸡北首岭遗址公元前5150-3790年其余还分布于华阴、渭南、华县等地。仰韶文化后期的马家窑文化公元前3300-2050年遗址存在于甘肃临洮的马家窑、兰州青岗岔、永昌鸳鸯池、青海乐都柳湾等地。此外与陕西相邻的河南渑池仰韶、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山西芮城西王村、夏县西阴村、万荣荆村等处都发现同期遗址。因此从伏羲诞生前到炎黄出现时存在的华胥古国相当于仰韶文化的中晚期约为公元前4600-2700年,地域主要为甘肃西部、陕西渭河流域及黄河流域之一段。
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陕西省文物学术委员会主任石兴邦对此认为“世界上各个民族特别是具有古老传统文化沉积丰厚的国家民族追溯到她的历史源头都有一个神话似的传说时代。因为在文明产生前没有文字记载只有靠口头传说将他们认为熟悉而重要的事情代代口传下去。这些史料我们称它为‘影史’不是虚拟的而是在一定真实的历史素材上的映象是有一定依据的。” 华胥氏和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推理关系古籍文献多讲“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雷泽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龙神雷之声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是龙的形状。因此伏羲便是龙神的儿子女娲便是龙神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像汉代画像石画得那样了。这是“龙的传人”一说的最早源头。伏羲和女娲是有龙祖之称的那么龙祖的妈妈华胥氏自然就是“龙祖之祖”了。
4 演变
从历史考古学分析,华胥是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在其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裂变出伏羲、女娲两大氏族部落,加之这两个氏族部落又长期互相通婚,从而形成了伏羲、女娲既是兄妹又为夫妇的传说。有人主张伏羲代表太阳,女娲象征月亮。
5 与华祖陵的关系
华胥氏和龙的关系推理是这样的古籍文献多讲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雷泽中的大人是雷神雷神就是龙神--雷之声是龙的发音和雷相伴的闪电是龙的形状。因此伏羲便是龙神的儿子女娲便是龙神的女儿龙的儿女自然要生得“龙身而人面”像汉代画像石画得那样了。这是“龙的传人”一说的最早源头。伏羲和女娲是有“龙祖”之称的那么龙祖的妈妈华胥氏就是“龙祖之祖”了。
6 贡献及影响
根据以上史书的记载华胥氏为风姓。她在现在的古雷泽今山东济宁泗水县华胥山华村水库边感孕生下伏羲在山东的承注山济宁南四十里生下女娲。由此开辟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继承和传播辉煌的华胥文化她踏遍了中华大地的山山水水山东的济宁、四川的阆中、甘肃的天水、陕北的延川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殷函、尹红卿编译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开首卷写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黄二帝”。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述都清楚地说明了正是由于华胥氏生养了伏羲、女娲再由伏羲女娲结合成婚才繁衍出了中华民族。因此华胥氏是华夏之根民族之母是华夏子孙的繁衍之根。 华胥文化对人类历史文化的主要贡献有制嫁娶之礼使远古人类逐渐摆脱乱婚、群婚的状态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渔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作书契以带绳结有了简单文字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开始了人类从规律上认识大自然后来被炎黄的后裔逐步发展成为<易经>女娲作笙簧产生了人类最早的乐器成为中华音乐的起源。华胥镇这个地名就因为它是华胥氏生息繁衍劳动过的地方而得名。
7 陵地遗址
著名的华胥陵位于华胥镇以北。曾宏根多次来到这里实地调查。在紧靠村子西边是华胥沟而越过华胥沟就是宋家村旧称宋家圪劳。曾宏根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接触《蓝田县志》。他发现这里与<蓝田县志>中所记载的华胥渚华胥氏与其子女的居住之地十分吻合。当地流传着一种传说此地即华胥氏怀孕后栖息之地。这一传说已经流传很多年无人知其起始时间。在宋家村南塬有一座古庙名为三皇庙。曾经有石碑刻文“古华胥伏羲肇娠地”等字样。与《宗书?付瑞志》的记述相近。 曾宏根说华胥氏可能真有其人。她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一位杰出的首领。光绪年间的《蓝田县志》以及古书典籍<列子>均有对华胥氏族社会形态的描述。在多种典籍中有关于“华胥国”的记载而这种记载可能就是指华胥氏族团。曾宏根围绕着古华胥国、华胥沟和华胥陵的遗址对附近的村落进行探访。他认为不少村落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古华胥氏部落的印痕能够印证遗址。今华胥镇红河下游有娲氏村。而红河在史书上被称为女娲沟。白鹿原上李华村的原名就是女娲村。在孟岩村附近有一个叫拾旗寨的村子村中人大多相信自己是古时祭祀仪仗队成员的后代。
曾宏根还对华胥氏族团存在的真实性进行了研究。他提出的观点是在蓝田县内115万年前曾生活过蓝田猿人65万年前生活过陈家窝猿人40万年前生活过涝池河猿人距公王岭不足3公里处生活过20~30万年前的猿人而距华胥陵10公里的冯家村出土了距今2~3万年的古人类下颌骨化石。而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蓝田存在着从早期猿人到晚期智人的人类演化序列。另外如果将华胥文化各个所在地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在其周边分布着36处旧石器人类活动遗址。在1984年和1988年蓝田县两次文物普查中又发现还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23处。在白鹿原上距女娲村李华村5公里的地方还发现过典型的商朝文化遗址。
陕西华胥文化研究会秘书长魏朝鹏先生的结论是华胥氏应该是在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承担起了延续氏族生存的重担为中华民族得以存在做出了贡献。所以被后世大量载于史册流传数千年而不中断。他说“古代胥、雅、夏等字相通所以华胥应该就是华夏”。据了解持有华胥即华夏的观点并非只有魏朝鹏一人。不少专家认为这种说法可以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