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作者是谁?
《金色的鱼钩》作者是陆定一。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本文背景本文已经收入到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5课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8课。本文的发生地是在松潘草原,是红军长征“翻雪山,过草地”中的草原。松潘草原是中国四川省西北部草原。在阿坝州北部,包括松潘、红原、阿坝、若尔盖等县。在松潘境内,在黄龙风景名胜区总体范围内,有着广阔无垠的大草原。在草原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草原的一年四季有着不同的景色。春日的草原百花缤纷;夏日的草原牛羊成群;秋日,草原铺开一幅辽阔辉煌的画意;冬日,草原展示一种冷峻苍茫的神韵。那里大多为泥质沼泽,气候恶劣。
《金色的鱼钩》作者是谁?
有争议。据【工人日报】1959年8月1日版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杨旭。此文收录在人教部编版(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十一课。据中国军网相关报道显示,《金色的鱼钩》作者为陆定一。此文收录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作品赏析: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一共分为哪五个故事情节?
这篇课文篇幅长,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
第二段(第3~22自然段):两袋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
第三段(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段(第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金色的鱼钩》是几年级的课文?
《金色的鱼钩》是小学五年级的课文。《金色的鱼钩》是任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十五课的课文。一位炊事班长接受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教学根据课文的特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等描写,运用阅读、交流、感悟、延伸等方法,使学生在读书中理解了课文,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设定。感悟虽然课文中说老班长死了,可是我却认为他还活者。他的精神,他的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而且在当今社会像他一样的人层出不穷。当无情的地震让我们的城市毁于一旦的时候,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不顾自己的安慰,帮灾民脱险帮助我们修建家园。当突如其来的雪灾袭击我们郁郁葱葱的南国的时候到处都有老班长,有他的精神,有他一样的行动。再看,我们红领巾也行动起来了!我们开展了“手拉手”活动,我们为贫困儿童捐书,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我们相信,只要我们都互相帮助,遇事多为别人想一点,再大困难也会被我们战胜的。”
金色的鱼钩分几部分
《金色的鱼钩》可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讲指导员派老班长照顾“我们”过草地。
第二部分:3~22自然段,讲带的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却没喝过一点儿鱼汤。
第三部分: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的边缘时,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部分: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为六年级上册第15篇课文。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娓娓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为了使学生了解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二是为了进一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学的难点是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
金色的鱼钩真实存在吗?
《金色的鱼钩》文章内容真实事件改编的,是真实存在的。故事是发生在1935年秋天长征途中,红军进入大草原,由于三个红军小同志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跟随照顾。随带的两袋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即将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再也支撑不住,牺牲了。随后红军小同志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现存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金色的鱼钩》老班长的故事至今依然感动着无数人,正因为有像这样为了国家和人民舍去自己的无数先辈们,才有今天强大不被欺负的祖国。在舞台上唱唱跳跳的演员,真的唱跳不出一个强国。百年前我们国家还是一个任人欺负落后的国家,无数先烈们不惧生死地前仆后继填起如今中国,他们才是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