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人

时间:2023-05-22 05:37:48编辑:优化君

简介

沙地文化是极具区域特色的群体文化现象。它特指崇明、启东、海门一带,以使用“沙地方言”(又称崇明话、启海话、海门话、启东话、常阴沙话等)为主要特征,有着相似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地域文化。

出处

因江海交汇处新涨沙洲成陆,故称沙地。我国第三大岛屿崇明岛也是我国最大的内河沉积沙洲。

历史渊源

江海交汇,泥沙沉积,并不断与大陆接壤。唐初,崇明东西两沙定形,江南迁来先民(一说句容,近年来又有认为是江南太湖周边地区,又有一说为嘉兴地区。较为可信的是江南多地)在此垦植繁衍。因交通不便,与外界相对隔绝,战事较少,因而形成稳定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包括语言、风俗等各方面。明清时期长江北岸沿海经历了此消彼长的不断坍涨,崇明移民向北岸沙洲垦迁并在此定居,将沙地文化带到今日启东大部、海门南部。二十世纪初期又向北垦迁至今日通州三余湾地区及如东、海安、大丰、射阳等沿海地区。五、六十年代南通市长江沿岸及上海南汇、奉贤等沿海地区开辟诸多农场,沙地文化随垦民一起进一步扩散。

太平天国时期,不少人避战乱从崇明前来海门定居。“海门倒是语言与启东完全一样与崇明也差不多毫无区别,同属吴方言系统,而风俗习惯也同江南相近。”(卞之琳语)。如海门南部、西部“沙地”,交通方便,人口稠密,产生了不少反映人们生活、劳动的沙地民风民俗趣味故事,其中“憨婿”(俗称乌女婿)的故事,在当地妇孺皆知。“我的母亲不是文化人,但她的生命故事同样动人。我至今能讲一口地道的启东、海门话,写一些文章,与母亲最初的口头文学启蒙影响最大。童年的海门歌谣至今今还记忆犹新。如《萤火虫夜夜红》:‘萤火虫夜夜红,屁股头挂盏红灯笼,公公挑水黑洞洞,婆婆张布挂盏红灯笼。’《牵磨叽咖喂》:‘牵磨叽咖喂,做粑粑给外婆吃,外婆噢吃省拨郎郎吃,郎郎吃仔看黄牛,黄牛落勒井潭里,锄头铁答扒勿起,两个芦头真豁起,一豁豁到饭碗里。’”

方言

崇明话,属吴语太湖片沪苏嘉小片。是吴语北部边界地区比较稳定、古老、有其自然特点的一种方言,也是今天上海、南通两地区的主要方言。崇明岛历史上四面环水,交通不便,不易受外部方言的影响,因此,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传承、语言特征、表现力。语音、语汇、语法自成一系,有珍贵的文化遗产价值。

海门方言源于崇明方言,二者差别很小。因海门南部地区的人群多为18世纪初以后陆续来到江北的崇明移民的后裔。海门话主要通行于海界河以南地区。

启东方言源于崇明方言。启东市的沙地人分布于除吕四镇、天汾镇、秦潭镇以外的大部分地区。1928年启东设县之前,这一带为崇明县管辖,称崇明外沙地区。

独特的沙地文化

[山歌与号子]

崇明山歌。曲调优美朴实,广泛流传于民间。《红娘子山歌》、《望望日头望望天》、《五更调》和《拔篷号子》等百余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崇明山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崇明山歌剧,以四句头山歌(男、女调)为基本曲调。

海门山歌。最初由崇明移民传入,后自成一派。分两类:即兴山歌,大多在田间劳动或劳动之余,随口编成,歌词四、六、八不等。如《东南风爽急悠悠》等;叙事山歌,歌词多十几句、几十句,乃至几百句不等,如《摇船郎》等。

启东山歌。与上述类似,上世纪中期起自成一派。有《接潮情歌》、《打麦号子》、《运棉山歌》等。最著名的是新编曲《启东就是我家乡》(顾惠良词曲)流传甚广。

劳动号子高亢激昂,铿锵有力,曲调较多,仅喊担号子就有5种曲调。除喊担号子外,还有赶牛调、喊牛调等。这些调子清脆响亮,犹如清晨响鞭。渔民号子是渔民在海上捕鱼时常唱的劳动号子,它有3种起锚号子曲调,还有撑篙号子、摇船号子、点水号子、张篷号子和七星车号子等,歌唱时令人精神陡增。

