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岩

时间:2023-05-23 06:34:19编辑:优化君

据五代徐铉撰《稽神录》载,汉代泉州有一个善禁祝巫术的人叫陈寨,为人治病多愈。时有一个漳州人叫苏猛,其子病狂,人莫能治,乃往请陈寨。于是设坛厅中,劈苏氏子,取出心脏悬于东壁,然为家犬所食。陈寨急于出门而去,顷刻,手提心脏入厅,塞入苏氏之腹,其腹遂合无恙。苏氏子醒,但连声高呼"递铺!递铺!"苏氏家人见状,莫知缘由。后来才知道是陈寨取驿吏之心而活苏氏之子。以上两个传说,一为尸解成仙,一为方士巫术,其内容荒诞不经,但它反映了古代泉州道教流传以前的方士巫术活动的情况。

道观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在泉州府治南建置了该地最早的道教宫观,称白云庙(玄妙观的前身)。东晋末年,信奉五斗米道的卢循农民军败退入番禺,控制晋安郡,时间长达一年多,道教在泉州的影响扩大。据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记载,南朝的梁代时,泉州的惠安灵鹫山上,据传有唐公、宝公、志公、化公和郎公等五个道士隐居,并在山石上刻符五道及凿刻"五公山"三个大字。

唐朝泉州的道教

唐朝的最高统治者崇奉道教,奉老子为其祖先,所以泉州的道教得到地方官员的倡导,发展很快。唐朝中后期,北方战乱较多,泉州地处东南海隅,受战乱影响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人口较多,为道教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条件。80年代中,在泉州东门外东岳行宫附近,发出一座唐墓,其劵顶墓砖打印有"乾封二年(667年),刺史上柱国";另一面打印"武吕中平安大吉"。此类唐朝墓砖,抗日战争期间庄为玑教授在泉州安溪县城郊也有发一现。这是唐初泉州道教盛行的物证。

唐朝泉州兴建的著名道观,有原来的白云庙于神龙元年(705年)改为中兴观,开元年间改名为隆兴观。据《八闽通志》载,泉州开元观在极宫右,唐神龙初建,名龙兴。开元年间(713-741年),改为开元观。此外,还有城西南的金粟崇真观和行春门外的紫极宫。

唐朝,泉州出现一批著名道士和著名道教学者,对道教在泉州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如道术精深的道士蔡如金修隐于清源山;道士郑文叔修炼于晋江紫帽山;著名道士蔡明濬修炼于晋江灵源山,他和虹岩道士罗山甫及泉州名士欧阳詹等三人有合炼道术之雅号。惠安县著名道士吴崇岳,入泉州龙兴观为道士,专攻收精炼气道术,被朝廷赐号为"通元先生"还有南安县高田山道士杨樵,精于道家的岐黄之术。著名的道教学者有唐咸通年间(860-874年)流寓泉州的罗隐。他流寓闽中,尝游晋江罗裳山和惠安螺山修真学道,其行踪被人们附上神奇的浪漫色彩,编成《画石马》等故事广为流传。唐建初(780年),避乱入闽的诗人秦系,他卜居泉州南安九日山右峰,弥年不出,精心致力于《老子》一书笺注。乡人为纪念他,号其山峰为"高士峰"。"高士峰"三个篆体大字,苍劲古朴,今犹存焉。

五代泉州的道教

五代时闽王政权推崇佛教和道教。晋江王留从效、节度使陈洪进,既推崇佛教又倡导道教。他们亲近道士,兴建道教宫观。五代末,留从效改建紫极宫于泉州城迎恩馆之西庑,陈洪近则兴建奉先观。五代闽王王延昶拜著名道士、道教学者谭峭为师,并赐号为"金门羽客正一先生"。南唐主则赐号谭峭为"紫霄真人"。乾隆《泉州府志·方外》载,谭峭,字景升,泉州晋江人,国子司业洙的儿子。博学能文,嗜好黄老之术,云游终南山、华山、岱山、诸名胜。拜嵩山道士为师,学得辟谷服炁之术。后居江西庐山栖隐洞。晚年回归泉州本籍,修炼于北郊清源山紫泽洞。

谭峭为五代泉州著名道士,在全国道教史上亦占有重要的一席位置。他的道教著作《化书》流传至今。

宋代时兴盛

宋代,泉州受北方战乱影响较少,经济、文化继续发展。元祐二年(1087年)设置市舶司,海外贸易地位与广州、明州同列。宋政权南渡,竭东南之财以支天下之全费,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急速上升,集儒、道、释文化之大成的理学也十分盛行。泉州的道教经历唐、五代时期的发展,至宋代进入儒、道、释合一的新时期。

宋代,泉州兴建或重修大批道教宫观,仅方志上记载的就有天庆观、广孝观、净真观、柏庭观、碧虚观、东岳行宫、城隍庙、法石真武行宫,清源山纯阳洞、北斗殿和真君殿。还有惠安的崇真观,安溪的通元观和南安的徐道庵等。

