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时候太师是什么官?
1、最高武官。西周时设此官,为最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春秋时晋楚等国沿用,战国时废。2、辅佐国君的官,为三公之一。《尚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注:“师,天子所师法。”贾谊《新书·保傅》谓指师道之教训。秦不置太师。汉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掌导天子、议朝政,无所不统,故不一职为官名。西汉平帝元始元年置太师,居三公之首,位上公。王莽时以太师、太傅、国师、国将为四辅,位上公。东汉省太师、太保,只置太傅,掌导天子。《后汉书·献帝纪》:“二月丁丑,董卓自为太师。”《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王莽使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守洛阳。”晋朝避司马师讳,设太师为太宰,以后各代仍称太师。见《通典·职官二·太师》。3、指太子太师,是辅导太子的官员。此官商周已有。西晋设太子太师,北魏、北齐也设此官,隋朝以后历代多沿置。明、清两代以朝臣兼此官,实为虚衔。参看《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师、傅、保是天子或太子左右最亲近的人,负有辅导之责。据《大戴礼记》,师是传授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即负责天子或太子智育、德育、体育的人。4、表示恩宠的加衔。历代大官的加衔,多以太师为最高加衔,表示恩宠至极,但无实职。唐代本无实任太师,而宋朝的藩镇纷纷加官,加至无可再加,就都称太师。辽人见唐宋皆以太师为贵,便以太师为最高官的泛称。宋朝以太师、太傅、太保为宰相亲王的加官,皆为正一品。5、古代乐官的长官。《荀子·乐论》:“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太师之事也。”
古代太师是什么职位
古代的太师职位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太师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历代相因,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或“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际职权。
周时为“三公”;汉哀、平间,尊为“上公”地位更在“三公”上,其后魏、晋、江左均随称“上公”;后魏称“三师”;后周又为“三公”;隋时依后魏称“三师”,唐依隋制亦称“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
丞相宰相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御史大夫解释下这些官吏是干什么的?并排列下这些官吏的大小。谢
宰相:这不是一种固定的官职,而是对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辅佐官员的统称。像丞相、尚书仆射、中书令、殿阁大学士,在特定的朝代,都可称成为宰相。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师”(汉代仅有太傅),位列上公,地位仅次于皇帝。无实际权利,一般用于加官。当然,能当上这三个官的人,一般都是权倾朝野的人物了。另外,太保一般用于武将的加官。西汉时代,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同级,并称三公。丞相,只在西汉设置的官职(以后极少设置),百官之首(在无三师的情况下),权利仅次于皇帝,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太尉,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负责处理军事相关的政务。御史大夫,负责协助丞相处理政务,以及拥有监察的权利。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