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湾遗址

时间:2024-04-05 05:15:19编辑:优化君

天水市秦安县有哪些遗迹

兴国寺座落在秦安县城北街,是一组风格古朴的建筑群。《秦安县志》记载:“兴国寺创建于元至顺三年(1332年)。
街亭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0公里的陇城镇,距大地湾遗址8公里,是一处宽约6公里、长达十几公里的开阔地带,是关陇大地的咽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期魏蜀街亭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大池湾遗址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五营乡,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距今7800--5000年。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灰坑,墓葬,窑址和壕沟,而且还有精制的地画,彩陶和面积很大,构造复杂的房屋遗迹。
可泉寺坐落于距县城1.5公里的南山脚下,整个建筑分为胡缵宗纪念馆、可泉寺及娲乡神母宫等3处。其建筑群年代可上溯到秦汉乃至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上古时期,自宋元以前初具规模,明清两代虽经战争破毁,然屡毁屡建,规模不减。
陇城故城是晋代设置的略阳郡、略阳城、北魏至唐的陇城县,宋时的陇城寨,明代设置陇城巡检司的治所。陇城北魏、北周的故城,在唐代宗宝应年(公元762年),因吐蕃进犯而被毁,已不存在。宋正隆四年又重筑一城,即现在的陇城,又称八卦城。
秦安文庙,位于秦安县兴国镇新华街东,创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总面积28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名宦祠、乐器库、祭器库等。

泰山庙坐落在秦安县城东的凤山上,是保存完整的泰山庙古建筑群。
女娲祠的建造年代,目前可追溯到秦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86年,天水牧马滩出土秦墓木板地图,其中绘制葫芦河的2号图标有一亭形物。据学者考证,此亭形物当为女娲祠。