宋代泉州出现不少著名的道士。他们或善书法,或精于岐黄,或有种种灵异而名闻于世。如精于琴法的天庆观道士苏绍成,朱熹前往拜访,赠"廉静"二字,且为其琴作铭。以清修道学著称的天庆观道士陈以文,庆元年间(1195-1200年)赐号守素冲虚大师。"头戴通草花,行歌于市"的清源山纯阳洞的裴道人,清源山天柱峰的道士林道和法石院的碧桃道人,都是当时著名的道士。

宋代,泉州道教学都博览广采道家经书,著书立说,对后世影响较大。如名宦吕惠卿(1032-1111年),泉州人,进士出身,累官参知政事,原为王安石新政的支持者,元丰元年(1078),向神宗皇帝上表章,并递上所撰《道德真经传》4卷,希冀作为治国之道。

曾慥,泉州晋江县人。绍兴十一年(1141年),擢太府正卿,总领湖、广、江西财赋。绍兴十七年(1147年),任虔州知州。他编纂巨著《道枢》,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

宋代居住泉州的士大夫都很重视对道教诸神的崇奉,他们都借对道教神仙的祀奉来宣传儒家思想,或为发展海外贸易服务。如嘉祐二年(1057年),侍郎赵涯创建烈庙(即以后的府城隍庙),以城隍庙与地方官阴阳互为表里,治里泉州。嘉定、绍定间两度知泉州的真德秀,多次写《真武殿祝文》,到法石真武行宫祀道教玄天上帝,以祈消弥水患,保证农时。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尚书张汝锡修建东岳行宫,以祀道教四方神之一的东方青帝。知州倪思很敬重天庆观道士陈以文。理学家朱熹敬重道士苏绍成。真武庙又成为宋代泉州"郡守望祭海神之所",商人外出经商,祈求神灵保佑,香火旺盛,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宋代泉州海外贸易的发展。

元代时发展

元代,元太祖和元武宗均尊崇道教,经常赐封著名道士,所以元代泉州的道教也很兴盛。《元典章》载,道士可免除差役,为元泉州道教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元典章·礼部》载,中央设宣政院、功德使司两个衙门,专门管理"和尚先生"(包括僧人和道士)等各门宗教僧人,且在地方各路、府、州、县设置下属机构,称僧录司、僧正、都纲等,具体管理地方各门宗教。皇庆二年(1313年),元廷又同意各处路、府、州、县的寺观,推举"有德行,知佛法"的长老,由"众和尚(包括道士)保举",经有司批准而季任为"僧官",以处理寺庙宫观内外事务。至元十八年(1218年),著名阿拉伯人后裔蒲寿庚,时膺任福建行省左丞,与受道学影响极深的兄长蒲寿#$%& ,两人"协力捐财",重建清源纯阳洞道、佛寺观。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蒲寿#$%& 之孙蒲一卿与万户孙信斋,再次协力修缮清源山纯阳洞道、佛寺观,至今名留摩崖之上。元贞元年(1295年),改泉州天庆观为玄妙观。

明代民间盛行

明代,据《续通志·职官略》记,中央置"道录司";府置"道纪司",设都纪、副都纪各一个;州置"道正司",设道正一人;县置"道会司",设道会一人。明朝政府这种管理道教事务的官史,一般由道士充任,只设官职,不给俸禄。泉州"道纪司"设在玄妙观。

明朝前半期,道教仍然盛行,泉州修建不少的宫观,如洪武年间(1368-1398年),重修建紫帽山金粟真观。惠安人杨必禄、张崇道重建惠安东岳行宫。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记,明初,有纪道士寄寓泉州玄妙观,其徒为著名道士董伯华。明朝中期,封建统治思想支柱是儒家思想,视道教为异端,但又强调"神道设教"以助教化,又吸收道教某些思想来充实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有效工具。故明朝中后期,上层道教虽然逐渐衰微,然民间道教仍然十分盛行。如永乐(1403-1424年)、天顺(1457-1464年)、成化(1465-1487年)年间,屡次修建泉州紫极宫;正统九年(1444年),道士吴云靖于紫帽山建古玄室;景泰三年(1452年),重修德化崇道观;宣德年间(1426-1435年),李森建安溪清溪宫;景泰年间(1450-1457年),道士陈静怀重建惠安科山寺;天顺年间(1457-1464年),李森兴建龙津观。

明代泉州也出现一些著名的道士,如吴云靖、董伯华。董伯华,晋江人,得道于吴云靖,后尸解清源山紫极宫。伯华在世,"赠所善郭姓风、雷、云、雨诸画像,及雷石一块,磨水可以愈疾"。这四幅画像,被称为"四顾眼",即欣赏者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画中的风、雷、云、雨诸神的两只眼睛,都与欣赏者的两只眼睛相对,所以称"四顾眼"。堪称明代泉州地方图画之绝技。如今,这四幅画仍然完好保存于泉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

