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广

时间:2024-04-08 14:45:19编辑:优化君

(作文)由一件事物联想一件往事突出友情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乌海人,我在这里生活已有十八年了。
我爱乌海,爱这里的滚滚东去的长河,爱这里浩瀚无边的煤海,爱这里的每一样东西。也许是年龄的关系吧,无论是生活,还是上学,多是在嘈杂和忙乱中度过的,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近距离地品味和欣赏与我结下养育之缘的乌海大地。
我爱在上学的路上欣赏朝霞喷涌的清晨,随着晨练的人群,踏入了学校的大门。路边的树如哨兵般的直立在那里,悦耳的流水声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我虽然只从网上电视上见过许多城市、山川,那些地方景色怡人,但我还是最爱自己的居住地乌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里日新月异,发展速度甚为惊人。奔腾的黄河从这里穿过,留下的是美丽富饶的画卷。说到发展,从我记事起直到现在,那可谓是翻天覆地,在乌海人的回忆中,依然是“洋灰马路沙子盖,自行车不如人走得快”,是啊,那时的乌海黄沙漫天,猛兽般的黄沙肆虐着这里。那时,有外国人来这里考察,他说:“这里有人可以生存,这简直就是奇迹啊!”他说的没错,那时的乌海的确不适合人类生存。
斗转星移,十几年过去了,当初乳臭未干的我,已由一个小毛孩变成了一个高中生,而乌海这座迅速崛起的工业新城,也像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似的。一颗镶嵌在黄河金腰带上的明珠,一只在改革开放中展翅腾飞的雄鹰,一座崛起在内蒙古草原上的工业新城。每当听到这些赞美之声,作为一个愿意把青春汗水与它融为一体的乌海人,我常感到欣慰和自豪!
谈到乌海的变化,它已从一个简单的煤炭城市发展成了能源、化工、建材、特色冶金四个支柱产业和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的现代化工业城市。放眼乌海,那个原来只会在山沟沟里买煤的小村庄正在被黄河两岸迅速崛起的宏伟气势、环境优美的工业园区所代替。崛起的乌海,起源于工业,兴盛于工业,飞速发展的工业无疑是乌海的特色。兴盛工业,对外开放,这是乌海的主要力量。
其实,乌海的变化,变化最大的还是市民的生活。是的,作为一个乌海人,我的感受颇深。近几年来,乌海人的菜篮子越来越多彩,乌海人的饭菜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住房越来越宽敞,生活丰富起来了,日子红火起来了,乌海人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了,乌海的文艺节目越来越多了……乌海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大城,各种书法节目竞相上映,各级书法组织遍及全市。著名的兰亭大会是乌海人赞不绝口的事,当时我也参加进来了,我亲身感受到了那神圣的书法文化,多么的宏伟壮观。
一个从风沙中、贫瘠中、荒漠中走过来的乌海,青春的乌海啊,无时无刻不在涌动着春潮般的梦幻、感思和追求。面对着生我养我的乌海,我是多么的激动啊,对眼前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我的脑海里也曾经不只一次地升腾起美妙的梦幻和联想。
四合木、桌子山的岩画,是那么的迷人,生在乌海我是多么的荣幸啊,我以我是乌海人而自豪!


卢广的主要荣誉

荣获、年度“爱克发十杰”的称号。组照《罪恶路上无青春》荣获第九届尼康杯摄影比赛专业组金奖。作品《黎明》荣获第五届乐凯杯一等奖。1996年获全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1998年被授予“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组照《镜头不会撒谎》获第十三届尼康杯全国摄影大赛金奖。人民摄影报度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中《艾滋病笼罩的村庄》和《黄河决口,村庄被冻》分别荣获非突发新闻类组照金奖、铜奖。被评为中国摄影报举办的年中国最佳摄影师。荣获年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举办的最高奖“金路奖”。第届全国影展中《艾滋病笼罩的村庄》荣获银牌,《狂热淘金何时休》、《铁路,在世界屋脊延伸》荣获铜牌,《黄河决口,村庄被冻》、《癌症村的悲哀》入选。在人民摄影报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中《迎战艾滋病》荣获杰出图片专题奖,《西部淘金何时休》荣获环境类组照金奖,《聚焦三峡清库》荣获环境类组照铜奖,《西气东输奋战吕梁山脉》荣获非突发新闻类组照铜奖。第十届佳能杯“亚洲风采”华人摄影比赛中《狂热淘金何时休》荣获专题奖,《迎战艾滋病》荣获二等奖,《铁路在世界屋脊延伸》、《聚焦三峡清库》、《藏羚羊迁徙》荣获三等奖。2008年2月23号,人民摄影报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作品评选组委会传出消息,卢广的参选作品《喜马拉雅的枪声》荣获人民摄影报第十六届(2007年度)中国新闻摄影自然与环保类中获组照金奖(两天后的2月25日晚8时许,由于《喜玛拉雅的枪声》存在一些争议,评委会经研究决定取消其获奖资格) 在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栏目中国摄影大盘点中被评为“十个新闻人物之一”。10月14日,中国摄影师卢广以《关注中国污染》的专题摄影获得了第30届尤金史密斯人道主义纪实基金摄影奖。卢广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个内地摄影师。“智慧东方——2009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今晚将在南京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设立“中华文化人物”和“2009中华文化人物”两大奖项。卢广荣获“2009中华文化人物”奖项。

