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水肿是由梭苗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急性、创伤性、中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病变组织发生气性水肿,井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
恶性水肿之病原主要为腐败梭菌。水肿梭菌、魏氏梭菌、溶组织梭苗等也可致病或参与致病。腐败梭菌是两端钝圃、严格厌氧的粗大杆菌,在体内外均易形成芽胞,芽胞在茁体中央,使菌体呈梭形。腐败梭菌能产生αβγδ四种毒素,α毒索为卵磷脂酶,具有坏死、致死和溶血作用;p毒素为脱氧核糖横敢酶,有杀白细胞的作用;γ和δ毒素分别具有透明质酸酶和溶血素活性。这些毒素可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耝织炎性水肿和坏死,毒素吸收后可引起致死性的毒血症。腐败梭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其芽胞抵抗力很强,一般消毒药物短期难以凑效,但20%漂白粉、3%一50,6硫酸石炭酸合剂、396—5%氢氧化钠等强力消毒药可于较短时间内杀灭。
在哺乳动物中,牛、绵羊;马发病较多,猪、山羊次之,鸽于也会发病。年龄、性别、品种与发病无关。病畜在本病的传染方面意义不大,伹可将病原体散布于外界,不容忽视。
该病传染主要由于外伤如去势、断尾、分娩、外科手术、注射等没有严格消毒致本菌芽胞污染而引起感染。本病一般只是散发形式,但外伤(如断尾)在消毒不严时,也会伙同发病。
潜伏期12~72小时。病牛初减食,体温升高,在伤口周围发生炎性水肿,迅速弥散扩大,尤其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处更明显。病变部初坚实、灼热、疼痛、后变无热、无痛、手压柔软、有捻发音。切开肿胀部,皮下和肌间结缔组织内有多量淡黄色或红褐色液体浸润并流出,有少数气泡,具有腥臭味。创面呈苍白色,肌肉暗红色。病程发展急剧,多有高热稽留,呼吸困难,脉搏细速,眼结膜充血发绀,偶有腹泻,多在1—3日内死亡。母牛若经分娩感染,则在2—5日内阴道流出不洁的红褐色恶臭液体,阴道黏膜潮红增温、会阴水肿,并迅速蔓延至腹下、股部,以致发生运动障碍和前述全身症状。公牛因去势感染时,多在2—5日内,阴囊、腹下发生弥漫性气性炎性水肿、疝痛、腹壁知觉过敏,与此同时也伴有前述全身症状。
死于恶性水肿的病牛尸体腐败很快,故应尽早剖检。因腐败梭菌经伤口进入组织,繁殖并产生毒素,损害血管壁并引起毒血症,故在剖检时可发现局部组织的弥漫性水肿;皮下有污黄色液体浸润,含有腐败酸臭味的气泡;肌肉呈灰白或暗褐色,多含有气泡;脾、淋巴结肿大,偶有气泡;肝、肾浊肿,有灰黄色病灶;腹腔和心包腔积有多量液体。
主要是平时注意防止外伤,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清创与消毒;发生本病时,应隔离治疗,早期对患部进行冷敷,后期可手术切开,消除腐败组织和渗出液,用1%-2%高锰酸钾水或3%双氧水充分冲洗,然后撒上磺胺粉,必要时用浸有双氧水的纱布引流,并于病健交界处皮下注入3%双氧水,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污染的圈舍和场地随时用10%漂白粉或3%火碱溶液消毒,烧毁粪便和垫草,治疗时要做好个人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