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有哪些?
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有如下:1、老虎舔糨糊--不够煳(糊)嘴2、空中布袋--装疯(装风)3、树小荫凉少--照应(罩影)不到4、玻璃菩萨--明白人(神)5、肉骨头落了锅--啃(肯)定了6、怀儿婆过独木桥--铤(挺)而(儿)走险7、墙头上种草--没缘(园)8、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量)9、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10、霜后的萝卜--动(冻)了心11、抓蜂吃蜜--恬(甜)不知耻(刺)12、寺后有个洞--妙透了(庙透了)13、空中挂灯笼--玄(悬)了
歇后语的特点有哪些?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百川归海——大势所趋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鼻孔里灌米汤——够受的炒了的虾米——红人(仁)揍鸡毛——壮胆(装掸)子歇后语的分类: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一共分为以下四大类:第一,谐音类。如: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第二,喻事类。如: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况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第三,喻物类。如:黄牛肩脚——不负责任;老鼠上街——人人喊打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了解卜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第四,故事类。如: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刘备、林冲故事的,自能了然于心。多种类型相结合的,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这类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综览上述分类,设比恰当是歇后语的共同特点。然而,“比喻总是跋足的”。歇后语的前半段比喻部分,有时不免有不恰当或不可取之处,有的还会涉及一些生理缺陷、迷信说法和旧风俗等,这都是为了取其某种性质或特点,以引出所比喻的意义。
体现汉字特点的歇后语有哪些
汉字特点的歇后语1、小碗吃饭——靠天(添)2、老爷坐马桶——赃(脏)官3、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4、拉胡子过河——谦虚(牵须)5、鱼池里下网——多余(鱼)6、门头沟打官司——没(煤)的事7、铁匠生炉子——煽(扇)风点火8、老婆婆喝稀饭——无耻(齿)下流9、王八中解元——规矩(龟举)10、泥水匠招手——要你(泥)11、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南上加南)12、棉条打鼓——没多大响声;不想(响)13、儿牵父须过马路——谦虚(牵须)14、炭火盆扛肩上——恼(脑)火15、马背上接电话——奇(骑)闻16、菱角碰粽子——尖对棱;奸(尖)对奸(尖)17、老太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18、狗吃豆腐脑——闲(衔)不着19、戏台上的鞭子——加码(假马)20、纸糊的炉子——过(锅)来就不行21、肉骨头打鼓——昏(荤)冬冬22、司令上树——趾(枝)高气扬23、纳鞋底戳了手——真(针)气人24、神龛上戳窟窿——妙(庙)透了25、画上的马——不奇(骑)26、怀里揣棉花——软(暖)心27、铃铛掉了舌头——不想(响);没想(响)头了28、两口子锄地——不顾(雇)人29、井裏放爆竹——有原因(有圆音)30、乌龟爬门槛——但看此一番(但看此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