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横岛祭海是哪一天
田横岛祭海节在每年的3月20日至3月22日举行。
祭海节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最著名的祭海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村的传统祭海活动,通称“田横祭海节”。
田横岛祭海节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鱼了。
田横岛祭海节是哪一天
2009中国田横节将于3月20日至22日在即墨市田横镇举行。2009年中国天恒海洋节的活动时间表即将发布。一、举办时间:2009年3月20日至3月22日二、主要活动(一)明辉山庄2009中国天恒海上节香饽饽面塑展。时间:3月20日上午8:30-9:30。地点:田横镇周各庄海上祭祀广场活动描述:组织香饽饽面塑有奖活动;获奖作品展览。(2)德信《即墨讲堂》和《钱文忠说即墨》的推出时间:3月20日上午9点。0—11:00地点:即墨金茂酒店活动描述:“即墨讲堂”开班仪式举行;季羡林关门弟子、《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玄奘西游记与圣紫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做主题演讲。在即墨举办《钱文忠》图书和光盘发布会。(三)即墨老九2009中国天恒海洋节摄影大赛暨天恒海洋节广场开幕式。时间:3月20日下午2:30-3:00。地点:田横镇周各庄海上祭祀广场活动描述:与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合作,举办摄影大赛开幕式;邀请国内外部分摄影家,组织摄影家以祭海盛况、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为题材创作摄影作品。(4)2009中国天恒海洋节仪式即将举行。时间:3月21日上午9:58-11:30。地点:田横镇周各庄海上祭祀广场活动描述:西安松歌舞剧院的原始民间祭祀仪式和大型仿古海祭仪式同时上演。山东卫视、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青岛电视台、青岛人民广播电台交通频道现场直播。(五)中国移动2009中国天恒航海节启航仪式。时间:3月22日上午9:58-11:30。地点:田横镇黄龙庄海上祭祀广场。活动描述:举行了海上祭祀仪式和盛大的起航仪式。(六)即墨电力之夜2009中国天恒海洋节“冯祺海韵”大型音乐舞蹈晚会时间:3月22日晚7:00-8:30。地点:即墨宾馆活动简介:西安松歌舞剧院将上演《即墨博士》、《田单火牛阵》、《田横五百壮士》等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主题的大型音乐舞蹈晚会。(7)民间工艺美术展览时间:3月20日,全天(田横镇周各庄海上祭祀广场)。3月21日全天(田横镇周各庄海上祭祀广场)3月22日全天(田横镇黄龙庄海上祭祀广场)地点:田横镇周各庄、黄龙庄海祭广场。活动描述: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团队进行现场表演。(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时间:3月20日下午(田横镇周各庄海上祭祀广场)3月21日全天(田横镇周各庄海上祭祀广场)。3月22日全天(田横镇黄龙庄海上祭祀广场)地点:田横镇周各庄、黄龙庄海祭广场。活动描述:组织即墨刘强、济南商河鼓子秧歌、海洋秧歌、济南长清区手舞龙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田横岛祭海是哪一天
田横岛祭海节在每年的3月20日至3月22日举行。
祭海节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最著名的祭海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村的传统祭海活动,通称“田横祭海节”。
田横岛祭海节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祭海民俗,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和民俗文化活动。每年祭海节过后,渔民在进行修船、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就开始蓄帆向海,准备打鱼了。
山东过年习俗有哪些?
1、辞灶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有的山东南部的小年在二十四。“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2、贴春联、贴福过年贴春联、福字,是中华传统,山东也不例外。年三十这天,从早上一起床开始,各种年事活动就顺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一天。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3、请家堂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在山东,这是年三十最为隆重和严肃的年事活动,不过近些年少了不少。4、共建墙,“合山合界”。在山东一般很少有住在四合院的习惯,基本上是房屋坐北朝南,有独立的小院,而且邻里之间小院只用一堵墙隔开,就是共建墙,山东胶东地区称为“合山合界”。5、喝(哈)羊汤山东虽然没有幅员辽阔的草原去放牧,但确是全国第三大产羊大省。同样也是吃羊肉的大省。山东人吃羊肉的方式就是放肉、放骨、熬煮,喝羊汤。
山东过年风俗有哪些?