本世纪50年代初,厦门大学人类学教授林惠祥来泉州考古,据传泉州东街郭氏后裔仍然保存着祖传道教雷公石和云、风、雷、雨神图,立即拜访郭家。其后裔表示雷公石可赠与厦门大学,但"四顾眼"图画则不知去向。50年代末,厦门海关发现"四顾眼"图画,送还泉州。

我国民间早有雷公的传说,以为雷公一手拿斧,会从天上打下来。汉代山东武氏祠石室的石刻,便有雷神像。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云:"世人有得雷斧、雷楔者,云雷神所坠,多于震雷之下得之"。这就是说,远古人类的石器埋于地下,雷雨后因流水冲刷,露出地面,被人发现,不知为何物,大惊小怪,于是便产生迷信,甚至要用雷公的威力来避邪治病。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把雷公石列为药物之一,并注明其功能是"主大惊失心,恍惚不识人",其用法是"并石淋,磨汁服,亦煮服"。

泉州的雷公石,其实是新石器时代的石锛,呈长方形而扁平,长14.3厘米,最阔处6.3厘米,最厚处2.2厘米。刃口一面斜削,另一端原应是平的。但已被磨水治病,磨成浑圆了。雷公石今保存于厦门大家人类学博物馆。明代董伯华的风、云、雷、雨画和雷公石的重被发现,为我们研究明代泉州道教思想文化,提供了实物。

明代泉州也出现一些著名的道教学者,如进步思杨家李贽、官绅陈用宾、解元李光缙等。

清代开始衰微

清代,最高统治者采取重佛抑道的政策。乾隆皇帝时,正一真人的官阶由二品降到五品,并禁止其差遣法员传度。又限制天师的的职权,只准许他统驭本山道众。道光皇帝时,宫廷停止了传统的天师朝觐礼仪,上层道教的地位日益衰微。但是清朝统治者仍然继续利用民间道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补充。所以泉州的民间道教仍然流行。据《皇朝文献通考·职官考》载,清朝道教职官承袭明制。泉州"道纪司"仍设于元妙观(康熙间避讳改名)。明清时,泉州正式道士必须到江西龙虎山天师府受箓,方能取得道职。

清政府为了"有助教化"的目的,对泉州一些重要的宫观屡加修缮,因此一部分道教宫观得以保存。如元妙观、东岳行宫、府(县)城隍庙、北帝庙、法石真武庙。清代泉州地方政府也对一些重要道教观,提高祭祀规格以利教化。如清初对府、县城隍庙进行春秋二祭、光绪十九年(1893年),对泉州城里三教铺龙宫庙的城隍神,敕加"昭威"封号。

清代,泉州也出现一些著名的研究道教的学者,如康熙间宰相安溪人李光地。

民国时期

清末以以后,泉州的道教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以及受外来宗教文化(基督教、天主教)的冲击。特别是20世纪20、30年代,泉州地区曾经出现破除迷信的运动,民间道教受冲击最为严重,许多宫观、礼器遭毁,道士有的被迫改行,多数则散布于民间,为人斋醮、度亡、做法事度日子。因此很难找到有关道教理论修养较高的道士。据民国初年统计,泉州城及近郊的道士尚有二三人。即使是泉州最早、最大的道教宫观--元妙观,也中是在三清殿里住着几个外省来的全真道士,亦因与本地世俗化了的道士不和,住观不久即纷纷离去。其时,地方不靖,军阀混战,土匪猖獗,宫观常为驻军占据,而山林岩洞更为土匪巢穴。民国八年(1919年),泉州清源山南台岩道士杨吾善,即为土匪劫杀。

民国初期,泉州道士必须到江西龙虎山受箓,方可取得正式道职。后来此制度逐渐废弛,而简化为抄写受箓捷报、路引、关文、符箓作为入道手续。泉州的道士分为中尊,绅士,通过评议认可,并向"道纪司"和政府有关部门备案,称"纳尊"。经"纳尊"仪式,方可承认为"中尊"。

泉州、晋江、南安等地,历来是富庶侨区,民间道教很盛行。本地的道士多为正一派,又多为在家道士,不持斋。这些道士《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这些世俗化的正一派道士,与外地来的全真派道士有矛盾。如泉州城区元妙观的前殿为外地全真道士住持,主张修持,祀三清,但经济收入甚微。而后殿为本地世俗化正一派道士住持,为人做法事,经济收入甚丰。因此观内两派道士经常摩擦,后经泉州地方著名绅士探花黄贻揖调解而一度趋于缓和。但前殿全真派道士因收入微薄,生活无道,先后离去。至于各县和乡间宫观的道士,全靠所在地做法事维持生计。

