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四军走出来的开国将军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有252人是新四军将领。
元帅:
陈 毅 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代军长、军长
大将:
粟 裕 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委
徐海东 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
黄克诚 新四军第三师师长
张云逸 新四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
上将:
韦国清 新四军第四师副师长
叶 飞 新四军第一师第一旅旅长
刘 震 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旅长
宋时轮 新四军津浦前线野战部队参谋长
张爱萍 新四军第四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
陈士榘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参谋长
洪学智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参谋长
钟期光 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主任
贺炳炎 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司令
唐 亮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
傅秋涛 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
赖传珠 新四军参谋长
中将:
王必成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
方正平 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政治委员
邓逸凡 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
孔石泉 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组织部长
卢 胜 新四军苏中军区第四分区司令
田维扬 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副旅长
皮定均 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十三旅旅长
成 钧 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旅长
刘 飞 新四军苏中军区独立2旅旅长
刘兴元 新四军独立旅代政委
刘先胜 新四军苏浙军区参谋长
刘培善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政委
杨梅生 新四军第二师独立旅旅长
李 耀 新四军豫西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李雪三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政委
吴信泉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政委
余立金 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副主任
张 震 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
张 藩 新四军苏中军区副司令员
张天云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旅长
张池明 新四军盐埠军分区政委
张翼翔 新四军苏浙军区参谋长
陈 康 新四军干部补充营营长
陈庆先 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旅长
陈先瑞 新四军豫中军区司令员
林维先 新四军第七师副参谋长
周志坚 新四军第五师第十三旅旅长
赵启民 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政委
饶子健 新四军第四师第12旅旅长
饶守坤 新四军苏中军区独立旅旅长
陶 勇 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旅长
萧望东 新四军第二师政治部主任
黄火星 新四军第七师政治部代主任
康志强 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政委
梁从学 新四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
梁兴初 新四军独立旅旅长
韩振纪 新四军淮南军区参谋长
彭 林 新四军浙东游击支队分队队长
彭明治 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旅长
覃 健 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旅长
温玉成 新四军第六师第十八旅旅长
谢有法 新四军津浦前线指挥部政治部主任
赖 毅 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政委
廖汉生 新四军第五师第三军分区政委
谭希林 新四军第七师师长
滕海清 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旅长
吴法宪 新四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邱会作 新四军第四师供给部政委
少将:
丁先国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三旅政治部副主任
王 直 新四军第一师第一纵队第三支队政委
王 胜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纵队第五支队支队长
王才贵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游击支队支队长
王义勋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来安游击支队支队长
王凤梧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宿东游击支队政委
王东保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七旅第二十团团长
王兴纲 新四军军部高级参谋
王良太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八旅第二十二团团长
王其梅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委
王绍南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王集成 新四军第七师兼皖江军区政治部主任
王德贵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八旅第二十三团政委
方 正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鄂西军分区副政委
邓少东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五旅政治部主任(后)
邓龙翔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第一团副政委
龙 潜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政治部锄奸部部长
叶建民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八旅第二十三团副团长
乔信明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
朱 军 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三团团长
朱云谦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朱绍清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四旅副旅长
伍瑞卿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八旅供给部部长
刘少卿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河南游击兵团司令员
刘文学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刘亨云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纵队参谋长
刘清明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九旅参谋长
刘锦平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七旅第十九团政委
刘毓标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抗大第八分校政委