旧俗春节从初一零点开始,山东各地一般由家长首先起来“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然后才能说话。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祭拜天地神灵。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一年象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许多地方初一吃素馅饺子,取“素静一年”之意。临清地方初一早饭吃各种馍馍、枣糕、粘窝窝等,又佐以各种丸子、粉条、白菜熬成的“全菜”,名为“吃全年的饭菜”。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尔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
有关田横祭海节来历
田横祭海节发源于田横镇周戈庄村,具有500多年历史。 经当地 *** 的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这个古老的节日已发展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节庆品牌,更是现代人心驰神往的狂欢大典,每年都吸引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及中国各地的民俗、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慕名前来。 2008年,田横祭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膺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 青岛即墨田横祭海节是一项具有独特内涵的代表岛城(青岛)海洋文化的节目,目前,已有500年历史的周戈庄祭海,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祭海活动。 周戈庄祭海首要的是蒸面塑。 面塑,北方人也称为饽饽,提前四 五天妇女们便忙碌着走东家跑西家研讨新花样,直到称心如意便开始下手制作。 面塑的重量一般在两公斤以上。 传统的造型有寿桃(当地人每逢喜事做的一种面馍),如今妇女们又在寿桃上设计了“双燕戏春,八仙过海”梅花,牡丹等饰物。 盘龙(当地称神虫、升虫,把它放在粮屯、钱包里取“神升”的寓意)有头眼身尾,选型生动,并要用各种颜色绘上油彩。 再是选三牲:猪、鸡、鱼。 猪以黑毛公猪为佳,越大越好,宰杀后刮毛,只留猪脖上一撮黑毛(代表是带毛的全猪),并用红绸布打结而成的红花带披挂在猪头和猪脖子上。 鸡要选个头大的红公鸡,鱼要用大个的鲈鱼。 摆供:今天清晨日出之前,渔民就在龙王庙前的海滩摆上供桌,桌上分别摆三牲、面馍、蛋糕、水果、酒、糖果、花生等。 每组供桌前要架立一束用竹竿绑扎成的有数支四五米高的“站缨”,(在海中下网的一种标志)。 将准备焚烧的黄裱纸、香炉摆好,几支万响的大鞭炮绕在竹竿上,“一”字排开,同时还要把各船写的对子贴到龙王庙门口和庙前的照壁上。 祭奠:祭海的时辰在越早越好,有占先发财的说法。 祭海仪式开始,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焚烧香纸。 随着鞭炮声各船主开始往空中大把抛撒糖果,海滩上众人便争着抢糖果,有谁捡的糖果多,当年即交大运的说法。 渔民也崇信鞭炮声势大,持续时间特别长,谁的船一年渔业即兴旺发财。 因此祭海多是千、万响的大鞭炮。 有的船家把几挂鞭绑在大木杆上同时燃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编辑本段民间风俗 如今的周戈庄祭海已不再是一种迷信的祭祀,而逐渐成为田横沿海的一种民间风俗活动。 祭海的形式、内容也由传统的祭神,而变为欢送渔民出海、预祝渔业丰收的盛大节日——祭海民俗文化节。 每年3月20到3月22日为祭海时间。 编辑本段大事记 2004年开始,田横镇 *** 组织开展了祭海民俗资料挖掘、整理、分类存档工作,正式出版发行了《俗 田横祭海节 话田横》、《田横祭海》、《相约田横》、《田横小夜曲》、《钱文忠说即墨》等图书光盘系列文化产品。 通过吸引境内外媒体全面深入报道,邀请电视台和电台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在网站开设祭海节专栏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节庆知名度,使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4年,田横镇 *** 成立节庆筹备委员会,专门负责祭海节的文化元素挖掘、会场布置、资金筹集、器具准备等工作,指导渔民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民俗。 同时,将“周戈庄上网节”更名为“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增加巨书表演、威风锣鼓、扭秧歌等民间文化活动。 2005年更名为“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 ”,时间定为每年公历3月18日前后三天,并增添喝壮行酒等民俗表演及民俗摄影大赛、香饽饽面塑大赛、民俗研讨等活动内容。 2006年,田横镇将祭海活动正式定名为“田横祭海节”,提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并调整了新的办节思路:“一年一祭、三年一节,官办示范、民办主体,高点定位、持续发展”,旨在“还节于民”,由渔民自己办节,将节庆适时沉淀,避免人为痕迹和现代商业成分损伤节庆的本身价值。 2009年,即墨市 *** 决定主办田横祭海节,田横镇 *** 承办,通过进一步突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让田横老百姓当主角,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活动。 田横祭海节 每年祭海期间,田横镇都与山东省摄影家协会、青岛民俗摄影家协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民俗学会等民俗研究机构联合举办民俗研讨会,邀请民俗专家深入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祭海民俗。 同时,田横镇每年都要举办摄影大赛,并在青岛天后宫举办摄影展览,加强了祭海民俗的传播与交流。 