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崇文意识与其南迁后的生存状态存在必然的联系

时间:2024-02-25 14:19:12编辑:优化君

客家人是从哪里迁过来的

客家人是从中原迁过来的。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嘉应州、赣州、汀州。五大迁徙:1、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末年,由黄河流域(以中原为核心)迁徙至江淮以及长江中下游。2、第二次大迁徙:唐末,由江淮及长江中下游迁徙至江西中南部,部分越过武夷山脉进入闽西。3、第三次大迁徙:宋室南渡及宋末时期,即由江西中南部大规模迁徙至闽西,乃至粤东;元末明初的战乱,又由闽西大规模往粤东迁徙。4、第四次大迁徙:明末清初年,由粤东及闽西向粤中、粤西、四川、台湾等地迁徙。5、第五次大迁徙:清末,向桂东南以及海外迁徙。

客家人的迁徙史

客家是汉族的一个支系。关于客家人,权威的《词海》在“客家”条目写道,相传西晋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有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以后遂相沿而成为当地汉人的自称。美国《国际百科全书》是这样描述客家人的,客家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系之一 客家是怎么来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先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百余年的秦朝, 历史 上客家人的大迁徙共有五次。 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秦28年,秦始皇派遣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向岭南进兵,经过五年时间,统一了岭南广大地区,并设置了南海郡。古邑龙川因此成为岭南三大古县之一,赵佗成为首任县令。 赵佗在任县令的六年期间,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思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传播到龙川来,采用“合辑百越”的施政理念,让自己的将士和土著人友好相处,并上书秦皇帝从中原派遣三万名妇女“为士卒衣补”,秦皇帝派出了一点五万妇女。这些带有实验性的制县方略,为赵佗日后建立南越国奠定了基础。因而古龙川成为赵佗的兴亡之地,也成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秦朝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时召见时任隆川县令的赵佗,说番禺“负山险,阻南海”“可以立国”,并假托秦廷命令,委赵佗代理南海郡尉。汉高祖三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自此,这些留在岭南的士卒和妇女,其中的相当一部分成了最早的客家先民。 这是关于客家先民在岭南的最早记录,也是中国早期人口转移史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因此,当年隶属古龙川的河源被誉为“客家古邑”。 第二次大迁徙 始于东晋,受五胡乱华、晋室南渡影响,部分中原汉人南迁停留在鄂豫南部、皖赣沿长江两岸、以及赣江上下游。受黄巢事变影响,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再度南迁,落脚于闽西南及粤东北边界。 第三次大迁徙 北宋末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等影响,部分客家先民从赣南迁移到闽西,再转移到粤东北。 第四次大迁徙 肇始于公元1645年,受满人南下入主中原的影响,部分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迁至广东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赣、浙、台等省。 第五次大迁徙 第五次大迁徙也是最后一次大迁徙,是在公元1867年之后,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事件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西南部、海南岛以及海外各地。 客家民系的形成是一个相对漫长的 历史 过程,它起于秦朝始皇帝挥师南下统一中国的 历史 时期,历经西晋、六朝、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至北宋末、南宋中、完颜亮南侵结束而最后完成。大体而言,客家民系的形成可以简要概括为:最早南迁于龙川,主要孕育于赣南,发展于闽西,成熟于粤东。 赣南被认为是客家人的摇篮。在江西省的东南部,赣州的东北部有一座小县城,名字叫石城。石城地处闽赣交界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东部与福建省的长汀、宁化两县毗邻。自古以来,石城就是进入闽西北直至粤东的主道,堪称咽喉之地。 历代避乱南迁的中原汉人千里跋涉,是为了寻求更理想的栖息之所,遇到合适的地方就住下,不合适的地方就继续往前走。到了石城,再往前就是福建,必须停留一下做最后的抉择,石城因此自然地成为移民天然的中转站。中原汉人南迁,渡过鄱阳湖之后,他们逆着赣江来到了石城,因为石城是赣江的源头。同时,有一部分中原汉人是通过抚河、信江来到抚州,然后越过武夷山来到石城。由于石城位置上的原因,使石城成为早期客家民系形成的发祥地之一,又是中原汉人南迁途中最大的中转站之一。石城在整个客家民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特有的 历史 作用,在客家民系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石城因为地域狭小,在动乱的时候很多人迁入石城,在 社会 比较和平、平安的时候很多人就向外迁徙,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生存的条件。因此,很多迁到石城的人又外迁到了隔壁福建省的石壁村。 宁化石壁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程度与赣南的石城相同,在客家民系的完成过程中处于中间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宁化距江西的石城县只有50公里,两地来往有四条重要通道。其中站岭隘是闽西西北与赣东南交界线上最为低矮的隘口,距石壁不到十公里,自古至今都是两省重要通道之一。 宁化又是三江之源,它是福建最大河流闽江源头之一,是通往广东韩江的汀江源头之一,是通往江西省赣江的贡水源头之一,据江西盱江主流也不远,因此,宁化拥有四水之便。值得一提的是,在靖康之前,宁化千百年兵革未及,是相对安全而方便的逃难者通道,使得中原南迁移民都乐于在此避难和喘息。宁化石壁特殊的地理交通位置及生存环境,决定了在客家民系形成发展时期的重要地位。 从民族迁徙史来看,目前可以确定为客家人的各氏族谱都提到祖先曾流居宁化及其石壁,现今各地的客家人往往把入闽,特别是宁化入闽那一代视为始祖。“禾口府,陂下县,石壁有个金峦殿。”这首歌谣生动地表明了石壁在客家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在客家各氏族本身的意识中,也认为自己流居宁化石壁之后就是“客家人”了。 从今日客家分布地域看,以广东东北部、江西东南部及福建西南部一带最为集中,这也与 历史 上中原移民经宁化及石壁播迁的区域相吻合。“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石壁是客家祖地,是客家人梦莹神绕的家园。 从宁化石壁向东、向南迁徙,就到了粤东地区,即今日的梅州地区。梅州拥有客都之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客家文化在这里最终成熟定型。 从南宋起至元亡时(公元1127年至公元1368年),在大约240年时间内,客家民系在赣、闽、粤三省交界地区基本形成。中心在闽西汀州,期间,自南宋末至元初,闽赣客民又大量迁向粤东北,到了明清时期,粤东梅州不仅成为客家的主要集散地,并且还成为客家人的最后聚散地。 由于明清时期 社会 环境的影响,如“迁海令”的颁发、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等原因,尤其是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梅州地区不堪重负。自此,梅州这个客家人居住与生活的重要地区既成为聚居中心,同时又成为扩散中心。一方面,大批客家人从宁化石壁或赣州跋涉而来,另一方面,大批客家人又离开梅州这个客家人的大本营,播迁到世界各地而去。 “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正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可以说,晚清杰出诗人黄遵宪的这首诗,是对客家 历史 渊源最简洁的概括。