东北往事里,主人公赵红兵的原型是谁谁知道?

赵红兵的原型是孔二狗一个亲属,现在在沈阳做地产。东北往事里其他人物原型:晓波的原型现在在秦皇岛山海关桥梁公司做高速工程。小北京原型是天津人,他和洪兵原型是战友。费四原型彪四和小纪都是开鲁县人,他俩是和洪兵原型在监狱认识的 。刘海柱现在的企业是通辽市利丰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通辽社会老人。孙大伟现在开了一家驾校,外号叫孙大破,车,社会上一提都知道,他和张岳原型是亲属。拓展资料:故事讲述了1986年至今20余年来,北方某市组织触目惊心的发展历程。这是对改革开放30年的一次不同寻常的纪念和追忆,沉重地反思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所得到的和所失去的。20年前,他们是老山战友;20年后,他们是江湖大佬——1984年,赵红兵和他的战友们在老山前线为保家卫国而把身家性命抛之脑后;1985年,他们复员返乡,在办公室开始朝九晚五的平凡生活;1986年,他们在家乡街头遭遇地痞挑衅,以暴制暴,一战成名,从此泥潭深陷;1992年,他们已经在当地独霸一方;1998年,他们已然成为江湖盟主,呼风唤雨,无所不能;2006年,他们死的死,残的残,有的洗心革面,有的牢底坐穿,有的亡命天涯,有的飞黄腾达、风光无限……

获得2015巴陵石化十大优秀青年荣誉的职工有哪些?

环氧树脂事业部综合办副主管吴娟、合成橡胶事业部的文强,己内酰胺事业部的邱旭,炼油事业部的丁书林,环己酮事业部的徐兴,供销部的陈星波,动力事业部的邱任,热电事业部的卢广军,技术中心的龚林林,公司经营计划部李驰慧。这十大优秀青年,不仅都是80后,而且大多在该公司深化从严管理,推动运营转型、持续改进的系统工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如何写最美老师赞词,为何觉得此老师是最美的

音乐的熏陶造就了她清新脱俗的着装风格,服饰与服装的巧妙搭配散发出青春的朝气、靓丽。她告诉我们:金钱代表不了时尚与品位,和谐才是真正的美。她,就是着装之美荣誉获得者
于芳

   

她把自己的工作视为阳光的事业。她带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阳光、感受快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诠释自己的阳光人生。她,就是阳光悦纳之美荣誉获得者
齐营

   

宝贵的童心融合了他与学生的情感,亦师亦友,追寻内心的平静与和谐。笑容清澈、灿烂,相信和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温馨与快乐。他,就是阳光悦纳之美荣誉获得者
董玉帅

   

吉他弹唱时的潇洒,轻拨古筝时的悠远,指挥歌唱时的陶醉,翩翩起舞时的灵动。大家从她身上看到了一位年轻数学教师的多才多艺。她,就是才艺之美荣誉获得者
董煦

   

七年的讲台生涯凝聚了她与孩子们的师生情结,英语为他们打开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不懈的努力,使她的课堂走向市级的教学舞台。她,就是教学之美荣誉获得者
卢广萍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间还充满着孩子气的她,已成为41名孩子的班主任。就这样,一双大手牵着41双小手,快乐、幸福地走过了一个年头。温馨而有序的班级成了他们共同的“家”。“班级家长”成了她的新身份,她就是班级管理之美荣誉获得者
王书丽

   

教育的真谛是爱与责任。在这种担当中,她用耐心、细心、恒心汇聚爱心,沁入孩子们心田,让每棵幼苗在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她,就是爱心之美荣誉获得者
王俊凤

   

工作面前,她服从了大局的需要,涉入了一个完全不知的领域。为了更好地为学校和师生服务,放弃了无数恬淡的休闲时光,邀游书海,通过自学,取得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完成了从一名数学教师到会计人员的美丽转型。她,就是学习之美荣誉获得者
郭燕芹