民国时期,泉州道教表现了儒、道、释合一的特点。这个特点,早在宋代开始出现,经元、明、清,可以说合儒、道、释而形成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神团系统。在这个神团系统里,有孔夫子、关夫子、玄天上帝、如来佛祖、菩萨、十八罗汉、地府阎君、祈仕妈、保生大帝、天妃、和不知名的王爷、夫人妈,不家历史人物蔡襄、张巡、陈元光、郑成功,等等。可谓儒、道、释和杂神济济一堂。这种三教合一的庙宇十分普遍,而特别著名的有泉州城门内南门天妃宫和石狮永宁镇的虎岫寺。因此,一些道教宫观逐渐被改造成以祀佛为主的寺庙,同样,也有一些佛教寺庙被改造成为道教神仙为主的宫观。这成为当时泉州道教传播的一大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泉州市人民政府设立宗教局,指导管理各门宗教。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士享有公民平等权利。1954年,泉州市文化馆组织"道情组",成员包括泉州市区、晋江和南安等地的道士,搜集整理流传在泉州地区的道教音乐、舞蹈。如"龙宫献宝"、"五梅花"、"玉如意舞"、"土地公 土地婆"、"钟馗戏鬼"等。有的节目还参加晋江专区、泉州市的文艺汇演和踩街活动。1957年4月,泉州东岳庙道士陈犁头赴北京,参加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选举陈犁头为会长。

1965年,泉州道教停止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元妙观、府城隍庙被拆毁改建,没收法器,道士改行。1980年以来,人民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间断多年的宗教活动逐步得到恢复,泉州一些著名道教宫观相继修复和开放,如泉州城区的东岳庙、府城隍庙和永宁镇的城隍庙,永春县城的桃源殿(玄天上帝宫)等。1989年12月,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成立(1997年改名泉州市区民间信仰研究会),出版《泉州道教文化通讯》、《泉州道教文化研究》和《泉州民间信仰研究》等季刊。1995年5月,泉州道教协会成立,会址设元妙观。

泉州道教传播

明、清时期,随着台湾的开发,许多泉州人渡海到台湾垦殖,道教也东传台湾。同时,西方殖民者东来,占据东南亚各地,为了掠夺当地资源,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时,苦于残酷封建掠夺和战乱的泉州人,迫于生计,大量移民东南亚各国。鸦片战争后,根据不平等条约,有更多的泉州苦力被往东南亚、美洲和澳洲。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从泉州迁徙数万人到台湾垦殖,他的后代继续从泉州移民台湾。施琅统一台湾后,又迁移许多泉州人开发台湾,这些泉州的移民带去了泉州的道教信仰。如石狮市永宁镇城隍庙分炉台湾鹿港等地,多达100多座;安溪县城隍庙分炉台北等地,多达200多座。据《泉州市华侨志》载,1841年至1875年,泉州地区出洋人数达164280人,年平均出洋人数4694人;1906年至1911年,泉州地区出洋人数达198377人,年平均出洋人数达33063人。泉州的道教文化亦随移民向世界各地传播。

道光年间,有泉州籍人在新加坡建立道教天公坛、天福坛、天福宫。民国14年(1925年),泉州岳庙道士陈高迨旅居新加坡,设立混元道堂,传播道教文化。陈高迨的第三子陈国显、四子陈国铭父职。故今日新加坡的道士,均为陈氏的嗣传。法国汉学家施舟人教授,研究道教法事仪式,赴新加坡拜陈氏为师,成为陈氏道家第24代嫡传弟子。

五代以后,泉州出现不少道教著述,其中一些著作对泉州乃至全国道教的流播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对保存我国的道教思想文化作出了贡献。泉州主要道教著作分列于下:

五代。有谭峭撰的《化书》6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其道学理论多出于黄老,其间糅合儒家的思想,有的篇章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如《化书·术化》云:"至淫者化为妇人,至暴者化为猛虎,心之所变不得变。是故乐者其形各,喜者其形逸,怒者其形刚,忧者其形威,斯亦变化之道也。小人由是知顾,六尺之躯,可以为龙蛇,可以为金石,可以为草木。大哉斯言!"所谓"至淫者人为妇人"句,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偏见,然《心变》一篇却道出心变人则变得朴素辩证法。即使有六尺之躯,只要心变坏了,其人的价值不如草木。

宋代。有吕惠卿撰的《道德真经传》4卷、《庄子解》10卷、《中太乙宫碑铭》等。《道德真经传》4卷,收入道教经籍总汇--《道藏》。此书所说的主要是宋神宗"以高真之质而出应君师,以妙本之余而形为事业",这样的皇帝就可以"同天下华胥,见神于姑射"了。意思就是说,皇帝以《道德经》为准则治理国家,那么老百姓就能像姑射山上的仙人那样生活于无忧无虑之中。

