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定慧

时间:2024-04-05 02:52:06编辑:优化君

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此三者称为三学。戒者防身之恶。定者静心之散乱。慧者去惑证理也。五灯会元曰:“法要有三:曰戒定慧。唐宣宗问弘辨禅师曰:云何名戒?对曰:防非止恶谓之戒。帝曰:云何为定?对曰:六根涉境,心不随缘名定。帝曰:云何为慧?对曰:心境俱空,照览无惑名慧。”名义集四曰:“防非止恶曰戒,息虑静缘曰定,破恶证真曰慧。”学此三法而到涅槃,故云三学。若人防止三业之邪非则心水自澄明,是由戒而生定者。心水澄明,则自照万象是由定而生慧者。此三者次第相生。入道之关键也。玄义三下曰:“增三数明行者,谓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橙,佛法轨仪。”三藏法数九曰:“如来立教,其法有三:一曰戒律,二曰禅定,三曰智慧。然非戒无以生定,非定无以生慧,三法相资,不可缺一。”
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戒能伏贪爱心;定能伏嗔恚心;慧能伏邪痴心。持此戒定慧三法,能对治三毒,成就佛果,所以佛经上称之为“三无漏学”。


戒者,防禁身心之过者。大乘义章一曰:“言尸罗者,此名清凉,亦名为戒。三业炎火,焚烧行人。事等如烧,戒能防息,故名清凉。清凉之名,正翻彼也。以能防禁,故名为戒。”璎珞本业经下曰:“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玄应音义十四曰:“戒亦律之别义也,梵言三波罗,此译云禁,戒亦禁义也。”涅槃经三十一曰:“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四级,为戒之四位。是小乘戒之分相也。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为戒之四科。戒法者,如来所制之法。戒体者,由于受授之作法而领纳戒法于心脐,生防非止恶之功德者。戒行者随顺其戒体而如法动作三业也。戒相者其行之差别,即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也。一切之戒,尽具此四科。资持记上一之三曰:“欲达四科,先须略示。圣人制教名法,纳法成业名体。依体起护名行,为行有仪名相。”补助仪上曰:“戒科总有四重:谓戒法,戒体,戒行,戒相。(中略)戒法者,舍那佛三聚净戒功德是也。戒体者,师资相传,作法受得,心中领纳法体也。此受持法体一一行彰以云戒行,其行有开遮持犯,名云戒相也。”防非止恶的意思,不但恶事不可做,就是恶的念头也不许有。又名清凉,因人能止恶行善,则必心安理得,俯仰无愧,故心无热恼而得清凉。璎珞本业经说:“一切众生,初入三宝海,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 音译尸罗,意指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为三学之一,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广义而言,凡善恶习惯皆可称之为戒,如好习惯称善戒(又作善律仪),坏习惯称恶戒(又作恶律仪),然一般限指净戒(具有清净意义之戒)、善戒,特指为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规,有防非止恶的功用。戒有五戒、八斋戒、十戒、六法戒、具足戒多种,见各种戒律专书。


定止心于一境,不使散动,曰定。心性之作用也。有二类:一生得之散定,二修得之禅定。生得之散定者,欲界之有情亦生之,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所对之境之作用也。俱舍论称为三摩地,以之为大地法之一,唯识论译为定,以之为五别境之一。修得之禅定者,为色界无色界心地之作用,必勤行修习而得之者也。如三学中之定学,六度中之禅定波罗蜜,即指修得之禅定。梵名三摩地Sama%dhi,译言定,或等。等持者,平等保持心性之义也。是为散定唯有心也。又有等至等引之二。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成唯识论五卷十九页云:云何为定?于所观境,令心专注不散为性。智依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定令心专注不散;依斯便有决择智生。心专注言,显所欲住,即便能住。非唯一境。不尔;见道历观诸谛,前后境别,应无等持。若不系心专注境位;便无定起。故非遍行。有说:尔时亦有定起。但相微隐。应说诚言。若定能令心等和合,同趣一境,故是遍行;理亦不然。是触用故。若谓此定,令刹那顷心不易缘;故遍行摄。亦不应理。一刹那心,自于所缘,无易义故。若言由定,心取所缘,故遍行摄;彼亦非理。作意令心取所缘故。有说:此定体即是心。经说为心学,心一境性故。彼非诚证。依定摄心,令心一境,说彼言故。根力觉支道支等摄,如念慧等,非即心故。
  二解 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定云何?谓心一境性。
  三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六页云:定云何?谓令心住、等住、安住、近住、坚住、不乱不散、摄止、等持,心一境性,是名为定。
  四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六页云:定,谓令心专注一境;即是制如猿猴心,惟于一境而转义。