甘肃彩陶的突出特点

源远流长的甘肃彩陶艺术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母亲河。
黄河文明是伟大的古文明之一。黄河文明是在整个黄河流域灿烂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大体上依上、中、下游分为三个互相联系而又各具特色的文化区。
分布在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是以精美绚丽的彩陶为主要的文化特征。
在著名的大河中,黄河是以颜色冠名的。星宿海的众星般的涌泉,汇成了溪流,又聚集成大河。而在远古人们将黄河只称作河,激荡的黄河穿越青藏高原的重重峡谷,直下黄土高原西端的兰州盆地,又沿黄土高原西缘北上,向东北折向内蒙,复又急转南流,湍急地穿过黄土高原,泥沙俱下,河流黄色汹动,大河因而被称作黄河。黄河的颜色正是黄土高原赋予的。
在黄土高原南麓的山前地带,形成了一条东西向的长达七百公里的河水冲积区,土质肥沃,宜于耕作,成为远古时期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
渭河是黄河最长的支流,位于黄土高原的西南麓,横贯甘肃东部和关中平原。渭河常因山洪暴发而造成河水泛滥,在渭河南岸形成了肥沃的冲积土,不仅为农耕提供了肥美的土壤也提供了纯净细腻的优质陶土。在这方充满朝气和灵气的黄色净土上,产生了中国最早的彩陶。
一九七九年,在甘肃省泰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比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年代更早的含有彩陶的文化遗存,被称作大地湾文化。大地湾文化的彩陶,以泥片分层敷积法作成,陶质为夹细砂的红陶。火候不高,质地酥松,陶器的制作比较原始。彩陶纹样十分简单,在圆底钵或三足钵的口沿外绘一圈红色宽带纹,还在口沿内绘一圈红色窄带纹。这简单的红色宽带纹,犹如伏羲氏一画开天,划破了蒙昧混沌的黑暗。
大地湾文化的一些彩陶钵内,绘着红色的独体符号,有“‖”、“×”、“○”、“●”、“≈”、“∈”、“┆┊”、“╮╮”、“亻”等,有的符号可能与数字有关,有的符号属于指事符号。大地湾文化彩陶上出现的指事系统的符号,在继起的半坡类型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延续发展,为研究中国古文字的起源和发展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大地湾一期遗址的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8170年至7370年前(经校正) ,因此,大地湾文化的彩陶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彩陶。距今8000年初的两河流域的哈苏纳文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含有彩陶的古文化。而大地湾文化与哈苏纳文化的年代相当,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古文化之一。
继大地湾文化而起的半坡类型,进入了彩陶迅速发展的时期。半坡类型距今6000年左右,分布地区主要在甘肃东部和关中地区,经过漫长的制陶生产实践,在陶土加工、陶器成型、研制颜料和绘画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彩陶的陶质多为纯净的细泥红陶。大和中型的陶器主要采用泥条盘筑法制成。彩绘的颜料除了褐红色外,还使用了黑色。在拉坯制陶和绘制长线条纹样时,都借助了有较快转动速度的陶轮。这些,为半坡类型画工绘制内涵丰富的彩陶纹样提供了技术条件。
甘肃地 区的半坡类型彩陶纹样,主要有鱼类纹及鱼类水族动物的各种变体纹样,这类纹样贯串于半坡类型发展的始终,并且呈现出由写实的自然形纹样演变为示意的几何形纹样的系列过程。半坡类型的氏族人们对鱼类族纹情有独钟,应与原始汁会的图腾崇拜有关,半坡类型彩陶上的形形色色的鱼纹是半坡部族的鱼类图腾的图谱。
距今5500年左右’以陕西、河南、山西邻接地区为中心的庙底沟类型,它的传播和影响面很广,向西达到甘肃中部。庙底沟时期的甘肃彩陶已逐渐显出地域性的特点,变体鱼纹成为主要的彩陶纹样。在秦安县大地湾的一座庙底沟类型早期房基中,山土了一对变体鱼纹彩陶大盆,口径为51公分。器形规整,陶器胎壁厚薄均匀,描绘鱼身的线条长达尺余,画得遒劲凝炼,表现出很高的绘画技艺。这对变体鱼纹彩陶大盆,堪称早期彩陶盆的代表作品。
秦安大地湾还出土了一件庙底沟类型早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位于口部的圆雕人头像,披着整齐的短发,双耳有小穿孔,是用来系挂装饰品的。眼睛和嘴都雕镂成空孔,瓶顶只开了一小口,因此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不是日常实用的器皿,可能是用于原始宗教崇拜的物品。人头像五官端正,能准确把握体面转折关系,堪称原始社会雕塑的精品。
距今5000多年之际,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彩陶开始趋于衰落。位于甘肃渭河上游和西汉水、白龙江流域的石岭下类型,继庙底沟类型而兴起,并且彩陶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石岭下类型的彩陶纹样中,变体鱼纹已经灭迹,被水陆两栖类的动物纹样所取代,最常见的是鲵鱼纹及其变体纹样,人多以单独纹样的形式装饰在彩陶瓶腹的一面上。鲵鱼俗称娃娃鱼,在古代又名鳙鱼。这种某些特点类似人的动物,容易被氏族人们视作神物’因此鲵鱼纹被逐渐神化。早期的鲵鱼纹比较写实,甘谷县西坪出土的庙底沟类型晚期的鲵鱼纹彩陶瓶,鲵鱼的头部似人面,并用直线绘出像胡须的纹样,只画了一对上肢,肢端为四指,与鲵鱼的上肢端部长着四指是相等的。条状的身上还有网状花纹,而彩陶上的鱼纹往往以网纹表示鳞甲。因此,这件人格化的鲵鱼纹有着特殊的含意,有的专家认为是“龙身而人头”的伏羲氏之雏形。