曾慥撰的道教巨著《道枢》,全书42卷。涉及道教的哲学,如太极、坎离、黄庭、阴符、坐忘、水火、服气、炼精、胎息、返真,等等,各辑为专篇,并列诸家之说。全书所收道教丹家,都引原著,并注其真名,为研究道教炼养方术的重要著作。如《坐忘篇》上(卷二)云:"心者一身之主,神之帅也。静而生慧矣,动则生昏矣。学道之初,在于收心离境,入于虚无,则合道焉。"这里提到的所谓"收心",即为内炼的基本功。所谓"虚"者,即"有闻如不闻,有见如不见焉。毁于善恶不入于心,其名曰虚。心虚则安心,安则道自来矣。"这便是道教和《道枢》提倡的炼养方术的理论。

此外,《道枢》收集不少宋徽宗等帝王儒士的养生心得,提出"导养之方,治性保形,行之不怠,进行长生"的理论。这些炼养方术,既有辩证的成分,也有主观唯心的理论。所以《道枢》一书,不失为中华文化和中华科学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道枢》一书被收入道教经籍总汇--《道藏》。清代,又被收入《道藏辑要》。曾慥的道教著述还有《至游子》2卷和《集仙传》等。

此外,宋代泉州人的道教著述还有留元刚撰的《云峰入药镜序》。刘骥撰的《老子通论》2卷。陈权撰《道德经注》。黄址撰的《南华真经解》等。

明代,据民国《福建通志》、乾隆《泉州府志》,泉州市地方志编辑委员会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泉州人著作目录提醒》,以及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编印的《道教文化研究通讯》等书辑录,泉州人的道教名著有:汪旦撰的《道德经注》、《黄庭经注》、赵建郁撰的《参同契释》,李贽撰的《老子解》2卷、《庄子内篇解》2卷和《易因》2卷,陈用宾撰的《悟真篇注疏》、《还真大旨》、《大道指南》和《道德经契心录》、郭宗盘撰的《老子解》4卷、《庄子解》4卷,周茂中撰的《黄庭经注释》、《参同契注释》、《悟真篇注释》和《感应篇注释》,苏希栻撰的《庄子注抄》4卷,李光缙撰的《南华肤解》,郑字明撰的《阴符经注》1卷、《道德经注》2卷,黄乔栋撰的《老子解》,韦际明撰的《南华经注》1卷、《儒道释考》3卷,吴载螯撰的《阴符经运灼》,戴亮策撰的《老氏骊珠》、《南华知知解》,林欲揖撰的《道德经注》2卷,陈洪壁撰的《参同契解》,洪天馨撰的《参同契解》、《悟真篇解》,陈荣选撰的《道德经解》和《南华经解》。

明朝中后期,泉州人李贽(1527-1602年)著《易因》,后被收入道德经籍总汇《道藏》。李贽的晚年,用七年时间研究《周易》。据李贽的学生汪本钶的《卓吾师先师告文》云,李贽读《周易》的情况是"每卦自读千遍",达到"忘食忘寝"的地步。李贽作《周易》的目的,是对历代注解《周易》之书的不满,以为多属臆测附会,使"《易》道大丧",遂欲自著《易因》,阐发《周易》经传之本义。李贽认为孔子以后的《易》学,多悖《周易》大旨,所以他自命说"夫子之所攸赖",担当起疏理《易》义的重任。后李贽又避祸入河南商县的黄檗山中继续研究《周易》,修改《易因》,直到友人马经伦保护他到河北通州,乃继续修改《易因》。一直到他被捕入狱前,《九正易因》方告脱稿。所以这是他最后学术著作。

清代,因为上层道教的衰微,地方世俗化的民间道教的盛行,所以泉州人研究道教的著作就不多了。有陈年撰的《阴符经解》2卷,王命岳撰的《感应篇引经征事》2卷,黄志美撰的《金丹指南》,李光地撰的《阴符经注》2卷、《参同契章句》和《鼎符》,蔡起撰的《道德篇》,黄煜撰的《修真要言》,李日升撰的《读老牖规》等。

近现代。民国以来,泉州的道教因受新文化运动和外宗教文化的影响而进一步式微,道教的著作更少子。唯有民国时期的周子秀撰的《性命圭旨评注》(手抄本)、辑的《诸真语录》(手抄本)和辑的《吕祖仙经》(手抄本)。

道教在泉州流传一千多年,宋代以后,儒、道、释为格局的文化思想形成,对泉州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泉州的岁时、婚事、生育、寿庆、丧事。营建和避邪等民俗,无不打上道教的烙印。此外,泉州的地方戏曲、雕刻艺术、医药、体育民间文学等,都深受道教的影响。