经过几年的精心策划,田横祭海节已发展成为中3国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 编辑本段祭海过程 每年祭海前十几天,田横镇的渔家媳妇们便开始忙着蒸面馍,每个重达三四斤左右,有寿桃、圣虫、斗等多种造型。 寿桃面塑上装饰有双狮戏绣球、龙凤呈祥、喜鹊报春等图案;圣虫面塑形如龙状,绕多圈盘绕在莲花底座上,寓意财源广进;斗的形状如旧时盛粮的斗,在斗口处做上一条小圣虫,寓意有粮有钱,年年有余。 这些面塑经食用色彩装饰后,成为颇具民俗特色的面塑艺术品。 田横祭海节 临近祭海的日子,男人们便忙着选三牲,猪以大个黑毛公猪为佳,宰杀后刮毛,只留猪脖子上的一撮黑毛,然后用红绸布打成红花绸结,装饰在猪头和猪脖子上。 鸡要选个头大的红毛公鸡,鱼要用大个的鲈鱼。 船长们都要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用黄裱纸书写“太平文疏”。 写太平文疏时要点上一炉香,给所祭祀的龙王、海神娘娘(天后)、财神、仙姑、观音菩萨5位神灵各写一份,寓意向诸神祈求平安丰收。 对联要请村里书法好且有文采的渔民来写。 祭海前一天,渔民们将海边的龙王庙打扫一新,悬挂大红灯笼,摆香炉、祭案,贴对联,披红挂彩。 同时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扎松柏龙门,在其上悬挂匾额,挂满彩灯,张贴大红对联。 各船船主忙着将彩旗猎猎的渔船开到村前海湾,船头面向大海,一字排列,将渔具和网具摆放整齐,然后下锚定位,等待第二天正式举行祭海仪式。 祭海仪式当天,渔民们以船为单位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开始摆供。 一束束用竹竿绑扎成的几米高的“站缨”迎风而立,一张张供桌上摆满了面塑圣虫、寿桃、鱼、各类糖果、点心等,桌前的红漆矮桌上,一头头黑毛公猪昂首向前,一只只大红公鸡精神抖擞。 渔民们将要焚烧的黄裱纸整理好,摆好香炉,将上千挂红彤彤的鞭炮升上高空。 良辰吉时到,当主祭人宣布祭海仪式正式开始,一时间,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焚烧香纸,并把写好的“太平文疏”点燃,磕头朝拜。 鞭炮声中,船老大们开始往空中大把地抛撒糖果,有“谁捡的糖果多,当年即交大运”的说法。 当地渔民 一个个身穿古装的渔家汉子郑重地请出金光闪闪的龙王 崇信谁家的鞭炮声势大,这一年便会兴旺发财,因此祭海多是千万响的大鞭炮,船家们把上千挂鞭炮同时燃放,场面十分壮观。 自清代以来,田横当地人便把京戏作为正戏,祭海时都会请来戏班子,连唱三天。 祭海仪式结束后,以往渔民们都在船上聚餐,并欢迎客人来船上一同吃鱼、吃肉、喝酒,来的人越多越好,表明接到的祝福越多。 现在多是在家里设宴,款待前来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祭品就成为聚餐的主要食品。 祭海后第二天,渔民便出海开始了一年的渔业生产。 编辑本段主要意义 田横祭海节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价值。 它的渊 田横祭海节 源、延续及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历史上沿海地区人类的进程,生存环境和文化、经济构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反映古老的沿海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极具人类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田横祭海民俗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意念,打印着人性化和人类进步的烙印,成为与海内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海洋文化的一个平台,尤其在东南亚沿海各国有着广泛影响和认同感。 田横祭海在当地世代相传,具有很深远的影响,每年吸引周边百姓及中外游客超过30万人次,各类媒体和各种文化产品有效地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地域形象,扩大了沿海渔民生存方式在公众中的影响,让人们记得中国不但有土黄色的内陆文明,更有蔚蓝色的海洋文化。 编辑本段城市简介 田横祭海节 即墨位于胶东半岛,东濒黄海,南依崂山,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 全市现辖18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高新区,拥有110万勤劳质朴的人民、1780平方公里肥沃土地、183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线、2517平方公里辽阔海域。 即墨市田横镇地处崂山北麓,黄海之滨,因齐王田横及五百义士而得名。 总面积89.9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4.8万人口,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卫生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中国最秀美富饶乡镇”等荣誉称号。 田横境内岛屿成群,山海相间,濒临鳌山湾、巉山湾、横门湾、女岛湾四大海湾,分布着田横岛、三平岛等16个岛屿,拥有两处共5000余亩的金沙滩,坐落着黄山、笔架山、巉山等八大山系。 区位优越,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青岛港80公里,属于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 南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女岛港,东有周戈庄一级渔港码头,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祭海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 每年谷雨前后,渔民们在修 田横祭海节 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个黄道吉日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因此又称“上网”。 专家对田横境内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田横区域靠渔猎为生,繁衍生息。 当时因认识水平有限,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神秘现象,对大海怀有深深的敬畏心理,出海捕鱼时都要向海神祈福求安。 明永乐年间,随着当地人口聚集,逐渐形成村落,祭海仪式初见规模。 至民国初年,田横祭海形成以家族或船组为单位的集体祭海活动。 每逢祭海,如同我国传统春节,是渔村最热闹的日子。 随着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普及和渔民思想意识的转变,祭海在保留传统节日形式的基础上,由原来纯粹向海神祈福求安,逐渐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形成了目前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祭海节。 希望能帮到你
