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象横生

时间:2024-04-12 00:19:53编辑:优化君

卓别林的电影《淘金记》里他们吃的皮鞋是用什么做的

《淘金记》里卓别林吃的皮鞋是甘草做的。以前在电视里有看到过此电影的细节介绍,其中就有关于吃皮鞋这段的解释,鞋钉是用糖做的。《淘金记》是由查理·卓别林执导、编剧及主演的经典无声电影。这部由查理·卓别林 ,佐治雅·凯尔,马科姆·威特,亨利·伯格曼,麦克·斯维恩 等主演的家庭喜剧片,片长96分钟,1925年上映。1992年该片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这部电影在多项世界性的影史十大佳作评选中均居前列,堪称是一部永垂不朽的喜剧。它是查理·卓别林本人最钟爱的喜剧作品。扩展资料1918年10月23日,29岁的卓别林迎娶了16岁的童星米尔德丽德·哈里斯。卓别林和哈里斯有一个孩子,名字是诺曼·卓别林,不过,小诺曼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到了1920年,卓别林与哈里斯离婚,这桩婚姻才维持了不到两年。1921年,卓别林拍摄《寻子遇仙记》时第一次遇到丽塔·格雷。三年后,35岁的卓别林在筹备拍摄《淘金热》时再次遇到丽塔·格雷,这时她才16岁,同年,也就是1924年12月26日,卓别林在格雷怀孕后与她结婚。两人生了两个小孩,一个是出生于1925年,直接促成这段婚姻,后来也成为演员的小查理·卓别林,另一个晚一年出生,叫西德尼·厄尔·卓别林。到了1928年,两人终于离婚,而卓别林为此支付了82万5千美元的赡养费。

淘金记的影片评价

本片充分表现出卓别林的典型风格,尤其是他处理视觉形象和哑剧的超凡功力,像经典的“煮食皮靴”场面,以及“小面包舞”、“带狗跳舞”、“别人打架而枪总对着自己”,“悬崖木屋险象横生”等,都成为后世参考模仿的对象。本片将滑稽叙事、悲剧色彩、抒情韵味三者作巧妙而平衡的结合,使它成为卓别林作品成熟期中的代表作。往后的作品增加了不少社会批判色彩,反不如本片直接关注小人物来得那么单纯和乐观。例如本片安排流浪汉查理既成为大富翁又抢得美人归,这种圆满的结局是他以后的作品没有的。本片是卓别林本人最钟爱的作品,也是他最有趣的作品之一,在多项世界性的影史十大佳作评选中均居前列。 (新浪网 评)

什么是蒙太奇,列举一部蒙太奇影片中的运用

《21克》的蒙太奇手段就很精妙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而且可以说,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表现手段。

既然一部影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那么,这电影的基本元素——镜头,究竟是什么呢?它和蒙太奇又有什么关系呢7我们知道,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实际上,从镜头的摄制开始,就已经征使用蒙太奇手法了。

就以镜头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正拍、仰柏、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其效果显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摄的镜头来说,效果也不一样。比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其效果就不一样。再者,经过不同的处理以后的镜头,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加之,由于空格、缩格、升格等手法的运用,还带来种种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再说,由于拍摄时所用的时问不同,又产生了长镜头和短镜头,镜头的长短也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同时,在连接镜头场面和段落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幅度、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联接力法,例如谈、化、划、切、圈、掐、推、拉等。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大奇。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

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并不等于精通了“语法”,蒙太奇在每一部影片中的特定内容和美学追求中往往呈现着千姿百态的面貌。

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再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作为观众,应当怎样从蒙太奇的角度来鉴赏导演的艺术呢?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扬、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校概。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现在,一部当代的故事影片,一般要由五百至一千个左右的镜头组成。每一个镜头的景别、角度、长度,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说,从镜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与此同时,在对镜头的角度、焦距、长短的处理中,就已经包含着摄制者的意志、情绪、褒贬、匠心了。