武山县傅家门出土的彩陶瓶上的鲵鱼纹,被进一步神化,将肢体增加到八个,身子概括成弯月形。
石岭下类型晚期彩陶上的鲵鱼纹,逐渐变得抽象。头和肢爪消失,仅存一对弯月形的身子,作左右对称式的排列。最后,鲵鱼纹被浓缩成徽号式的纹样。
石岭下类型彩陶还有许多几何形纹样,足以均匀的弧形条纹构成的,并且丰富了图案的构成样式。石岭下类型彩陶初步形成的艺术特色,在马家窑文化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迎来了彩陶艺术的繁荣时期。
甘肃中南部是马家窑文化的中心区域,这一地区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相联处,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在这里交会,繁丽精美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就是这两大水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踫撞的火花。
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类型、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这三个互相继承发展的类型。马家窑类型的遗址作过一系列的碳素年代测定,为距今5230年至4850年前。马家窑类型的主体是继承黄河流域的庙底沟类型、石岭下类型而发展的,它们的彩陶器形都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但马家窑类型彩陶盆、钵、碗的装饰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内彩花纹,图案由简单变为繁复。在马家窑类型早期,主题纹样常饰于盆、钵内底部的圆形中。晚期的彩陶盆、钵内圆形底部和腹部一周的花纹联成整体,形成统一而又有变化的图案。
作为水器的瓶,足马家窑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形之一,它是从庙底沟类型、经过石岭下类型的尖底陶瓶发展而来的,为了便于平稳地放置,演变为平底瓶的样式。由于要增加盛水的容量,瓶腹变得宽大。为倒水时使水流集中,颈口变成短而直,又由瓶演变成壶的样式。马家窑类型早期的彩陶瓶,腹部呈筒形或椭圆形,因为器形较长,所以腹部常饰横列的多层图案带。马家窑类型晚期的彩陶瓶和壶,腹部变得横宽,上腹和下腹转折明显,因此按照颈、上腹和下腹这三部份来安排不同的花纹。显眼的上腹安排主题花纹,内收的下腹饰次要花纹,颈部只饰附属的花纹。随着彩陶水器的器形变化,图案布局出相应地发生变化。
马家窑类型的彩陶还受到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在湖北省宜昌市杨家湾大溪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镂孔圈座红陶三联杯,这与甘肃白龙江流域舟曲、武都等地的马家窑类型出土镂孔圈座彩陶三联杯或二联杯的器形基本相同。大溪文化的彩陶器形以圈足为特色,在马家窑类型彩陶中,有少量的圈足豆和圈足罐,这些彩陶器形先前在黄河流域未发现过,其源头应溯自大溪文化。大溪文化彩陶以二方连续旋纹为主要花纹,而马家窑类型早期彩陶也有类似的旋纹。到马家窑类型时期,旋纹成为主要的彩陶纹样之一。有的以一个大旋纹占满器腹的一面,像大涡轮不停地旋转。有的以四方连续旋纹的样式,装饰在水器的瓶腹上,犹如布满水面的漩涡。在彩陶壶的上腹,多饰二方连续旋纹,圆形旋心中再填十字形纹、网线纹等花纹。在彩陶盆、钵内,饰有不同样式的旋纹,行的将四个旋心组成的旋纹适合在圆形器内;有的以器底中心为旋心的旋纹和腹内壁的二方连续旋纹联成一体,组成结构复杂的旋纹。
马家窑类型彩陶的旋式图案,大多采取以点定位的方法。能从定位点的周围各方延伸出花纹,从而最自由地占据图案的空间,突破呆板的方框式和对称式的图案格式,这是一种空灵而能激发想象力的图案定位方法。
马家窑类型彩陶进入了精妙的艺术境界,彩陶器形之典雅、花纹之精美、图案之多变、技法之优异都是前所未有的。犹如出峡河水,有着飞动的气势,充满澎湃的激情。
半山类型发现于甘肃省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因此而命名。半山类型可分为早、中、晚三期。半山类型早期的彩陶与马家窑类型晚期彩陶,有着密不可分的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兰州市出土的半山类型的彩陶特别精美,兰州位于黄土高原西缘,也是世界上黄土最深厚的地方,陶土纯净细腻。黄河从兰州市区穿过,黄河及其支流的两岸台地上,遍布新石器时代遗址。兰州花寨子等半山类型遗址山土的彩陶,可称作半山类型早期彩陶的代表作品。葫芦形网纹彩陶壶是半山类型早期彩陶的典型器物,顺着器腹直贯而下的束腰葫芦形网纹,像并列的一扇扇屏风。
半山类型中期的彩陶,以壶、罐为主要器形,为了增大贮盛量,器物外扩而饱满,近于球形。底部相对较小,底径一般为l 2公分至14公分,和人的头顶直径差不多,因此在搬运这类壶、罐贮盛器时,可能足放在头顶上的。
饰在彩陶壶、罐的浑圆腹部上的花纹,多以腹部最宽处为分界线,将主体花纹饰于上腹,并且大多数为连续的图案。从平视、俯视不同的视角去观看,都能构成完美的画面。
半山类型的彩陶图案追求繁丽精致的艺术风格。常以黑色锯齿带和红色带纹合镶的复合纹构成各种花纹。半山类型的彩陶纹样中,几何形纹样占大多数,这是因为半山类型以前的一些具象纹样,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演变成抽象的几何形纹样。其中旋纹的数量最多,在半山类型中期的彩陶花纹中,旋纹几乎占到一半。在彩陶壶、罐下腹两面,各以一对左右对称的圆圈为旋心,各旋心间由曲线连成二方连续旋纹,顺着旋纹的上和下方并置着多组旋线,更增强了旋动感,具有波澜壮阔的气势。
半山类型晚期彩陶壶、罐上的旋纹,旋心逐渐增大,旋心中还饰网纹、十字圆点、圈点轮形纹等纹饰。有的连结旋心的旋线变成了图案带。半山类型部族的人们,生活在奔动的大河旁,奔腾不息的河水凝固成彩陶的旋纹,旋纹是大河奔流的高度概括的意象。