分别事理决断疑念之作用也。又通达事理之作用也。又智与慧虽为通名,然二者实相对。达于有为之事相为智,达于无为之空理为慧。唯识论九曰:“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俱舍论四曰:“慧谓于法有简择。”大乘义章二曰:“于缘决定为缘。”同十曰:“观达为慧。”同二十本曰:“慧者据行方便观达名慧,就实以论,真心体明,自性无闇,目之为慧。”睿智的意思,也就是彻底知道诸法真相的智慧。 瑜伽三卷七页云:慧云何?谓即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简择诸法性。或由如理所引,或由不如理所引,或由非如理非不如理所引。又云:慧作何业?谓於戏论所行染污清净,随顺推求为业。
二解 瑜伽五十五卷三页云:慧云何?谓于彼彼境界,随顺趣向,简择诸法;或如理观察,或不如理观察,或非如理非不如理观察。慧为何业?谓于言论所行染污清净,随顺考察为业。
三解 瑜伽八十二卷十一页云:此中慧者:是智见、明、现观等,名之差别。简择法相心所有法,为其自性,训词者:简择性故,治无智故;名之为慧。又各品别,能了知故;名之为慧。又能显了诸聪慧者,是聪慧性,故名为慧。
四解 瑜伽八十三卷三页云:所言慧者,谓已证得出世间慧后时所得世间妙慧。
五解 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慧者:谓俱生生得慧。
六解 显扬一卷四页云:慧者:谓即于所观境,简择为体。如理,不如理,非如理非不如理,悟入所知为业。如经说:简择诸法,最极简择,极简择法,遍了、近了、黠了、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
七解 成唯识论五卷二十页云: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德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于非观境愚昧心中,无简择故;非遍行摄。有说:尔时亦有慧起。但相微隐。天爱宁知。对法说为大地法故。诸部对法,展转相违。汝等如何执为定量。唯触等五,经说遍行。说十,非经。不应固执。然欲等五,非触等故;定非遍行。如信贪等。
八解 摄论二卷二十五页云:又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真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九解 杂集论一卷十一页云:慧者:于所观事,择法为体;断疑为业。断疑者:谓由慧择法,得决定等。
十解 五蕴论二页云:云何为慧?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
十一解 广五蕴论五页云:云何慧?谓即于彼择法为性;或如理所引,或不如理所引,或俱非所引。即于彼者:谓能观事。择法者:谓于诸法自相共相,由慧简择,得决定故。如理所引者:谓佛弟子。不如理所引者:谓诸外道。俱非所引者:谓余众生。断疑为业。慧能简择;于诸法中,得决定故。
十二解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慧、谓于法能有简择。
十三解 大毗婆沙论九十五卷四页云:云何为慧?答:六识相应慧。此有三种。谓善、染污、然覆无记。广如前说。
十四解 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慧云何?谓心择法性。
十五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六页云:慧云何?谓于法简择,极简择,最极简择。解了、等了、遍了、近了、机黠、通达、审察、聪睿、觉、明、慧、行、毗钵舍那,是名为慧。
十六解 入阿毗达磨论上七页云:慧、谓于法能有拣择:即是于摄相应成就诸因缘果自相共相八种法中,随其所应,观察为义。
十七解 发智论七卷四页云:云


佛教里讲的"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戒定慧”是佛教语,指戒律、禅定与智慧。具体释意:1、戒: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2、定:定就是内心处于平静、安宁、专一的状态。培育定的方法叫做“止”,即止息烦恼、致力于内心平静的意思。3、慧:通过智慧了知名色法属于苦圣谛;了知名色法之因即是集圣谛。观照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为无常、苦、无我的智慧称为观智。亦即是说,观智所观照的对象即是苦圣谛和集圣谛。当禅修者的观智成熟时,即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道智。道智能彻底地断除相应的烦恼,证悟涅槃。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 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扩展资料: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2、 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无漏学

佛教的“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戒是戒律
持戒
定是禅定
慧是般若智慧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其中,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静;慧是清明的智慧朗照。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防非止恶为戒,息虑静缘为定,破恶证真为慧。学此三法可达无上涅盘,故称三学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
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
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所谓“戒能生定,定能生慧”


