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plier是什么意思
multiplier乘数双语对照词典结果:multiplier[英][ˈmʌltɪplaɪə(r)][美][ˈmʌltəˌplaɪɚ]n.乘数; 乘子; 以上结果来自金山词霸例句:1.Based on our discussions with the authorities, we estimate that the multiplier is more than 4. 根据我们和有关部门的讨论,我们预计乘数会大于4。
倍数英语是什么?
multiple英 [ˈmʌltɪpl] 美 [ˈmʌltɪpl] n.倍数。adj.数量多的;多种多样的。8 is the lowest common multiple of 8 and 4.8是8和4的最小公倍数。14, 21 and 28 are all multiples of 7.14、21和28都是7的倍数。Three people died in a multiple pile-up in freezing fog.有三人死于冻雾引起的连环车祸中。This digital audio player supports multiple formats.这台数字音频播放器支持多种格式。She suffered multiple lacerations to the face.她的面部多处被划伤。
multiplier
即“乘数”.
举例:政府购买增加1000,(假设边际消费指数是0.9),则收入增加1000,消费增加900,储蓄增加100.消费增加900,又导致收入再增加900,结果消费增加810,储蓄增加90.
那么900+810+729...的总和就是政府购买1000所产生的乘数效应.
补充楼主的补充:
政府购买增加1000,那么对于供应商来说,就是收入增加1000.
边际消费倾向是针对供应商的收入的,即:消费=收入* 边际消费指数
参考下面词条:
乘数
乘数效应
宏观经济学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齐全的。
名义GDP: (百度文库找的)实际GDP: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NDP: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折旧)NNP:国民生产净值 (NNP=GNP-折旧)NI:国民收入(亦可用Y表示)PI:个人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C:(消费)居民消费支出I:(投资)企业投资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T:(税收)政府税收TR:政府转移支付NX:净出口(X-M;X:出口,M:进口)GDP=C+I+G+(X-M)=C+I+G+NX(支出法)N:就业量U:失业量L:劳动力总量 (L=N+U)u:失业率 (u=U/L)n:就业率 (n=N/L)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生产者价格指数GDP缩减指数c:消费i:投资s:储蓄t:税收g:政府购买x:出口m:进口y:可支配收入APC:平均消费倾向MPC:边际消费倾向APS:平均储蓄倾向MPS:边际储蓄倾向Ki:投资乘数(+)Kg:政府购买乘数(+)Kt:税收乘数(-)KB:平衡预算乘数(KB=Kg+Kt=1)Ktr: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x:出口乘数(+)Km:进口乘数(-)(第65页)K:资本存量 (ΔK=i )R0:现值或本金Rn:第n年的未来收入或终值本利和r:年利率Rn=R0(1+r)n(第66页)Pk:资本品的供给价格MEC: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R1,R2,R3,...,Rn:某项投资从第1期到第n期各期的收益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e: 自发性投资α:边际储蓄倾向β:边际消费倾向I:投资S:储蓄L:货币需求L1: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L2:货币的投机需求L1(y):交易货币需求量L2(y):投机货币需求量M:货币供给(名义)m:货币供给(实际)k:交易货币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h:投机货币需求量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A:技术水平W:实际工资额P:实际工时
为什么我cpu-z上的倍频会变呢
1、CPU-Z上显示的倍频变化,应该是睿频技术自动调整CPU的主频造成的。
2、只有Intel的i7和i5系列处理器才支持睿频技术,简单的说,睿频是指当启动一个运行程序后,处理器会自动加速到合适的频率,而原来的运行速度会提升10%~20% 以保证程序流畅运行的一种技术。
3、睿频相对于用户自己超频更安全可靠,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投资,系统运行稳定,也不会影响质保。
凯恩思程数模型的局限性是什么?宏观经济学
是凯恩斯乘数模型
乘数效应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也是一种宏观经济控制手段。
乘数是测度影响因素变动之影响程度的工具,它是一种倍增放大效应,因产生倍增效应的路径之不同,影响对象之不同,存在多种乘数。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是关于投资变化(政府支出变化)和国民收入变化的关系的理论。乘数理论的含义是,当投资增加时,收入将增加,且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k倍(k>1), k就是投资乘数。
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若这个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3,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4。
凯恩斯的乘数效应是有前提的:
(1)要有剩余生产能力
如果生产能力已达到极限,那么新增的对投资品、消费品的需求都是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乘数效应一般会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环境下存在。如“破窗理论”。
只有在资源过剩的情况下,才有道理,如果资源稀缺则完全错误。
(2)一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会对乘数的大小产生重要影响
乘数效应在产生过程中会有种种难以料想的漏出,使得乘数效应减小甚至消失。
(3)交易费用的存在也会影响乘数效应
一方有需求,另一方必须知道需求的存在,以及具体需求些什么。
在一个有摩擦的社会里,经常出现此处苦无卖主,彼处苦无买主的情况
(4)乘数效应属于需求决定论的一部分,适用于短期,从长期看,应更多从供给能力角度着眼。如若不加区分,滥用乘数思维决策,有可能损害长期增长能力。
以上就是凯恩斯乘数模型的局限性。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外贸易乘数理论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对外贸易乘数是:一国在既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作用下,由于对外贸易收入而增加的该部门消费会通过国民经济的产业链增加相关部门的收入和消费,最终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产生倍加效果。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介