[戏曲]

小型戏曲又称“小戏”,以沙地话和本地山歌、号子、快板为元素,表演生活场景和戏剧冲突,反映群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它是沙地表演文化由村头田间向舞台化方向发展的进步产物。上世纪中叶以来一批基层作家做了较多探索,在完成当时的文艺宣传任务的同时,客观上保存、传承了沙地文化的个性价值。有代表性的作家有顾惠良(孔串)、茅品祥、晓石、陆志秋、倪汉全、黄建荣等。

[民间舞蹈]

崇明民间舞蹈有龙灯、龙舟、龙舞、蚌舞、彩船、莲湘、挑花篮、跑马灯和摇钱树等22种。文革期间被当作“毒草”禁演。八十年代后重新发掘整理,民间舞蹈重放异彩。

[民间语言文化:传说、歌谣、方言俗语]

流传于崇、海、启地区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有“杨瑟严(杨圣岩)系列故事”、“乌女婿系列故事”等,充满了智慧和幽默。

民间歌谣。童谣中的《东界马来》、《鸡鸡斗》、《牵磨叽嘎喂》等在崇海启三地流传甚广。

气象谚语。本地位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天暖夏热,秋凉冬冷,全年雨量适中,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夏秋季节雷雨台风较多。若伴以大潮,则易于成灾。因此沙地人民对气象变化十分敏感,同样反映到语言文化中,形成了大量的气象谚语。民国版《崇明县志》中即已有众多记载,如“八月初一难得雨,九月初一难得晴”、“三朝迷雾发西风”,至今仍有使用。

歇后语。与沙地话的发言特征密切相关,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产生了大量的的生动形象的歇后语。如“年初一吃酒板——头一糟”等。(《崇明谚语、俗语、歇后语》,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版画]

崇明版画以黄丕谟为代表。启东版画则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木屑花”木刻组发展而起。有代表性的画家有施汉鼎、丁立松、李汉平等。八十年代起成立启东版画院。

[北调评弹]

以启东评弹团为主。二十世纪上半叶,艺人倪省三将当时的弦子书“老北调”和“仿苏调”两者融合,形成独特唱腔,创造了“启海弹词”。五、六十年代形成北调评弹,名曰“唱书”,极受海启地区民众欢迎。八十年代起成立评弹团和瀛东书厅。较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家有王洪涤等。

[民风民俗]

节气与习俗。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除夕,是崇启海沙地人十分重视的主要节日。有特定的仪式与习惯通行于本地区。如:春节期间,鞭炮齐鸣,大人小孩衣冠一新,不扫地,不汲水,不洗衣衫,不向外泼水,忌动刀剪,禁开后门,禁出秽语,出门遇人互相道贺,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又如: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吃“茧团”圆子,中午吃馄饨。名为“兜财”,下午,“斋田头”(用筷子插上茧团,放置田头,祈求丰收);夜间,立高竿,挂红灯;儿童提着状如车、船、龙、马、兔、鸟、鱼等各式各样的灯,穿街走村,成人掼火球、放烟火、调狮、舞龙,统称闹元宵。除夕,俗称大年夜或年三十,百姓搓圆子,炒花生,备酒菜,剪纸花,贴春联,打扫环境,挂祖宗画像。村野各处则飘起阵阵白色浓烟,称“燃(音美)灰堆”,实际是将田头的杂木枯草合成一堆,一燃了之,代表除旧迎新。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饭后守岁至深夜。长辈给年幼子孙压岁钱。

婚丧嫁娶。本地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访人家”、“吵亲”、“结满月”、小孩“期过”、“搀高头”、“跳财神”、“扎棵”等等。[1]

[生产生活方式。手艺业。渔俗。]

[土特产与沙地菜。]

[居住与建筑特色。] 以“埭(音打)”和“垗(音调)”形成纵横交错的村落布局。数户人家集聚,但每户又都独立成宅。最有特色的是前有“桥门头”,后有“后宅沟”,内为“一进三堂”甚至“三进两场心”,四周高树环绕,宅后竹园青葱。