在镜头间的排列、组合和联接中,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就体现得更加清楚。因为每一个镜头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对形态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排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未必能表达的新含义来。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用于表现的尝试,就是将一个因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写组接在一起的实验,经过如此“组接”,观众感到了“等待”和“离愁”,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o又加,把一组短镜头诽列在一起,用快切的方法来连接,其艺术效果,同一组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淡”或“化”的方法来连接,就大不一样了。

再如,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俱的样子。

这三个特写镜头,结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

如果用A—B—C次序连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入是个懦夫、胆小鬼。现在,镜头不变,我们只要把上述的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则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

C、一个人的脸上露出院俱的样子,B、一把手枪直指着;A、同一的人在笑。

这样用C—B—A的次序连接,则这个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惧的样子,是因为有一把手枪指着他。可是,当他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他笑了——在死神面前笑了。因此,他结观众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人。

如此这样,改变一个场面中镜头的次序,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种连贯起来的组织相排列,就是运用电影艺术独特的蒙太奇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影片的结构问题。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排列和组合的结构的重要性,它是把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影片的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也就产生了正、反,深、钱,强、弱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认为,A镜头加B镜头,不是A和B两个镜头的简单综合,而会成为C镜头的崭新内容和概念。他明确地指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象二数之积——这一事实,以前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它之所以更象二数之积而不是二数之和,就在于对排列的结果在质上(如果愿意用数学术语,那就是在”次元“上)水远有别于各个单独的组成因素。我们再回到上述的例子。妇人——这是一个画面,妇人身上的丧服——这也是一个画面;这两个画面都是可以用实物表现出来的。而由这两个画面的对列所产生的‘寡妇’,则已经不是用实物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了,而是一种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

由此可见,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关于这个向题,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得到极大的启发:众所周知,炭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就其分子组成来讲是的相同的。但一个出奇的松脆,一个则无比的坚硬,为什么附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明:是因为分子排列(品格结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材料,由于排列不同,可能产生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实在发人深思了。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也同样指出:“上—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使象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可见这种“电火花”似的含义是单个镜头所“潜在”的为人们所未察觉的,非要在“组接”之后,才能让入们产生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我们所讲的蒙太奇,首先是指的这种镜头与镜头的组接关系,也包括时间和空间、音响和画面、画面和色彩等相互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由这些组接关系所产生的意义与作用等。

总之,“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看上去‘顺当’、‘合理’、有节奏感、舒服,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再没有如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对蒙太奇的说明与阐述了。

21克中的三位主角的不同时间的经历穿插进行,使得电影情节布拖沓,富有节奏感。刚看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混乱,但看了一会就可以理出电影的主线,主角最后的命运归宿,也在影片的发展中讲述给观众。赞叹导演的功力。
P.S.了解蒙太奇,我推荐这部影片,不过最好看两遍。