对民俗的影响

泉州保留不少与道教有关的民俗。泉俗正月初九日叫“天公生”,即天诞,也称“天香”,为玉皇大帝的生日,要举行各种活动“祈年拜天”。正月十五日(上元)夜张灯,举行迎神赛会,谓之“进香”。按旧俗,每年正月,泉州城区要举行盛大的众神大游行,自清早至深夜,盛况空前。乾隆《泉州府志》引《温陵旧事》详细记载清代泉州的游神活动的盛况。每年正月,各铺、境推举出德高望重。而且富于资财都为主事,集合资金,定期设醮,然后迎神,周巡其境。境内居民,家家户户置几案,焚香楮甚恭虔。如绅富之家事先有祈请,则负责妆神像,名叫“赛答”。饰假面具,高擎其座及于门楣、屋檐。正神入座后,其前行开道者为“某将军、某元帅”等道教杂神,皆由人妆饰入座,挺立抬中。游行时道路高低转折,挺立者“凝然不动,足称绝技者”。游行队伍中的乐器,有马上吹、步吹、五音铜鼓;旗之部有高招旗、五方旗、帅旗、三军司令旗、清道旗、飞虎旗、巡视旗;执事则戈、铤、矛、戟、剑、箭架、盾、刀;还有村官、骑士、奚奴、军校、苍头、旗手之类。神像有四人抬和八人抬两类,视其神格而定。太吴真人、天妃神像等采用缓步而行,而其他诸神像皆采用奔驰冲撞,其“疾如风,虽奔马弗及”。队伍中的“异饰面,极为丑态,鸣鼓助喊,以为神威。”而神行列之“前为道士,又前为鼓吹,又前为巡逆,虎冠假面为厉鬼之形。”凡一日之会,大抵如此。

入夜,其首事者鸣锣知各家“门首点灯,二更时呼出灯牌、火把”。于是,不论大小人家,各持一盏长柄方灯,或执香灯,上书写“风调雨顺”、“祈保平安”。每间隔十步,就有一个四人抬的钟、鼓架,四周饰以灯火、锦、缎、流苏。鼓鸣于内,钟声应于外。又有一种类似钟、鼓架的“香架鼓吹”,形如“吴下酒船,长河官座,四周纱屏,画山水人物,皆名笔也。灯火三层,爇沉檀其上,香闻数里矣。”而整个游神的行列中,“关大帝。吴真人灯牌,以数千万计,钟鼓架、香架同,以数百计,火炬亦千百计”。是夜,泉州城区的盛况是“长街一望,如星宿,如燎原”。最后,府志补记:“凡兹皆不招而至,不约而同,欣欣而来,满愿而归者。”以上记载,表明清代泉州民间道教的盛行,也表明清代泉州道教的某些仪式活动,已演变成为民间习俗,而逐渐成为泉州民俗的一部分,有的一直延续到今天。今日泉州地区乡间民俗的“巡境”和台湾民间的“巡境”民俗活动,皆渊源于此。

乾隆《泉州府志·风俗》引隆庆《泉州府志》云,这种盛大游神活动,居民负担颇巨,“多者费数百金,少者亦不下十金”。又引万历《泉州府志》云,游神之举,“妆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引起争端”。再引《闽书》云,“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妆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

按泉州道教民俗,正月十五日天官赐福,各家要祭祀祖先和吃元宵丸。三月,清明节,俗称鬼节,各家要祭祀祖先和扫墓。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大门插松艾避邪,以纸扎大舟和五方瘟神,然后焚之。七月七日,为七娘夫人神诞,各家设神案敬七娘妈,并焚烧“七娘纸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据传是日地官赦罪,各家做“普度”祭祀祖先和无祀鬼神。八月仲秋日,以薯、芋和月饼祀神与祖先。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据传水官解厄,沿溪河居民做“水普”。十二月廿三日,要祀灶神,谓之“送神”。据传是日灶神上天,各家设酒菜佳肴送之,希望在天帝面前多讲好话。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各家隆重祭祀神和祖先,“烧过年金”,吃团圆饭。此外,每月的初一、十五日要敬天公,初二、十六日要祭土地公。晋江石狮市区城隍庙的“七大巡”神的生日,也成为民俗节日,其盛况罕见。还有许多铺、境的道教俗神的生日,也都演变成为地方民俗的节目。

古代泉州还有雕刻石狮镇风、镇邪的道教风俗。泉州道教的堪舆家认为“甲卯风为风水之大忌”,故刻“石头风狮”以镇风。现在泉州随处可见单只的昂头朝前的“风狮”。此俗现在金门县仍然很流行。风狮往往置于村口大道旁,或置于自家大门口。而现在则发展为石狮镇邪,往往于大门口两旁各坚立石狮,昂首雄踞,既是作为镇邪之用,亦可作为艺术品点缀。