   



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是中华千百年的传统美德。几年来,她倾其所有,悉心照顾体弱多病的公婆,被家乡人传为佳话。孝心、善心、好人!她,就是孝心之美荣誉获得者
杨庆美

   

上班路上有她徒步前行的足迹,乒乓台前有她挥汗搏杀的身影,休息日也经常在登高望远中度过。运动让她感受生活之美,工作之乐!她,就是运动之美荣誉获得者
刘桂红

   

30多年的坚守,没有炫耀的荣誉证书,没有光彩的荣誉称号,只有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平凡,她用这种平凡赢得了我们的尊重。她,就是奉献之美荣誉获得者
朱长侠


把名字改改,再加上此老师的一些优点就好。


袁厉害的相关信息

2013年1月8日晚上8点30分左右,袁厉害突然离开了病房,在小儿子和其他亲属的搀扶下来到了住院部四楼的大厅,哭着喊着说要去开封见见那些在福利院的孩子,情绪激动的她甚至还说如果不带她去看孩子,她就绝食。1月4日,袁厉害办的私人收养所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其中包括6名儿童。 袁厉害双脚没站稳,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众人连忙将她扶起来。8日,河南兰考县正式公布弃婴收养所火灾事故原因,认定火灾为兰考居民袁厉害收养的儿童在住宅内玩火所致。同日上午,兰考县启动事故问责程序,兰考县民政局局长杨佩民等6人被停职检查。几天来,袁厉害一直在兰考县人民医院的病房里痛不欲生。袁厉害的病房安排到尚未启用对外开放的四层病房里,并在走道口安排了医生和自称为保安的数名男子把守。据袁厉害亲友称,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男子的身份,也没有人征求他们家人的意见。有远房亲友来探视,也要向这两名男子“解释半天”。据袁厉害女婿郭海洋称,他和袁厉害一名养女前往开封福利院,他们试图探视身在福利院的十余名孩子。然而兰考官员称,需开封相关负责人同意才能允许探视,开封官员则称,允许探视权在兰考官方手中。2013年1月7日,河南省兰考县人民医院,袁厉害见到自己的养女“快乐”,母女俩相拥而泣。23岁的“快乐”由于患有唇腭裂,出生不久就被遗弃,至今也不知生母是谁。她从小被袁厉害收养,长大后嫁到了河北。听到家里着火的消息后,“快乐”匆匆忙忙往回赶,孰料车子中途坏掉,直到7日下午,才赶回兰考。6日,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袁厉害躺在病床上。据袁厉害的小儿子杜鸣说,是母亲高血压旧病复发。袁厉害病床上神志不清,滴米不进,甚至连水都不肯喝一口。 备受关注的河南兰考“爱心妈妈”袁厉害收养弃婴的住所发生火灾事故后的第四天,兰考县民政局于7日下午公布袁厉害家庭享受低保名单。但记者发现,这次事故中的8名死伤者均未享受过低保。4日上午,兰考县农民袁厉害收养弃婴的住所发生火灾,事故造成7死1伤。事故发生后,该县民政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袁厉害共收养孩子34名(包括男孩21名,女孩13名),其中病残儿童16名,与其共同生活的有18名。当记者提到这34名孩童有多少在享受低保时,该局杨佩民局长称,包括袁厉害在内共有20名。之后,记者连续两天与该县民政局、宣传部等部门联系,试图获得20名享受低保者名单。对方以没有时间、找到不到相关人员为由拒绝提供。7日,记者在该县民政局等候几个小时后,该局被迫将袁厉害家庭享受低保名单向媒体公布。记者发现,在这一张享受低保的20个人员名单中,没有发现一名死伤人员名字。其中仅有5名是与袁厉害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加上袁厉害本人才6名,剩余14名均不在与袁厉一起生活的孩童当中。那么,这14名享受低保者是谁?都在哪里?该县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反正20名低保都给了袁厉害,虽然大部分享受低保的人员没有与袁厉害一起生活,但钱是袁厉害领的,这些钱可以用到身边没有享受低保的孩童 。 