田横祭海节的介绍
田横祭海节主要是渔民过的节日,发源于山东省田横镇周戈庄村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具有500多年历史。经当地政府的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这个古老的节日已发展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节庆品牌,更是现代人心驰神往的狂欢大典,每年都吸引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及中国各地的民俗、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慕名前来。2008年,田横祭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膺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
田横祭海节有关的历史
田横祭海节发源于田横镇周戈庄村,具有500多年历史。经当地政府的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这个古老的节日已发展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节庆品牌,更是现代人心驰神往的狂欢大典,每年都吸引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及中国各地的民俗、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慕名前来。2008年,田横祭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膺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
青岛即墨田横祭海节是一项具有独特内涵的代表岛城(青岛)海洋文化的节目,目前,已有500年历史的周戈庄祭海,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祭海活动。 周戈庄祭海首要的是蒸面塑。面塑,北方人也称为饽饽,提前四
五天妇女们便忙碌着走东家跑西家研讨新花样,直到称心如意便开始下手制作。面塑的重量一般在两公斤以上。传统的造型有寿桃(当地人每逢喜事做的一种面馍),如今妇女们又在寿桃上设计了“双燕戏春,八仙过海”梅花,牡丹等饰物。盘龙(当地称神虫、升虫,把它放在粮屯、钱包里取“神升”的寓意)有头眼身尾,选型生动,并要用各种颜色绘上油彩。 再是选三牲:猪、鸡、鱼。猪以黑毛公猪为佳,越大越好,宰杀后刮毛,只留猪脖上一撮黑毛(代表是带毛的全猪),并用红绸布打结而成的红花带披挂在猪头和猪脖子上。鸡要选个头大的红公鸡,鱼要用大个的鲈鱼。 摆供:今天清晨日出之前,渔民就在龙王庙前的海滩摆上供桌,桌上分别摆三牲、面馍、蛋糕、水果、酒、糖果、花生等。每组供桌前要架立一束用竹竿绑扎成的有数支四五米高的“站缨”,(在海中下网的一种标志)。将准备焚烧的黄裱纸、香炉摆好,几支万响的大鞭炮绕在竹竿上,“一”字排开,同时还要把各船写的对子贴到龙王庙门口和庙前的照壁上。 祭奠:祭海的时辰在越早越好,有占先发财的说法。祭海仪式开始,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焚烧香纸。随着鞭炮声各船主开始往空中大把抛撒糖果,海滩上众人便争着抢糖果,有谁捡的糖果多,当年即交大运的说法。渔民也崇信鞭炮声势大,持续时间特别长,谁的船一年渔业即兴旺发财。因此祭海多是千、万响的大鞭炮。有的船家把几挂鞭绑在大木杆上同时燃放,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编辑本段民间风俗
如今的周戈庄祭海已不再是一种迷信的祭祀,而逐渐成为田横沿海的一种民间风俗活动。祭海的形式、内容也由传统的祭神,而变为欢送渔民出海、预祝渔业丰收的盛大节日——祭海民俗文化节。每年3月20到3月22日为祭海时间。
编辑本段大事记
2004年开始,田横镇政府组织开展了祭海民俗资料挖掘、整理、分类存档工作,正式出版发行了《俗 田横祭海节
话田横》、《田横祭海》、《相约田横》、《田横小夜曲》、《钱文忠说即墨》等图书光盘系列文化产品。通过吸引境内外媒体全面深入报道,邀请电视台和电台等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在网站开设祭海节专栏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节庆知名度,使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4年,田横镇政府成立节庆筹备委员会,专门负责祭海节的文化元素挖掘、会场布置、资金筹集、器具准备等工作,指导渔民传承发扬这一传统民俗。同时,将“周戈庄上网节”更名为“周戈庄祭海民俗文化节”,增加巨书表演、威风锣鼓、扭秧歌等民间文化活动。 2005年更名为“田横祭海民俗文化节 ”,时间定为每年公历3月18日前后三天,并增添喝壮行酒等民俗表演及民俗摄影大赛、香饽饽面塑大赛、民俗研讨等活动内容。 2006年,田横镇将祭海活动正式定名为“田横祭海节”,提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并调整了新的办节思路:“一年一祭、三年一节,官办示范、民办主体,高点定位、持续发展”,旨在“还节于民”,由渔民自己办节,将节庆适时沉淀,避免人为痕迹和现代商业成分损伤节庆的本身价值。 2009年,即墨市政府决定主办田横祭海节,田横镇政府承办,通过进一步突出“人海相谐、兴我家邦”的节庆主题,让田横老百姓当主角,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祭海活动。 田横祭海节
