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的简介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 -1626年9月30日),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扩展资料:轶事典故努尔哈赤及其弟舒尔哈齐隶李成梁麾下的时候,每有征战,勇敢冲杀,捷足先登,屡屡荣立战功,颇受李成梁的赏识。从此努尔哈赤逐渐接近了李成梁,作了随从和侍卫。他俩形影相随,出入京师也不离左右,关系很密切,有的史料说他们“谊同父子”。文化举措努尔哈赤主持创制和颁行满文使其治下部民相互交流、书写公文、记载政事、翻译汉籍等方面更为便利。翻译而成的大量汉籍也使努尔哈赤本人及其后世统治者在中原历代王朝的历史中吸取了大量经验。政治举措努尔哈赤制定了厚待功臣的重要国策。在用人问题上,努尔哈赤强调了六项原则:一是必须任用贤人。二为不论亲疏门第,公正举人,“勿论根基,见其心术正大者而荐之。莫拘血缘,见有才者即举为大臣”。三系不拘一格,用其所长,“有临阵英勇者,用以治军。有益于国政之忠良者,用以辅理国政”。四乃举贤贬奸,因“善良公正之人不举不升,则贤者何由而进。不肖者不贬不杀,则不肖者何由而惩”。五是奖惩分明,功必赏,过必罚,“有善行者,虽系仇敌,亦不计较,而以有功升之。有罪者,虽亲不贯,必杀之”。六为赏赐效劳官将,视其所需,赐与马、牛、阿哈、食谷、衣服、财帛和妻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的简介,以及他妃嫔的简介
1、孝慈高皇后孝慈高皇后(1575~1603年),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生于明朝万历三年,叶赫部首领杨吉砮之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三任大妃,清代第一位皇后(追尊),第一位叶赫那拉氏出身的皇后。在万历十六年九月,十四岁时嫁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孟古庄敬聪惠,端庄贤德。婚后四年生下一子,即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万历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七日(1603年10月31日)病逝,享年二十九岁,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迁葬东京陵,天聪三年(1629年)二月十三日迁葬福陵。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尊其母为孝慈皇后,经累朝加谥,最终谥号为“孝慈昭宪敬顺仁徽懿德庆显承天辅圣高皇后”。2、孝烈武皇后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穆麟德:Abahai),清代三位乌拉那拉氏皇后中第一位被废黜的乌拉那拉氏皇后。乌拉部满泰贝勒女,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后金天命十一年被逼殉葬,享年36岁。3、佟佳·哈哈纳扎青塔木巴晏(巴晏女真语解作富人、富翁,即佟富人)之女。万历五年(1577年)与年仅十八岁的努尔哈赤结婚。努尔哈赤是佟氏的赘婿,努尔哈赤本人也并不讳言,当时明朝政府亦称“佟努尔哈赤”,于佟氏去世后才改回姓爱新觉罗。但皇族后代后来受汉俗影响,认为开国皇帝曾经入赘是件不光彩的事,转而加以避讳。佟佳氏并非一般柔弱女子,她辅佐太祖开国立业,功不可没,孕育二子一女,也都在清史上赫赫有名。其嫡长子褚英,次子则是有名的礼亲王代善(历经三朝、以忠贤恭诚闻名),女儿东果格格也是女中豪杰。皇太极登基为帝后,为了抬高生母的身份,只追封身为侧妃的生母叶赫那拉氏为皇后,并未追封其他的三位嫡母。但佟佳氏是太祖的嫡妻却是不可抹杀的事实,而且佟佳一族在清朝也是赫赫有名,更出了后来的孝慎成皇后等。4、继妃沙济富察氏 初嫁努尔哈赤三祖索长阿孙威准,生子昂阿拉按昂阿拉;万历十三年复嫁努尔哈赤;继室大福晋,为第二任大福晋;史称太祖继妃5、嘉木湖伊尔根觉罗清太祖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名真哥。札亲巴晏之女,子二,巴布泰、巴布海。女三,分别下嫁布占泰、达启、苏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慈高皇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佟佳·哈哈纳扎青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烈武皇后
努尔哈赤
你是不是看太祖秘史了,很高兴,我这几天也看了而且一字不差的看完了,努尔哈赤表面上是一个冷血无情残害手足霸占弟爱逼死妻子的人,可实际却不是如此,他的内心却是一个懂感情的好男人,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女人真心去爱他了,女真第一美女东哥格格本来爱的是他弟弟舒尔哈赤,后来居然爱上了哥哥努尔哈赤,因为什么,因为他值得她去爱,他是一个懂感情的铁血男儿,孟古哥哥由一开始不认识的情况下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还不是爱的死去活来,阿巴亥就更不用说了,都到了可以殉情的地步了,还有那齐亚因为爱他为他付出了多少啊,多少女人为他甘愿死去啊。他的事业更是显赫,从一个小小的侍卫建立了整个大金国,可以见的这个男人的雄心勃勃,这才是一个真男人真汉子。他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所爱的人渐渐离去,却无力挽回,却都因为他而死,他的一生就这样过来的。他的确是一个孤狼,和兄弟间的猜忌导致断送了亲弟弟的姓名,东哥格格为了保全他们两兄弟成就整个大金国也去了,他的妻子青娅为了保全他儿子和大清国也去了,孟古却始终放不下努尔哈赤杀了她的亲哥哥们毁了整个个叶赫,她怕报仇心起也去了。多么痛心啊。到了晚年,儿子们的不孝不忠,自己亲手杀了自己的长子,儿子间的挑拨离间,临终前却被自己的儿子活活气死同样也断送了他所宠爱的阿巴亥。他是孤独的他是伟大的。或许说成就伟大就必须得付出不少代价,或许他的孤独就是他的代价。
或许我这样说你会觉得有些老调,但我不得不说,你才23岁,急什么呀,是你的就注定是你的,不是你的就算是你有再多的钱和势,注定也不是你的,你看看努尔哈赤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建议你现在别多想那么多了,不经历失恋是不会成长了,你这样的人一定会得到很多人的爱,你说你和努尔哈赤一样,但至少你的女人不会为你的建国大业而牺牲,你说是吧。就这么多了,是在不行 就来找我吧,我可单身哦,不是美女。哈哈
历代开国帝王要入祖庙祭祀称太祖,为何清朝出现清太祖、清世祖、清圣祖三个“祖”?
