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能屈的事例

时间:2024-02-21 14:17:39编辑:优化君

威武不能屈的例子有哪些?

威武不能屈的事例人物有汉代的苏武,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中郎将持节出使凶奴,被扣留,匈奴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至北海极苦寒之地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出小羊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汉朝符节不屈,至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归汉,拜典属国,禄中二千石。次年因卷入上官桀谋反案而被免官。元平元年(前74年)参与拥立汉宣帝,受封关内侯,重新拜右曹典属国。神爵二年(前60年),苏武去世,享年八十余岁。苏武介绍苏武(前140年-前60年),杜陵(今陕西西安)人,西汉时期杰出的外交家,民族英雄。甘露三年(前51年),位列麒麟阁十一功臣之末 。苏武爱国忠贞的节操不仅使其名著当时,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汉书》赞其“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苏武牧羊”亦成为坚贞不屈的象征。

威武不能屈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威武不能屈的人物事例有:1、文天祥:景炎二年文天祥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卫王赵昺继位后,拜少保,封信国公。后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囚三年,屡经威逼利诱,仍誓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文天祥从容就义,终年四十七岁。2、项羽: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乘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加以战略决策失宜,军事形势日益不利,终被围困垓下,夜闻楚歌四起,以为汉军已得楚地,遂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3、岳飞: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4、屈原:屈原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5、于谦:明代宗即位,整饬兵备,部署要害,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瓦剌太师也先挟英宗逼和,他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许。也先无隙可乘,被迫释放英宗。和议后,于谦仍积极备战,挑选京军精锐分十团营操练,又遣兵出关屯守,边境得以安宁。

威武不能屈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威武不能屈的人物事例有:1、杨靖宇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紧急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杨靖宇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苏武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3、岳飞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4、屈原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5、文天祥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内朝多次派人劝他,只容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含义是: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bai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在当今社会的警示作用:1、警示人们在富贵后,仍然要节俭朴素,洁身自好,不奢侈淫靡。 在穷困中,要矢志不移,意志坚定,正直高洁,不阿谀奉承。 面对强权,要勇敢无畏,不卑不亢,一往无前。2、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做人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变的。3、当今社会,许多意志薄弱者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成了腐败分子。作为公民,人人都应注意做人准则、品德素养、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提高,使浩然正气蔚然成风。扩展资料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现在,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哪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说,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这样才是大丈夫。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解析: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现在,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上一篇:发展对象优缺点评价

下一篇:小学生法律小知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