客家人的由来是什么?

客家人的由来是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客家人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客家语言保留了较多的汉语古音,称"客家话"。在目前的语言学研究中,客家话也成为研究古汉语的最要研究材料。在章炳麟《新方言·岭外三州语》中记载到:广东惠嘉应二州,东得潮之大阜、丰顺,其民自晋末逾岭,宅于海滨,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广州人谓之客家。介绍客家人是中华汉族中特殊的一支,在学术界经过了充分讨论之后,目前已经达成共识,客家人是汉族中的一个民系,是中华汉族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的特殊民系。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建筑、民俗、民性等等的文化特质而有别于其他汉族民系,是一个独特的汉族分支。客家人的先祖们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走走停停。他们从广袤丰饶的中原大地,渡过江河、翻越山川,来到南方。这期间的艰难、辛酸,可能我们现在只能从史书记载中略窥一二。

客家人是怎么起源的

客家的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等发展,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族群——客家人。 全球约有八千万客家人。 其中约五千万人分布在中国南方19个省的 180多个市县,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约600万人分布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约1500万人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越南、美国、秘鲁、毛里求斯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客家语也是当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客家文化起源阶段 岭南地区是客家人起源和形成的地方,国内和国外各地的客家人,其祖辈都与岭南地区有着渊源关系。 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的,所以,研究客家文化和民系的产生,应与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交往联系起来。 上古时代,岭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在秦朝之前,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岭南地区的文明程度属于相当落后的蛮夷之地,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之后,中原地区的文化进入了岭南地区,岭南地区的文明才得到了开发。 秦朝是客家文化和客家民系的起源时期,当时所留下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岭南地区最早的客家人。 形成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据史料记载,其中一次是三国至南北朝,尤其是南北朝“五胡乱华”之时,不少中原人为避战乱而南迁;另一次是隋唐时期,因北方匈奴及其他外部入侵,加上唐末发生黄巢起义,致使大量北人离乡背井,避乱南方。 再一次是宋朝期间,先是宋室南迁,由北宋转为南宋,再后来忽必烈派兵驰驱南下,南宋朝庭又从长江边退到广东,许多中原人民和大批的皇室贵宦及商贾文人随朝庭来到了南方,还有一次是元末明初,因政权更换,中原地区的许多民众再一次为避战乱南迁。 这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可以说,隋唐以前的南迁北人都是以平民为主的,人数居多,却缺乏文化底蕴,宋元之后的北人南迁则不同,他们除了一般平民外,还有不少官宦人家、文人骚客和仁人志士,特别是宋朝。 当时中原文化非常繁荣,北人南迁是随官府朝庭不断南移而进行的,他们不仅人来到南方,还带来了浓厚的中原文化。 所以,隋唐之前的中原人来到南方,为客家人的数量起了壮大的作用,但因缺乏文化因素,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民系文化。 宋元之后,随着一些望门贵族和文人骚客来到南方,既使客家壮大了规模,又使客家提升了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促使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 扩展资料: 客家民居建筑的风格和形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变化,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而客家围屋是汉代坞堡的活化石。 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土楼。 其中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华夏民族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 客家围龙屋与华北中原地区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 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语。 从分布上看,客家语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台湾、湖南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也有相当数量的客家人口。 依据语言内部差异,客家语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语,以梅州市区(梅江区、梅县区)梅城口音的梅州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语,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语。 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北片(又称闽西片)、粤台片、粤中片、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客家人

上一篇:工商管理属于什么专业类别

下一篇:唱歌高音上不去如何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