2013年1月9日,兰考县民政局副局长卞和平接受财新记者采访时表示,占地15亩县孤儿院将在2013年6月建成,民政部门也将对全县弃婴孤儿进行排查,加强对民间收养的监管。2013年1月8日,兰考县公布“1.4”火灾原因,称是其住宅内的儿童玩火所致。兰考县民政局局长杨佩民等6人已被停职检查,暂由副县长吴长胜代理民政局长,副局长卞和平统管全面工作。卞和平说,“1.4”火灾导致七名儿童丧生,民政系统对此极为痛心,并就此前的工作失职深表歉意。接下来,民政局将加强全体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教育,并对兰考县的弃婴孤儿进行全面排查。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民间收养家庭,将劝他们将孩子暂时送到开封市福利院,待兰考县福利院建成后,再统一安置。此前,兰考官方曾多次表示,“1.4”火灾发生的一个深层原因,就在于该县没有自己的福利院。由于缺乏弃婴孤儿收容场所,袁厉害这样的民间收养者虽然难以达到法定收养条件,但也承担了大批孤残儿童的抚养责任。卞和平告诉财新记者,县孤儿院将于2013年6月竣工,8月份投入使用。占地面积十五亩,可以接纳该县的全部弃婴孤儿。“弃婴问题,最先负责的应该是孩子的父母,既然生了,就不能遗弃。在孩子已经被遗弃,进入这个社会之后,政府就应负起责任。或者通过福利院直接接收,或者对民间收养行为进行严格监管。”卞和平说。他认为,兰考县福利院建成之后,袁厉害就不再需要同时收养大量弃婴。规范收养条件,也有利于孩子们得到更好的照顾。但他还表示,对于那些不符合条件又想收养的爱心人士,法律尚未明确应该如何对待,在具体实践中,这给民政部门带来不小挑战。卞和平说,袁厉害在经济、照顾能力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同时给予这些孩子充分照顾。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民政部门将尽量去做工作,让他们把孩子送去福利院。工作做不通时,将逐级上报,请上级部门来解决。“谁也没说不让袁厉害养,只是不能同时养那么多。”卞和平告诉财新记者,袁厉害可以安心养病,不用担心政府会把孩子都送走。兰考县福利院建成之后,她也可以常去探望孩子,政府没有任何理由阻止。袁厉害这么喜欢孩子,将来可以去福利院工作吗?针对这一问题,卞和平说,还要看福利院的具体管理安排,“如果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袁厉害也符合条件,那么当然可以。” 她为自己和家人自建或购买过超过20套住宅。但她从没过过一天有钱人的生活,敢挣不敢花,她低声说,“我不敢穿好衣服,怕人家说我”。经过《人物》记者7天的实地观察和调查,我们得到许多与此前描述互相矛盾甚至完全相反的事实:在此前宣传中,袁厉害对她收养的100多个孩子一视同仁,关怀备至,视若己出。事实是,这些年,袁厉害的孩子以残疾程度和相貌,被她分为几等。“头等”孩子得以享受最好的照顾,而最需要照顾的下等孩子,一度同垃圾、苍蝇、大小便挤在一起艰难求生。 此前,袁厉害对外承认的经济来源仅为20个孤儿的低保,并多次公开宣称没有一分钱存款。 事实是,袁厉害做生意的名声在兰考几乎人尽皆知,所涉面之广,覆盖修路、圈地、盖楼、讨债、协调纠纷等领域。在一栋刚被拆除的非法民用建筑里,袁厉害就投资了45万元。 此前,袁厉害对许多媒体宣称其没有房产。 事实是,据不完全统计,袁厉害为自己和家人在兰考自建或购买多处房产,保守估算超过20套住宅。 此前,在媒体宣传中,她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人们为她感动并赠予其“焦裕禄第二”称号。 事实是,面对《人物》记者采访,许多当地民众讳莫如深,闭口不谈,也有一些人对她感觉复杂,甚至颇有非议。 此前,在外界舆论中她被置于当地政府的对立面,作为制度空白与官员渎职的受害者出现。对她的同情,加剧了人们对当地政府的反感与憎恨。 事实是,她和当地民政局、公安局、土地局、计生办等政府部门都存在不言而明的互助默契。这种默契甚至成为她财富积累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这个农村妇女缺少教育(小学一年级辍学),性格急躁、泼辣,有着朴素与善良的动机,另一方面,她精明、警惕、狡猾、心思缜密,自我保护欲望强烈。她熟悉明里暗里的各种规则,甚至是掌控媒体心理的好手,多数时候都能取得采访者信任,达成自身目的,并巧妙隐藏秘密。 