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的故事有哪些?
1,一次,妈妈给小庆龄讲了“自食其言”的故事:春秋战国时,鲁哀公的身边有一个重臣叫孟武伯,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说话不算数。因此,鲁哀公对他很不满。一天,哀公举行宴会招待群臣,孟武伯和哀公的宠 臣郑重也参加这次宴会。孟武伯向来不喜欢郑重,在宴会上借机出郑重的洋相,便问道:“郑先生怎麽长得越来越胖了?”哀公听到后,便插嘴道:“一个人常常吃掉自己的诺言,当然会长肥呀!”在座的大臣一听就知道哀公并不是批评郑重,是在暗中指责孟武伯说话不算数。妈妈的故事是教育她说话要算数,要谨守诺言。对此小庆龄铭记心间。一个星期天,宋耀如准备带着全家去朋友家做客,孩子们大都穿好了礼服就要出发了,只有宋庆龄仍在钢琴前弹奏着那动听的旋律。母亲喊道:“孩子们快走吧,伯伯正等着我们呢!”听到妈妈的喊声,宋庆龄立即合上琴盖,跑出房间,拉着妈妈的手就走,刚迈出大门,突然又停住了脚步。“怎麽呀?”一旁的宋耀如看到庆龄停住了脚步,不解地问道。“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庆龄有些着急地说。“为什麽不能去,孩子?”倪桂芝望着女儿说。“妈妈,爸爸,我昨天答应小珍,今天她来我家,我教她叠花。”庆龄说。“我原以为有什麽非常重要的事情呢?这好办,以后再教她吧!”父亲说完,便拉着庆龄的手就走。“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呀!”庆龄边说边把手从父亲的大手里抽回来。“那也不要紧呀!回来后你就到小珍家去解释一下,并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不也可以吗?”妈妈说。“不!妈妈,您不是常说要信守诺言,我答应了别人的事,怎麽可以随意改变呢?”宋庆龄不停地摇着头说。“我明白了,我们的罗莎蒙黛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不能自食其言是吗?”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接着说:“好吧,那就让我们的罗莎蒙黛留下吧!”宋耀如夫妇放心不下家中的小庆龄,在客人家吃过中午饭,就提前匆匆地回到家中。一进门,宋耀如高声喊道:“亲爱的罗莎蒙黛,你的朋友小珍呢?”宋庆龄回答说:“小珍没有来,可能是她临时有什麽急事吧!”“没有来,那我的小罗莎蒙黛一个人在家该多寂寞呀!”倪桂芝心疼地对女儿说。“不,小珍没有来,家中虽然只有我一个人,但是我仍然很快活,因为我信守了诺言。”宋庆龄辩解道。听了小庆龄的话,宋耀如夫妇满意地点了点头。2,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缩双眉,耐心地听者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的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3,1922年6月,陈炯明在广州叛变,要逮捕孙中山。一天晚上,他派出部队包围了总统府。凌晨两点钟,孙中山接到秘密报告,叛变的部队要攻打孙中山住的越秀楼了。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想:如果和孙中山同时撤离,目标太大,很容易被敌军发现,于是她坚持自己留下,使敌军误以为孙中山还在,不会过早冲进府来。这样就能掩护孙中山秘密撒离。孙中山坚持要宋庆龄一起走,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孙中山只得忍痛和宋庆龄道别。他身穿长衫,头戴礼帽,肩背药箱,化装成去急诊的医生,由护卫带着出了总统府,避过叛军,平安地登上了永丰兵舰。按照和宋庆龄事先约好的信号,鸣炮三声,表示平安到达。炮声传到了越秀楼,宋庆龄放心地对身边的人说:“先生平安了。”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凌晨两点半,叛军果然开始向越秀楼进攻,枪炮声不断。越秀楼上的五十余名卫士奋勇抗击四千余名叛军。一直坚持到早上八点钟,宋庆龄认为自己再留在这里已经没有意义了,才决定冲出包围圈。这时,叛军杀进了总统府,府内士兵向外冲,一片混乱。宋庆龄化装成士兵由卫士护卫冲出大门。遇到叛军阻拦,宋庆龄急中生智,打开手里的包袱,把钱物撒在地上,叛军立刻哄抢起来,宋庆龄和卫士乘机逃了出来。他们刚走不多远,忽然发现前面街道拐弯处过来几个敌兵,宋庆龄和卫士们立刻躺在街上的死尸中间,骗过了敌兵。等敌兵走远后,他们连忙爬起来,藏到一户人家去,才躲过了这次危险。最后,宋庆龄和卫士们也终于安全到达了永丰舰,和孙中山会合了。4,宋庆龄的别墅位于庐山牯岭东谷的苍松翠柏之中,始建于十九世纪末,为二层石木结构的美式建筑。1953年8月中旬的一天,宋庆龄特地去看自己的庐山别墅旧居河西路51A号私墅。