泉州还有一种与道教风俗有关的风俗,即私家住宅朝巷口正中(即丁字街口),必须于朝巷(街)正中的墙面上刻上一个狮头。这种刻“石敢当”镇邪的风俗,在泰国首都曼谷也可以见到,可知“石敢当”也是曼谷华裔驱魔祛灾的保护神。据传“石敢当”是古代大力神,专司抓鬼、镇邪。据传《闽中金石志》载,宋庆历五年(1045年),张纬知莆田,“再新县中堂,治地得石,铭文曰: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大历五年(770年)四月十日也”。可见,立“石敢当”的社会功能是避邪、镇鬼,为百姓和官吏造福,且为儒家的教化服务。这种民俗在今日的泉州、莆田、福州和闽西还很流行。如今,有的则于巷口的墙下,筑一座祀土地公的小庙或刻“四洲佛”像替代,道教信众认为可以避邪。

此外,民间婚事的“拜天”、“谢地”庆典,以所谓“生辰八字”测算;民间的求子和其他妇幼问题,即找祈仕妈祈祷;寿庆要拜天、谢天;丧事要做功德,超度亡魂;破土建屋要举行“安土”、“上梁”、“镇宅”等仪式;造船航海,从开斧动工到造龙骨、安桅、落成下水,都要举行法事。避邪的形式,除前文说过的“石敢当”、土地公、四洲佛以外,有的在屋梁上、门楣上、厅堂中、照墙上等,悬挂八卦图案。还有,古代丧葬,下葬处要埋下“买地券”,标明墓地四至,写上道教咒语,并于墓地树石碑,上刻“土地神(即土地公)三个大字。今此葬俗已演变为树“后土”石碑。

对地方戏曲的影响

泉州的“法事戏”又称“打城戏”,原为僧、道法事后的余兴,以后逐渐由法事仪式而搬上舞台。最初,是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个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中受苦,救苦道士要引渡亡灵出城,最后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其方式是一女子披上头巾代表亡灵,一男子(由道士妆扮)代表道士对着说唱。这种仪式也叫“打桌头城”。

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演员由原来的一男一女,发展至一二十人,有布景、道具和剧目,在广场表演。后又发展为舞台戏剧。其表演艺术、科步、身段、曲调,有的吸取提线木偶的表演艺术,又吸收梨园戏技艺和京剧的武技,形成一个别具一格的地方戏曲形式,是为泉州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且驰名于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道教法事中的法乐和打城戏中的道情调乐典及打击乐,是泉州民间文化的艺术珍品。其武打的技艺,又与传统的南少林拳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为南少林拳术在泉州的活文物。

对泉州艺术的影响

神佛造像、庙宇的出现使泉州雕塑、建筑出现新的气象。清源山老君石雕坐像高5.1米,厚7.2米,宽7.3米,为北宋的巨型石刻,刀法柔和而有力,线条简练,衣褶分明,两眼深邃平视,耳大垂肩,左手按膝,右手靠石几,闲逸安详,它既精致,又不失夸张,很有特色,堪称宋代石像雕刻艺术代表作,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妙观紫微殿的六角形石柱上的透雕石龙盘旋飞舞,昂首腾空。观中前殿两庑的28宿泥塑像,出自民间著名匠师之手,形态各异,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清乾隆年间塑造的府城隍庙照墙上的大幅麒麟彩色琉璃浮雕,是泉州道教雕塑艺术品中之佼佼者。

明代道士董伯华所绘的“风、云、雷、雨”4幅道教神像,即被称为“四顾眼”的珍品,是古代泉州道教艺术的代表作。

此外,元妙观、东岳行宫的主殿建筑形式,都采用重檐歇山顶建筑,整体美观稳重,内部空间扩大。元妙观、东岳行宫、府城隍庙和法石真武庙的山门,都采用牌坊体建筑,且多为三开间庙门,气派恢宏,十分壮观,是闽南地区的典型古建筑群。

道教丰富了泉州的民间传说。泉州流传着与道教有关的民间传说很多,著名的有蔡襄修建洛阳桥的故事。还有罗隐画马石、吴真人丝线诊脉、裴道人除蛇妖、吕洞宾与韭菜成、董伯华卖雷和飞阳庙与金鸡的故事。

泉州的地名也渗入不少道教神仙的名称。如土地后、二郎巷、祈仕巷、裴巷、天后路、大城隍口、小城隍口(县城隍)。青龙苍、上帝宫巷和登仙桥巷等。这大约是该地历史上祀奉过有关道教神仙,或道教的民间传说与该地有关而得名。

对泉州文化的影响

泉州的民间谚语与道教有关的很多。如“阿散仙”(喻游手好闲的人),“有烧金就有保庇”(鞭鞑贿赂之风),“仙人打鼓有时错”(喻犯错误难免),“通天教主专收无好徒弟”(喻别人的手下人不称职),“乞丐背葫芦-----假仙”(嘲笑伪装行为),“阎罗王嫁女儿----鬼抬鬼”(指物以类聚),“做天公也难中众人意”(喻办事难),“本地道士治本地鬼”(喻必须先知情,后方能解决问题)。这些有关道教民间谚语一定的哲理性,耐人寻味,丰富了民间的语言,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富。