做到这一切,袁厉害靠的是催生她的社会土壤与时代特征,是中国传统农村的宗法人情社会里翻滚半生的经验,和她性子里也许与生俱来的“厉害”。袁厉害否认她的财富积累与捐款有关,她说自己没有账本,捐款都随捐随花到孩子身上了。一个企业家捐的10万是最大的一笔,其他“都是小钱”。每当有媒体质疑,或者用她那些前后矛盾的话询问她,她难以自圆其说,会突然号啕大哭起来,有时干脆血压升高昏厥过去。 在袁厉害眼中,收养的孩子们被分为几个等级。最好的孩子多数曾为兔唇、心脏病患儿,成功接受过国家免费手术,与健康孩子无异。心脏病患儿更受青睐,因为他们看不出外在疤痕。袁厉害喜欢“漂亮孩子”。她收养有一对大眼睛、鹅蛋脸的双胞胎姐妹,为表重视,袁厉害让出一套铁皮房给“识字、能辅导文化”的表妹住,让她专门在此看护这对姐妹花。 为了防止被福利院带走,袁厉害像藏宝一样藏匿这些最好的孩子。她的策略是分散、隐蔽加上相对好的生活条件,经过筛选,孩子被分别送至儿子家、表妹家、姐姐家和360公里外“更安全”的河北农村。在那里,他们将得到袁厉害能够提供的最好照顾,秘不见人,也不允许抱养,除了身边最亲近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孩子的存在。 对那些被袁厉害分入“孬”类的孩子来说,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活着”。他们患有重度脑瘫、重度小儿麻痹症或者重度白化病,连续多年住在兰考县人民医院附近一处名为“花园”的棚屋里,直到“花园”因为侵占他人土地被拆除。陪伴他们的,是苍蝇、虫子、流浪猫狗和屋旁高高的垃圾堆。曾多次到“花园”采访的前《大河报》记者林远(化名)说,他们两三个月也见不到一次“妈妈”,被长期冷落遗忘,甚至自生自灭。 有些时候他们也会被记起——被送给前来上门抱养孩子的陌生人,或是塞给前来要孩子的福利院,以及在媒体采访和好心人捐助时,展示“苦难而坚强的生活”。百度贴吧网友“可米秋”曾经见过,袁厉害拿条毛巾给脏孩子洗澡,她注意到当天有外地牌照车辆停在袁厉害家门口,“原来让他们去洗澡是又有人来捐款了”。她说。65岁的庞桂云曾不止一次想从袁厉害这里收养一个孩子,却苦于“实在挑不出来”,她看到孩子们的头油粘在床上弄不下来,在床上随意大小便,袁厉害从满床孩子里挑一个出来洗洗干净,擦巴擦巴递给她。 由于生存环境恶劣,得不到及时救治,“孬”孩子的死亡率最高。摄影师卢广目睹过“花园”的男保姆孔大爷将死去的婴儿套上塑料袋,扔进垃圾桶。 那些“不好不孬”的孩子,通常与袁厉害住在一起,被袁厉害带着洗澡、坐车、上学,或者就是在大街上闲逛,非常显眼。他们多数有着轻度残疾、白化病、兔唇,或者轻微小儿麻痹。采访中,很多人见过他们说脏话,打架,或者抢东西。一名曾经送月饼给孩子的记者看到,为了一块月饼,几个孩子大打出手。 其貌不扬的孩子想获得袁厉害的格外眷顾,有两种途径:其一是与袁厉害投脾气,如被称为“小厉害”的袁园是白化病孩子,也不算漂亮,但她刁蛮、霸道、脾气火暴,和袁厉害很像,深得其心;其二是勤做家务照顾弟妹,如袁金茹。她刚12岁,读小学六年级,有知情者称,常看到她洗一屋子弟弟妹妹的衣服。 袁厉害对《人物》记者承认,不认识的人(无论家庭条件好坏)想抱养孩子,只被允许在“孬”孩子里挑选。对她“有恩”的人或邻居朋友,可以在“不好不孬”的孩子里挑选。她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玩,别的孩子看到他们总是浩浩荡荡一大帮,也敬而远之。她的孩子们虽生活在社会中,却形同与世隔绝。 帮袁厉害照顾孩子的人,薪水为0。他们通常是当地老人,共同的特点是年事已高、无所事事、膝下无子。袁厉害有的是孩子。她送给他们“孙子”或者“孙女”并供其奶粉,他们以劳动作为回报。由于生活困窘,他们多数还从事其他兼职工作。 林远很难忘记在大火中死去的袁申,他曾是“花园”里最大的孩子,也是“孬”孩子们事实上的管家、厨师和家长。兼有轻度脑瘫和小儿麻痹的袁申,每天为十几个脑瘫、智障、小儿麻痹的孩子做点稀萝卜汤,煮几根玉米。林远问过袁申,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跟着袁妈妈,袁申一字一顿地回答:“跟,着,袁,厉,害,有,饭,吃。”

上一篇:ditto什么意思

下一篇:exc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