她看到十几年过去了,旧居被这里的工作人员整修得很好。于是满意地说:“我这幢房子保护得很完好啊。”随即,宋庆龄客气、谦逊地对管理局的领导和工人师傅表示了衷心的感谢。接着,宋庆龄深思熟虑地又对庐山管理局党 委书记沈坚说:“我决定将这栋小楼交 给国家,由管理局统一管理,为来庐山休养的英模提供方便。我个人不再需要它了。”第二天上午,宋庆龄指派秘书前往管理局房管科上缴了别墅的房产证明。又叫秘书向管理局补缴了从1949年至1953年的房地产税,并补发了看房工人的工资。秘书还代表宋庆龄表达了请庐山收回别墅服务于人民的心愿。1980年8月的一天,宋庆龄收到庐山管理局的一封信。信上请求她允许他们将其房产拆除,他们想要另盖别墅。宋庆龄很快让她的办公室写了回信。信中表示这房子解放后就交 给人民政府了。对于房子的维修或是改造,一切由当地政府决定。5,1915年10月,宋庆龄从东京回来已经3个多月了,她的父母不仅反对她和孙中山结合,甚至把她软禁在家中,还为她匆忙地另择门婿。宋庆龄感到十分惆怅,她整天沉默寡言,或在自己的房间里闷坐,或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一天傍晚,宋庆龄趁着身边无人,赶紧开始收拾衣服,准备去东京找孙中山。忽然,窗外响起了脚步声,她抬起头来,看见了母亲的身影。这些天来,宋庆龄的母亲变得非常忧郁,看上去苍老了许多。宋庆龄深爱自己的母亲,而在母亲倪桂珍的心目中,宋庆龄是最受家人喜爱、最稳重、最聪明的孩子。多年后,宋庆龄对友人说:“我当时的确曾一度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毕竟,父母养活了我,付出了辛劳,如果我离他们而去,会使他们失望和痛苦。但是我十分崇敬孙中山,非常想和他一起去探索救国富民之路,这恰似一团 火在自己心中燃烧着,无论怎样也无法扑灭。”宋庆龄望着母亲的身影,心里纠结着,犹豫着,难道就这样离开善良的母亲远走高飞?她抱着正在收拾的衣服,泪水噗噗地往下掉。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为了和孙中山一起开创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宋庆龄含着泪水作出了决定。那天晚上,她在女佣的帮助下跳窗逃了出去。之后,她乘坐海轮离开上海,向日本奔去。
名人故事宋庆龄
名人故事宋庆龄 宋庆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名人故事宋庆龄,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名人故事宋庆龄 篇1 宋庆龄小时侯的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做客,走到大门时,宋庆龄忽然停下脚步。 “怎么了,孩子?”爸爸希奇地问。 “我不能往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 “哦,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 “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 “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的。”宋庆龄忙说。 “没关系,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 “不,你说过,做人要取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宋庆龄坚定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 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 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往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就是有信用的表现。 名人故事宋庆龄 篇2 作为一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一直以坚忍、智慧的形象享誉国内外。7岁那年,她依依不舍地离开家去中西女塾上学时不曾哭泣;14岁,她携妹妹宋美龄离开亲人赴美留学时不曾哭泣;在广东军阀陈炯明叛乱期间,叛军的子弹两次掠过她的鬓角,她没有哭泣;孙中山逝世后,她也没有哭泣。可这样一位坚强的女性,也有十分柔情的一面,她曾有过4次不为人知的哭泣…… 第一次哭泣:家人反对自己与孙中山的婚事 1915年6月,宋庆龄从日本东京回到上海。她这次回来有两个目的:一是探望自己的双亲,二是向父母坦陈自己和孙中山的婚事。