凯恩斯(1883-1946)是当代最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凯恩斯生活的时代,是世界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资本主义经济以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尤其是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化,各国相继放弃自由贸易政策,改变为奉行保护贸易政策,强化了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凯恩斯的经济立场也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支持自由贸易转为赞同保护贸易,并积极为其提供理论依据。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书中,他对自由贸易理论展开了批评,对重商主义的一些政策进行重新评价,并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和灵活偏好三个所谓心理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点,创立了保护国内就业的新学说。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及其追随者对他的理论发展中提出了一系列保护贸易的理论主张,其中核心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主要内容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投资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导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若用△Y表示国民收入的增加,K表示乘数,△I表示投资的增加,则:
ΔY=K*ΔI(1)
国民收入的增加之所以是投资增加的倍数,是因为新增投资引起对生产资料的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他们的收入增加又引起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导致从事消费品生产的人们收入的增加。如此推演下去,结果国民收入的增加等于投资增加的若干倍。现假定新增加的投资△I为100美元,它用于购买投资品便成了投资品生产者(雇主和工人)增加的收入;如果投资品生产者只消费其新增收入的90%,于是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便得到90美元的收入;如果这些人又消费其收入的90%,即81美元,这又成为向他们出售商品的人们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收入也随之增加。收入增加的总和为如下无穷等比数列:
(2)式中C为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ΔC/ΔY,称为边际消费倾向1/(1-C);为乘数,若用K表示之,即得(1)式。
上例中,边际消费倾向C为0.9,所以乘数K=1/(1-0.9)=10,因此,投资增加100美元,可使国民收入增加1000美元(即100美元的10倍);如果C为0.5,则K=2,即投资增加100美元,可使国民收入增加200美元(即100美元的2倍);如果C为0,即人们将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储蓄,则K=1,即国民收入增加为投资增加的1倍,也为100美元;如果C为1,即人们把增加的收入全部用于消费,则K=∞,即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为无穷大。可见,乘数的大小是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两者成正比例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影响乘数大小的因素是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ΔS/ΔY,即边际储蓄倾向,用S表示之,则K=1/S,即乘数大小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把投资乘数原理引入对外贸易领域,分析了对外贸易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的倍数关系。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当商品劳务输出时,从国外获得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收入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增加、就业增多、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收入增加将为出口增加的若干倍。当商品劳务输入时,向国外支付货币,使收入减少,消费随之下降、国内生产缩减、收入减少。因此,只有当对外贸易为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此时,国民收入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这就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涵义。
根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凯恩斯主义积极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局限性
(1)假定国内已经处在充分就业状态,这时出口继续增加意味着总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从而将出现过度需求,引起通货膨胀。这时,出口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增加与投资增加所引起的总需求增加有所不同。增加投资虽会引起通货膨胀,但过一段时期以后将会形成新生产能力,供给将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过度需求。但是,出口所形成的过度需求本身并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只会引起通货膨胀。因此,在国内充分就业时,如果扩大出口,就应当相应地增加进口,以避免出现因过度需求引起的通货膨胀。
(2)从世界市场的角度出发,假定其他一切条件不变(包括世界的总进口价值不变),这时,除非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否则出口将无法继续增加。但是,如果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那么私人企业就会因利润率的下降而不愿扩大产量。所以,对外贸易乘数的作用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出来。这就是说,只有世界总进口值增加了,一国才能连续扩大出口,并通过出口来增加本国国民收入和国内就业。
(3)不可否认,对外贸易顺差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增加就业。但如果为了追求贸易顺差,不加节制地实行"奖出限入"政策,势必导致关税、非关税壁垒盛行,使贸易障碍增多,发生各种贸易战,从而阻碍整个国际贸易的发展。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相关措施
扩大对外贸易乘数效应的相关措施。存在着对外贸易乘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即闲置资源和非充分就业。中国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将转移出更多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通过扩大出口需求来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不失为一项良好的策略。
