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伎产生于什么时代?
在日本江户初期,出云地方出现了一个叫阿国的巫女,她很善于跳舞,并且创作了一种叫作“念佛踊”的舞蹈。她的丈夫名叫名古屋山三郎,很善于唱俗歌,两人琴瑟相谐,成立了剧班,到京都一带去演出。1604年,丰国神社举办祭祀歌舞盛会,与会者达500多人,阿国应邀前去演出她的歌舞伎,在她的狂热舞蹈的感召下,所有人都拍手击掌,随节拍一起扭动身体,创造了一种狂欢节般的气氛,阿国出尽了风头,也从此确立了歌舞伎在日本的社会地位。阿国演出的歌舞伎,有一个特点是女扮男装,她往往穿上黑色的僧衣,头上包着黑布,用红丝带在身上挂一个铜钲,起舞时击钲,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阿国歌舞伎的演员中男女混杂,也有儿童参演,在歌舞之间,还要做出种种滑稽可笑的表演,演唱当时流行的时调。这就有效地打破了能和狂言中泾渭分明的悲剧与喜剧,崇高与滑稽的界限。由于这种演出生动灵活,故广受人们的欢迎。其他的艺人都来仿效,结果,能和狂言等各种演艺成分渗透进来,甚至木偶净琉璃中的三味线也被用于歌舞伎的伴奏了。初期的歌舞伎,比较重视声色之娱,流行着男扮女、女扮男的表演习俗,人们对演员姿色的热衷,大大超过了对其艺术水平的欣赏。后来还出现了主要以青年女子为表演者的“女歌舞伎”。这些女歌舞伎在演出中卖弄风情,常令观众骚动,并发生打斗事件。后来,女歌舞伎在妓女中十分流行,脂粉气。色情味日浓,故1629年,被统治者命令取缔。女歌舞伎风头稍逊之后,大约在1624年前后,在京都由青少年男子组成的“若众歌舞伎”又逐浪而来。为了投合世俗趣味,他们男扮女装,专演妓女与嫖客的情事,他们的煽情、滥情表演一时间颇为轰动,仿效者甚众。官方看到了这种有伤风化的局面,便于1652年下令禁止“若众”登台献艺。剧团班主不忍就此放弃收益颇丰的演艺活动,便向官方请求,希望能够继续登台。在他们的再三恳求下,官方同意他们继续演出,但必须不再做伤风败俗之事,并规定凡歌舞伎从业者,必得剔去顶前之发,将剩下的头发向上挽成一髻,这被叫作“野郎髻”,梳此种发式的演员演出的歌舞伎,被叫作“野郎歌舞伎”。从此,歌舞伎演员不再以卖弄姿色为能事,而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艺术了。此后,剔去顶前之发的规定被因袭下来,成为歌舞伎优伶的一种特有发式,也成为歌舞伎区别于其他舞台表演的重要标志。专注于艺术之后。歌舞伎的表演水平有所提高。日本人喝茶有“茶道”,做武士有“武士道”,道者,顾名思义,即为法则、规范也,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因此,从事歌舞伎表演的人们,也慢慢建立起了他们的“艺道”,艺道之兴,规范了歌舞伎这种表演活动,一套渐趋程式化的舞蹈动作得以确立,并且成为艺人们用心研磨的技艺。而率性而发,任意为之,刺激观感、哗众取宠式的歌舞伎表演,则渐渐淡出了日本舞台。
歌舞伎是什么
歌舞伎是日本典型的民族表演艺术,起源于17世纪江户初期,1600年发展为成熟的一个剧种,演员只有男性.近400年来与能乐、狂言一起保留至今。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
歌舞伎的主题大致有两类:一是描写贵族和武士的世界,二是表现民众生活。剧目可分四种:“义大夫”狂言(由“人形净琉璃Ningyo Jyoruri”(现在称“文乐Bunraku”)改编的歌舞伎剧目叫“义太夫狂言Gidayu Kyogen”。 “义太夫节”乃净琉璃的唱腔, 为竹本义太夫 Takemoto Gidayu创作的唱腔,后来变成说唱“义太夫节”的艺术家的总称。在这里“狂言”是故事的意思。“义太夫狂言”是“义太夫说唱的(或用义太夫节说唱的)故事”的意思。);“时代物”狂言,是借古喻今的历史剧;“世话物”狂言,描写庶民生活和爱情故事剧;称作“所作事”狂言的舞蹈剧,内容涉及忠孝仁义等道义,对二般市民进行勤俭、行善、惩恶的道德教育。
在现在的日本,像中国的京剧一样,歌舞伎也面临着如何发展的问题。共通的课题是:理解和观赏歌舞伎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少。因此,日本文化艺术界也提出了歌舞伎改革的问题。
在日本歌舞伎比任何一种古典戏剧更受欢迎,近几年又产生了不少新的剧本和制作。歌舞伎与中国京剧素有“东方艺术传统的姊妹花”之称。晚清诗人黄遵宪在《日本杂事诗》中赞美道:“玉萧声里锦屏舒,铁板停敲上舞初,多少痴情儿女泪,一齐弹与看芝居。”他把歌舞伎看作“异乡境里遇故知”了。
外国人虽然听不懂它的高度风格化的舞台语言,但它强调戏曲效果的姿势、动作、眼神以及它的摆架子、玩特技和夸张的出场、快速的换装、神奇的转变,这些都是欣赏歌舞伎表演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