由半山类型晚期的四大圈旋纹,发展为马厂类型的四大圈纹,只是断开了连接四大圈的旋线,这表明了马厂类型是半山类型的继续和发展。四大圈纹成为马厂类型彩陶壶上具有代表性的纹样,圆圈内花纹以网线纹和网格纹最常见,填充在圆圈内的花纹缤纷多样,组成圆形花纹的大汇展。
马厂类型彩陶壶的圆圈纹中,出现了少量的肢节或肢爪纹,这些足神人纹解体而演绎出的纹样。彩陶上的神人纹始起于半山类型,终结于马厂类型晚期,贯串于半山和马厂类型的始终,相延发展了五六百年。神人纹曾被称作蛙纹,只是根据神人纹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形态来命名的。神人纹的萌生期在半山类型的早、中期’这时期的神人纹多是全身,接近人的真实形象但而都不画具体的五官,而以圆圈来表现。神人纹的成熟期在半山类型晚期,神人纹的样式变得复杂,出现了组合的神人纹。还出现了神人纹的变体样式,只表现神人的上半部分,将下肢省略。
在马厂类型的早、中期,神人纹处于变体期,神人纹以各种各样的变体形式出现,并且成为马厂类型主要的彩陶纹样,有的将头部省略:有的连身子也被省略,只余下分解开的肢节爪指纹;有的简化成两节的肢爪纹;有的成为涡旋形肢爪纹。
到马厂类型晚期,神人纹进入衰退期。连续的肢爪纹增多,最后简化成三角折线纹,仅在关节处残存着爪指。有的成为四端长着爪指的十字形或卐字形纹。这些变体的肢爪纹已成为一种徽号式纹样。
随着多种经济的发展,马厂类型彩陶的器形样式增多,有许多新创和别致的器形。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图案样式。如马厂类型的一些彩陶的造型变得挺直,图案纹样也以直线为主。如筒状彩陶杯的腹壁较直,杆腹上常以几十根至百余根的竖线和横线组成回形的网状花纹,画得严密工整,一丝不苟。
距今4000多年时,黄河上游地区较早地开始驯马。同时,北方草原文化迅速南栘,以农业经济为主的马厂类型受到游牧经济的冲击,不久就衰落了,彩陶的制作随着也变得简单粗放,甘肃彩陶也由鼎盛逐步转入衰退。
距今4000年前左右的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全境、青海东北部和宁夏南部,地处北方草原文化和黄河上游农业文化的接合部,因此齐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复杂。齐家文化的制陶工艺受到东而的龙山文化的影响,以陶质细腻和造型精巧为特色,并且彩陶很少,而以素陶为主。
甘肃中部的洮河流域一带足齐家文化的中心,这区域的齐家文化彩陶’自身的特点很鲜明。其中,齐家文化的发现地齐家坪出土的彩陶具有代表性。彩陶器形中最有特色是双肩耳圆底夹砂罐,上而常绘红色的套叠三角形纹,可能是摹仿草编篮筐的肌理纹样。双人宽耳高领彩陶罐也是齐家文化具有特色的彩陶器形,上面多饰红色的三角形复线或纲线纹。
齐家文化已有厂各种样式的小和中型铜器,其中有许多青铜器,这意味着制铜工艺将取代制陶工艺的地位,铜器的山现成为彩陶衰落的一个重要因素。
甘肃陆续发现了一些铜石并用时期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如分布在秦长城一带的菜园文化、积石山至榆中的黄河沿岸的卡约文化,它们的彩陶各有特点,但彩陶纹饰都比较简单。
分布在河西走廊中段和两段的四坝文化,是含有彩陶的早期青铜文化。玉门火烧沟、民乐东灰山等, 四坝文化遗址的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3890年至3580年前(经树轮校正)。四坝文化彩陶的器形较小,有便于提携的设着四个系耳-的罐和壶。并只有着各种样式的单耳器,其中多为饮器。彩陶纹饰中有犬、鹿等动物纹样。还有以动物造型与彩绘纹样相结合的彩陶,如羊头形把手方杯、鹰形壶、三立犬器盖方鼎。四坝文化彩陶的这些特点,流露山强烈的畜牧生活的气息。
全身的人形彩陶是四坝文化特有的样式,从脸部幽默的表情、鼓凸的腹部、前翘的皮靴等细部的生动刻划,表现出四坝人天真俏皮的谐趣。
在甘肃含有彩陶的青铜文化遗存中,辛店文化是延续时间较长的,又分作山家头、炬家川、张家嘴等类型。其年代约相当于西周时期。河湟地区是辛店文化的中心区域,在先秦,这里是羌族主要的活动区域之一。
辛店文化彩陶以夹砂陶为主。彩陶图案具有简洁疏朗的特点。彩陶纹样中,以宽带纹构成的双钩曲纹最常见。这种徽号式的纹样,可能足一对犬纹复合而成的变体纹样。犬纹还以单独纹样的形式出现,可见犬纹在辛店文化彩陶纹样中占有重要地位。辛店文化彩陶的动物纹样还有长颈短尾的水鸟、攀缘而上的蜥蜴、大角细腰的鹿。而犬首人身的裸体纹样尤为奇特,反映出对犬神的崇拜。闪发光芒的日月纹,也是辛店文化特色鲜明的彩陶纹样。辛店文化这些富有特色的彩陶纹样,散发出草原生活的气息。
沙井文化是甘肃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沙井文化一系列的碳素测定年代为距今3095年至2630年前(经树轮校正) ,相当于西周至春秋中期。沙井文化彩陶的主要器形,有夹砂圆底壶和单耳筒状罐,这类陶器是在游牧生活中用于炊煮和盛放乳液的。彩陶花纹以红色绘成,以并列的细长的倒三角纹为特色,还有席形纹、三角形网纹、菱格纹等几何形花纹,这些都是编织形纹样,摹仿着草编器的式样。沙井文化的充满游牧风采的彩陶,给甘肃彩陶画上了终止的句号。
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是北方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彩陶由农业定居生活的发展而兴起。甘肃又是彩陶很晚才衰落的地区,这里是北方游牧民族最早南下的地区之一,彩陶又因游牧流动生活而退化。甘肃彩陶源远流长地延续发展,时间跨度长达五千多年,经历了产生,兴起、繁盛、衰退的发展阶段,构成了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甘肃彩陶是黄河远占文化的灿烂之花。并且以众多的类型、丰富的器形、绚丽的图案、精美的花纹而著称于世,成为古代彩陶艺术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也是中华传统艺术的序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


