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区别是什么?
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评价,三者的时间点、侧重点都不同。诊断性评价一般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的预测。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三种评价有各自的目的,但最终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个主题进行的,换言之就是保证教学质量。1、诊断性评价不是给学生贴上“好”与“不好”的标签,而是根据诊断结果设计一些能发挥学生长处并补救或克服其短处的活动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和可能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进步。因此它注重对于学生的能力、兴趣等综合情况的了解,也就是因材施教。2、形成性的评价目的在于了解数学教学的结果以及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数学教学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调整或改进数学教学工作,使数学教学在不断的测评、反馈、调整的过程中趋于完善,最后达到数学教学目标。3、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学习,是否达到数学教学目标,据此作出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除了给学生评定学习成绩外,对后阶段学习还具有预测、评估的作用,能确定学生在后继课程中的学习起点。附:诊断性、形成性、总结性评价详细比较图。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的区别是什么?
1、目的不同:诊断性评价的目的是合理安置学生,考虑区别对待;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采取补救措施,改进学习过程,调整教学方案,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终结性评价的目的是判定最终学习结果,为甄别和选拔服务。2、作用不同:诊断性评价是为了查明学习准备情况,确定不利因素,以便“对症下药”;形成性评价是为了诊断、分析教学过程,确定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而终结性评价是为了评定学业成绩。3、评价重点不同:诊断性评价注重素质、过程;形成性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终结性评价注重学习结果。4、评价主体不同:诊断性评价的评价主体是教师,形成性评价的评价主体是教师、本人、同学;终结性评价的评价主体是教师。5、评价手段不同:诊断性评价是特殊编制的测验、学籍档案和观察记录分析;形成性评价是日常观察、作业评定、问卷调查、自评/互评、访谈、平时测验、活动记录等;终结性评价是考试(如期终或学年考试、结业考试等)。 6、实施时间不同:诊断性评价时间是课程或学期、学年开始时,教学进程中需要时。形成性评价是课题或单元教学结束后,经常进行。终结性评价是课程或一段教程结束后,一般每学期 1-2 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诊断性评价 (教学方案术语)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形成性评价 (教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终结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