内容多了点,但希望是你所想要的。


日德兰海战的海战影响

此次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大规模海战,令德国最后一次主动突破协约国在北海对德国封锁的努力失败。自此,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再以海军与协约国正面交锋,只能以潜水艇击沉舰艇,其后发展至无限制潜艇战。海战后,舍尔在他给德皇的报告中说,德意志帝国海军能“予敌以巨创,但……即使在公海上取得最有利的战果,也不能迫使英国和解……我们的地理位置与岛国相比的不利之处……不能靠我们舰队来补偿……”。他最后说。无限制潜艇战是必不可少的,“那怕冒同美国作战的风险也罢”。英国海军无力摧毁德国海军,从而粉碎了把波罗的海向俄国开放的一切希望,这也许加速了沙皇政府的垮台。在于1916年11月接替杰利科的一个月前,贝蒂就忧郁地承认,如果德国进攻丹麦,英国主力舰队不能提供什么援助。谈到海军力量的有效使用时,这位海军上将断言,“英国主力舰队的正确战略,不再是不惜任何代价力求使敌舰出战,而是使它留在基地,直到……形势变得对我们更为有利。”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英国损失的舰只,凭着强大工业经济力,很快得到补充,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日德兰海战的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1916.5.30
12:00 英国本土舰队司令杰里科接到报告,他命令第三战列舰分舰队要在次日凌晨做好战斗准备
17:40 海军部向贝蒂和杰里科发出警告“德国人明晨将有所行动”。在斯卡帕湾杰里科命令本土舰队主力舰只做好作战准备,而在罗塞斯,贝蒂在他的旗舰--狮号战列巡洋舰上发出了“以22节出发”的命令
21:30 贝蒂率领麾下的战列巡洋舰分队(第一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第二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和第一,第二,第三巡洋舰分舰队,第一,第九,第十,第十三驱逐舰分舰队)开往海上。而在斯卡帕湾,杰里科和舰队主力--战列舰本队也同时出发。这两支舰队包括除无畏号,印度皇帝号,伊丽莎白女王号和皇权号之外的所有皇家海军战列舰和除澳大利亚号的所有战列巡洋舰。值得注意的是,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在德国公海舰队出发的四个半小时前出发。
1916.5.31(上午)
02:00 希佩尔率领分别由战列巡洋舰和巡洋舰组成第一和第二侦察分舰队与第二,第六,第九驱逐舰(鱼雷艇)分舰队出港
02:30 舍尔率领第三,第一,第二战列舰分舰队和由巡洋舰组成的第四侦察分舰队出航,执行掩护任务的是第一,第三,第五,第七驱逐舰分舰队。
05:00 杰里科命令战列舰本队以16节航速转向南偏东50度与贝蒂会合
05:30 舍尔收到U23号潜艇的报告,报告指出发现发现战列舰两艘,巡洋舰两艘和数艘驱逐舰正向东南行驶
04:30 舍尔接到U66号潜艇的报告——八艘战列舰在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护航下正向东北方向运动,舍尔此后仍决定保持舰队航向不变
08:00 舍尔将公海舰队主力保持在希佩尔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后五十海里处,公海舰队除帝王号,图林根号以外的所有主力舰只都已加入。
  杰里科和贝蒂收到海军部通告,通告称舍尔舰队主力并未出港,而“第四十室”却指出舍尔舰队已经出发,这使英军对战场态势的判断出现混乱(也许这是贝蒂不顾一切追击希佩尔的原因)
1916.5.31(下午)
14:00 贝蒂舰队和希佩尔舰队相距50海里,两舰队处于并行态势.双方都发现丹麦蒸汽轮海峡号冒出异常多的蒸汽.希佩尔命令易北河号轻巡洋舰与两艘鱼雷艇前往侦察,同样贝蒂也派出轻巡洋舰加拉第号前去探明情况.
14:20 加拉第号报告:"有两舰正向东南偏东方向行驶,似为敌舰"贝蒂命令舰队向南偏东南方向转舵.然而由于信号错误第五战列舰分舰队转向较迟.第一轻巡洋舰分舰队被派出支持加拉第号
14:28 加拉第号被一发来自于易北河号的炮弹击中,日德兰海战正式展开.由于通讯故障最初来自于易北河号的报告无法阅读.希佩尔未改变舰队航向.
14:32 贝蒂命令所有战列巡洋舰提速到22节
14:47 贝蒂命令厄嘉丁号水上飞机母舰派出飞机进行侦察.但是水上飞机需要近20分钟的准备时间才可以起飞
14:52 希佩尔发现通讯故障,并重新判读了易北河号的报告,继而转向支持易北河号
14:55 杰里科命令战列舰本队提速到18节