到家后的第二天,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就自己和孙中山的婚事征求父母的意见。 孙中山与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是老朋友,这一年他已49岁,而宋庆龄才22岁。宋嘉树无法接受这门婚事,他望着站在一旁的女儿,毫不留情地说道:“孙先生是一位伟人,可他又是一个老人,你怎么能同他结合呢?这完全不可能……”一向听话的宋庆龄却执著地说:“不,他才49岁……” “女儿啊,你真是不尊重自己,不爱惜自己。你的未婚夫已经是快50岁的人了,你为什么偏偏要和他结婚?你为什么不怕亲朋好友耻笑?你为什么硬要坚持这门极不合适的亲事?”宋嘉树生气地说。 宋庆龄憋红了脸说:“孙博士年纪大了点,这又怎么样?年岁大点就不能和年轻女子结合吗?他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是一个卓越的不屈不挠的革命实践者,现在是领导人民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国的领袖,正在为实现他所提出的革命理想而英勇奋斗。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尊重,不值得爱吗?” 宋嘉树摆摆手,打断宋庆龄的话,发出了最后通牒:“宋家门里容不下老女婿,你要和孙中山结婚,就别进宋家的门!” 宋庆龄无法理解自己的父亲为何如此“无情”,而且自己的母亲和大弟宋子文都反对这桩婚事,想到这里,她鼻子一酸,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泪水……这是宋庆龄记忆中的第一次哭泣。 第二次哭泣:离家出走远走高飞 1915年10月,宋庆龄从东京回来已经3个多月了,她的父母不仅反对她和孙中山结合,甚至把她软禁在家中,还为她匆忙地另择门婿。宋庆龄感到十分惆怅,她整天沉默寡言,或在自己的房间里闷坐,或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一天傍晚,宋庆龄趁着身边无人,赶紧开始收拾衣服,准备去东京找孙中山。忽然,窗外响起了脚步声,她抬起头来,看见了母亲的身影。这些天来,宋庆龄的母亲变得非常忧郁,看上去苍老了许多。 宋庆龄深爱自己的母亲,而在母亲倪桂珍的心目中,宋庆龄是最受家人喜爱、最稳重、最聪明的孩子。多年后,宋庆龄对友人说:“我当时的确曾一度拿不定主意,下不了决心。毕竟,父母养活了我,付出了辛劳,如果我离他们而去,会使他们失望和痛苦。但是我十分崇敬孙中山,非常想和他一起去探索救国富民之路,这恰似一团火在自己心中燃烧着,无论怎样也无法扑灭……” 宋庆龄望着母亲的身影,心里纠结着,犹豫着,难道就这样离开善良的母亲远走高飞?她抱着正在收拾的衣服,泪水噗噗地往下掉。 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追求,为了和孙中山一起开创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宋庆龄含着泪水作出了决定。那天晚上,她在女佣的帮助下跳窗逃了出去。之后,她乘坐海轮离开上海,向日本奔去。 名人故事宋庆龄 篇3 宋庆龄营救廖承志出狱始末 廖承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承志是元老廖仲恺和何香凝之子,出身名门,却因信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在革命几次陷入低谷时从未改变初衷,始终坚定地跟党走。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廖承志多次被捕入狱,所幸每次都能化险为夷。1933年,廖承志又一次在上海被捕,为了营救廖承志,宋庆龄联合蔡元培、柳亚子等许多知名人士积极奔走,与反动当局交涉,最终成功地将廖承志从敌人手中解救出来。 叛徒变节,廖承志不幸落入敌手 1908年,廖承志出生于日本。童年时,他常常与父母一起去孙中山家做客,他叫宋庆龄“姑姑”.后来,廖承志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后,和母亲、姐姐一样,全力协助宋庆龄开展革命工作。当时,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委书记,为党做了大量情报传送工作。廖承志的革命行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特务组织对他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寻找机会将他逮捕。 1933年3月28日下午,廖承志在租界不幸被捕。廖承志的被捕与叛徒的出卖有关。当天上午,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其良被捕随即叛变,他供出了一批上海地下党员的名单。