地理位置

萧山的沙地。位于萧多山地区北部。从地图上看,萧多山地区南部狭小,北部宽大;南部为多山地区半多山地区,北部都是广大平地,而这广袤的广大平地又都是沙地。

历史变迁

沙地是由钱塘潮的江道变迁而形成的。汗青上,钱塘潮在萧山段的江道经历了南、中、北之变迁。清初的有关著述中始呈现“三门”的称谓。三门,即南大门、中小门、北大门。南大门,在航坞山与赭山之间,又称海门。宋初燕肃的《浪潮论》中谓此处“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二山相对于,谓之海门。”龛,即航坞山;赭,即赭山。因航坞山之旁有鳖于山,适在海门之中,故南大门又叫鳖子门。中小门,位于赭山与白色的老虎山之间,在南北两大门之中,因较窄,故名。北大门,在中小门以北,位于白色的老虎山与海宁城南部海域塘之间。春秋战国期间,航坞山是越王勾践的一个船厂,江道在航坞山下,流经南大门。直至到南宋末年,江道南岸仍在西兴、长山、航坞山、大河山、党山、绍兴三江闸一线;北岸在杭州、不雅音堂、赭山、雷山、蜀山一线。最近江道由南大门改走中小门,大致是在清初。但从南宋嘉定年间始,潮流就几次冲击北岸,乃至其时还位于北岸的“九里杏花十里桑”的蜀山一带沦入江中。之后,被冲走的地盘又沉积了起来,江道仍然热带南大门。元代,北岸盐官附近的堤塘多次遭潮流损毁,均被修复。明朝,江潮决堤加剧,次倍增多,史书中记载江潮决堤、漂没庐舍、淹毙民众的也为明朝至多。从南宋至明末,江道虽走南大门,其北趋的势头已很明显。江道在清初改走中小门的详细过程,现无资料可以考证。咱们从清朱定元的《海塘节略总序》瞥见:“康熙三十六(1697)之前,水出中小门,杭绍息事宁人。”据之,康熙三十六年前,江道已稳定在中小门了。江道始走北大门,是在280年前的康熙五十九年(1720)。那年七月,闽浙总督觉罗满保及浙江巡抚朱轼的《请浚中小门淤沙以复江海故道疏》言:“赭山以北,河庄山(即今之白色的老虎山)以南,乃江海故道,最近因为淤塞,乃至江水浪潮尽归北岸。”由于江道北趋的价钱是北岸的坍江,因而在清有三次疏通中小门淤沙,使江流热带中小门的举措。一次便是该疏经朝廷批准,昔时疏通了1000多丈,但次年另一位叫做屠沂的巡抚见北岸有新沙淤涨,感觉不会再坍了,经奏请停止了疏通,结果水势更是北趋。第二次是雍正十二年(1734),杭州副都统隆升,在青龙山与蜀山之间主持开浚了中小门引河以及南港,但不久即淤,江道照旧走北大门。再一次是在爱新觉罗弘历十二年(1747),浙江巡抚常安派员用切沙法开浚蜀山以南一带及中小门引河,至十一月中旬,引河开通,钱塘潮主流改走中小门故道,然而北大门仍有漫流。道爱新觉罗弘历二十四年后,江流主漕以走北大门为主,但也往往一股走中小门,一股走北大门。至爱新觉罗弘历四十三年,中小门已基本淤塞。是年四月,两江总督以及浙江巡抚的联名奏疏言:“中小门引河旧址,两山夹峙,已成高阜,刮淋耕种”,“涨潮时,约有九分斜趋西北,过海宁循塘而行;南岸仅有一分漫衍于阴沙之上。”今后,江道主漕基本稳定在北大门至今。干百年来,桀骛不驯的钱塘潮给沿江群众带来了几多的灾祸!但同时也孕育起了这片广袤的沙地,使沿岸的魔难者得以到这搭开荒,落脚,生根,繁衍……沙地三百来年的汗青算不得悠长,但沙地人通过辛勤的奋斗,至今不仅创造出了比四周更多的财富,并且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处所文明。

