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传奇的杨淑妃历史上最后的结局如何
史籍中形容杨淑妃“贵盛无比”,但杨淑妃深受长孙皇后的教导,为人低调,她很清楚意识到自己的血统虽然可能比李世民后宫里任何一个女人都要高贵,但这也会是她获罪的第一条件。于是她会刻意掩藏自己的特殊,让自己变得和后宫其他的女人一样。刻意久了就成了习惯,到后来连她都已渐渐忘记了自己亡国公主的身份,而是小心翼翼地把握着自己作为新国贵妃的分寸。她为李世民先后生下了两位王子,一个是行三的吴王恪,一个是行六的蜀王愔。由于她有谦恭,有美貌,有公主天然的仪态,更有一个出色的儿子——吴王恪,李世民曾在长孙后去世后提出立她为皇后,但这个提议最终只是个建议——她的血统是个不可逾越的阻碍。
在纷乱的后宫中,儿子是母亲们最大的依靠,从这个角度讲,杨淑妃是幸运的,她有个堪称完美的儿子——吴王恪,“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这句话放在恪身上丝毫不会让人觉得过分,因为他就是那么出色。想想也是,隋杨、李唐,集两代王朝帝王的优秀遗传基因的人怎能不出色呢。
李治继位后,失去了太宗庇佑的淑妃母子,在处心积虑的长孙无忌面前无处可逃,最终恪被牵扯进高阳公主谋反的案件里,以莫须有罪名赐死。到现在,为什么长孙无忌一定要处死安分的李恪这个问题还在困扰我,很多唐史专家给出的答案都有不合理的因素,也许除了那个后来被以同样罪名处死的长孙外,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又或许《新唐书》里那个答案就是正解:“长孙无忌既辅立高宗,深所忌嫉。永徽中,会房遗爱谋反,遂因事诛恪,以绝望,海内冤之。”
如果一个人的死亡,可以绝天下之望,他的卓越实在令人无法想象,既然自己的亲外甥面对这样一个卓越的对手,那么长孙无忌只能将其判处死刑。
吴王恪死后,他的弟弟蜀王也被黜为庶人,徙居巴州,死后的爵位才被起复。而他们的母亲杨淑妃,从此在史官的笔下失去踪迹。《新唐书》里记载,杨妃葬在隋皇室的墓地里,没有谥号,凄凉无比,
杨淑妃在武媚娘传奇里是好人吗
在范冰冰版武媚娘传奇里面,杨淑妃貌美如花,手李世民宠爱,对武媚娘也很好。
武媚娘传奇杨淑妃原型
杨妃在武德初因政治联姻嫁给了李世民,但相关资料记载杨妃和李世民是表亲,两人的结合能够更加深巩固李渊家族的根基。在李世民登记之后,杨淑妃也成为了正式的妃子,是李世民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之一。
武媚娘传奇杨淑妃结局
据悉,杨淑妃后来为李世民生下了两个儿子,杨淑妃具体去世时间无法考证,资料记载“653年(永徽四年)年初,李恪被卷入政治斗争,蒙冤而死;其弟李愔亦受牵连。现从两唐书中,未见此案对杨妃生平的影响,难以判断是其史料遗失还是其已亡于冤案之前而未被牵连。”
武媚娘传奇的杨淑妃历史是怎么样的人
杨妃,隋末唐初人,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
杨妃的出生地史书无记载,《隋书》记载杨妃之父隋炀帝,[1] 迁都洛阳。[2] 唐初成为唐太宗李世民内官“四妃”之一,[3] 徽号未载,安葬地亦不明。
杨妃为唐太宗三子吴王李恪[1] 、六子蜀王李愔[4] 生母。
史书对其本人的正面记载甚少,记载于其子吴王李恪的立传之上,但仅有寥寥数字;杨妃因出身贵胄,而被唐廷上下所瞩目。
隋朝帝女
杨妃的生母,史料无载,会有多种可能,尚无定论。有一部分人认为是隋炀帝的高级嫔妃所生,有些人则认为是一般姬妾所生,也有少部分人认为是萧后所生,争论颇多。尽管在大业后期,隋炀帝妃嫔众多,但在晋王和太子时期杨广的妃嫔数量有限[5] ,所载生子不过四人;且隋炀帝曾经对侍臣说:“我只有杨暕一个儿子,不然的话,一定要当众惩罚他,以正国法[6] ”,可见其子嗣不多确为事实。因此,考虑《隋书》有遗漏记载其他公主的可能性,可以判断除南阳公主之外,杨妃如有其他的同父姐妹,不多于二人应为可信。
需要说明的是,生母外家的出身、地位如何,对杨妃“帝女身份”没有任何影响,也就是说,杨妃的“帝女”身份是由其父杨广所处的地位所直接定义的——古代男权社会中以父为尊,以父系血亲形成的宗法关系构成皇室统治权力的核心,母亲对后代不起决定意义,但外家的尊卑有时会影响其可能的尊宠程度。
现有史书未记载其生辰,但是通过其子李恪的生年——即619年(武德二年)推测,杨妃在至少应出生于大业初甚至更早,但最晚应不晚于大业三年。
