颙琰怎么读
声母y,韵母ong,an。颙琰读音是yóng yǎn。嘉庆的名字本来叫永琰,后改“永”作“颙”。清朝规定,只是在《实录》、《玉牒》等特定文献出现的御名上贴黄(就是将名字用黄签盖上)。清帝名字避讳,从康熙帝开始。大致的情况是:康熙名字玄烨的“玄”字,避讳时缺末笔;雍正名字胤禛的“胤”字,避讳时缺末笔,同时,命他的兄弟将“胤”字改作“允”字;乾隆名字弘历(当时写作“弘歴”)的“弘”字,避讳时缺末笔。到嘉庆永琰时,乾隆考虑君主名讳,“永”字为常用字,避讳不便,命将永琰的“永”字,改为不常见的“颙”字。永琰继位之后,就改称为“颙琰”。清朝皇帝的名字,将排辈份的字,改为特别的字,是从嘉庆开始的。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秘立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 颙琰于1796年登基,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 扩展资料在政治上,面对乾隆末年的种种弊端,颙琰也努力扭转。乾隆末年权臣当道,言路堵塞。颙琰首先“诏求直言,广开言路”,鼓励大家向皇帝提意见。还褒奖起复了部分乾隆朝以言获罪的官员。乾隆后期吏治败坏,贪污腐败严重。嘉庆五年(1801年)十月,他在上谕中指出:“整饬吏治,以清廉为本”,“贪墨之风,首当严惩”。 对此,颙琰一方面继续重用乾隆后期重用的王杰、朱珪、董诰等清廉的老臣,他还听从老师朱珪“身先节俭,崇奖清廉”的建议,限制地方向他呈送宝物,“诏罢贡献,黜奢崇俭”,平时生活也比较节俭,五十大寿禁止民间演戏庆贺,六十大寿又禁止给他送金珠玉器。
顒顒的读音和解释,
1、读音奉上:
顒顒
yóng yóng;
2、具体解释:
(1).肃敬貌。
《后汉书·朱儁传》:"将军君侯,既文且武,应运而出,凡百君子,靡不颙颙。"
唐 褚亮 《享先农乐章·肃和》:"肃肃享祀,颙颙缨弁。"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三二:"赤子颙颙瞻父母,已将仁德比乾坤。"
(2).仰慕貌。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建辟雍,立明堂,班大法,流圣化,天下颙颙,引领而叹,颂声洋洋满耳。"
唐 白居易 《为宰相》:"天下之目,专专然,观陛下之动;天下之耳,颙颙然,听陛下之言。"
宋 王禹偁 《荐戚纶上翰林学士钱若水启》:"恭惟学士才与位并,道与时会,力开贤路之梗,手筑圣域之基,搢绅颙颙,有所仰赖。"
(3).凝视貌。
晋 潘岳 《上客舍议》:"使客舍洒扫,以待征旅,择家而息,岂非众庶颙颙之望。"
宋 曾巩 《归云洞》诗:"天下颙颙望霖雨,岂知云入此中来。"
清 张逸少 《北征凯旋诗》:"因知沙漠外,俯首望颙颙。"
(4).期待盼望貌。
《旧唐书·张廷珪传》:"况今陛下受命伊始,敷政惟新,卿士百僚,华夷万族,莫不清耳以听,刮目而视,延颈企踵,冀有所闻见,颙颙如也。"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肆今皇上恭俭忧勤,天开事机,抚而不发,群贤颙颙,待用而翔。"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四节:"以当时大乱初定,天下颙颙望治,千载一时之机会。"
乾隆皇帝的儿子颙琰名字怎么读?
颙声母是y,韵母ong,读第三声。琰是y,韵母an,读第二声。颙琰读作yǒng yán。爱新觉罗·颙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在位二十五年。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日出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汉族)。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至,被乾隆帝秘立为皇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为和硕嘉亲王。颙琰于1796年登基,但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颙琰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但他为了维护政权稳定对统治阶级的肃贪力度有限,以致于收效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他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八旗生计、河道漕运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鸦片亦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驾崩,终年61岁。庙号仁宗,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昌陵。扩展资料乾隆末年,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由于乾隆皇帝大兴文字狱,川、楚、陕等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到乾隆去世前,朝廷多次派兵围剿,起义军虽然受到一些打击,但仍然如火如荼。颙琰亲政后,他通过诛杀和珅,缓解民怨,并把几年来镇压起义不力的责任推给和珅,说他欺罔擅专,以至将领在他庇护下虚冒功绩,坐糜军饷,另一方面更易统兵大员;奖惩分明,逼将领用命;严密军事部署;实行剿抚兼施的两手政策,分化瓦解起义军;推广寨堡团练,坚壁清野的做法,割断了起义军与人民的联系。嘉庆十年将起义镇压下去,在历时九年多的战争中,白莲教起义军占据或攻破州县达204个,抗击了清政府从十六个省征调来的大批军队,歼灭了大量清军,击毙副将以下将弁400余名,提镇等一、二品大员二十余名,清政府耗费军费二亿两,相当于四年的财政收入。这次起义使清王朝元气大伤,此后清朝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