15:32 贝蒂和希佩尔都发现了对方.贝蒂的战列巡洋舰舰队由狮号带领,皇家公主号,玛丽女王号,虎号,新西兰号不倦号随后跟进.希佩尔舰队由战列巡洋舰吕佐夫号带领,战列巡洋舰得弗林格号,塞德里茨号,毛奇号,冯.德.坦恩号依次跟进.
15:45 由厄嘉丁号派出,罗宾逊少尉驾驶的侦察机由于机械故障不得不返航..
15:49 贝蒂和希佩尔舰队间的海上决斗开始.但是战场态势对希佩尔十分有利,他的舰队不仅背对太阳而且被一层薄雾笼罩,而随风飘动的煤烟和和炮口硝烟的混合物更降低了英国方面的能见度。英国方面还出现了信号错误,结果造成狮号和皇家公主号向同一目标开炮,而实力最弱的不倦号却被派出与冯.德.坦恩号对决
15:51 吕佐夫号开炮命中狮号,毛奇号击中虎号两次,皇家公主号命中吕佐夫号
15:53 皇家公主号被得弗林格号发射的两枚12英寸炮弹击中
1555 为了赢得时间和转变不利态势,贝蒂命令驱逐舰进行鱼雷攻击
15:58 玛丽女王号击中塞德里茨号,使其一座炮塔失灵.玛丽女王号此时已经完全侧射.
15:59 玛丽女王号命中得弗林格号,但也被命中一弹
16:00 狮号被命中Q号炮塔,且Q号炮塔失灵.英勇的哈维少校不顾个人安危,下令向弹药仓注水才得以避免弹药殉爆.
16:00 杰里科再一次命令战列舰本队提速
16:05 不倦号右舷被冯.德.坦恩号用11英寸火炮命中三次,失火不得不退出战斗,在撤离过程中前炮塔附近又被击中两次,短时间后不倦号发生大爆炸.其上的1017名官兵仅有少数幸存.
希佩尔仅用二十分钟就该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此时的贝蒂不得不用四艘伤痕累累的战列巡洋舰迎战希佩尔的五艘尚未严重受创同类舰只.当时此时第五战列舰分舰队(巴勒姆号,马来亚号,勇士号,厌战号)及时赶到,他们在19000码外使用其15英寸火炮迅猛开火.
杰里科派遣第三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在胡德上将的率领下前往支援贝蒂.
16:11 巴勒姆号命中冯.德.坦恩号,勇士号猛攻毛奇号
16:10 狮号的无线电被摧毁,只能用灯光信号与皇家公主号联系.
16:14 希佩尔命令第九驱逐舰分舰队对英国舰只发动攻击.
16:25 得弗林格号从射击狮号转向射击玛丽女王号并形成跨射.
16:26 玛丽女王号上发生一场可怕的爆炸.在她后面的虎号不得不转向躲避爆炸后形成的烟雾和碎片.新西兰号报告落水官兵正在水中挣扎,但是很快他们就被漩涡吸入水下.她1266名官兵只有9人获救.贝蒂不顾己方舰只处于劣势,下令继续靠近德舰射击.此时皇家海军官兵士气依旧高涨,他们仍然试图摧毁希佩尔舰队.
16:28 第五战列舰分舰队极大的改变了战场局势,此前德军平均命中皇家海军舰只四弹己方才被击中一弹,但是在皇家海军战列舰赶到后毛奇号和冯.德.坦恩号分别被命中两弹,但是他们的还击只击中巴勒姆号一次.
塞德里茨号被一枚鱼雷命中,造成13*39英尺的破口,但是它依旧保持在队列中
16:38 第二轻巡洋舰分舰队通报贝蒂发现德军战列舰,两分钟后德军战列舰本队在12海里外与贝蒂舰队遥遥对望.
16:39 贝蒂招回他所属的驱逐舰
16:40 贝蒂命令属下舰只向本土舰队战列舰本队方向撤退,但是由于通讯系统故障,这一指令没有被第五战列舰分舰队收到.第五战列舰分队陷入与德军公海舰队死战的局面.
16:57 巴勒姆号转向,其它战列舰依次跟进.
17:30 贝蒂的战列巡洋舰编队失去德国舰队的踪迹,他将航向调整转向东北.
17:40 希佩尔被夹在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和第五战列舰分舰队之间,吕佐夫号,塞德里茨号和得弗林格号又被多次命中.希佩尔赶往与舍尔会合.
17:45 杰里科接到通报,确定德军舰队位置
18:00 舍尔放弃对第五战列舰分舰队的追击,并将航速减慢到15节,以便舰队中的老式铁甲舰可以跟上.
18:15 杰里科舰队发现德军舍尔舰队,并命令舰队转向东北方向
18:40 舍尔舰队转向后退,胡德上将座舰无敌号被得弗林格号击中,发生弹药库爆炸,胡德和舰上1026名官兵牺牲
19:00 英德舰队再一次遭遇,此时英国本土舰队在德军公海舰队以东,舍尔不得不穿越英军舰队
19:20 舍尔在驱逐舰烟雾的掩护下再一次撤退,双方脱离接触
20:00 希佩尔放弃吕佐夫号战列巡洋舰换乘毛奇号,杰里科命令舰队重新转向170度
20:20 杰里科命令神仆号布雷舰前往合恩水道布雷,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与德舰发生接触,但很快脱离
23:30 德国公海舰队后卫与英国第四驱逐舰分舰队遭遇,4艘皇家海军驱逐舰沉没,德国老式铁甲舰波美拉尼亚号被击沉
1916.6.1
03:30 舍尔到达合恩角
04:20 海军部通告杰里科舍尔已经到达合恩角
05:30 杰里科率舰队转向前往斯卡帕湾
随着皇家海军本土舰队返回基地,日德兰海战正式结束。在这场海战中勇敢的德国人实现了他们的目的--用己方小的代价来换取对方更大的损失。但是战略上的胜利无疑属于英国人一方,他们成功地逐回了舍尔的舰队,继续封锁住了北海。