作为杨广为数不多的子女之一,杨妃在童年时代应当是衣食无忧,接受了皇室良好的教育。但其是否册封、公主封号为何现已不存,或有待考古的进一步发现。参考同一时期比较著名的帝女如梁朝公主萧氏(即后来的隋炀帝皇后萧氏)、陈朝公主陈氏[7] (即隋文帝宣华夫人)等,可见同一时代女性封号在正史中的缺漏相关记载,实非罕见。
至于其在与李世民结合之前,是否已有婚配、甚至是否生育其他子女,现有史料依然空白,也无确凿结论。
隋炀帝一生热衷于游历,足迹从西北踏至江左。期间,其家眷儿女皆与之随行,故杨妃早年随父多有游历,亦属可能且为寻常[8-9] 。
隋湮唐兴
随着隋炀帝登基以后修建大运河、长城和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三征高句丽,开创科举。巨大的工程和连年的战争使民生不堪重负,加之隋文帝、隋炀帝政治改革触动了门阀的利益,最终在隋朝末年引发大规模的叛乱[10] 。中原[11] 、关中[12] 动荡之际,一意孤行在外巡视的隋炀帝继雁门之围后再也无法回返国都大兴,而是带领十万骁果南下江都,企图割据江南苟且偷生,其家眷[13] 大多随行,不能排除杨妃亦在其中、随父南下江都的可能。
617年(大业十三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留守长安、隋炀帝之孙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李渊任大丞相,进封唐王。681年(义宁二年)三月,即大业十四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缢死,随行的齐王杨暕、赵王杨杲皆遇害,杨妃的亲属、尤其以男性亲属死者不计其数。同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废杨侑为酅国公,闲居长安,次年五月崩。隋朝复国希望彻底覆灭,宣告灭亡,立国共三十八年。
而隋炀帝萧皇后、杨妃长姐南阳公主等宗亲被监禁随宇文化及北上,窦建德击溃宇文化及后,萧后由义成公主迎至突厥,其后立隋炀帝之孙杨政道为隋王,南阳公主则回归长安。直到630年,即唐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击溃突厥大军,萧后才带传国玉玺归返长安,这是后话。而杨妃本人是否亲身经历江都宫变,或者又因何未与乃父同行,又是否同样被宇文化及所掳,史册皆无明载,无从确认。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短短数年,杨妃从天之骄女沦落为亡国之女;参考杨恭仁随行被宇文化及俘虏后又重归长安[14-15] 的经历,以及其生子的时间,可知杨妃最迟在武德二年春三月进入秦王府。
武德初,曾作为帝女的杨妃下嫁于唐高祖第二子、当时已封秦王的李世民,详情史书未载。多推测两人属于政治联姻,也有观点认为两人曾是旧识,现有史料已无从确认。隋唐典型的门阀政治使得世家大族之间频繁通过婚姻缔结政治同盟,彼此之间互为姻亲盘根错节,杨妃与秦王李世民从血缘关系上实为表亲,杨妃的祖母隋文献皇后和李世民的祖母唐元贞皇后(追封)分别为独孤信的第七女和第四女。两女又分别是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因此杨妃可以称为李世民的表姊妹,两人的结合不仅从血缘上更从政治上充实了李渊家族的根基。
她是以何种身份嫁入秦王府,现有史料不得而知。根据现存史料的制度记载推断,杨妃以大长公主[16] 身份嫁入秦王府可能较小,而是在武德元年五月后以国公亲戚的身份礼聘入秦王府,其品阶不详。以燕氏礼聘入府后墓志称其为贵人[17] ,应与之相当。
唐朝皇妃
626年(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为帝。根据两唐书太宗诸子列传中的措辞可知,“杨妃[18-19] ”这一称谓实非简单妃嫔的泛指,而是杨氏应当在李世民登基后获得了正式的“妃”的封号,属于四夫人(四妃)之一。根据周礼四星制度[20-21] 与唐制[3] ,四夫人是仅次于皇后的等级,分别是“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但是很遗憾的是,她的具体封号不详,何时获得今已失考[22] 。
复杂的晋封结果和史料的模棱两可产生了诸多关于杨妃封号的争议。
观点之一认为杨妃是四夫人中的淑妃,持有这种说法的人占相当一部分,因为这样四夫人的封号似乎没有矛盾了,分别是韦贵妃、杨淑妃、阴德妃、燕贤妃。但实际上这个看法也无确定,结合考古与史书记载,其实存在六人做“四妃”的排列组合,即除去韦、杨、阴、燕之外,尚有两唐书中记载的李福之母杨贵妃、《唐会要》中记载的贤妃郑氏;而亦不能排除阴氏为淑妃、杨氏为德妃的可能性。