世界八大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1、万里长城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黄山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与长江、长城、黄河同为中华壮丽山河和灿烂文化的杰出代表,被世人誉为“人间仙境”、“天下第一奇山”,素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历来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3、明清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古代遗址。200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4、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较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5、杭州西湖杭州西湖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也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中心,分为湖滨区、湖心区、北山区、南山区和钱塘区,景区内群山高度都不超过400米,环布在西湖的南、西、北三面,其中的吴山和宝石山象两只手臂,一南一北,伸向市区,构成优美的杭城空间轮廓线。景区总面积达49平方公里,其中湖面6.5平方公里,以湖为主体,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称西湖。6、拉萨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主要景观由宫殿、壁画、灵塔组成,主要景点有帕巴拉康、白宫德央厦、措钦司西平措努、伍孜加毗、其美德丹基、堆廓拉康、布达拉宫珍宝馆等。7、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流派之一,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园林建筑风格,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更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18年8月7日,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苏州园林独特的造园手法,为我们带来“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艺术境地。8、颐和园颐和园是皇家园林博物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遗产、世界著名旅游胜地,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较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9、洛阳市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10、重庆大足石刻大足石刻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与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鼎足而立,齐名敦煌莫高窟,是巴蜀地区石刻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它集中国石窟艺术之大成,把中国石窟艺术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发展有重要贡献,是晚期石窟艺术世俗化、生活化的典范。同时,其在题材上为中国密宗佛教史增添了新的一页,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佛教民间信仰的重大发展变化。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地湾遗址创建那一年