大兵小将简介剧情

用我自己的话说吧,就是成龙饰演的是一个小兵,很狡猾,在战场上用尽伎俩,为了保命,一场战役中,他又一次用小计谋逃得一死,而且俘虏了敌国的一员大将,就是王力宏了!他一直有一个信念,就是把大将军交到自己国王那里,得到奖赏,五亩田,他就可以过耕田的太平日子,很简单的想法啦!可是期间,遇到了敌国的二太子追杀大将军,原来成龙俘虏的大将军是大太子,所以成龙又保护大将军,整过过程中充满笑料,有误会,有真情,整部片子的主旨就是“和平”。结局稍稍沉重,但是很有意义,充满真情,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


金毛狮王的介绍

本片的金毛狮王与金庸《倚天屠龙记》小说人物无关,导演为何梦华,编剧是江阳。故事描述,侠盗金毛狮戴逍遥(赵雄),武功高强,为血衣帮主汪劲草(王侠)所忌,一夜戴雨夜归家途上,遭汪率徒众突袭,胸部中五毒神砂掌,只好突围逃亡;戴原已患恶疾,现又告受伤,幸遇太湖七狮,送往神医吕伯景(房勉)处救治;吕决定与儿子文业(南宫勋)、女儿文芳(李菁),携戴赴回魂谷采七叶青莲治恶疾,惟期间遭汪追杀,险象横生……

金毛狮王谢逊的介绍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屠龙记》里最令人难忘的男子自然是金毛狮王谢逊,而真正配得上屠龙宝刀的人,也只有谢逊一人。他是全书最突出、最威猛、最令人叹服,也最令人惋惜怜悯的人物。

他文武全才,博通古今,而且,与也可称为“文武全才”的张翠山比较,张五侠马上显得迂腐拘束,而谢逊则见解独特,如天马行空。张翠山的学问是死的,谢逊的学问却充满生命力,充满了生命的炽热要求,也充满了生命的失落与愤怒。