每年祭海期间,田横镇都与山东省摄影家协会、青岛民俗摄影家协会、青岛市民俗博物馆、民俗学会等民俗研究机构联合举办民俗研讨会,邀请民俗专家深入探讨如何继承和发扬祭海民俗。同时,田横镇每年都要举办摄影大赛,并在青岛天后宫举办摄影展览,加强了祭海民俗的传播与交流。经过几年的精心策划,田横祭海节已发展成为中3国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
编辑本段祭海过程
每年祭海前十几天,田横镇的渔家媳妇们便开始忙着蒸面馍,每个重达三四斤左右,有寿桃、圣虫、斗等多种造型。寿桃面塑上装饰有双狮戏绣球、龙凤呈祥、喜鹊报春等图案;圣虫面塑形如龙状,绕多圈盘绕在莲花底座上,寓意财源广进;斗的形状如旧时盛粮的斗,在斗口处做上一条小圣虫,寓意有粮有钱,年年有余。这些面塑经食用色彩装饰后,成为颇具民俗特色的面塑艺术品。 田横祭海节
临近祭海的日子,男人们便忙着选三牲,猪以大个黑毛公猪为佳,宰杀后刮毛,只留猪脖子上的一撮黑毛,然后用红绸布打成红花绸结,装饰在猪头和猪脖子上。鸡要选个头大的红毛公鸡,鱼要用大个的鲈鱼。船长们都要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用黄裱纸书写“太平文疏”。写太平文疏时要点上一炉香,给所祭祀的龙王、海神娘娘(天后)、财神、仙姑、观音菩萨5位神灵各写一份,寓意向诸神祈求平安丰收。对联要请村里书法好且有文采的渔民来写。 祭海前一天,渔民们将海边的龙王庙打扫一新,悬挂大红灯笼,摆香炉、祭案,贴对联,披红挂彩。同时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扎松柏龙门,在其上悬挂匾额,挂满彩灯,张贴大红对联。各船船主忙着将彩旗猎猎的渔船开到村前海湾,船头面向大海,一字排列,将渔具和网具摆放整齐,然后下锚定位,等待第二天正式举行祭海仪式。 祭海仪式当天,渔民们以船为单位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开始摆供。一束束用竹竿绑扎成的几米高的“站缨”迎风而立,一张张供桌上摆满了面塑圣虫、寿桃、鱼、各类糖果、点心等,桌前的红漆矮桌上,一头头黑毛公猪昂首向前,一只只大红公鸡精神抖擞。渔民们将要焚烧的黄裱纸整理好,摆好香炉,将上千挂红彤彤的鞭炮升上高空。 良辰吉时到,当主祭人宣布祭海仪式正式开始,一时间,鞭炮齐鸣,人们开始焚烧香纸,并把写好的“太平文疏”点燃,磕头朝拜。鞭炮声中,船老大们开始往空中大把地抛撒糖果,有“谁捡的糖果多,当年即交大运”的说法。当地渔民 一个个身穿古装的渔家汉子郑重地请出金光闪闪的龙王 崇信谁家的鞭炮声势大,这一年便会兴旺发财,因此祭海多是千万响的大鞭炮,船家们把上千挂鞭炮同时燃放,场面十分壮观。自清代以来,田横当地人便把京戏作为正戏,祭海时都会请来戏班子,连唱三天。 祭海仪式结束后,以往渔民们都在船上聚餐,并欢迎客人来船上一同吃鱼、吃肉、喝酒,来的人越多越好,表明接到的祝福越多。现在多是在家里设宴,款待前来参加仪式的亲朋好友,祭品就成为聚餐的主要食品。祭海后第二天,渔民便出海开始了一年的渔业生产。
编辑本段主要意义
田横祭海节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价值。它的渊 田横祭海节
源、延续及发展过程,对研究我国历史上沿海地区人类的进程,生存环境和文化、经济构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反映古老的沿海人类文化的活化石,极具人类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田横祭海民俗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意念,打印着人性化和人类进步的烙印,成为与海内外文化交流,增进国际海洋文化的一个平台,尤其在东南亚沿海各国有着广泛影响和认同感。 田横祭海在当地世代相传,具有很深远的影响,每年吸引周边百姓及中外游客超过30万人次,各类媒体和各种文化产品有效地起到了宣传推介作用,极大地提升了地域形象,扩大了沿海渔民生存方式在公众中的影响,让人们记得中国不但有土黄色的内陆文明,更有蔚蓝色的海洋文化。
编辑本段城市简介
田横祭海节
即墨位于胶东半岛,东濒黄海,南依崂山,因临近墨水河而得名。全市现辖18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高新区,拥有110万勤劳质朴的人民、1780平方公里肥沃土地、183公里蜿蜒曲折的海岸线、2517平方公里辽阔海域。 即墨市田横镇地处崂山北麓,黄海之滨,因齐王田横及五百义士而得名。总面积89.9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4.8万人口,先后获得“山东省中心镇”、“山东省卫生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中国最秀美富饶乡镇”等荣誉称号。 田横境内岛屿成群,山海相间,濒临鳌山湾、巉山湾、横门湾、女岛湾四大海湾,分布着田横岛、三平岛等16个岛屿,拥有两处共5000余亩的金沙滩,坐落着黄山、笔架山、巉山等八大山系。区位优越,距青岛国际机场60公里,青岛港80公里,属于青岛市1小时经济圈。南有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女岛港,东有周戈庄一级渔港码头,海上交通十分便利。
编辑本段历史渊源
祭海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每年谷雨前后,渔民们在修 田横祭海节
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个黄道吉日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因此又称“上网”。 专家对田横境内古文化遗址考证,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田横区域靠渔猎为生,繁衍生息。当时因认识水平有限,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的神秘现象,对大海怀有深深的敬畏心理,出海捕鱼时都要向海神祈福求安。明永乐年间,随着当地人口聚集,逐渐形成村落,祭海仪式初见规模。至民国初年,田横祭海形成以家族或船组为单位的集体祭海活动。每逢祭海,如同我国传统春节,是渔村最热闹的日子。随着生产能力提高、科技普及和渔民思想意识的转变,祭海在保留传统节日形式的基础上,由原来纯粹向海神祈福求安,逐渐转变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形成了目前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祭海节。
希望能帮到你
山东省各个地区有什么大型活动和当地习俗.
