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31 12:45:04编辑:优化君

"洩湖"这个字怎么读

潟湖(xì hú)(误称泻湖、洩湖,由于潟字少见并被不少人认为是繁体字,其实不然):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在潮流作用下,可以冲开堤坝,形成潮汐通道。涨潮流带入潟湖的泥沙,在通道口内侧形成潮汐三角洲。潟湖沉积是由入潟湖河流、海岸沉积物和潮汐三角洲物质充填,多由粉砂淤泥质夹砂砾石物质组成,往往有黑色有机质粘土与贝壳碎屑等沉积物。


潟湖的写法辨正

常有人把“潟湖(xì hú)”误作“泻湖(xiè hú)”。其实“潟”字和简体或繁体的“泻”字,读音、意义都不同,“潟”字并不是“泻”的繁体字。根据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为潟湖,泻湖是其曾用名。也就是说,如果将“潟”字写成“泻”,是使用了不规范的、应淘汰的旧式提法;而写成“泻”的繁体写法,则是不仅使用了不规范的、应淘汰的旧式提法,而且是在书面表达中滥用或误用繁体字了。“潟”,音细(xì),含义是指海边咸水浸渍的土地,也称咸卤地。潟湖就是指那些位于海边咸卤地带的湖泊。而如果用“泻湖”二字代表海边咸卤地带的海迹湖,既不是英文的音译,也不能从字面意思上说明这种海迹湖的任何特点;若作为“潟湖”的简体字写法,显然也说不通。“潟”(xì)这个字少见于现代汉语,是卤咸地之意。由于较常见于日语(如日本地名新澙),且与“泻”字的繁体写法相似,不少人以为是繁体汉字,其实不然。不过,习惯上对潟湖称谓的混淆由来已久,甚至有些专业背景的人也弄混了。潟湖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它是指由离岸沙洲与海岸间部分被沙洲拦租的海水水域。潟湖内之水最初为纯海水,而内外海水可藉离岸沙州间的潮口互相流通,由于离岸沙洲屏障了波浪涌动,因此潮流所挟带泥沙逐渐沉积于潟湖内。久而久之,潟湖海湾与大海隔开,甚至可能继续演化成淡水湖,比如著名的杭州西湖原来就是个潟湖。历史上,“潟湖”一词曾一度被写为“泻湖”(如1983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276页),但已重新规范为“潟湖”(见1996年版《现代汉语词典》1354页),在该版本《现代汉语词典》1395页的“泻湖”词条中写道:“泻湖,潟湖的旧称。”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早已审定公布,将误用多年的泻湖(xiè hú)正名为潟湖(xì hú),在该机构公布的《地理学名词》等文献中可以查到相关表述。此外,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的术语查询 中,可以发现“潟湖”可以看到该术语隶属于:1)地质学→地质学总论、2)地理学→地貌学;“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为潟湖;“相关术语”中介绍,曾称泻湖;“英文等价术语”为lagoon 。而查询“泻湖”则显示“汉语推荐使用规范名词”为潟湖,潟湖曾称泻湖。至此,这个由形近字引起的术语混乱在官方正式表述中得到了纠正。

潟怎么读?

潟,拼音为xì,声母是x,韵母是i,声调是第四声。意思:咸水浸渍的土地:潟卤(盐碱地)。潟是卤咸地之意,如《史记·货殖列传130》中载有“地潟”;《汉书》中载有“海濒广潟”,现较常见于日语。由于很多人不懂得“潟”这个字或认为是“泻”的繁体字,所以经常把该词错写成“泻湖”。部首:氵 总笔画:15 部首外:12 98五笔:ieqo 86五笔:ivqo 郑码:vnru 统一码:6F5F 仓颉:ehxf 组词:1、潟卤 拼音:[ xì lǔ ]释义:盐碱地。也作舄卤。2、广潟 拼音:[ guǎng xì ]释义:同“广斥”。《史记·夏本纪》:“其土白坟,海滨广潟,厥田斥卤。”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潟﹞,一作‘泽’,又作‘斥’。”3、潟湖拼音:[ xì hú ]释义: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泥沙封闭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环礁所围成的水域。有的高潮时可与海相通。