谢逊给人的压逼感,是他的杀伤力,以及在那股杀伤力背后的澎湃的悲愤怨毒。他的遭遇奇惨,但他报仇的手段也是奇惨,他对人世、对天地的主宰充满了愤恨,而这股愤恨,早已远远超出他个人的悲剧,变成了人神之间的对立,谢逊狂怒之时,大骂的不止是杀害他全家的成昆,而是令到这种事情能够发生的“贼老天”。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订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倚赖的万物主宰,这种指天骂地,毁神谤佛的勇猛,直令人五体投地。

金毛狮王确是“狮王”,他不但有雄狮一般的杀伤力,同时,狮子是百兽之王,谢逊在发挥他怒狮一般的杀伤力时,使人不但感到他的残忍,也感到他的威严。

谢逊恨得深,想得远,也爱得极深。他对张无忌的爱亲如父子,但他给无忌的爱,远远超过一般父亲对儿子的爱。他就是这样,什么都超越平常人之所能,似乎金庸有意创造的,不是一个普通英雄好汉,而是一个近乎神话式的英雄,像希腊里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像古代中国神话时射日的后羿,那些不顾后果,敢胆向诸神挑战的英雄。

最近,无意中找到一本《三剑楼随笔》,那是三十多年前,“百剑掌主”、梁羽生及金庸合作写的一个专栏的文章。

其中有两篇是金庸谈美国小说名著《无比敌》,一读之下,恍然大悟,原来《倚天屠龙记》里震撼心弦的人物“金毛狮王”谢逊,是从这里来的。

我素来不喜欢美国小说,像《无比敌》那种深奥巨著尤其敬而远之,看了这两篇文章之后,好奇心大炽,几乎马上要找原著来看看,不过,想了一想,还是放弃这个“宏愿”。要了解金庸怎样写谢逊,看这两篇短文可以了。

为什么说谢逊是从《无比敌》来呢?金庸介绍这本书的内容说:“故事是说一个捕鲸船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这正是谢逊和成昆的故事。但是金庸所吸取的,并不是《无比敌》的故事,而是使这个故事感动人的感情。金庸指出,这本小说反映它的作者的环境与心理状态:“曼尔维(作者)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这种愤激之情、“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给予《无比敌》磅礴的生命力,而金庸就偷取了这一点火种,点了谢逊的灵魂。

然而,金庸对于《无比敌》不是完全满意。他认为捕鲸船长亚海勃的悲剧,虽然的确可与伊迪普斯、李尔王、奥赛罗这些古典悲剧相比,同是“和命运奋战,但终于遭到毁灭”,但是由于《无比敌》描写的“不是人类生活中一种真实的现象,白鲸只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因之艺术力量不免受到损害。”

他要为谢逊创造一个真实、在人类生活中的躯体,给他人类生活的悲惨遭遇,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金庸要给予谢逊一些极悲惨的遭遇,作为他的愤激之情的来源。金庸采取了最聪明简单的做法:他索性借用作者曼维尔经历的一些特色,首先是他的悲惨家庭生活,其次是他因对宗教怀疑而感到的痛苦。

“他从小受宗教的熏陶,但逐渐逐渐,他对上帝与善恶的道理起了怀疑。为什么命运这样残酷?为什么世界上的事情与圣经中所说的是这么大不相同?”

金庸把这些经历中国化,使读者更感亲切。谢逊跟张翠山辩论是非善恶,张翠山说:“人之异于禽兽,便是要分辩是非,倘若一味恃强欺弱,又与禽兽何异?”谢逊反驳说:“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张翠山说:“蒙古人暴虐残恶,行如禽兽。”谢逊又反驳:“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岳飞是大忠臣,为什么宋高宗杀了他?……昏庸的是南宋皇帝,但金人、蒙古人所残杀虐待的却是普天下的汉人。请问张五侠,这些老百姓又作了什么恶,以致此无穷灾难?”