1、青岛糖球会:青岛糖球会在青岛海云庵举办,举办时间基本上从正月十六左右开始,历时1周。主要举办地点海云庵和海韵广场、嘉禾路街心花园为中心辐射的周边道路。海云庵在青岛市北区,又称“大士庵”,始建于明朝末年,正殿祀观音大士,俗称“老母庙”,青岛建市后,庙前街道就叫海运街,曾是四方一处的商业中心。四方一带有工人也有渔民,海云庵供奉的神很多,观音以外还有关公、龙王、比干、鲁班、太上老君等。旧时香火旺盛,往拜者多为渔民,因此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即新年中第一个大潮日为庙会正日。每逢庙会,香火更盛,同时庙前庙后多有唱戏、跑驴、踩高跷、跑旱船等娱乐活动,饮食、玩具摊贩也纷纷聚来,其中卖糖球(北京称为“糖葫芦”)的尤为众多,用山楂、软枣、山药、桔宁等制成的糖球,纷纷上市,叫卖竞争,各呈特色。年久之后,群众便称海云庵庙会为糖球会。2、潍坊风筝节:潍坊风筝节(会)每年4月的第三个周六在潍坊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赛,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并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大型地方节会。从198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三十三届,其创立的“风筝牵线、文体搭台、经贸唱戏”的模式,被全国各地广为借鉴。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特产有风筝、年画等,驰名海内外。潍县自古为北海名城,文风昌盛,科甲蝉联,经济繁荣。乾隆年间曾有“南苏州,北潍县”的说法,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第一潍坊国际风筝节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真正开始兴盛,走向民间却是在明代。到清朝中叶,潍坊开始出现专门从事风筝制作的民间艺人。在潍县白浪河沿岸有很多风筝艺人扎制风筝,新颖好看,起飞高稳,远近闻名。年年有民间或官办的风筝赛会、连许多外地的风筝商贩和风筝艺人也慕名而来。这便是潍坊风筝比赛起源于潍坊市区白浪河大集的雏形。3、田横祭海节:田横祭海节主要是渔民过的节日,发源于山东省田横镇周戈庄村的地方传统民俗活动。具有500多年历史。经当地政府的精心策划、包装和推介,这个古老的节日已发展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民俗节庆品牌,更是现代人心驰神往的狂欢大典,每年都吸引不计其数的中外游客及中国各地的民俗、经济政策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慕名前来。祭海前一天,渔民们将海边的龙王庙打扫一新,悬挂大红灯笼,摆香炉、祭案,贴对联,披红挂彩。同时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扎松柏龙门,在其上悬挂匾额,挂满彩灯,张贴大红对联。各船船主忙着将彩旗猎猎的渔船开到村前海湾,船头面向大海,一字排列,将渔具和网具摆放整齐,然后下锚定位,等待第二天正式举行祭海仪式。祭海仪式当天,渔民们以船为单位在龙王庙前的海滩上开始摆供。一束束用竹竿绑扎成的几米高的“站缨”迎风而立,一张张供桌上摆满了面塑圣虫、寿桃、鱼、各类糖果、点心等,桌前的红漆矮桌上,一头头黑毛公猪昂首向前,一只只大红公鸡精神抖擞。渔民们将要焚烧的黄裱纸整理好,摆好香炉,将上千挂红彤彤的鞭炮升上高空。4、泰安东岳会庙会:泰岳庙会始于唐末,兴于宋,鼎盛于明清,经久不衰,集宗教、民俗、民间艺术和商贸活动于一体的中国民俗文化盛会。泰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是佛道并存的神山。泰山脚下的岱庙,供奉着泰山神--东岳大帝。传说夏历三月二十八日为泰山神生日,历代帝王多于这天在岱庙举行封禅大典。帝王的庆典活动、佛道的宗教活动以及民众的朝山进香活动,在岱庙一带形成了以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东岳庙会。民国年间,每年庙会期,善男信女远道而来朝山进香者不绝于途,山中居民多出售香蜡纸锞,生意最盛。沿途乞丐甚多。建国后,庙会转化为物资交流大会,“文化大革命”中中断。1986年泰安市恢复了泰山庙会,地点改在泰山环山路上,以红门、王母池为中心。新的庙会保留了传统庙会的一些内容,又充实了新的内容和新的特色,集游、玩、吃、乐、经济贸易于一体,规模和影响在逐年扩大。5、菏泽国际牡丹花会: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是山东省菏泽市一项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是由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每届花会都举办大批的经贸文化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4月中旬举行,为期20天,至2017年4月15日已成功举办二十六届,累计共接待中外游客3000多万人次,有570多位中央、国家部委的领导人到菏泽视察。“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为中国著名牡丹旅游节庆之一,近年来,曾荣获“全国花卉类节庆十强活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等称号,菏泽市也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优秀节庆城市”等荣誉称号。通过举办牡丹花会,不仅提高了菏泽牡丹的知名度,使菏泽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牡丹城”,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动了菏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2012年3月菏泽正式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牡丹之都”。花会的宗旨是“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开发旅游、振兴经济”,充分体现菏泽“牡丹之乡”的特点。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岛糖球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潍坊风筝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横祭海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安东岳会庙会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菏泽国际牡丹花会
山东省内的民俗节日
祭海