江拥辉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第一团政治处主任
江燮元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第二团团长
齐 勇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五旅第四十五团团长
汤光恢 新四军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阮贤榜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四旅第十二团政委
孙克骥 新四军第一师第四纵队第十支队政委
杜国平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路西军分区参谋长
严 光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九旅第二十六团团长
苏焕清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供给部部长
杨汉林 新四军第七师兼皖江军区含和军分区副政委
杨焕民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抗大十分校副校长
李 元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供给部副部长(江西籍)
李 毅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十一旅第三十二团政委
李人林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
李木生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六旅第十八团团长
李少元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独立旅第三团政委
李文一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政治部宣传科科长
李书全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五旅第四十三团政委
李世安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六旅冶山支队副支队长
李世焱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四旅政治部主任
李国厚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六旅第十六团团长兼政委
李景瑞 新四军第一师司令部通信科长
李彬山 新四军第一师第三纵队第九支队政委
吴子杰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五旅第四十四团团长
吴世安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后)
吴华夺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四旅第十团团长
吴自立 新四军军部副官处处长
吴咏湘 新四军第一师第一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
吴林焕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先)
吴诚忠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警卫团政委
吴嘉民 新四军第一师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何克希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纵队司令员
何志远 新四军第七师兼皖江军区含和军分区政委
何振亚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豫中军分区副参谋长
邱子明 新四军第三师直属政治处主任
邱相田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纵队第五支队政委
余 明 新四军第七师兼皖江军区第十九旅政治部主任
余光茂 新四军第一师第四纵队第十一支队支队长
汪乃贵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鄂东军分区司令员
汪少川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六旅政治部主任
汪克明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四军分区警卫团政委
沈启贤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宋 文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五旅第十三团团长
宋维栻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七旅第二十团政委
张 忠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教导团政委
张万春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七旅第十九团团长
张云龙 新四军第一师第三纵队第八支队支队长
张开荆 新四军第一师第十六旅参谋长
张元培 新四军第七师兼皖江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张太生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十二旅政委
张日清 新四军第一师第三纵队第七支队政委
张文碧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
张闯初 新四军军部特务团政委
张秀龙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三军分区第四十五团团长
张培荣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四旅四十一团团长
张崇文 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张銍秀 新四军第七师兼皖江军区含和军分区参谋长
张雍耿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浙军区苏南行署公安局局长
张竭诚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独立第三团团长
张震东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张潮夫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
陈仁洪 新四军第七师兼皖江军区第十九旅独立团副团长
陈茂辉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军分区参谋长
陈忠梅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陈铁君 新四军第一师第一纵队参谋长
陈锐霆 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兼联络处长
林 彬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挺进支队司令员
幸元林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五旅参谋长
罗 通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鄂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
罗华生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政委
罗应怀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特务团政委
罗若遐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政治部秘书长
罗厚福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
罗桂华 新四军第一师东南警卫团团长兼政委
罗维道 新四军第一师第一纵队第一支队政委
罗湘涛 新四军第一师军工部部长
周 彬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政治部保卫部部长
周文在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供给部部长
周长胜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第一团团长(后)
周世忠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十二旅参谋长
周志刚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三旅政委
周纯麟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骑兵团团长
周明国 新四军中原军区第二纵队第十五旅参谋长
胡大荣 新四军军部独立旅第一团团长(先)
