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

时间:2023-05-17 00:35:43编辑:优化君

难忘的老北京味道,这里都可以找到!

余晖散去,小巷昏黄,剩我独自饮凉。

青石板上红枫堆叠,城墙斑驳如蛀,胡同拆了又拆,连同记忆里那个扎着马尾辫脸颊绯红的姑娘渐渐淡了去。只记当年单车后座,你笑靥如花,轻哼一首小诗,不急不缓。大概每个北京人都有胡同情怀,它就像血管,根植体内,供养灵魂。

到北京,除了领略天安门故宫的气势恢宏,也可以租上一辆单车,载着喜欢的人,在胡同里自由穿梭,感受最接地气的北京味儿。没名儿的胡同数不清,有名儿的三六千,要看就看最有名的这十三条胡同吧。

最热闹最时尚的胡同南锣鼓巷是北京最有名儿的胡同,“时尚”、“热闹”是它的特色。元朝开建,至今已有740多年,它就像一个驼背的老人站在北京中轴线东侧。商店小吃琳琅满目,吸引一批又一批青年男女。厌倦了人潮的喧嚣,干脆躲到小茶馆里,拿上一本书看尽历史变迁。画家齐白石、文学巨匠矛盾等名人,也慕名而居于此。

孔庙英气今仍在

国子监街以孔子庙和国子监而闻名,虽比南锣鼓巷年轻,但也700岁了。教学相长,孔庙风韵犹存。古色古香,清静幽雅。国家学府,威严庄重。古时官员到此,均需下马行走。古代学者许衡曾在这里做官。很多人去国子监街,为沾仕气。

文人雅客齐聚的文化街

琉璃厂,因元朝官府在此设官窑,烧制琉璃瓦而得名。清朝时,来京科举考试的文人均居住于此,文化街由此而成。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有的是文人墨客的独有韵味,每走几米就有一家书店或文物商店。笔墨纸砚,夹杂了多少期许。

什刹海历史文化中心

烟袋斜街,当时居住在此的旗人好烟,于是满街开起了烟袋铺。整条街细长狭小,就像烟袋杆儿一样。算起来,它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这里曾是摄政王进京的必经之路。这里有各式的烟具店,旱烟袋、水烟袋……还夹杂着众多文具、风味小吃、古玩、书画等。

百年银行金融老街

西交民巷有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银行“户部银行”,也即大清银行。大陆银行、保商银行等数十家中国早期银行均聚集于此。银行老楼均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受到应得的保护。

元大都的粮仓

东西交民巷连在一起,从江南运到元大都的粮食都卸在这里。旧中国时是中国使馆区,当时建起风格各异的西洋建筑。这里承载了太多历史更迭,太多的屈辱,了剩叹息。

北京最窄的胡同

正如它的名字钱市,这里是中国早期金融市场雏形,是清朝钱市交易之地。北京最窄胡同的称号可不是盖的,小小的胡同只能一人走过。

荣禄故居

菊儿胡同跟菊花无关,因“局儿胡同”谐音而来,因晚清大臣荣禄而闻名。这里不仅住着朝廷重臣,还有寺庙的传说。传说菊儿胡同41号住着弘德禅林,也有人说住的是皇帝的替僧。

清朝财政机关

因明朝钱局设立于此而得名,清朝时是朝廷铸钱厂之一,所铸之钱用于军队粮饷。

关于杨媒婆的故事

从前有一条街,它有点斜,所以叫斜街。这条街上有一个很厉害的杨媒婆,所以叫杨梅竹斜街。青云阁,青砖砌成,清末民初娱乐之地。蔡锷在这里遇到了心爱的女人小凤仙。

高僧圆寂之塔

一座青砖古塔高耸伫立,传说古塔中是高僧万松老人之骸。鲁迅曾在此写下《祝福》、《肥皂》等多部著作。

明朝守城驻兵之地

五道营胡同在明朝时守城驻兵的重地,清朝时属镶黄旗。胡同里中西合璧,咖啡店,古玩店相邻而立,吸引很多文艺青年。胡同口是雍和宫,红墙黄瓦。

元朝繁华商业街

东四胡同在元朝时是十分繁华的商业街,永乐年间修筑了东四牌楼,东四之名得以沿用。它曾目睹皇室的奢华靡乱,经济的兴衰胜败。一间间古朴老店排列开来,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千年。可惜的是,牌楼已被拆。

北京市第二中学的前身是清雍正时期的左翼宗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繁华高楼筑起,越来越多的胡同正在消失,连同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捍卫。

可不可以让它们慢点崩塌?因为人总是要先了解历史,才能懂得现在的自己。

上一篇:南煎丸子

下一篇:烤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