陕西洩湖人作文400字左右

  大家都有自己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骑自行车、第一次炒菜、第一次游泳……而我这次要写的却是第一次独自一人去超市。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觉得独自一人去超市很危险,很容易被坏人拐走,然后卖给别人。但我的想法却和你们不一样,我觉得这次逛超市是既刺激又有趣的,因为妈妈还给我布置了任务。相信大家都想听一听,好吧,那我就分享给你们吧!
昨天晚上,我和姐姐刚从超市回来,妈妈就像警察一样检查了我们买的东西,然后说:“怎么没有我要买的小黄鱼,还有这个奶茶怎么买那么多?”我说:“小黄鱼我们忘记买了,那个奶茶大特价,而且买一送一,所以……”姐姐打断了我的话:“哎呀!那个蛋糕满18可以送一盒抽纸的,我们买了刚好18,但忘记拿抽纸了!”我想出了一个主意,说:“要不我跑回去拿。”妈妈说:“好的。顺便买十几条小黄鱼和五杯奶茶。”我说干就干,接过钱和小票,拿来一个塑料袋,妈妈嘱咐我:“路上小心点,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我点了点头,朝超市走去,到了超市,我推着一辆手推车朝卖奶茶的地方走去,拿了十杯奶茶,第一个任务完成了。接下来跑向冷藏海鲜专卖区走去,找到了小黄鱼,我撕下来两个塑料袋,一个套在手上,一个用来装鱼。那些鱼好像故意耍我似的,滑溜滑溜的,怎么捉也捉不住。我费力九牛二虎之力才捉足了十条。我将鱼拿到称上称,15元钱,第二个任务也完成了。接下来去收银台了,我对收钱的阿姨说:“阿姨,奶茶是买一送一的。”阿姨默认了。付完钱,该去执行第三个任务了,也就是最后一个任务,去领奖台领抽纸。我对在里面工作的阿姨说:“阿姨,蛋糕满十八元送一盒抽纸。”说完后我将小票递了过去,阿姨二话不说,在小票盖了一个章,然后递给我一盒抽纸,任务全部完成了,我高高兴兴地回了家。


为什么说西湖是一个泄湖?

在古代,由于文化知识的局限,千百年来很少有人去认真探寻西湖形成的秘密。直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界有识之士才开始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西湖的形成。最早用地质学观点解释西湖成因的学者是日本地质学家石井八万次郎。1909年,他在东京《地质学杂志》中撰文称,西湖与日本的中禅寺湖相似,南山为古生代岩层的山坡,溪水北流,为西湖北山的火山岩堵塞而成。192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考察西湖,首先提出西湖原是一礁湖,是钱塘江口一小湾,后来由于钱塘江夹带的砂土堵塞其湾口而成的假说。西湖究竟怎样形成?经过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勘测研究,“泻湖”说流传最广。这一假说认为,至少距今1.2万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除个别山岭外全部淹没在海水之中。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钱塘江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的海水就形成了一个湖。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泻湖”。起初,泻湖还随着潮水出没。后来,经过劳动人民多次筑海塘阻拦海水,再加上海平面下降,西湖才正式形成。

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有什么意义

正统宗教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信仰,是人类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尤其在现代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以后,精神上却越来越贫乏,人们会感到不安焦虑,内心空虚,宗教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支持,缓解消除这些情绪,所以我们可以把宗教当做一门心理医学,而不是迷信! 宗教在世界的发展历史上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地区的或者民族的思想方法风俗习惯都可以通过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体现出来,学习世界三大宗教就是要互相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相互理解包容,如果所有人都正确的学习并了解各个宗教的历史和来源,那么就会减少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诸如宗教冲突,种族歧视等等社会问题...我们的世界也会和谐很多!


学习宗教极端思想的表现有哪些

宗教极端主义的基本特征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与极端主义的复合词,是被冠以“宗教”之名的“极端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极端性”、“蛊惑性”、“暴力性”和“政治性”。极端性,是指宗教极端主义是宗教“变异”的产物,它把信仰推向偏激狂热,并向极端方面发展,最终背离了宗教的历史、传统和秩序。蛊惑性,是指宗教极端主义,打着“宗教”的旗号欺骗信众。没有什么其他名义,比它更能蒙骗、诱惑这个宗教的信仰者了。暴力性,是指宗教极端主义,绝对排斥一切异质文化,和其他宗教信仰,进而对之拒绝、冲击、打杀、毁灭。政治性,是指宗教极端主义,是在宗教名义下,的种种政治行径,的精神支柱。它蛊惑、鼓动追随者,听命于宗教极端思想的倡导者、鼓吹者、组织者,不择手段地,从事有组织的罪恶活动,破坏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秩序,破坏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祖国统一、社会稳定。


上一篇:及的笔画顺序

下一篇:共商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