巧的是,当天下午正好有一个秘密会议在罗登贤和余文化二人的寓所里召开,廖承志是与会者之一。等他来到开会地点时,才发现罗、余二人已经被捕,自己也落入敌人的圈套。当时,廖承志刚满25岁。 双管齐下,宋庆龄为营救廖承志造势 得知廖承志被捕的消息,宋庆龄立即前往寓所慰问何香凝并询问具体情况。然后,她与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等人商量,拟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的名义,聘请吴凯声大律师为廖承志的辩护律师,通过法律的途径将廖承志营救出狱。 吴凯声是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爱国大律师。就在廖承志一案事发的前一年,吴凯声还受周恩来之托,为著名共产党人陈延年(陈独秀长子)出庭辩护。 廖承志被捕的第二天,杨杏佛找到吴凯声位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六一二号的寓所。杨杏佛开门见山地说,我是奉了宋庆龄、蔡元培两位同盟会主席之命以及何香凝女士之托而来,请您出任辩护律师,营救廖承志等三人。吴凯声听清原委后,一口答应下来。杨杏佛听后大喜,他告诉吴凯声,现在和廖承志关在一起的另外还有两位爱国人士,他们是一对兄妹,哥哥叫陈赓,妹妹叫陈淑英,是24日在公共租界被逮捕的,三人会同庭受审。陈赓是廖仲恺在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所以早就和廖承志相识。杨杏佛对吴凯声说,如果能同时担任陈氏兄妹的辩护律师一并救之,将不胜感激。吴凯声亦答应下来。 经过一番准备,吴凯声前往巡捕房与廖承志和陈赓见了面。廖承志早就听闻吴凯声的大名,清楚他是一名支持革命的进步民主人士,于是将一切情况详细讲明,两人随即对案子作了一番商议,最后廖承志签署了律师委托书。吴凯声又会见了陈赓,将陈氏兄妹被捕的原因、地点和时间等一一作了了解。当晚,吴凯声就与何香凝、杨杏佛进行了密谈,就第二天开庭事宜进行商议。 在吴凯声积极为辩护的事情努力时,宋庆龄同时在另一个领域里替廖承志一案声援。她在中央研究院召开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执行委员会议,专门讨论廖承志入狱一事,正式发表宣言指出:“3月28日罗登贤、余文化、廖承志三人由同寓者之报告被捕,依报章所载,其罪状为加入共产党及工会运动,罗、余两人于寓所逮捕,廖于数小时后竟因偶尔投访,同遭拘禁……即使被告为共产党员,尚非法律所不许,应即立刻释放,盖信仰自由屡载约法,为吾国民必争之权利。”宋庆龄此番宣言发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回应。很快,廖承志一案就成了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 开庭辩护,吴凯声慷慨陈词 3月31日,位于上海四川北路的高二分院开庭审理廖承志一案。吴凯声如约作为廖承志的辩护律师出庭。此外,他还动员多名律师一起组成律师团为之辩护。因为需要营救的共有5人,所以他们还做了分工,吴凯声本人和马常担任廖承志及陈赓兄妹的辩护律师;蔡晓白、陈炳煜等则担任罗登贤和余文化的辩护律师。柳亚子作为营救方案的策划人之一,带着女儿柳无非到场旁听。 在法庭上,吴凯声当着各界人士之面一一列举事实,与租界当局雇用的律师进行了激烈辩论。整个审讯辩护过程十分精彩。第一个被传唤的是陈赓。陈赓按照与吴凯声事先的约定,表示“我同妹妹陈淑英是来上海治病的”.之后,他又借法庭作讲台,大谈抗日,痛斥政府弃守东三省,残害爱国青年。一番慷慨陈词,变口供为控诉。台下的代表面面相觑,尴尬不已;旁听席上则是人人激奋,群情沸然。 此后,被传唤的是廖承志、罗登贤和余文化三人。吴凯声与当局律师之间进行了一番激辩,他当堂宣读了何香凝所写的一封亲笔信。信里的意思是她本来要到法庭上就住处、买茶和给钱等三条一一陈述,怎奈旧病复发,连床都下不了了,只好写一封信。在信中,何香凝列举了三条:第一,小儿廖承志从欧洲回国后就一直住在家中。那天巡捕房的人来家里调查,我一时受惊,没能给出明确的答复。我现在在信里明确表示,廖承志是和我一起住的。第二,廖承志到欧阳先生家是去商量运送茶叶,给血战日寇的我国东北军壮壮士气,改善改善伙食,因此并没有别的意图。第三,我给儿子银洋那是为了补充抗日的资金,是廖承志他本性慷慨大方,才可能借给朋友。总之,何香凝坚持“予与廖先生为国奋斗,其目的在求民族国家之生存”,希望法院能够秉公办理。何香凝的信在法庭上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怎料,叛徒王其良突然出现在法庭上,一口咬定廖等三人是共产党员。一审结束后,法庭依旧不肯松口,打算将5人引渡给上海警察总局。随着法官的一声宣告,法庭散场,陈赓、廖承志等五人被押上一辆红色汽车。吴凯声果真身经百战,经验老到。