虽然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可以看出,消费和投资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原因,扩大内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扩大出口需求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并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将能对经济增长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扩大出口需求
扩大出口需求,发挥对外贸易乘数效应,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民经济结构,这是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两项基础性条件。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是要在宏观经济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经济关系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平等化进程。以此为基础,对外贸易才能以市场机制为手段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的经济结构一直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对外开放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经济结构调整不能孤立于国际分工之外。应该分析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综合考虑中国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与新技术革命的趋势,选择中国应重点发展的产业,提高这些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这种不断完善的经济结构基础之上,对外贸易才能带动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二,改善出口产口结构
鼓励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中国较长时期以来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基本正确地反映了中国的比较优势状况。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中国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可以获得静态的比较利益。不过,比较优势理论并不保证比较优势的转变和产业的升级,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强产业关联度和技术外溢性质,则能够通过乘数效应,促进产业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据日本通产省调查,成套设备出口对国民经济的带动度为3.37,这种刺激作用大大高于私人消费支出、公共投资和私人设备投资。
第三、积极增加进口
积极增加进口,保持适度顺差,提高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着重通过扩大出口需求来解决国内剩余资源,这对于短时期内求得宏观经济的平衡很有作用。但是,从长期来看,单纯地扩大出口并不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扩大出口必须相应地扩大进口,通过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来扩大国内与国际经济资源的转换,这样才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才能为国内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开辟新的天地,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内资源的闲置问题。因此,即便在有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只扩大出口,不注重进口,简单地追求外贸顺差,也并非良策。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简评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一理论对于认清国民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律,制定切实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顺差视为与国内投资一样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注入",能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其实,贸易顺差与国内投资是不同的:投资增加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使供给增加,而贸易顺差增加实际上是出口相对增加,它本身并不能形成生产能力。因此,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增加对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作用并不等同。其次,对外贸易乘数在实践上是很模糊的,它常会受一国闲置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稀缺会限制该国国民收入的下一轮增长。再次,这一理论忽视了对外贸易发挥乘数作用的条件。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一国才能继续扩大出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如果世界的总进口值不变或减少,一国将无法增加出口,除非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企业会因利润下降而不愿扩大生产、增加产量,因此,增加出口也无从谈起。
在宏观经济学中multiplier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在宏观经济学中multiplier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在宏观经济学中multiplier即是乘数的意思。乘数是宏观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指每单位外生变量(如政府支出或银行储备)的变化所带来的引致变量的变动情况(如GDP或货币供应)。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k=y/J ,其中Y 表示国民收入的变化,J 表示支出的变化。例如,k=2,那么,每年的支出流量比如说投资持续增加,将导致每年国民收入的流量增量为投资增量的一倍。支出乘数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等。乘数作用可通过初始支出后的一系列事件来说明。以投资为例,投资的增加引起收入增加,增加的收入中将有一部分花费在其他商品和劳务上,这意味着生产这些商品和劳务的人的收入增加,随后他们也将花费一部分增加的收入。如此继续下去,每一轮的收入总量越来越小。显然,最终引起的收入增量的大小取决于每一阶段有多少收入用于消费,即取决于这一系列事件中有关人员的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之值等于1 /(1-边际消费倾向);或者,由于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所以乘数之值等于l / 边际储蓄倾向。所以边际储蓄倾向越大,乘数之值越小。乘数是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一个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