在谢逊的残暴中有很深的悲天悯人,他的残暴根本是来自对痛苦的反应,这也是从《无比敌》来的灵感,金庸认为作者曼尔维“在剧烈的痛苦之中,迸发了强烈的反叛。”而他所创造的船长的灵魂,“是一个叛逆的灵魂,心灵的深度充满愤恨与反抗。”

谢逊凶狠,但读者敬佩他。同情他;这也正是金庸指出《无比敌》的读者对船长的反应:“这位船长由于愤恨与复仇欲而变成了接近疯狂。”(谢逊也间歇疯狂发作)“然而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自禁地佩服他,同情他……”

《无比敌》难读,《倚天屠龙记》十分易懂,因为金庸给予谢逊一个任何人都很容易明白的具体原因感到悲愤,就是他全家被师父成昆所害,使他疯狂地四处奔走去把成昆找出来,跟他作一死战。武功高强,甚至身材魁梧的成昆,是谢逊的“无比敌”。

谢逊的灵感来自《无比敌》,他的金发碧眼,可能就是纪念他的艺术来源,《倚天屠龙记》的大海飘流挣扎场面,可能亦是受这本小说影响,但是谢逊的收场完完全全跟《无比敌》不同,他的故事另有一层意义。

船长亚海勃最后找着无比敌决战,结果酿成悲剧,捕鲸船被掀覆,船长与全体水手葬身海底。谢逊与成昆的最后决斗,虽然也是两败俱伤,但是却不是同遭毁灭。谢逊指着成昆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你和我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以他两人之间的深仇,以此化解,可说是十分宽大。谢逊与成昆不是以同归于尽终场,而是以宽恕与重生结局。谢逊为爱心与慈悲佛法所感动,透过忏悔赎罪,终于获得解脱与平安。《倚天屠龙记》虽然描写仇恨及激愤之情,真正的主题还是“宽恕”。

谢逊“移植”十分成功,金庸创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独特人物。但是,这项“移植”也不是完全没有弱点的。过去,我多次思索谢逊这个人物时,老是有一个迷惘之处,就是觉得他感情十分真挚,但他的遭遇似乎不能解释他那种愤激。他全家被杀,仇恨之心应是具体地针对仇人成昆,愤世疾俗、指责神灵,通常是对蒙受冤屈及不公平待遇的反应。这种愤恨,与针对某个仇人的仇恨是不同的。

根据金庸的文章,《无比敌》作者曼维尔本人少年时因对笃信的宗教发生怀疑,终至幻灭而深受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满腔怨愤,加上他的家庭悲剧,个人命运坎坷,使他更加偏激。

要是谢逊的遭遇是属同一类,他的感情便可解得多了。

附图只是漫画的金毛狮王谢逊。


谢逊:半人半兽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金毛狮王谢逊出场,黄发披肩,双眼碧亮,身材魁梧,白牙闪光,真是神将一般的异人,夺人眼目,非俗世所有。

谢逊前来夺屠龙宝刀,顷刻间连毙四大帮会首脑,张翠山发书生呆气,要与谢逊论理,却不料谢逊的道理比他还多。

倪匡先生称金毛狮王谢逊是《倚天屠龙记》中最令人难忘的男子,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少年时读此书,甚至连张无忌也没有谢逊给人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特别是谢逊在岛上那一阵惊天动地的狮子吼,写得真是骇人听闻,这种不战而屈人的魔法般的武功,令人总要联想到核武器的超声冲击波。谢逊的武功超越了常规武器,是属于核时代的那种。

相比之下,张翠山正是“才子终究小模样”,在谢逊生气勃勃的生命力面前,张翠山的形象和见识都苍白黯淡得多了。张翠山的那种才情,细致而精巧易碎,像宋代官窑工艺精良的瓷器,更像是书房中的摆设玩意,可以小心翼翼地赏玩,但不能在生命的风雨中摔打。

谢逊的粗犷狂暴中最能体现生命原始张力的美感,像青铜塑像一样厚重苍茫,悲壮雄浑,他有着最深切惨痛,涕泪纵横的生命体验,一种痛楚和粗鲁折射出对人生最真实的爱和失望。渴望生活的炽热内在情感,使谢逊的境界脚踏痛苦而提升。

