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考试分为几级?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四级 按顺序为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1.院试:读书人首先在县、府参加考试,通过考试称为生员(秀才),取得参加正式考试资格。2.乡试(秋闱):由省府主持每三年一次,连考三场,每场三天,乡试考中称为举人,具有了做官的资格,第一名的举人为解元。3.会试(春闱):在京师举行,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中的第一名称会元。4.殿试:皇帝亲自主考和出题,排名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赐进士及第。其余为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一甲立刻授予官职,二三甲则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明清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三级考试分别是什么?
三级考试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殿试: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扩展资料: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明清科举考试分为哪几个等级?
科举考试四个等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这四个等级,院试也称童子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进行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乡试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而会试是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殿试则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扩展资料:考试科目: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时务策(策问)、墨义、口试、贴经、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考试
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制度?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选拔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它扩大了封建王朝任用官员的社会层面,大量出身于社会中下层的普通百姓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阶级。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包含四个级别的考试,主要考“八股文”,一起来了解一下。起源于隋朝的科举考试中国自建立封建王朝以来,官吏的任用基本与普通百姓无关,周朝采用“乡举里选”的方式,即由族长选拔本乡的贤士,经过地方长官的层层举荐直达中央。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7年),刘邦下诏命令各级臣下举荐贤才,这是乡贡的最初形态。但在封建社会,只有统治集团家族即贵族的成员才有可能接受教育,因此,国家机构中大都是统治集团的内部成员,从周朝“世卿世禄”制度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都体现了这一点。这里说一下门阀制度,说白了就是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而衰落于南北朝后期。门阀制度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密切的关系。在门阀制度下,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谢道韫和王凝之就是门阀制度下的联姻。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后,建立了科举制度,唐朝武则天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殿试和武举,殿试的产生排除了一些通过钱财来考入进士的人,是完善科举制的一项重大措施。在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朝以后,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明清时期,科举考试逐渐僵化,被称为八股取士。后于科举考试于20世纪清末废除。明朝科举有四个级别的考试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为四个级别,最低的一级叫院试,由府、州、县的长官监考,考试通过后为秀才;然后是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考中的就成了举人;再高一级的是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取的叫贡士,如果能考过这一关,就有资格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也就是殿试。殿试又叫廷试,由皇上亲自主持,殿试前三名分别是状元、探花和榜眼,其余的均为进士。明朝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参加乡试的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学员,地方学校的优秀学员,可以报送到京师国子监读书,而国子监生则可直接选授官职。国子监和各级官学的教科书除了四书五经,还有朱元璋的著作《御制大诰》,此书宣扬绝对君权,要求臣民服从的封建主义。此外,朱元璋还剥夺了《孟子》的地位,下令从孔庙中逐出孟子牌位,国子监和科举考试禁用《孟子》。明朝科举主要考八股文“唐诗宋词明八股”,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以诗赋、策论为主,注重个人才气。明朝的科举考试以《五经大全》的儒学经义为主,于是催生了八股文,八股文的写作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不但对于题目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写作能力上也必须具备一定的水平。通俗点讲,八股文就是现在的论文,根据题目先提出论点,对论点做出初步解释,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己观点展开论述,在论述过程中要有四段对仗的文字,最后总结收尾。科举考试文体从律赋到八股文的转变,可以看出,朝廷在选拔人才时,不再注重话说得漂亮有韵感,更加在意的是把话说得清晰且有条理。朝廷以八股文作为科举体裁,筛掉了大部分只知道风花雪月,咬文嚼字、计较平仄韵脚的末流文人。当然,八股文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很多读书人穷尽一生钻研八股文的写法,对政治,社会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于是出现了“百无一用读书人”这种现象。一旦这些读书人考上科举为官,由于缺乏对社会、民生、人情世事的了解,没有足够的知识来应对各类大小事情,只能委任幕僚、师爷及下级官吏决策事宜,使得吏治日渐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