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非杀蛟

时间:2023-12-18 20:16:30编辑:优化君

摘录于《吕氏春秋知分》。 荆有次非者,得宝剑于干遂。还反涉江,至於中流,有两蛟夹绕其船。次非谓舟人曰:“子尝见两蛟绕船能两活者乎?”船人曰:“未之见也。”次非攘臂祛衣,拔宝剑曰:“此江中之腐肉朽骨也!弃剑以全己,余奚爱焉!”於是赴江刺蛟,杀之而复上船。舟中之人皆得活。荆王闻之,仕之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哉!不以腐肉朽骨而弃剑者,其次非之谓乎(选自吕不韦组织门客所编撰的《吕氏春秋卷十二知分》)
由于清前一直视为低级书籍,多处有脱文,自然文理不通,参考飞
《淮南子》卷十二〈道应训〉
荆有非,得宝剑于干队。还反渡江,至于中流,阳侯之波,两蛟挟绕其船。非谓船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于是非瞑目教然,攘臂拔剑,曰:「武士可以仁义之礼说也,不可劫而夺也。此江中之腐肉朽骨,弃剑而已,余有奚爱焉!」赴江刺蛟,遂断其头,船中人尽活,风波毕除,荆爵为执圭。孔子闻之曰:「夫善载!腐肉朽骨弃剑者,非之谓乎!」故老子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焉。」
《淮南子》是尊老子,所以在原文前补充了老子曰。勿疑。淮南子亦有脱文,可互补 1.于:在。
2.荆:古代楚国的别称。
3.干遂:吴国地名;吴国当时生产名剑。今江苏省苏州市吴县西北。
4.反:通“返”,返回。(字典上直接做一个义项,而非通假字)。
5.中流:江中心。
6.蛟:传说中龙一类的动物,能发大水。
7.舟人:驾船人,水手。跟下面的“船人”同义。
8.尝:曾经。
9.攘 (rǎng)臂祛(qū)衣:挽起袖子,伸出臂膀,撩起衣服。
10.全:保全。
11.余奚爱焉:我吝惜什么呢?
12.复:又。
13.涉:渡江。
14子:你。
15已:说完。
16皆:都。
17谓:告诉,对……说。
18得:得到。
19赴:到……去。

其实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典故,原载周文王做梦有人告诉他在河边可以获得“猎物”,所得者非熊非罴,为霸王之辅也,后世以讹传讹就变成了“飞熊”,本意暗示君主得到贤臣辅助,成就霸业。

“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本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意思是说:泰山上的滴水可以穿透石头,辘轳上的绳索可以磨穿木头。水不是能钻石头的钻,绳子也不是能锯木头的锯,这就是逐渐消磨的作用。(枚乘《上吴王书》)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发傍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云:‘一是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申台府自劾。崇阳人至今传之。盖自五代以来,军卒凌将帅,胥吏凌长官,余风至此时犹未尽除。乖崖此举,非为一钱而设,其意深矣,其事传矣。”这是一则很耐人寻味的故事。张乖崖就是张咏,是宋代的明臣,当时的士大夫都将他与赵普、寇相提并论。崇阳在现在的湖北省。

上一篇:1895

下一篇:伊耶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