医药方面的影响

近代泉州地区有10多家专事生产、销售丹膏丸散的老字号店铺,它们大多创业于明清代,世代相传,且与道教单传秘方有关。如城隍庙种德堂徐镜心的“万应神曲”;西街台魁巷内保和堂的“白塔疗膏”;扶元堂的疥药;柯世德的消炎膏;炎尝的 #$%&丸(专治初生婴儿的破伤风);保婴堂的“保婴丹”(专治幼儿惊风病);花桥慈济宫的“金汁”(专治发高热病症)。还有东门的“秋石丹”(专治过度劳累)。泉州花桥慈济宫,设有义诊所,施医赠药,且辟有草药园圃,栽种中草药,设置“金汁”制作、储藏地窖,对民间卫生事业作出贡献。道教讲清心寡欲,修性养神,又讲按摩,还讲导引(武术),三者称炼气功。泉州现行的“八段锦”、“太极拳”,其源流皆与道教有关。

航海方面的影响

道教与泉州古港的航海技术关系十分密切。16世纪,泉州的航海者写了一本航海针路的书,该书名《顺风相送》(作者佚名),书中载15条航线,从泉州启航的占10条,太武山启航3条,福州启航2条。《顺风相送》的开篇是《地罗经下针神文》,是一篇开航前举行祭祀祷祝的告文,文中罗列奉请的道教神仙从四值功曹使者、历代御制指南针祖师、通阴阳仙师,历代过洋知山、知沙、知浅、知深、知屿、知礁祖师、罗经二十四向位尊神、罗经坐向守护尊神、鲁班师父部下仙师神兵将使、天妃及千里眼、顺风耳部下神兵,等等,数十种道教神仙。

《顺风相送》开篇的祷告文曰:祝“扯起风帆遇顺风,海道平安往回大吉,金珠财宝满船盈荣”;“朝暮使船长应护,往复过洋行正路,人船安乐,过洋平善,暗礁而不遇,双篷高挂永无忧”。而其中航海针路“浯屿大泥吉兰丹”记载如下:浯屿(金门)开船碇内开。用丁未(113度)及单丁(105度)针七更船平南澳坪山外(广东饶平海上南澎列岛)。针路一直往西南方向,直至用坤申(142度)及庚西(172度)针三十更,船取吉兰丹(今马来西亚)港口。是泥地抛船。用单申针七更船六坤,坤身尾有浅,过西边入港是大泥(北大年,在泰国南部)。这说明古代泉州金门出了,经越南、马来半岛到泰国的航线,是借道教八卦方位来计算航程和航向的《顺风相送》的作者是航海的行家,又精通道教八卦术,所以能够操作罗盘诸细节,且把航海技术常识神化,这就不是一般道士所能做到的。

社会经济的影响

伴随着泉州道教的祭祀和庆典活动,因此产生一个生产、销售宗教用品的市场。近代,有些店号驰名海内外,如西来意、西方国、西佛国、西明国、西藏国等。其中尤以西藏国最为著名,专门雕塑木、泥神像,作品造型优美,远销东南亚。生产香料以博山堂最著名;金传胪的纸扎闻名闽南。此外,还有蒸制名类糕、 #$%&食品。据1952年泉州市工商业登记资料,是年泉州城区有生产、销售金楮居民35户、香料16户、鞭炮16户、糊纸7户、雕塑神像2户、制神灯 7户(兼营刺绣神袍、铸造神器、印刷经书)、彩亭店6户、木主店2户。形成一支数量不小的生产经销道教用品的职业队伍,也形成一个专门销售道教用品的市场。

文化交流的影响

台湾道教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由泉州传播过去的。随着海峡形势的缓和,台湾道教宫观组织多次回乡谒祖进香团,到泉州进行谒祖和举行文化学术交流。如1990年4月,台湾保生大帝联谊会会长、学甲慈济宫董事长周大围和顾问李炳南先生来泉州访问。5月,组织438人的庞大进香团到泉州花桥慈济宫吴真人行医参谒。进香团成员有69位病人,得到花桥宫义诊医师的治疗,一时传为佳话。1990年12月和1991年8月,又两度到泉州吴真人慈济宫参拜。1993年6月,周、李二位先生,又专程赶赴泉州参加《吴真人与道教文化》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吴真人与道教文化》文集,加强了泉州与台湾的“五缘”文化交流。此外,石狮市永宁镇的城隍庙,古代分炉台湾的台中、彰化、台南和鹿港,至今在台湾有100多座分炉城隍庙。1989年3月和1991年5月,台中市灵兴宫两次组团到永宁城隍庙谒祖。1994年,石狮市也组织道教代表团到台湾回访。1997年3月,泉州市道教代表团也应邀到台湾访问,受到台湾道教界热情的接待。这表明道教对泉州与台湾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一定要爱你原唱

下一篇:易巴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