佛教里讲的"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代表了修行的三个层次的境界,“戒”就是持戒,戒律类似于“佛教的规章制度”,佛祖告诉我们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僧人要遵守250条规章制度(佛教称为“戒律”),女性僧人(我们常说的尼姑)则是348条,如果你不出家,在家里学佛,则只须遵守五条,即“持五戒”(看起来简单,要做到不容易)。“定”即“禅定”,这是佛教中最重要的修行方式,用高僧大德的开示来说,“禅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离不开禅定!”。“慧”即“般若智慧”,因为“般若”一词,包含了六种不同的智慧,没法翻译,只能称其为“大智慧”或“妙智慧”。
因持戒而得定,因定而生智慧,这就是“戒定慧”。


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戒定慧一般指三无漏学。三无漏学是佛教用语,戒定慧合称为三学,即三项训练。佛陀教导我们需要培育的就是这三学:1、修戒——完善道德品行;2、修定——致力于内心平静;3、修慧——培育智慧。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有些经典也将戒定慧三学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支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见和正思惟属于慧学,正语、正业和正命属于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属于定学。也就是说:修习八支圣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不要认为修行就是枯坐蒲团、不吃人间烟火。所谓的修行,就是修习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静和智慧。烦恼根深蒂固,想要断除烦恼不是件轻而易举、想断就断的事,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烦恼由粗到细分三个层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个阶段。修行的三个阶段分别可以去除三个层次的烦恼,即:1、通过持戒去除违犯性烦恼;2、通过修定去除困扰性烦恼;3、通过修慧去除潜伏性烦恼。扩展资料道德品行,佛教称为“戒”。许多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这个不能做,那个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语为sãla,含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好品德、良善的行为等。从“戒”的原意来看,它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就不会去做损人利己,甚至是伤天害理、损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不会做出对他人会造成伤害、对自己会受到良心谴责的事情。戒,也叫做“学处”,即学习规范、训练规则。戒可以分为出家人的学处和在家人的学处。出家人的学处有很多,例如比丘最基本的学处就有227条,其他细小的行为规范则不计其数。不过,虽然学处很多,但最终的目的却只有一个——断除烦恼。相对来说,在家人的学处就少得多了,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不过五条,称为“五戒”(pacasatilde;la)。这五条学处是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1、远离杀生;2、远离不与取(偷盗);3、远离欲邪行(邪淫);4、远离虚妄语;5、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麻醉品)。这五条学处是做人、做好人、做善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有些人也许不理解遵守这五条学处的意义,那么,我们可以用“推己及人”的方法来认识持守五戒的必要性。例如: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我们不应该杀生。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自己不喜欢被人伤害、被人杀害,为什么要对其他的众生施暴、要杀害别人呢?正是因为自己不希望受伤害、被杀害,所以不应该伤害、杀害其他众生。这是对生命最基本的尊重!自己不希望所拥有的财物被偷、被抢,所以不应该去偷、去抢、去占有别人的财物。自己希望拥有幸福的家庭,希望家庭和谐、夫妻和睦相处,所以不应该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拈花惹草、红杏出墙。自己不喜欢受别人欺骗,希望自己所讲的事情被别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应当说假话、骗人的话。人们都知道吸烟、酗酒、吸毒是不好的,既浪费钱财又损害健康,甚至会危害社群。喝酒能使人丧失理智,醉酒后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远离这些消遣性的麻醉品,常保神智清醒。总之,当一个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会在言行上做出伤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行为,就不会成为违犯性烦恼的奴隶。通过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违犯性的烦恼。

佛教修戒定慧的目的是什么戒定慧有什么作用

戒定慧可以理解为佛教的修行过程和不同的修行境界,是佛陀教导我们的自我培育。修戒,能完善道德品行;修定,能致力于内心平静;修慧,能培育智慧,它们也是次第的关系,修行者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 1、修行的基础就是持戒,“戒”不是约束不是限制,是佛祖为了保护我们而制定的“生命行为的交通规则”,懂得了戒,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那么我们自然就可以“定”下来,降伏其心,如如不动。 2、“定”即禅定,是佛教最重要的修行方式,没有之一。用高僧大德的开示来说,“禅定的人不一定能成佛,但成佛一定离不开禅定!”。 3、通过“定”,我们内在的智慧就会渐渐的显现出来,这种智慧和我们平时的通过学习、经历、传授等方式获得的“书本智慧”不一样,是每个人内心本来就具备的自性智慧(佛教称为“内观智慧”),最终能生起超越世间(出世间)的智慧,断除一切烦恼,解脱生死,超越轮回了。 ——“戒定慧”这三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由低至高的,也是针对不同境界的烦恼:持戒能去除违犯性烦恼,禅定能去除困扰性烦恼,修慧能去除潜伏性烦恼。


佛教的“戒、定、慧”是什么意思?