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庭审结束后,跳上了自备的黑色轿车,紧随囚车到了总局。 在总局门口,吴凯声跳下轿车义正辞严地说,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告侦讯完毕,可交辩护律师“责付”出狱的规定,要求总局立即将被告廖承志“责付”给他。然后,吴凯声径直往里走,直奔局长办公室。当时担任警察局长的蔡劲军是吴凯声留学法国时的同学。见面后,吴凯声软磨硬泡,企图说服他。怎奈蔡劲军知道这不是小事,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死活不肯松口。吴凯声只得使出最后一个绝招。他胸有成竹地对蔡劲军说:“你给吴市长打个电话吧,听听市长是怎么说的。” 原来,柳亚子在前一天就找到他在法院当庭长的朋友郁华,打听当局到底想如何处置廖承志。郁华当时的职务是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他的弟弟就是著名的左翼文人郁达夫。事实上,郁达夫的很多壮举都和郁华有关。郁华向柳亚子透露说,按照南京方面的军法处理要求,会将廖承志“引渡”到南京,一旦到了南京,别说出狱无望,就是性命也会堪忧啊。郁华答应柳亚子,会尽他所能尽量拖延时间,但这事真要翻盘的话,还得大人物出面。柳亚子谢过郁华后,赶紧赶到何香凝家里告知。何香凝知道儿子一旦被送往南京,就等于送上绝路。于是她当机立断对柳亚子说:“你跟我去一次市长府,去找吴铁城!” 力挽大局,何香凝逼迫蒋介石放人 吴铁城是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他一看何香凝坐在藤椅里被抬着进来,就知道廖夫人此番前来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于是就故作镇定地请何香凝进屋,满脸堆笑说:“请,请,廖夫人请进来坐。”何香凝故意大声说:“我不是来做客的,我是来坐牢的!承志哪里是犯了什么大罪,不就是骂了蒋介石几句吗?要说骂老蒋,我骂得最多了。你们不如把我也抓起来吧!”柳亚子也在一边附和说:“廖夫人要是坐牢,我也作陪!” 廖仲恺、何香凝在内根基深厚,一旦出了什么事,吴铁城也是无法担待的。于是,他赶紧通过宋子文给蒋介石报信。蒋介石知道何香凝个性执拗倔强,又是元老,人脉宽泛,要是真动了她的'儿子,保不齐出什么大乱子,就松口说:“你们看着办吧,不要搞得不可收拾。”吴铁城有了这个指示,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他对何香凝承诺说:“廖夫人大可放心,一定会将爱子保释出来。”所以当蔡劲军打电话问吴铁城如何处置廖承志一案时,吴铁城在电话里明确表态:廖承志可以“责付”释放。蔡劲军放下电话,如释重负,跟吴凯声说,可以“责付”了。 当晚,吴凯声就以辩护律师的身份,将廖承志保送至辣斐坊(现复兴中路复兴坊)七号的何香凝寓所。尚病卧在床的何香凝见儿子回来了,喜出望外。她一把抓住吴凯声的手,连声道谢。过了几天,廖承志的姐姐廖梦醒回到家中,把一支神秘的香烟交给廖承志。廖承志打开一看,是党中央通知他到中央苏区的密件。他欣喜若狂,匆匆准备即告别母亲,踏上了革命工作的新征程。 名人故事宋庆龄 篇4 古道热肠的富家女 一件单薄的大衣披在身上,怅然所失地徘徊在寒冷的街头,他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可是仍还没有找到工作,甚至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他正站在马路上发呆,突然一辆马车猛跑过来,宋耀如躲闪不及,被马车撞伤了。这个被撞伤的人就是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 马车主人非常善良,不但把他带到家里,给他请了大夫,而且还派专人护理他。病好以后,还给他找了一份工作。宋耀如工作诚恳,任劳任怨,深受老板的喜欢,不久老板就又给他加了工钱。 马车主人的善良帮助使宋耀如走出了窘境,这件事对宋耀如的影响很大,他经常用这个亲身经历的故事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小要养成诚实善良的品德,这样对人对己都有好处。二女儿宋庆龄牢牢地记住了父亲的话——做人要诚实、善良、守信。 年幼的宋庆龄,是个在优渥富庶的家庭中无忧无虑地成长的小女孩。好像鲜花、客厅、愉快的聚会,这才是摆在她面前的生活场景,好像她的一生就会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富家女一样,平庸和安静在人生的旅途上等待着她。然而,未来的事情却不是想象中的这个样子。 叔叔奖励的鸽子 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做客。6岁的宋庆龄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最喜欢到这位叔叔家去了,叔叔家养的鸽子长着尖尖的嘴巴,红红的鼻子,黑黑的小眼睛,漂亮极了!