胡定千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六旅独立第四团团长
胡炳云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七旅副旅长
胡继成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八旅副旅长
赵 俊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第十三旅参谋长
钟 伟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十旅第四支队支队长
钟发宗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纵队第三支队政委
钟国楚 新四军第一师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钟明彪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段焕竞 新四军第一师第二旅副旅长
宫乃泉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卫生部第一副部长
姜茂生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第三军分区特务团团长
祝世凤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五旅政治部主任(先)
胥治中 新四军第五师江汉军区政治部主任
贺大增 新四军第三师第八旅第二十二团政委
姚运良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十一旅副旅长
栗在山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豫中军分区政委
倪南山 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徐光华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六旅副政委
徐体山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第九旅第二十五团团长
高志荣 新四军第二师兼淮南军区第四旅副政委
郭金林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供给部部长
郭成柱 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第七旅政委
唐健伯 新四军第五师兼鄂豫皖赣湘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资 凤 新四军第四师兼淮北军区供给部副政委
梅嘉生 新四军第一师兼苏中军区苏中公学教育长
龙潜的将军轶事
1. 开国少将龙潜的家属在整理将军资料时,打开他留下的一个紧锁的铁皮箱,发现里面除了毛主席语录和像章外,就是一些工作文件资料、荣誉奖章,以及一顶行军时用的蚊帐。据其家属介绍,这个铁皮箱自将军参加革命时就一直带着,把它视同生命的一部分,不允许任何人碰它,而且铁皮箱一直是锁着的。2. 平反的文件珍藏于箱底。3. 龙潜将军一生负伤12次,其中重伤9次,直至去世身上犹留有多个弹片。这是从这个信封里面取出来的弹片,信封上面写有将军何年中弹,何年取出。
龙举云兴的意思
龙举云兴,[lóng jǔ yún xīng] 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同“龙兴云属”。
【出处】: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
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 ,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 。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
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政治上改革中央官职,整治官场风气,精简结构,优待功臣;经济上解放生产力,采取休养生息,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上大兴儒学、推崇气节,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司马光、梁启超语)的光武中兴时代。
关于个人档案
尽量说话使用文明用语:
问一下大学的招生就业办公室老师,看看有没有寄出来。
建议申请档案邮寄给自己家里,然后自己拿着到单位去报到,落档案。
单位不接收档案,干嘛还要在报到证上写单位名字,一般如果单位不接收档案,可以把档案直接挂靠人事局的人才服务中心,前两年免费,以后每年180元的代理费,很方便的,不耽误评职称等。
现在,你要做的是,问清楚档案的去向,然后,亲自拿到档案,经过单位开一个介绍信,委托当地人才服务中心进行代理。也可以的,当时我的档案也是这么做的。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一、区别1、定义不同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2、表现形式不同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二、联系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扩展资料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文学与历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如下:一、区别1、定义不同: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2、来源不同: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二、联系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扩展资料:历史起源:“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历史上所有的国家
朝代列表
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和东汉、蜀魏吴三国、西晋和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朝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共和制成立以前,中国最高的统治政体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当一个家族推翻统治家族即为朝代更替。
以下列出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朝代:
1. 夏朝 前2100年 - 前1600年
2. 商朝 前1600年 - 前1066年
3. 周朝 前1066年 - 前221年
1. 西周 前1066年 - 前771年
2. 东周 前770年 - 前256年
1. 春秋 前770年 - 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
2. 战国 前475年 - 前221年
4. 秦朝 前221年 - 前206年
1. 西楚 前206年 - 前202年
5. 汉朝 前206年 - 220年
1. 西汉 前206年 - 23年
2. 新朝 8年 - 23年
3. 东汉 25年 - 220年
6. 三国 220年 - 280年
1. 曹魏 220年 - 265年
2. 西蜀 221年 - 263年
3. 孙吴 222年 - 280年
7. 晋朝 265年 - 420年
1. 西晋 265年 - 316年
2. 东晋 317年 - 420年
8. 十六国 304年 - 439年
1. 汉前赵 304年 - 330年
2. 成汉 304年 - 347年
3. 前凉 314年 - 376年
4. 后赵 319年 - 350年
5. 前燕 337年 - 370年
6. 前秦 350年 - 394年
7. 后秦 384年 - 416年
8. 后燕 384年 - 407年
9. 西秦 385年 - 431年
10. 后凉 385年 - 403年
11. 南凉 397年 - 414年
12. 南燕 398年 - 410年
13. 西凉 407年 - 421年
14. 夏 407年 - 431年
15. 北燕 407年 - 436年
16. 北凉 401年 - 439年
9. 南北朝 420年 - 581年
1. 南朝
1. 南朝宋 420年 - 479年
2. 南朝齐 479年 - 502年
3. 南朝梁 502年 - 557年
4. 南朝陈 557年 - 589年
2. 北朝
1. 北魏 386年 - 534年
2. 东魏 534年 - 550年
3. 北齐 550年 - 577年
4. 西魏 535年 - 557年
5. 北周 557年 - 581年
10. 隋朝 581年 - 618年
11. 唐朝 618年 - 907年
12. 五代十国 907年 - 979年
1. 五代 907年 - 960年
1. 后梁 907年 - 923年
2. 后唐 923年 - 936年
3. 后晋 936年 - 946年
4. 后汉 947年 - 950年
5. 后周 951年 - 960年
2. 十国(902年 - 979年)
1. 吴越(904年-978年)
2. 闽国[[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3. 荆南(906年-963年)