简介

沙地的庙会多在农历九月举行。这段时间秋高气爽,农活也比较空闲,因为秋收刚过,人们手头有少量的余钱,一般要嫁女的人家也要置办嫁妆……每到庙会,便有商贩云集,货物充沛。各种戏文、杂耍蜂拥而至。因这庙会,绍剧与沙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绍剧

绍剧曾称为“绍兴乱弹”,浙江曾经是“乱弹的天下”。解放前,有台州乱弹、绍兴乱弹、浦江乱弹、温州乱弹等。浦江乱弹与徽班合演叫婺剧,温剧乱弹则称瓯剧。如今绍兴乱弹已改称绍剧。1955年,绍剧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17个地方剧种之一。

绍剧以粗犷、豪放著称,极能表现人物的反抗精神。长期以来沙地人民处于统治、压迫的地位,因绍剧沙地人苦闷的精神渴望得以释放。绍剧又充满民语乡韵,通俗易懂,独具特色,而沙地区的语言属绍兴方言,地理位置又接近绍兴,所以绍剧深得沙地人的喜欢。过去在沙地上演的节目有《薛刚反唐》、《后朱砂》、《龙虎斗》、《野猪林》、《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四清”时为配合阶级斗争,又演出了《血泪荡》。

“锣鼓响、脚底痒”,绍剧善于用锣鼓声来吸引观众,八方四邻的人们在锣鼓声中,呼朋引伴,扶老携幼从各家各户走了出来。沙地戏台都是临时搭建的。沙地有的是能工巧匠,他们能在一天时间里搭好自己的草舍,甚至几百间交流会的棚子,搭建戏台是小菜一碟,门板、毛竹都是搭戏台的材料。

一直被恩施市沙地乡醇厚的历史文化牵引着。沙地乡东、南、西三面环水(巴溪河、清江、马水河),北靠318国道及沪渝高速公路,沿清江人行古道纵贯全境,是历史文化的聚宝盆。一条古道、两个人、三个古集市、四座山、五条河,构成了山清水秀、地灵人杰的文化沙地。

一条古道

古代巴人溯清江而上,开拓了清江沿岸人行大道,沙地成为施州至荆州的古大道要津。

另有一条巴盐古道经过沙地,由鹤峰中营经石窑、红土,过新渡坝,经花被、沙地、黄广田、南里渡、白杨、太阳河入云阳。黄广田狮子山朱真榜(1723—1792年)墓记载:予祖以国子监充盐商,往来成都,中间自建邑徒恩施,经营勤苦创业颇广……由建邑取道至成都往返数千里,其间岩跌隐蔽,波涛汹涌,舟行上下,命与造化争权,又况,盐事至重,受官司,纳官课,商人射利,名巧为售,而脚夫船户奸巧百出,此非读书明世务,达权变,孰能履险若夷,持重若轻者乎……大清同治五年丙寅岁十二月十一日立。

还有恩施、宣恩、鹤峰、建始四县之间六条人行大道经过沙地境内大马驿、黄草坡、人山岭、木渡潭、鹤峰口、麦土尚、老渡口、落都、车河、黄家垭、鱼滩口等地。

古道上较完整地保存着石板道路和大量修路碑、渡口碑,以及铺子、店子等地名。

两个人

向燮堂(1865—1904年),沙地乡龙角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天主教传教士在沙地开设天主教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7月17日,法国传教士德希圣主教游览沙子地,教士德希贤、董明德及教民贾澄清等随同游览。路经花被时,农民向新元由于好奇,立于路旁,欲观外国主教相貌。教民贾澄清认为他亵渎了主教,连打他几耳光,扬言要送到县衙法办。向新元赔礼道歉后,贾澄清仍百般刁难,围观群众十分愤怒,在向燮堂的率领下,与德希圣说理,争辩中,相互推搡、扭打起来,当场打死法国主教德希圣、教士德希贤、董明德、教民贾澄清等7人,烧毁教堂神器和李家柄等教民的房子。