【祭海】青岛地区的沿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农历3月19日祭海的习俗。春汛起锚前,渔民们在海边摆上供物,点香烧纸,乞求海神保佑平安。此俗延续至今,但祭海的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称为"上网节",是欢送渔民出海并预祝丰收的节日。海防部门也借机宣传海上规约和安全生产知识。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祭海上网仪式最为隆重,装扮一新的上百艘渔船停泊海滩,五颜六色的网标迎风飘扬,鞭炮若雷,号子震天,各种民俗表演纷纷登场,大戏开台,连唱3天3夜,规模十分盛大。�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音乐】道教音乐是我国民间音乐的组成部分。崂山是中华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崂山道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全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了崂山道乐。金代,全真道北七真来崂山传真布道,特别是丘处机三次来崂山,把崂山道乐和十方道乐进行了广泛交流,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嗣后,崂山道乐分为"内山派"和"外山派",特别是外山派道乐使用管弦伴奏,而且又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促进了崂山地区民间吹奏乐的蓬勃发展。许多民间老艺人多师承崂山道乐,许多道乐名曲在民间流传至今。�
剪纸
【剪纸】青岛地区的民间剪纸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方色彩。逢年过节,家家都剪窗花、贴门笺,以示庆贺。婚嫁喜事,也要用窗花、墙花、天棚花装饰新房。人们常以剪窗花手艺来品评姑娘、媳妇的心手巧拙。青岛地区内尤以黄岛区的民间剪纸最负盛名,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剪纸在清代曾被作为贡品。近几年来,青岛民间剪纸多次参加全国民间艺术展并获奖,剪纸艺人还到墨西哥、瑞典等国作现场表演。�
饽饽磕子
【饽饽磕子】青岛地区农村的花样面塑久负盛名。逢年过节及喜庆之日,家家都要做些好吃中看的花样面饽,以示喜庆,后来便用雕刻出的专用模子来制作这些面食。这些饽饽磕子又称"面模",造型质朴,图案采用浮雕与线刻结合的方法刻成,装饰性很强。用面模做成的鱼、桃、元宝、荷叶、莲蓬和十二生肖等象征吉祥的面食,造型美观。即墨市留村镇葛村的面模驰名远近,这一技艺始于1802年,后经代代相传至今。�
即墨镶边
【即墨镶边】明清时期,即墨县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和刺绣等手工工艺,1918年手工艺人卢忠溪从外国洋行引进一幅意大利"手拿花边"底样,经他试做成功后,便广为传播。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使之相互交融,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工艺针法,称为"即墨手拿花边"。嗣后,逐渐成为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镶边"。这种工艺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抽纱瑰珍"之美誉。�
泊里红席
【泊里红席】胶南市泊里红席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后经代代相传,编席技术便在泊里一带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传统的家庭手工工艺。这种席是用高粱秸劈成篾子,有红白两种颜色,交叉编织出各种不同花纹的图案,故称红席。因其编织严密、纹理清晰、光滑柔软、美观轻便,故深受民间喜爱,远销全国各地,并作为本地土特工艺产品进京展览。�
青岛草编
【青岛草编】草编是青岛地区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品,遍及所属各地农村,尤以平度市所产最为著名。草编品种有花样辫、手编提篮、草帽、茶杯垫、坐垫、门帘、草地毯等十几种、数百个品种,所用之原料有麦秸草、金丝草、玉米皮、蒲草、茅草、棉杆皮等十几种植物秸杆和茎叶。农村妇女多以此手工艺品为家庭副业。青岛草编工艺精细,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文雅质朴,少数供应国内市场,大宗销往国外。�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又称"地秧歌",俗称"扭断腰"、"三道弯",是山东省三大秧歌之一。胶州秧歌有230多年的历史,清代胶州包烟屯赵姓、马姓两家于1764年逃荒关东,沿途乞讨卖唱,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返回故乡后,经多年相传,不断改进,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员10人分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个行当,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摆队、正挖心、反挖心、两扇门等,伴奏乐器除唢呐外,还有大锣、堂鼓、铙钹、小镲、手锣等,唱腔曲牌有30余个。1860年后,又在胶州秧歌的基础上,创立了秧歌小戏,有35个剧本。1957年,胶州秧歌进京演出,博得好评。嗣后,全国150个文艺团体先后来胶州学习胶州秧歌,北京民族舞蹈学院还将胶州秧歌列为必修课程。1991年的"中国首届秧歌大赛"中,胶州秧歌获优秀奖。�
柳腔
【柳腔】地方剧种。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而成。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即墨后,与当地民间小调、秧歌相互融合,逐渐由说唱变为演唱,虽然形式简单、表演朴实,但因乡音浓郁、生动有趣而颇受欢迎。约在百余年前,又因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唢呐帮腔。初用四胡伴奏时,因无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不能完全协调,只能配合着往上溜,故称"溜腔"。后因溜字不雅,改为"柳腔",即墨也因之称为"柳腔之乡"。后来,柳腔戏逐渐流行于胶东一带,并于30年代传入青岛市区,深受妇女和老人喜爱。�
茂腔
【茂腔】地方剧种。源于"肘鼓子"。清乾隆年间,肘鼓子传入青岛地区的胶州、胶南等地,民间艺人吸取肘鼓之长,糅进当地民间小调,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本肘鼓"。清咸丰年间,"本肘鼓"又与苏北的"海冒调"结合,形成了新的唱腔,称为"冒肘鼓",亦称"茂肘鼓"。嗣后,又吸取胶州秧歌、诸城秧歌的曲调,形成了原板、二板、反调、大悲调、快打慢唱等板腔体系。胶州、胶南、诸诚、高密等地的民间艺人,自发地组成了许多"茂肘鼓"戏班。1949年后,将"茂肘鼓"正式定名为"茂腔",其传统剧目有120余个。�
龙灯
【龙灯】青岛崂山区素有"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美名,龙灯舞也久负盛名。崂山区北宅镇五龙村的龙灯舞始于清同治九年(1870),龙身9节,全长11米,龙身为深灰色,每年春节除在各村演出外,必到即墨县城表演,其串龙、大小五花、滚龙等表演程式,方圆百里都有名气。中韩镇孙家下庄于光绪年间办起舞龙灯的同乐会,所舞之龙身长40米,晚间龙身内点燃蜡烛,光彩夺目,蔚为壮观。�
九狮图
【九狮图】又称九狮舞,1924年即墨城北阁里村民借鉴双狮舞编排而成。12名演员中,4人扮成2只母狮,7人各扮1只子狮,1人执绣球,在热烈的锣鼓声中,7只子狮环绕2只母狮欢腾跳跃,执绣球者穿插其中。其表演有各种程式,通过一连串的舞蹈动作,表现狮子的气质、神态和性格。九狮图的表演属硬架子灯舞,要求演员具备一定的武功基础。�
渔家宴
【渔家宴】是汇合青岛地区农渔人家的饮食品种、饮食习惯和饮食风格的特色宴,有各色菜肴、食品共80余个品种。该宴以鲜活小海鲜和崂山土特产为原料,经规范化处理,并经复杂的烹调工序加工,成为一桌充满乡土气息的宴席,表现出丰富的渔家饮食文化内涵。�
即墨老酒
【即墨老酒】又名即墨黄酒,其酿造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有正式记载是始酿于北宋时期。它以黍米、麦曲和崂山矿泉水为原料,按照"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酒色红褐,盈盅不溢,晶莹纯正,醇厚爽口,有舒筋活血、补气养神之功效,深得古今名人赞许。清代道光年间即畅销全国各地。�
海云庵糖球会
【海云庵糖球会】海云庵位于青岛市四方区海云街,始建于明代。旧时,农历正月十六是该庵庙会,香火颇盛,是市区内三大传统庙会之一。因庙会上卖山楂糖球的特别多,久而久之,便习称为"海云庵糖球会"。1986年,青岛市恢复了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民俗节日,会期定为3天。庙会之日,茂腔、柳腔、皮影、杂耍、剪纸、年画、秧歌大赛、锣鼓大赛等民间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造型各异的糖球琳琅满目,各种风味小吃和手工艺品应有尽有,每年前来赶会的中外游客有100万人之多。自1990年起,海云庵糖球会被列为国家重点旅游项目。�
清溪庵萝卜会
【清溪庵萝卜会】清溪庵又名"玉皇庙",俗称"下村庙"。位于青岛市市北区道口路。始建于元代,现已拆除。旧时,每逢农历正月初九玉皇诞辰,此处有盛大庙会,为市区三大庙会之一。又因民间有"正月初九吃萝卜不牙疼,又可治百病"的说法,故萝卜成了这个庙会的主要商品。久而久之,就有"清溪庵萝卜会"之名。又因该庵在台东镇,故又称"台东萝卜会"。1991年,青岛市恢复"萝卜会"这一民俗节日,会期为3天。会上商家云集,人流如潮,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萝卜雕刻大赛倍受欢迎,赶会的游客达100余万人次。�
青岛樱花会
【青岛樱花会】青岛樱花引进的历史已近百年,多栽植于中山公园,总数达2万余株。青岛樱花会已有80余年的历史,每年4~5月间在中山公园举行。届时,公园樱花路两侧数千株樱花盛开,花团锦簇,灿若云霞,市民们扶老携幼,亲朋结伴,前来游春赏花。青岛市近郊的许多县、市和省内各地区的群众,也都专程来青岛赴此盛会。
田横这一地名的来历。 田横祭海节的历史故事。 越简单越好~
来历:秦末齐国旧王族田横埋葬于此故而得名田横是秦末齐国旧王族,继田儋之后为齐王。陈胜、吴广起义抗秦后,四方豪杰纷纷响应,田横一家也是抗秦的部队之一。汉高祖消灭群雄,统一天下后,田横不顾齐国的灭亡,同他的战友五百人仍困守在一个孤岛上(现名田横岛,在山东)。汉高祖听说田横很得人心,担心日后为患,便下诏令说:如果田横来投降,便可封王或侯;如果不来,便派兵去把岛上的人通通消灭掉。田横为了保存岛上五百人的生命,便自刎而死,遗嘱同行的两个部下拿他的头去见汉高祖,表示自己不受投降的屈辱,也保存了岛上五百人的生命。汉高祖用王礼葬他,并封那两个部下做都尉,但那两个部下在埋葬田横时,也自杀在田横的墓穴中。汉高祖派人去招降岛上的五百人,但他们听到田横自刎,便都蹈海而死。扩展资料:1928年的时候,徐悲鸿开始创作《田横五百士》,1930年徐悲鸿田横五百士完成,整幅画讲述的是在刘邦登上帝位之后,起义的领袖田横去长安接受招安,整体画面比较悲壮。在画面上可以看到,田横面色凝重的和百姓们挥手告别,他的脸上有着沉重、凄婉还有自信。田横害怕自己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但是作为臣子他不得不去,为了剩下的将士他不得不。在画的上面还能看到一位老人和妇女带着一个孩子眼中含着悲伤望着田横。整幅画似乎都被悲伤的情绪给掩盖了,凄美而又温暖,他表现出了一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田横五百士
山东小年是哪一天
山东小年是腊月25。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祈福纳祥。过年贴春联、福字,是中华传统,山东也不例外。年三十这天,从早上一起床开始,各种年事活动就顺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为忙碌和开心的一天。贴春联、福字,在山东一般都是年三十上午进行的,早饭后,长辈们开始了包水饺、炸年货的各种准备,小辈们开始四处贴福,吵吵闹闹,贴正了,贴反了,各种欢笑,表达了人们一种辟邪除灾。小年活动的介绍年三十忙活了一天,到了傍晚,一天的重头戏开始了——请家堂。“请家堂”,即举行仪式把逝去的先祖、亲人请回家过年,在山东,这是年三十最为隆重和严肃的年事活动。山东人过年请家堂的习俗,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迷信”。它所表现的,实际上是对先祖亲人深深的怀念和尊敬。祭海节是一个因自然崇拜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最著名的祭海节是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村的传统祭海活动,通称“田横祭海节”,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祭海节。
山东人小年是哪一天
山东人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意味着一年的结束,小年通常指扫尘、祭灶的日子,被视为“忙年”的开始,由于南北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
按照山东淄博的习俗,小年这一天是要祭祀灶王爷,在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像揭下烧掉,在祭灶时人们还会把糖瓜、红枣等粘在灶王爷的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