“戒、定、慧”的意思:戒:亦称增上(卓越)戒学,指戒律。即防止行为、语言、思想三方面的过失。定:亦称增上心学,指禅定。即摈除杂念,专心致志,观悟四谛。慧:又称增上慧学,亦即佛教教义。慧就是有厌、无欲、见真。摈除一切欲望和烦恼,专思四谛、十二因缘,以窥见法,获得智慧解脱。戒定慧三学是次第的关系,即循序渐进的关系。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扩展资料:佛教中将戒、定、慧三学作为贪、嗔、痴三毒的解法:佛教中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即所谓“三毒”。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痴“ 的方法。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无漏学

佛教修持戒定慧 道教呢

道教后来复杂得很,神道教偏离了老子的初衷。主要目的是长寿成仙。主要方法是吐纳辟谷,炼丹还神,养生气功,术数体道。当然还有阴阳五行的各种方术,如相命术,符咒术,驱役鬼神术,通灵和附体临坛,隐遁术,飞升术,出神术,阴阳纵横等军师术,道家武术,采阴补阳之术。等等。这些虽并非大道,而在道教不绝。且多通鬼神,妄说福祸。偏离老子清净无为之理念。
可以看道源等道典。开始道教并无一定体系,后来佛教的进入,大大激发了道教的体系化,因此发展了仙班和鬼神体系,修炼体系等。


"贪嗔痴、戒定慧"出处?

   达摩祖师《悟性论》
达摩祖师着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
  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於三毒,长养於白法,而成於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
  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
  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於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谓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差,此皆大禅定力。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著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於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於此岸,此人之心,已得无禅定。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异,只隔具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於圣人。
  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於死,动异於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於涅,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为涅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
  涅者:涅而不生,而不死,出离生死,出般涅。心无去来,即入涅。是知涅即是空心。诸佛入涅者,为在无妄想处。菩萨入道场者,即是无烦恼处。空闲处者,即是无贪嗔痴也。贪为欲界、嗔为色界、痴为无色界,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凡言一法者:似破瓦石竹木无情之物。若知心是假名,无有实体,即知自家之心亦是非有,亦是非无。何以故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是知持心学法,则心法俱迷;不持心学法,则心法俱悟。凡迷者:迷於悟,悟者:悟於迷。正见之人,知心空无,即超迷悟。无有迷悟,始名正解、正见。
  色不自色,由心故色;心不自心,由色故心;是知心色两相俱生灭。有者有於无,无者无於有,是名真见。夫真见者,无所不见,亦无所见,见满十方,未曾有见。何以故无所见故,见无见故,见非见故。凡夫所见,皆名妄想。若寂灭无见,始名真见。心境相对,见生於中,若内不起心,则外不生境,境心俱净,乃名为真见。作此解时,乃名正见。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何以故见与不见,俱不见故;解与不解,俱不解故。无见之见,乃名真见;无解之解,乃名大解。夫正见者:非直见於见,亦乃见於不见。真解者:非直解於解,亦乃解於无解。凡有所解,皆名不解;无所解者,始名正解;解与不解,俱非解也。
  经云:不舍智慧名愚痴。以心为空,解与不解俱是真;以心为有,解与不解俱是妄。若解时法逐人,若不解时人逐法。若法逐於人,则非法成法;若人逐於法,则法成非法。若人逐於法,则法皆妄;若法逐於人,则法皆真。是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为在定。众生心生,则佛法灭;众生心灭,则佛法生。心生则真法灭,心灭则真法生。已知一切法各各不相属,是名得道人。知心不属一切法,此人常在道场。迷时有罪,解时无罪。何以故罪性空故。若迷时无罪见罪,若解时即罪非罪。何以故罪无处所故。
  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惑而生。若作此解者,前世罪业即为消灭。迷时六识五阴皆是烦恼生死法,悟时六识五阴皆是涅无生死法。修道人不外求道。何以故知心是道;若得心时,无心可得;若得道时,无道可得。若言将心求道得者,皆名邪见。迷时有佛有法,悟无佛无法。何以故悟即是佛法。


上一篇:柱组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