教案发生后,向燮堂等10人被清政府缉拿,先后在恩施、宜昌等地遭杀害。鄂西群众敬佩向燮堂反对帝国主义的英雄气概,编有《燮堂歌》:“正月里,喜洋洋,燮堂练兵又造枪,清兵见了像筛糠”;“六月里,雾茫茫,主教神甫上沙场,呜呼哀哉见阎王”。

9月30日,中法签订《施南教案协议条款》,清政府以14.5万两白银“赔偿损失”,一年之内再建两座教堂。沙地天主教堂和向燮堂墓,分别位于沙地集镇和龙角村,2008年被省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刘尊五

沙地土地堂人,在土地堂以结伙学戏为名,接纳各地汉流兄弟和穷苦百姓,立公口,设香坛,提出“打开施南城,同兄弟们共坐天下”的口号,造刀矛,做土炮,制火药,发展秘密武装。1917年冬,刘尊五率领千余人进攻恩施城,在官坡用土炮对准东门城楼猛轰,将城门轰掉一角,城墙炸垮数处,涉过清江,在北门外校场坝上岸,试图打开缺口,遭到城内商团武装快枪队射击,旗手被打死,刘部四散溃逃,刘尊五逃到三岔才摆脱商团追击。之后,刘尊五撤至鹤峰、桑植、奉节一带。1920年初,刘尊五回到家乡,以新塘山花嘴岩下呐喊洞为据点,伺机复仇,6月初,被靖国军第二师焦部用计捕获,往恩施,不久在东门外河滩被杀。

三个古集市

沙地

是恩施明代形成的五个农村集市之一。据传,孟姓最早来到此地,在今集镇东北修建茅草房,开荒种地。明洪武年间,黄姓来到沙地,在今集镇中心修建房屋,集镇逐渐形成。1990年《恩施市供销商业志》记载:“沙子地,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由孟氏开发,黄姓建集”、“30余户,2、4、6、8、10为场期”。直到20世纪40年代,形成一条整齐的直街,有20多家经营食盐、土布、烟酒、小百货的店铺,四川、湖南、荆州等地客商常来此经商。1952年,一场大火烧毁街市,1954年重新修建了一条木结构吊檐式传统商铺。

麦子土尚

是恩施明代形成的五个农村集市之一。明末,黄氏来到此地,在今集镇西南的平地中种了一块麦子,得名麦子土尚,依麦子土尚的地形又称天鹅。在今集镇西南1.5公里的山垭上设立贸易点,后来麦子土尚逐渐形成一条小街,人们将贸易点迁到街上,把原贸易点称为老场,今遗址尚存。

花被

是沙地集镇西北300米的村坊,是原物资交易点,现保存部分老房屋、石板场院。民国十五年,花被团首谭述雍倡议,由向衡丰、向镜成、朱同义等十户,在今花被买地,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划段到户,分户建房,形成一条东西长100米、宽5米的直街和长50米的横街。设有谷行、猪市、栈房、饭铺,商铺主要经营本地手工业产品铁器、铜器、陶器、木器、竹器及金银首饰等商品。客商、力夫、骡马队往来频繁。花被街头原有古桥一座。

花被直街主体建筑大部分保存原貌,均为木质柱、檩、椽、布瓦结构,开间4米,进深7.5米,扇九柱(五柱四骑)十一檩,脊高6.3米,两边飞檐相距1.2米,数间阶檐铺台尚存,商铺门面完好。横街新建筑较多,街道长宽保持原状。

四座山

白岩寨

地处清江北岸,西南距沙地集镇2.5公里,为石灰岩壁,长320米,高200米,海拔1590米,是沙地的制高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1983年《恩施县地名志》记载:“明洪武年间,白莲教起义军西进四川,途经此地,见此岩壁险峻,固守有利,自然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即在绝壁下安营扎寨,并从岩壁下半部凿出一条宽约3米、长750米的横路堑壕,派兵把守,控制东、南、西三方,可谓‘屏山高万丈,自古兵家邦’。因岩壁为白色,人们称之为白岩寨。”清嘉庆年间,江夏两河口人吴正统参加覃家耀白莲教起义失败后逃至沙地境内,招兵买马,重整旗鼓,40名教民在此据险与围捕官军抗衡,达数月之久,后被官军用石头堵死洞门,用火攻致全部死亡,现洞内遗迹尚存。