4. 楚国(907年-951年,楚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5. 吴国(904年-937年)
6. 南唐(937年-975年)
7. 南汉(917年-971年)
8. 北汉(951年-979年)
9. 前蜀(907年-925年)
10. 后蜀(934年-965年)
13. 宋朝
1. 北宋 960年 - 1127年
2. 南宋 1127年 - 1279年
3. 辽 916年 - 1125年
4. 西夏 1032年 - 1227年
5. 金朝 1115年 - 1234年
14. 元朝 1260年 - 1368年
15. 明朝 1368年 - 1644年
16. 清朝 1644年 - 1911年
帝王列表
秦
秦始皇(赢政)、秦二世(胡亥)
汉
西汉:长陵(刘邦)、安陵(刘盈)、霸陵(刘恒)、阳陵(刘启)、茂陵(刘彻)、平陵(刘询)
杜陵(刘_)、延陵(刘骞)、义陵(刘欣)、康陵(刘_)
东汉:原陵(刘秀)、显节陵(刘庄)、敬陵(刘_)、慎陵(刘肇)、禅陵(刘协)
三国
蜀:蜀昭烈帝(刘备)、蜀后主(刘禅)
魏:魏太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
吴:吴武烈帝(孙坚)、吴大帝(孙权)、吴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吴末帝(孙皓)
两晋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晋惠帝(司马衷)、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
东晋:晋元帝(司马睿)、晋明帝(司马绍)、晋成帝(司马衍)、晋康帝(司马岳)
晋穆帝(司马蚺)、晋哀帝(司马丕)、晋废帝(司马奕)、晋简文帝(司马昱)
晋孝武帝(司马曜)、晋安帝(司马德宗)、晋恭帝(司马德文)
十六国
安都陵(李雄)、苻坚墓、嘉平陵(赫连勃勃)
南北朝
初宁陵、
隋
泰陵(杨坚)、炀帝陵(杨广)、恭帝陵(杨侑)
唐朝
详细了解>>
高祖(李 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肃宗(李 亨)、 代宗(李豫)、德宗(李适)、 顺宗(李诵)
宪宗(李 纯)、 穆宗(李 恒)、 敬宗(李湛)、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 忱)、 懿宗(李 温)、 僖宗(李儇)、哀帝(李拀) ***武则天***
五代十国
后梁
北宋、辽
南宋、金、西夏
元
元太祖(铁木真)、元世祖(忽必烈)
明
太祖(朱元璋)、--(朱允文)、成祖(朱 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
英宗(朱祁镇)、代宗( 祁钰)、英宗(朱祁镇)、宪宗(朱见深)、孝宗(朱右樘)
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囱)、穆宗(朱载后)、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
嘉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清
顺治(世祖-福临)、康熙(圣祖-玄烨)、雍正(世宗-胤祯)、乾隆(高宗-弘历)
嘉庆(仁宗-禺琰)、道光(宣宗-文宁)、咸丰(文宗-奕宁)、同治(穆宗-载淳)
光绪(德宗-载恬)、宣统(溥仪)
朝代歌诀
歌诀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歌诀二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歌诀三
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
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诀四(香港中学生常用简易版本)
黄虞夏商周,春秋战国秦,
两汉三国晋,晋后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历史的先后顺序
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产生到现在的历史。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中国史前时期炎黄二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政权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确立了共和政体。袁世凯死后,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乱时期。后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终于在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又经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扩展资料世界历史大事件和详细介绍:1.公元前3000年左右 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北部阿卡德,南部苏美尔。公元前3000年——2500年苏美尔形成最早的国家,由几个地区围绕一个中心联合而成。以灌溉农业为主,牧业也很重要。寺庙监管奴隶,为夺取奴隶、土地和对河流灌溉的控制,各国家、城市之间长期混战,你方唱吧我来唱。频繁的战争、宫殿、寺庙和灌溉工程的修建加重奴隶们的负担,此时期苏路帕尔、乌鲁克、乌尔、启什先后称霸,但人民的处境没有任何改善。2.公元前1894年 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古代两河流域重要的奴隶制国家。由阿摩列依人始建于公元前1894年左右,苏穆阿布姆为第一代王。初期为弱小国家,在各国争霸中依附于其他强国。公元前1758年在第六代王汉谟拉比时期,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成为当时西亚最强大的国家。两河流域在古巴比伦统治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较前期有所进步,乌尔第三王朝时流行的王室奴隶制大地产消失,私有奴隶制发展明显,以阶级关系为基础的等级关系十分突出,出现了一部内容较完备的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去世后,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 1595年,古巴比伦王国被赫梯王国所灭,但其都城巴比伦长期成为西亚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3.公元前594年 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594年, 梭伦以其威望和功绩当选为雅典城邦的“执政兼仲裁”(“首席 执政官”),开始进行具有 宪政意义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运动。梭伦改革是 雅典 城邦乃至整个 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 雅典 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 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一方面为 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 国家制度,促进了 雅典社会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创立了适合 民主制发展的社会管理机制,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4.395年 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罗马共和国在马略和苏拉的争权夺利中被削弱,紧跟着是凯撒对庞培的内战。在这些动乱中,许多元老院盖乌斯·屋大维议员阵亡、被处死、被谋杀或是自杀。元老院里充斥着前三头的支持者,后来则是后三头的支持者。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5.14-17世纪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Renaissance)是指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的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文艺复兴”的概念在14-17世纪时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作家和学者所使用。当时的人们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古典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黑暗时代”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因此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艺复兴是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