您好,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的五营乡邵店村,分布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相接的缓山坡上,距天水市102公里。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文化遗址,遗址面积约2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距今4900—8120年,是中国西北地区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以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而备受考古界关注。


大地湾文化遗址在什么地方?

黄土高原上的甘肃屡屡以其神秘的发现让世人注目。上世纪初,位于甘肃西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曾震惊海内外。而位于甘肃东部天水秦安的大地湾遗址的发掘,被学术界评定为我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大地湾遗址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迹”。
  一

  渭河上游的天水市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坐落在陇山西侧的葫芦河支流五营河与阎家沟小溪交汇处的第一、第二、第三级冲积台地上。这里南依山丘起伏的长虫梁,北临河水平缓西去的清水河,东起高崖沟,西至阎家沟。1958年,甘肃省文物部门进行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了距今8000年到5000年的大地湾遗址。1978年以来,先后进行了两轮较大规模的发掘,发掘总面积为14752平方米,约占遗址总面积的1.34%。然而,大地湾遗址刚打开大门,就有惊人的发现,为世人呈现出“一个远古文化遗存的巨大宝库”的景象。

  就初步的发掘情况来看,大地湾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到目前为止,考古工作者共在大地湾遗址清理发掘出房屋遗址240座,灶址98个,灰坑和窖穴325个,墓葬71座,窑址35座及沟渠12段,累计出土陶器4147件、石器(包括玉器)1931件、骨角牙蚌器2218件以及动物骨骼17000多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地湾的房屋建筑遗址不仅规模宏伟,而且形制复杂,被称为中国史前建筑发展史的“一块活化石”。长期从事大地湾遗址考古发掘的专家经过初步研究后认为,大地湾遗址文化类型多,延续时间长,历史渊源早,技艺水平高,分布面积广,面貌保存好,规模宏大,内涵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亦属罕见。

  据考证,大地湾遗址大致可分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层文化。其历史年代从距今8000年一直延续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0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国西北地区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二

  大地湾遗址五期文化遗存出土的文物,对研究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明,尤其是对华夏文明的起源性问题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农业的策源地之一。在大地湾遗址 H398出土的炭化植物种籽,经鉴定是禾本科的黍(俗称糜子)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这是我国同类标本中时代最早的,与国外最早发现的希腊阿尔基萨前陶器地层出土的同类标本时代相近。由此可以说明,在7000多年前,以大地湾遗址为中心的清水河谷是我国最早的粮食与油料作物的种植地,大地湾文化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文化之一。

  大地湾遗址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大地湾遗址迄今共发掘出4147件陶器,而且发现了35座用于制陶的窑址。其中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遗存出土了三足钵等200多件彩陶,是我国境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的一批彩陶。这些陶器造型单一,陶片分层,色彩不均匀,显示当时制陶方法和烧制技术原始。到距今约6000年的大地湾二期时,彩陶制作技术已突飞猛进。二期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通高31.8厘米,瓶口是一个罕见的人头形状的雕塑,其形状象征一母腹,整件陶器融造型、雕塑、彩绘艺术于一体,被专家们确认为迄今为止我国史前雕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同期还出土了一套成系列的彩陶圆底鱼纹盆,其花纹依时间顺序依次为写实的鱼纹、抽象的鱼纹和变形的鱼纹。其中一件鱼纹盆直径达51厘米,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直径最大的鱼纹盆。

  考古工作者研究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和窑址等实物资料后发现,8000年前后的大地湾先民采用了一种“内模敷泥法”,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制陶方法之一。大地湾出土彩陶,将中国彩陶文化产生的时间上溯到距今8000年到7000年的时间,这和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含有彩陶的两河流域的耶莫有文化与哈逊纳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更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充分说明了我国黄河中、上游地区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区域之一,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就是中国彩陶的起源地。