叔叔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宋庆龄想到这些心里就高兴,她急急忙忙跑到自己的房间里,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找出来穿上,准备和家人一起去叔叔家。 她刚跟着爸爸妈妈走出门,突然想起今天上午小珍要来跟她学叠花篮,于是就不知不觉地停住了脚步。小珍和宋庆龄的年龄差不多,两人非常要好。 父亲见宋庆龄站在那里不动,就问:“庆龄,你怎么落后了,难道你不想去看鸽子了吗?” 宋庆龄说出原委。父亲说:“没关系,明天你到小珍家里教她。” 宋庆龄为难地说:“不行,我们已经约好了,不见不散。我走了,会让她失望的。” 姐姐说:“小珍不会怪你的,明天见到小珍,解释一下就行了。” 可是宋庆龄仍然站在那儿不动:“爸爸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了,明天见到她,可以道歉;可是现在我想起来了,我就得在家里等她,不然就不守信用。” 宋耀如听了女儿的话,心里很高兴,于是就对其他的孩子说:“庆龄做得对,你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做个讲信用的孩子。” 父亲到了朋友家,把这件事跟他的朋友讲了,那位叔叔还让父亲给宋庆龄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她的奖励。 内心萌发追随孙中山的信念 宋庆龄从小就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文静好学,善于思考,在学习功课、观察事物、文艺表演上都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她受父辈们言谈举止的影响,从少年时开始对孙中山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事业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向往。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革命活动,对少年时代的宋庆龄起到了革命的启蒙作用,为她后来追随孙中山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父亲宋耀如曾在美国生活学习,受到西方进步思想的影响,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眼光远大,思想开通。他认为男女均应获得受教育的同等权利,并决心把他掌上的三颗明珠,都送到美国学习,把她们都培养成对国家有贡献的公民。 1908年,宋庆龄和妹妹宋美龄乘满洲号轮船,远渡重洋,赴美国学习。她先在新泽西州森密特城的一所私立补习学校学习,准备报考大学。她学习勤奋,从不贪玩,不但学好校内功课,而且博览群书。她是一位害羞、漂亮的姑娘,经常到市图书馆选择一些非常严肃的书来读。 宋家最与众不同的孩子 1909年,宋庆龄继姐姐宋霭龄之后,进入了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卫理公会办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这是一所世界上最早注册的女子学院。这所历史悠久、蜚声全球的女子学院,不但有一套很好的教育管理制度,而且环境幽美,是一个理想的读书场所。 宋庆龄在这样好的学习环境中,努力汲取知识,博闻强记,使自己很快地成长。她虽然学的是文学专业,但对历史、哲学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哲学、历史方面的书籍。她在作文中,在辩论中,经常提出富有哲理的深刻见解,使教授们都感到惊奇,并深为赞叹。 宋庆龄身居海外,心怀祖国,常从报纸上了解国内政治形势,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兴衰。她急国所急,忧民所忧。当她看到祖国在昏庸的清王朝统治下,神州大地正被帝国主义鲸吞蚕食,瓜分豆剖,人民倒悬,遍地呻吟,多少爱国志士在悲愤地呼喊:“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她痛心疾首,忧心如焚,对民族兴亡的关切,为国献赤忱的激情,一齐涌向心头。她撰写了许多文章,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校刊和该校文学杂志上发表,讴歌中国悠久的文化,歌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宋庆龄的一生,最终走上了和父亲、兄弟、姐妹们完全不同的道路。她好像注定就要做宋家最“与众不同”的孩子。有人说,她是中国“永不凋谢的鲜花”,博爱、睿智、正义、母性。宋庆龄几乎拥有了一个女性的全部美德——美丽的外表和内心,果断的勇气和无私的奉献,每一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尊重她。宋庆龄,从未虚度过光阴,她少年时代的每一个脚印都写着难忘的回忆…… ;