因为他们都为清朝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他们都是创新模式的统治者。1.太祖刘邦皇帝的庙名是指皇帝死后在庙里祭祀时的名字。庙号写在神主木板上。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这一制度始于商代,盛行于汉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行了宽松的休养生息政策,以治理国家,遣散士兵回国,免除他们的兵役,重农抑商,恢复破碎的社会经济,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它不仅安抚了人民,而且促成了汉代的文化基础。刘邦公是秦朝以后统一中原的第一人,不可或缺,后人称他谥号高黄帝庙号太祖。2.庙号的形成一开始庙号的名字很严格。按照“先人有立功,先人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有治国能力的君主。从汉高祖始至宋初,每一个朝代都被开国皇帝称为“祖”,被其他皇帝称为“宗”。元朝时,称谓开始发生变化。元朝和明朝有两位皇帝。元朝皇帝忽必烈建立了蒙元帝国,统治着古代最大的领土。他被称为“元朝皇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追谥成吉思汗铁木真为元太祖。明朝时,明成祖朱棣也被嘉靖皇帝篡改。为了强调朱棣继位的合法性,嘉靖将朱棣的太宗改为成祖。以元明的名义,有两位皇帝叫祖先,但都是后人追谥的。3.“祖”与“宗”的区别在清朝,有三个皇帝叫“祖”努尔哈赤称清太祖、顺治称清世祖、康熙称清圣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从汉高祖开始,到宋朝建立,每个朝代都是开国皇帝称“祖”,其他皇帝都是称“宗”。历史上比康熙出名的皇帝多了去了,汉朝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明朝明太宗朱棣等,论文治武功都不比康熙差,却未曾有称“祖”着。康熙称祖实属不对,为后世吐槽!
历代开国帝王要入祖庙祭祀称太祖,为何清朝出现清太祖、清世祖、清圣祖三个“祖”?
估计有许多小伙伴很是疑惑,一般历朝历代都是开国皇帝才能称祖,别的朝代也都只有一个祖皇帝,可这清朝却出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清世祖顺治、清圣祖康熙三个祖皇帝呢?古人对自己的名字是很重视的,名和字和现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皇帝就更严格了,祭祀的庙号通用为某祖某宗,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而且太庙里享受供奉的是有定额的,除了太祖只能是七位皇帝,多出来的都请出去偏殿。所以,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承继的君主有治国才能和好品德的才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其余的皇帝都是某某帝。这种制度始于商朝,周代更加完善,春秋战国时期君王和大臣们均有谥号,到秦始皇时,他觉得这是子议父,臣议君,就给废除了。到了汉朝又恢复了,并且开始盛行。汉高祖刘邦在建立汉朝后,采用休养生息之宽松政策治理天下,重建经济恢复秩序。他即安抚了人民,也促成了汉朝大气的文化基础。作为在秦以后一统中原的帝王,刘邦功在千秋,后人给他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这个康熙却也称清圣祖,实在是叫人不能接受,《清史稿·圣祖本纪》最后评论说康熙“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所以康熙是祖,还是圣祖。历史上比康熙出名的皇帝多了去了,汉朝汉武帝、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光义、明太宗朱棣等,论文治和武功,哪一个都不比康熙差,都没有称“祖”。康熙称“祖”,还敢称为“圣祖”,实在是太过誉。没人敢议论,大臣都自称奴才了。
努尔哈赤是哪里人现在叫什么地方
从现在角度说努尔哈赤是辽宁省抚顺人。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生于建州左卫苏克素浒河部赫图阿拉城(后改称兴京,今中国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老城村)。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扩展资料: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后掌建州左卫,晋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挥佥事裴俊,被阿速江等卫“野人女真”杀死。其子董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挥使,后晋升右都督,与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三年(1467年)以屡掠辽东人畜,被明朝斩杀。建州三卫遭到明军残酷征剿。董山的长子脱罗及其子妥义谟,先后袭职,多次进京朝拜明帝,贡献方物。董山的第三子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是努尔哈赤的四世祖。锡宝齐之子福满,后被清朝追尊为兴祖直皇帝。福满第四子觉昌安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三子,长为努尔哈赤,次为舒尔哈齐,幼为雅尔哈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哪里人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儿,原是元朝斡朵里万户府的万户,明永乐三年(1405年)应明成祖朱棣的招抚,入京朝贡,封授建州卫指挥使,后掌建州左卫,晋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挥佥事裴俊,被阿速江等卫“野人女真”杀死。其子董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挥使,后晋升右都督,与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卫、建州右卫,成化三年(1467年)以屡掠辽东人畜,被明朝斩杀。建州三卫遭到明军残酷征剿。董山的长子脱罗及其子妥义谟,先后袭职,多次进京朝拜明帝,贡献方物。董山的第三子爱新觉罗·锡宝齐篇古,是努尔哈赤的四世祖。锡宝齐之子福满,后被清朝追尊为兴祖直皇帝。福满第四子觉昌安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气,生三子,长为努尔哈赤,次为舒尔哈齐,幼为雅尔哈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