  大地湾陶器上的彩绘符号与刻画符号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大地湾一期出土的陶器上共发现了十几种彩绘符号,有直线也有曲线,形状有竖道、箭头形、类 X形和植物关纹样。这些符号比过去国内最早发现的西安半坡陶器刻画符号的时间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号与半坡符号基本一样。虽然这些神秘符号的意义至今未能破解,但专家们认为,它们可能就是中国文字最早的雏形。已故著名学者郭沫若生前就认为:“彩陶上的那些刻画标记,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用世界上最早的混凝土建造了中国宫殿式建筑。距今5000年的大地湾四期文化发掘出的一座编号为 F901的建筑,是目前所见我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房屋建筑。这座总面积420平方米的多间复合式建筑,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布局规整、中轴对称、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开创了后世宫殿式建筑的先河。该建筑由前厅、主室、后室、左右侧室及门前棚廊式建筑等六大部分组成。

  主室的正门朝正南方向开设,面山背河;房屋结构以中轴为准左右对称;支撑建筑的所有木柱均以石头作基础;主室8根大柱将空间一分为九;共有142根木柱用以坚固墙体,支撑整座建筑,其中中心大柱的直径在50厘米左右。更为神奇的是,在面积达130多平方米的主室,地面由一种类似于现代水泥的混凝土铺成。经考证、化验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及其抗压强度等,均相当于当今100号水泥砂浆地面的强度。中国和日本专家一致认为,这种建筑材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最古老的混凝土。此外,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时还发现,大地湾人在混凝土地面之下,还使用了一种可防潮保暖,坚固地基的类似现代“人工合成轻骨料”的建筑材料的雏形。

  大地湾地画是中国最早的绘画作品。考古工作者在 F411的房基遗址,发现了一幅前所未见的地画。地画东西长约1.2米,南北宽约1.1米。经鉴定,绘制地画的颜料为炭黑,年代为距今5000年左右。在地画的右侧,一幅具有男性特征的人物轮廓由线条醒目地勾勒出来,其头发、躯干、四肢以平涂手法表现。人体各部位比例基本匀称,人物双腿交叉,身后却增添了长长的尾饰。在该地画左侧,另发现一个风格相近的人物形象,与右侧人物相比略显苗条,具有女性特征。地画的整幅图案由人物、动物、方框及一个反“丁”字形图案所组成。地画中具有男性特征的人物,高32.5厘米,宽约14厘米,头部已较模糊,犹如长发飘散,手中似握棍棒类器物。地画中具有女性特征的人物,高34厘米,宽13厘米,头近圆形,颈部明显较细长,胸部突出,两腿也相交直立,似行走状。地画正中人物下方绘有一略斜向右上方的黑线长方框,框内画着两个头向左的动物。

  据考证,大地湾地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独立存在的绘画,这幅地画将我国绘画史向前推了2000多年。考古界和学术界专家们一致认定,像大地湾地画这样绘制于居住房屋内的地面上,保存如此完好清晰的大面积原始绘画,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存和史前考古中均极其罕见,堪称中国绘画的鼻祖。

  三

  大地湾遗址的神秘之处,还在于其发掘出的文物印证了某些古代传说。被列为“三皇”之首的伏羲,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具神话色彩的人物。他生于古成纪即今天水一带,所以天水被称为羲皇故里。

  与伏羲密不可分的还有女娲的传说,这位伟大的女性炼石补天,拯救了洪荒时代的先民,后与伏羲结合,繁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至今在距大地湾遗址7公里处的秦安县陇城筑有女娲祠。

  大地湾的考古发现从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这里是目前所知我国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天水以及周边地区无疑是华夏文化发源地,这与伏羲的传说在地理和年代上都是基本吻合的。或者说古史传说不是空穴来风,是有其一定的历史基础和根据的。伏羲“养牺牲以供庖厨”,因此又名“庖厨氏”,就是说他指导先民率先饲养家畜,以弥补食物的不足。大地湾以及华夏诸族最先饲养家猪,这已为考古发掘所得兽骨鉴定结果所证实。大地湾出土兽骨17000余件,其中猪骨约占三分之一,大多为两岁以内的未成年个体。

