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都护的具体工作是什么?
汉代在西域设置的最高军政长官。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此后,中西交通畅通,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但是,当时匈奴贵族还控制着楼兰(今新疆罗布泊西北岸)、车师(今新疆吐鲁番西北)等国,经常出兵截击汉和西域各地的交通,攻杀汉使,掠取财物。元封三年(前108)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军进攻楼兰、车师,并在酒泉(今甘肃酒泉)至玉门关一带设立亭障,作为供应粮草的驿站和防守的哨所。太初元年(前104)又派李广利出征大宛,败大宛后,西域的交通更加畅通,西域各国和西汉的政治经济来往更加频繁。于是西汉把亭障延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一带,又在楼兰、渠犁(今新疆塔里木河北)、轮台(今新疆库车县东)等地设校尉管理屯田,这是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构。宣帝地节二年(前68),遣侍郎郑吉屯田渠犁,与匈奴争车师,有功,迁卫司马,使护鄯善(今新疆罗布泊西)以西“南道”诸国。至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使郑吉发兵迎之,“北道”亦通,遂以郑吉为骑都尉,兼护车师以西“北道”诸国。因总领南北两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始于此。西汉时都护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北),当时称之为都护府。都护是汉朝驻西域的最高长官,都护以下,设有属官。都护职在统领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及其以东城郭诸国兼督察乌孙(伊犁河流域)、康居(今锡尔河中游地带)等国,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得发兵征讨。至新莽末年西域乱,李崇没于龟兹,遂罢都护。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45),西域18国请复置都护,光武帝以国力不足,拒绝了这个要求。明帝永平十七年(74),始以陈睦为都护。次年,焉耆(今新疆焉耆)、龟兹(今新疆库车)叛,共攻杀陈睦,遂罢都护。和帝永元三年(91),将兵长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为都护,驻龟兹境它乾城(今新疆库车附近〕。十四年,班超还洛阳,继任者有任尚、段禧。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乱,征禧还,自此不复置都护。至延光二年(123),以班勇为西域长史,复平西域,遂以长史行都护之职。
第一任西域都护叫什么
第一任西域都护是郑吉,《汉书·西域传》记载:“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于张骞而成于郑吉”。
郑吉会稽人,随军多次到过西域,屯田渠犁后,率屯田兵联合邻近几国兵力,打败了车师(今吐鲁番),屯田扩大到交河(车师国都),郑吉晋升为司马,都护鄯善(原楼兰)以西南道。西汉宣帝神爵2年(公元前60年)匈奴统治西域的日逐王先贤掸与右贤王屠耆堂争夺王位失败,率部归顺汉朝,郑吉率龟兹、渠犁诸国兵5万,迎接日逐王先贤掸及其部属1.2万人,把他们护送到河曲(今山西芮城县风陵渡一带)并陪同日逐王去长安,汉宣帝封先贤掸为归德侯。至此,西域各国全部摆脱了匈奴的控制,归附汉朝。郑吉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安运侯,设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县东的策大雅),都护南北两道。西域都护府的建立是汉朝统一西域的标志,从此西域纳入中国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