玉峰山

位于沙地集镇东4公里,海拔800米,由三个独立的山峰组成,在最高的山峰上原建有玉皇庙,庙内原有玉峰书院,山腰有石级阶梯盘旋而上,三个峰顶各建有一亭,名金鼎。

人山岭

又名人山,位于沙地集镇南5公里老熊坡下,海拔800米。峰与坡齐,远望则坡不见,一峰高耸如人形,故名。人山岭后有小溪,前临清江,二水相围,险固难攻。清嘉庆《恩施县志·古迹》记载:“人山,在崇宁里老熊坡下,坡上望之,峰与坡齐,远至一二十里,则隐不见,一峰特耸如人形,叛民向能祖冢向焉,相近戎角村卷洞,寨内有石窍类妇形,出廖氏女,亦材武,能娶之。成化间,向廖二姓叛,剽掠巫建各县,持戎角之险屡抗大兵。正德五年,指挥童昶攻破之,擒首恶数十人,抚其余党。昶知人山石为崇,乃移向氏老熊坡墓,凿卷洞寨石窍,方凿人山脑后,雷复震之焉,尤见天人之相感应也。”

龙角山南望清江,由十来个从半坡伸出的独立高耸的石灰岩石柱和东西二道起伏的白色岩壁组成,主峰海拔1412米。600多年前,黄姓族人发现此处位置恰似城墙转角一般,从东西两侧看去,石柱像龙角直立于山中。相传,东北、西南两道岩壁是两条青龙相会后的化身,两壁相连的山,就是龙头所现,人们称赞此地是吉祥之地,便取名龙角山,山的西北是大花被,东南是小花被,合称为龙角花被。山脚下为白莲起义军曾扎寨的大寨包、小寨包旧址。

龙角山与戎角山隔清江相望,清江两岸风景如画。明成化年间,戎角村向氏、廖氏反叛,朝廷派兵镇压。明正德年间,戎角村民叛,指挥使童昶讨平之。广西徭叛,指挥童昶率戎角土兵随征有功。明永历十年(1656年)农历正月,伪荆国公王观兴,窜入戎角村,1659年,焚卫城,驱土民入戎角,湖督、川督两次招安,不听,杀其使。1664年,兴惧欲降,1665年正月,王观兴驱施民出山,至荆州乞降。

五条河

清江

古名夷水,自西向东经恩施,由三岔汾水河流入沙地境内,经柳池村、花被村、楠木村、落都村,于偏南风孢岭入建始,境内全长25公里。2008年水布垭库区蓄水至390米,境内水域呈高峡平湖,碧波万顷。

马水河

发源于建始铁厂坪,自北向南从南里渡流入乡内渔滩口,经黄广田村、秋木村,于龟山山麓汇入清江,境内全长12.5公里。2009年老渡口电站蓄水485米后,俯瞰河面,天水一色。

巴溪河

发源于崔坝茅田坪,自西向东经马田入沙地境,经鹤峰口茶园坡,至三溪口与建始县团碑河汇合,折向东南经沙地倒龙、落都,至风孢岭岩根汇入清江,河流经三溪口,此处有块岩石形似人的下巴,故名。

桥头河

发源于沙地乡楠木园村向家湾,经蚂蟥溪、刀弄坝,注入清江。抗战时期,湖南人李开文、李胜元父子在青草塘开渠引桥头河水,利用水能造纸、榨油、加工粮食,为境内水能加工之首创。

耍龙坝河

发源于麦土尚村坐三沟,经黄鸡屋场、耍龙坝入崔坝。耍龙坝群山环抱,山形秀美,犹如一条玩耍的灯龙。河水清澈,土家吊脚楼沿河而建,飞檐翘角,婀娜多姿。

沙地境内的清江河上有大码驿、新渡坝、木渡塘、中间河、龟山河五个渡口,马水河上有鱼滩口、老渡口二个渡口。

沙地属灰岩区,次生矿物为黑色砾石,土壤中多含岩石砂粒碎屑,因而得名沙地。史志中有关沙地境内的山水、寺观、古迹、人物、兵事等条目记载较多,在恩施市的乡镇中是少有的

上一篇:二重生活

下一篇:陆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