  相传伏羲还教人们结网捕鱼,大地湾遗址出土的捕鱼工具如鱼钩、网坠等说明捕鱼是当时人类不可缺少的生产活动之一。因此,可以说考古发现印证了古史传说中的某些具体内容。但是,我们仍无法证实伏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不仅如此,众多的古史传说人物如神农氏、燧人氏、有巢氏至今都难以确指。然而,这些人物的事迹与许多考古发现所揭示的事实都可相互印证。值得注意的是,三皇五帝等古史传说人物大多生长在西北地区的渭河流域,这一流域已被考古发现证实为华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

  在我国同类遗址中,像大地湾遗址中出土的大部分文物,不是惟一的,也是罕见的。大地湾遗址自发掘以来,长久地让国内外学术界瞩目与关注。

  大地湾遗址还有独特的旅游价值。甘肃“西有莫高窟,东有大地湾”,由此而奠定了甘肃旅游的大格局。就大地湾遗址所在的东部来看,其条件也是得天独厚的:其南距“东方雕塑陈列馆”天水麦积山石窟120公里,与华夏人文始祖的伏羲庙不足100公里,东距秦川西线的文物精华———法门寺和周塬遗址不足一天的路程,北距道教圣地崆峒山也只200多公里的路程,西与甘谷大象山、武山水帘洞等自然景观连成一线,这就构成了甘肃丝绸之路东线的黄金旅游线


什么史前遗址被我国史学家称为二十世纪考古大发现,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

1. 大地湾遗址被我国史学家称为二十世纪考古大发现,是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2.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东北45千米处的五营乡邵店村东侧,座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总面积270万平方米,是年代较早,规模较大最具中国建筑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布局规整,平衡对称,由主室、东西两侧室和后室、门前附属物构成,总面积420平方米,并在墙壁、门、灶台的设计布局上还增加了防火保护层 。该遗址出土出土陶,石、玉、骨、角、蚌器等文物近万件,发掘房址241座。大地湾遗址的人类活动历史可由8000年前推前至6万年前。该遗址对探索中华文明的线索和原生面貌,揭示陇右与天水古代文化的考古编年和文化序列,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3.大地湾遗存包含6个文化层。第1—3文化层形成于60000—20000年前,地层中仅发现石英砸击技术产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层形成于20000—13000年前,细石器技术产品和大地湾一期陶片开始出现,但在遗物总体数量上处于从属地位;第5文化层形成于13000—7000年前,以细石器和大地湾一期陶片为主;第6文化层形成于7000—5000年前,主要文化遗物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4.大地湾遗址发掘房址241座,大部分属于深穴窝棚式建筑,灶址104个、灰坑和窑穴321个、窑址35个、墓葬70座、壕沟9条。编号F901的地面,是“混凝土”地面。编号F901的建筑是宫殿式建筑。编号为F411房址上发现绘画。编号F901原始地面下层混合层中的材料是中国较早的人造轻骨料。编号F405、F901用草泥包裹的附墙壁柱遗迹是中国较早的消防实例。出土的条形盘、铲形抄、簸箕形器等是中国较早的度量衡 。陶器口沿上多绘有红色宽彩带,是中国最原始的彩绘图案,陶器形状有圆底钵、三足钵、三足罐、圈足碗、小口瓶、尖底瓶、口足鼎、平底釜、条形盘、深腹罐等。大量早期彩陶制品以绘有变体鱼纹和鸟纹相结合的花纹为主。陶器上发现10多种刻划符号,有类似水波纹状的;有类似植物生长的,还有以直线和曲经相交的形纹等。出土的人头型器口彩陶瓶是中国较早的雕塑。大地湾遗址一期灰坑中,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大地湾遗址编号为H398的灰坑中,发现一堆炭化的粮食标本,鉴定为黍(俗称糜子),但黍粒均小于现代种 。5.大地湾遗址的研究显示,古人依次经历了原始狩猎采集、发达狩猎采集大地湾遗址、大地湾一期原始农业和仰韶早晚期成熟的农业四个经济发展阶段,为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原始建筑、艺术、农业起源、文字和宗教等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大地湾遗址的彩陶对研究中国绘画的起源和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有重要学术价值,陶器上发现的刻划符号为中国的文字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和线索。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器

上一篇:沉默的反义词

下一篇:春宵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