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960——1234)相当流行的题材,其中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他以清明时节作为引子,展开对汴京的精描细绘,是写实风俗画的杰作,受到历代喜爱,因而有许多仿本的出现,其中最有名的是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此图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广阔而详尽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情景。尤其是城郭、市肆、舟车以及结构精巧的拱桥,无一不刻划得精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杜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此图规模宏大,场面壮观,但结构谨密,人物和景致的虚实、疏密、动静具有鲜明的节奏。笔意古雅,用界画来表现各类建筑,而人物等则以兼工带为的笔法描绘,使整个画面既规整准确,又生动活泼。这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不朽杰作。卷后有金张着、张公药,元杨准,明吴宽、李东阳、冯保等人题记。曾经北宋内府,元内府,明朱文征,清内府鉴藏。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1736年)合作画成,可以说是按照各朝的仿本,集各家所长之作品,再加上明清时代特殊风俗,如踏青、表演等等娱乐活动,因此增加了许多丰富的情节,如戏剧、猴戏、特技、擂台等等,画的事物繁多,虽然失去了宋代古制,却是研究明清之际社会风俗不可缺的材料。同时,由于西洋画风的影响,街道房舍,均以透视原理作画,并有西式建筑列置其中。此卷用色鲜丽明亮,用笔圆熟细致,界画桥梁、屋宇、人物皆细腻严谨,是院画中极精之作。
清明上河图简介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一幅《卷轴画》,长约5.29米,高约0.24米。它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城市风貌和人民生活情景,共有814个人物、28个车辆、60多匹马、20多种船只以及100多个建筑。画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态生动,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魅力。它是中国古代城市风貌画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珍品之一。【摘要】
清明上河图简介【提问】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古代画家张择端所绘的一幅《卷轴画》,长约5.29米,高约0.24米。它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的城市风貌和人民生活情景,共有814个人物、28个车辆、60多匹马、20多种船只以及100多个建筑。画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动态生动,具有浓郁的写实风格和深厚的艺术魅力。它是中国古代城市风貌画的代表作,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艺术珍品之一。【回答】
《清明上河图》刻画了北宋时期城市景象的全貌,它展示了当时汴京的繁华与生活的真实状态,包括熙熙攘攘的市井、巍峨壮丽的官府和宗教建筑、蔚为壮观的城墙、流动的河水、繁盛的市场、热闹的庙会、文化的交流等等。《清明上河图》的画面丰富多彩,构图严谨,细节描绘精细,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杰作,对于后世的文化、历史和美学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回答】
清明上河图简介
1、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3、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4、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字正道。汉族,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著名画家。他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世界名画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他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都失传,存世《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为中国古代的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另外,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有署名“张择端”的小幅《西湖争标图》,系委托之作,该作品已经转到天津博物馆。《清明上河图》尚存,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只继承发展了久已经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尤其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
5、张择端对每个人物的动作和神情,都刻画得非常逼真生动。这充分说明,张择端生活的积累非常丰厚,创作的技巧非常娴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