宋庆龄名人故事
宋庆龄名人故事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下面就是我整理的,一起来看一下吧。 历史名人故事:宋庆龄营救廖承志出狱始末 廖承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廖承志是元老廖仲恺和何香凝之子,出身名门,却因信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而且在革命几次陷入低谷时从未改变初衷,始终坚定地跟党走。在残酷的革命斗争生涯中,廖承志多次被捕入狱,所幸每次都能化险为夷。1933年,廖承志又一次在上海被捕,为了营救廖承志,宋庆龄联合蔡元培、柳亚子等许多知名人士积极奔走,与反动当局交涉,最终成功地将廖承志从敌人手中解救出来。 叛徒变节,廖承志不幸落入敌手 1908年,廖承志出生于日本。童年时,他常常与父母一起去孙中山家做客,他叫宋庆龄“姑姑”.后来,廖承志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后,和母亲、姐姐一样,全力协助宋庆龄开展革命工作。当时,他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委书记,为党做了大量情报传送工作。廖承志的革命行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注意,特务组织对他进行了严密的监视,寻找机会将他逮捕。 1933年3月28日下午,廖承志在租界不幸被捕。廖承志的被捕与叛徒的出卖有关。当天上午,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其良被捕随即叛变,他供出了一批上海地下党员的名单。巧的是,当天下午正好有一个秘密会议在罗登贤和余文化二人的寓所里召开,廖承志是与会者之一。等他来到开会地点时,才发现罗、余二人已经被捕,自己也落入敌人的圈套。当时,廖承志刚满25岁。 双管齐下,宋庆龄为营救廖承志造势 得知廖承志被捕的消息,宋庆龄立即前往寓所慰问何香凝并询问具体情况。然后,她与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等人商量,拟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的名义,聘请吴凯声大律师为廖承志的辩护律师,通过法律的途径将廖承志营救出狱。 吴凯声是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爱国大律师。就在廖承志一案事发的前一年,吴凯声还受周恩来之托,为着名共产党人陈延年(陈独秀长子)出庭辩护。 廖承志被捕的第二天,杨杏佛找到吴凯声位于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六一二号的寓所。杨杏佛开门见山地说,我是奉了宋庆龄、蔡元培两位同盟会主席之命以及何香凝女士之托而来,请您出任辩护律师,营救廖承志等三人。吴凯声听清原委后,一口答应下来。杨杏佛听后大喜,他告诉吴凯声,现在和廖承志关在一起的另外还有两位爱国人士,他们是一对兄妹,哥哥叫陈赓,妹妹叫陈淑英,是24日在公共租界被逮捕的,三人会同庭受审。陈赓是廖仲恺在黄埔军校一期的学生,所以早就和廖承志相识。杨杏佛对吴凯声说,如果能同时担任陈氏兄妹的辩护律师一并救之,将不胜感激。吴凯声亦答应下来。 经过一番准备,吴凯声前往巡捕房与廖承志和陈赓见了面。廖承志早就听闻吴凯声的大名,清楚他是一名支持革命的进步民主人士,于是将一切情况详细讲明,两人随即对案子作了一番商议,最后廖承志签署了律师委托书。吴凯声又会见了陈赓,将陈氏兄妹被捕的原因、地点和时间等一一作了了解。当晚,吴凯声就与何香凝、杨杏佛进行了密谈,就第二天开庭事宜进行商议。 在吴凯声积极为辩护的事情努力时,宋庆龄同时在另一个领域里替廖承志一案声援。她在中央研究院召开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执行委员会议,专门讨论廖承志入狱一事,正式发表宣言指出:“3月28日罗登贤、余文化、廖承志三人由同寓者之报告被捕,依报章所载,其罪状为加入共产党及工会运动,罗、余两人于寓所逮捕,廖于数小时后竟因偶尔投访,同遭拘禁……即使被告为共产党员,尚非法律所不许,应即立刻释放,盖信仰自由屡载约法,为吾国民必争之权利。”宋庆龄此番宣言发表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回应。很快,廖承志一案就成了全国民众关注的焦点。 开庭辩护,吴凯声慷慨陈词 3月31日,位于上海四川北路的高二分院开庭审理廖承志一案。