观点之二认为杨妃早丧,因此封号为追封,所以可能是任何一个,这样与晋封的实际情况不存在任何矛盾。杨贵妃此后递进改封为贵妃也顺理成章,但是史料只字未写李恪等人的孝悌是硬伤之一。比如《隋书》中大刘良娣早丧就提到其子燕王每至母亲忌日便哭泣等孝悌举动,在举孝廉制度还有余威的隋唐时期,孝悌是个人品格的集中表现,以孝闻名之人甚至可以直接被举荐做官,而在李恪与李愔列传或墓志均未提到其孝悌则令人疑惑。
观点之三认为杨妃可能因故出内,情同唐睿宗时崔贵妃和豆卢贵妃例,豆卢贵妃因出内未住宫内,崔氏可能是追封。故在此前提下,杨妃亦可能为任何一种封号,也不会与现有史书中记载的情况相矛盾。
观点之四认为杨妃和杨贵妃是一人,此观点极为少数。鉴于同时期修史和宫中称谓的惯例,《隋书》中的大刘良娣(早丧)和小刘良娣,两唐书中高祖后宫的大杨嫔和小杨嫔、玄宗时的武惠妃与武贤仪(时称小武妃)等,太宗后妃中两位“杨妃”却只以“杨妃”统称之不加区分,未免粗糙而突兀。五代时,金石学兴起,墓碑墓志的拓本保留,为后世修史提供了补充资料,太宗后宫出现两个“杨妃”或因国史有缺而金石弥补不全所致,但此说法需要更有力的证据。
太宗后宫“杨妃”之多,尤其是在赵王李福的墓志出土之后,现有的史料记载直接导致“双贵妃并存”的现象,与已知的后宫制度资料存在冲突;而如果是死后追封,则需要证明杨贵妃去世早于儿子李福,这样在儿子的墓志上才会写上其母最后的封号。但李福的墓志上没有明确写孝悌,故无法断言杨贵妃早亡,且赵王福墓志上明言“王,杨贵妃所生”,而非“赠贵妃杨氏”,且从《唐会要》之言可知,杨贵妃至少活到永徽六年,且封赵国太妃并获得高宗礼遇[23] ,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杨贵妃是死在李福之后。
晚年成迷
杨妃的卒年,现不可知;是否陪葬昭陵,亦是未知之数。
653年(永徽四年)年初,李恪被卷入政治斗争,蒙冤而死;其弟李愔亦受牵连。现从两唐书中,未见此案对杨妃生平的影响,难以判断是其史料遗失还是其已亡于冤案之前而未被牵连。
杨淑妃在历史中究竟是怎么样的人
第二位就是大杨妃,这位杨妃最传奇之处莫过于以亡国公主身份,嫁予了一位新朝王子,而这位新朝王子,还是她的表哥。(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嘛)她的另一种传奇,在于她生了世民最传奇的一个儿子——吴王李恪,这位王子,以最肖世民的英武,果决,和文武全才,冤死在长孙无忌手下,成为悲情王子的另一种惨烈的诠释。 这位杨妃应该是世民晋封秦王后的第一位妃子,长孙皇后去世后,世民一度想立为皇后,但群臣以她是隋炀帝之女而强烈反对,最后只得作罢,昭陵葬了一位杨妃,不知道是否就是这位杨妃。 另一位小杨妃,应该也是杨广的女儿。
为啥唐太宗霸占了李元吉的老婆
李元吉的妃子杨氏,本是一名舞妓,她不仅姿色艳丽,而且琴棋书画样,吟诗作赋,样样精通.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元吉被杀,李世民确立了太子地位。太子妃长孙氏念及旧情常邀她叙旧。杨氏为了日后有所依靠,便利用机会接近李世民,降服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心,成了李世民宠爱有加的嫔妃。一天,正当她们二人叙谈,忽然李世民进来,杨氏慌忙起身相迎,并屈膝下跪,陈述李元吉的罪过,请求李世民将她处死。说到动情处,杨氏娇啼宛转,恰似出水芙蓉又似梨花带雨。李世民纵是一个绝世英雄,也不免被她楚楚可怜的样子打动,连忙起身搀扶说:“王妃不要过悲,齐王谋乱,与王妃没有关系,有我在世一日,不会有人敢对你加害。如果嫌齐王府寂寞,可以搬来与长孙氏居住,好在你姊妹二人一向没有嫌隙,也免得我担忧了。”
李世民的一席话,本意是想安抚杨氏,不料,杨氏第二天就迁居了过来。李世民亲自吩咐,对杨氏的起居、生活作了精心安排,派心腹侍女侍奉杨氏。就这样杨氏在太子府中俨然过着太子妃一样的生活。李世民也常来问候。
不久,高祖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唐太宗册封长孙氏为皇后,正式纳杨氏为嫔妃。后来长孙皇后去世,太宗意欲升杨氏为正宫,遭到魏征等重臣的极力反对,太宗只好废弃原有想法,但对杨氏的宠爱却日益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