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6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
1991年6月获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2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3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讲师。
2002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2015年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所属单位:欧美近现代史教研室。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世界近现代史,资本主义发展史,德国史。
担任本科教学:德国史,世界通史(欧美)。
在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刊物中的任职情况:
中国德国史学会理事。
北京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成员。
2001年1月以来参加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中德关系与多边化趋势国际学术会议2001年6月。
中国第六届青年史学工作者会议2001年8月。
"世界历史上的断裂和延续"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年12月。
2001年1月至今从事的国际国内项目与经费数额。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整体欧洲史"。
著作教材《世界通史》(现代卷)(参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译著译文一百年来的俾斯麦传记,《德国研究》2000年第3期。
恐惧与战争:论一战中的恐惧因素,《北大史学》第7辑。
《希特勒魔影下的战后德国》序言,民族出版社2000年。
发表论文关税同盟与德国的民族统一,《世界历史》1998年第2期。
1897-1914年德国对中国的文化政策及其影响,《1897-1914年青岛的德国人和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文化交流》德国米内瓦·赫尔曼·法农出版社,1999年。
评德国史学界有关"特有道路"问题的争论,《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十八世纪的普鲁士官僚:地位、责任和选拔方式,《北大史学》第8辑。
托马斯·尼佩带:《1866-1918年的德国历史》,《中国学术》2001年第3辑。
近代普鲁士行政官员选拔与培训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转型时期普鲁士官僚的经济改革思想和国家企业促进政策,《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
2002年获北京大学安泰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