吴凯声如约作为廖承志的辩护律师出庭。此外,他还动员多名律师一起组成律师团为之辩护。因为需要营救的共有5人,所以他们还做了分工,吴凯声本人和马常担任廖承志及陈赓兄妹的辩护律师;蔡晓白、陈炳煜等则担任罗登贤和余文化的辩护律师。柳亚子作为营救方案的策划人之一,带着女儿柳无非到场旁听。 在法庭上,吴凯声当着各界人士之面一一列举事实,与租界当局雇用的律师进行了激烈辩论。整个审讯辩护过程十分精彩。第一个被传唤的是陈赓。陈赓按照与吴凯声事先的约定,表示“我同妹妹陈淑英是来上海治病的”.之后,他又借法庭作讲台,大谈抗日,痛斥政府弃守东三省,残害爱国青年。一番慷慨陈词,变口供为控诉。台下的`代表面面相觑,尴尬不已;旁听席上则是人人激奋,群情沸然。 此后,被传唤的是廖承志、罗登贤和余文化三人。吴凯声与当局律师之间进行了一番激辩,他当堂宣读了何香凝所写的一封亲笔信。信里的意思是她本来要到法庭上就住处、买茶和给钱等三条一一陈述,怎奈旧病复发,连床都下不了了,只好写一封信。在信中,何香凝列举了三条:第一,小儿廖承志从欧洲回国后就一直住在家中。那天巡捕房的人来家里调查,我一时受惊,没能给出明确的答复。我现在在信里明确表示,廖承志是和我一起住的。第二,廖承志到欧阳先生家是去商量运送茶叶,给血战日寇的我国东北军壮壮士气,改善改善伙食,因此并没有别的意图。第三,我给儿子银洋那是为了补充抗日的资金,是廖承志他本性慷慨大方,才可能借给朋友。总之,何香凝坚持“予与廖先生为国奋斗,其目的在求民族国家之生存”,希望法院能够秉公办理。何香凝的信在法庭上产生了很大的作用。怎料,叛徒王其良突然出现在法庭上,一口咬定廖等三人是共产党员。一审结束后,法庭依旧不肯松口,打算将5人引渡给上海警察总局。随着法官的一声宣告,法庭散场,陈赓、廖承志等五人被押上一辆红色汽车。吴凯声果真身经百战,经验老到。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在庭审结束后,跳上了自备的黑色轿车,紧随囚车到了总局。 在总局门口,吴凯声跳下轿车义正辞严地说,根据刑事诉讼法关于被告侦讯完毕,可交辩护律师“责付”出狱的规定,要求总局立即将被告廖承志“责付”给他。然后,吴凯声径直往里走,直奔局长办公室。当时担任警察局长的蔡劲军是吴凯声留学法国时的同学。见面后,吴凯声软磨硬泡,企图说服他。怎奈蔡劲军知道这不是小事,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帽,死活不肯松口。吴凯声只得使出最后一个绝招。他胸有成竹地对蔡劲军说:“你给吴市长打个电话吧,听听市长是怎么说的。” 原来,柳亚子在前一天就找到他在法院当庭长的朋友郁华,打听当局到底想如何处置廖承志。郁华当时的职务是江苏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他的弟弟就是着名的左翼文人郁达夫。事实上,郁达夫的很多壮举都和郁华有关。郁华向柳亚子透露说,按照南京方面的军法处理要求,会将廖承志“引渡”到南京,一旦到了南京,别说出狱无望,就是性命也会堪忧啊。郁华答应柳亚子,会尽他所能尽量拖延时间,但这事真要翻盘的话,还得大人物出面。柳亚子谢过郁华后,赶紧赶到何香凝家里告知。何香凝知道儿子一旦被送往南京,就等于送上绝路。于是她当机立断对柳亚子说:“你跟我去一次市长府,去找吴铁城!” 力挽大局,何香凝逼迫蒋介石放人 吴铁城是当时的上海市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他一看何香凝坐在藤椅里被抬着进来,就知道廖夫人此番前来是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于是就故作镇定地请何香凝进屋,满脸堆笑说:“请,请,廖夫人请进来坐。”何香凝故意大声说:“我不是来做客的,我是来坐牢的!承志哪里是犯了什么大罪,不就是骂了蒋介石几句吗?要说骂老蒋,我骂得最多了。你们不如把我也抓起来吧!”柳亚子也在一边附和说:“廖夫人要是坐牢,我也作陪!” 廖仲恺、何香凝在内根基深厚,一旦出了什么事,吴铁城也是无法担待的。于是,他赶紧通过宋子文给蒋介石报信。蒋介石知道何香凝个性执拗倔强,又是元老,人脉宽泛,要是真动了她的儿子,保不齐出什么大乱子,就松口说:“你们看着办吧,不要搞得不可收拾。”吴铁城有了这个指示,悬着的心就放下了,他对何香凝承诺说:“廖夫人大可放心,一定会将爱子保释出来。”所以当蔡劲军打电话问吴铁城如何处置廖承志一案时,吴铁城在电话里明确表态:廖承志可以“责付”释放。蔡劲军放下电话,如释重负,跟吴凯声说,可以“责付”了。 当晚,吴凯声就以辩护律师的身份,将廖承志保送至辣斐坊(现复兴中路复兴坊)七号的何香凝寓所。尚病卧在床的何香凝见儿子回来了,喜出望外。她一把抓住吴凯声的手,连声道谢。过了几天,廖承志的姐姐廖梦醒回到家中,把一支神秘的香烟交给廖承志。廖承志打开一看,是党中央通知他到中央苏区的密件。他欣喜若狂,匆匆准备即告别母亲,踏上了革命工作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