谢逊的悲愤怨毒,给人以透不过气来的压迫感,使人不能对之仰视。他肆意杀戮,像暴风雨一样澎湃着毁灭的激情。他的形象使人想起希腊神话中半人半兽的天神,他强大膨胀的生命意志,居然敢与命运和神意作对,他甚至大声诅咒苍天,贼老天的咒骂,是惊人和不可思议的。他将自身悲惨奇痛的人生遭遇,上升到哲学上的高度,他仇视的已不仅仅是祸害他的师父成昆,他进而仇视人生社会和宇宙间压迫他的一切权威。倪匡先生说:“谢逊是个叛徒,他反叛的不但是杀害他全家的师父,更扩至人间的伦常道德成规、制定这些成规的‘圣贤’,这些圣贤及天下人所尊崇依赖的万物主宰。”

要在与人世完全隔绝的地方,要在完完全全人与大自然单挑独斗的对立中,才能更好地刻画和表现谢逊特异的性格,才能使他的形象更显卓异特立。倪匡先生指出谢逊与美国名著《无比敌》的联系。金庸在《三剑楼随笔》中介绍《无比敌》的故事时说:“曼尔维(《无比敌》的作者)由于接连的失望与挫折,对于社会与周围的人怀着一种愤激之情。”

这种愤激之情,“极度愤慨与拼命以赴的精神”,正是谢逊这一角色生命力灵动之所在。

谢逊其实是张翠山人生的教师,不过学生并不完全及格。一句“假仁假义”的嘲讽,虽未触及张翠山的灵魂,但带来的不可抗拒的机会,使张翠山终于放下了观念的包袱,情不自禁中向殷素素吐露了真实的心意。张翠山暂且抛开了善与恶礼教的外在束缚,鼓足勇气,听任生命本能意志的驱驰,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真情,接受了殷素素的爱。

奇幻的冰川火山荒岛的历险,是另一篇《鲁宾逊漂流记》的翻版,也可以认为是《无比敌》中大海中漂流挣扎情节的折影。《无比敌》的故事“是说一个捕鲸的船长亚海勃找大白鲸无比敌复仇的经过,他曾被这条白鲸弄得遍体鳞伤,还失去了一条腿,因此他如痴如狂的追踪这头山一般的白色鲸鱼,他这种疯狂的复仇欲望传染给了全船的水手,终于造成了一个大悲剧……”。金庸巧妙地将纯文学中的艺术精粹转移到他的小说中来,使小说的境界获得更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谢逊正是和《无比敌》小说中主角捕鲸船长亚海勃精神相通的悲剧人物。谢逊的狂暴和非理性,完全是常规道德规范所谴责的行为,但读者却丝毫不会在感观上对他有鄙弃的恶感,反而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和怜惜,同情和原谅他的非常行为,对他感觉认同,把他当成一面人类良心的镜子。

像半人半兽希腊神话中的人物,谢逊的内在和外观都象征性地暗合。谢逊瞎了眼,神志又近于癫狂,他自弃于人类的世界,他自虐和毁容,强迫自己近于兽性和泯灭良知,他求死的激情正和求生的热望一般地强烈,他骄傲地不屑于认输,不屑于承认人性中的感动。

但正是最叛逆的非理性中的神秘直觉力量,最能在罪恶的极端中表现出最纯净的善来。张无忌的出世,天启般使谢逊返朴归真。生命的神奇和幻美,不可抗拒地使谢逊从极端中扭转回来,回到他本真和最内在的谦卑和感恩。恶徒谢逊,其实内心有着最为圣洁的一面,他比其他人更配作一个身负沉重十字架的圣徒。

善和恶是人性中的两极,由极善到极恶,再回到极善,这其中的过程最具有震撼心灵的启示的力量。为恶为善,往往在一念之间,其间的分别比秋风中飘零的一片落叶的正面背面的分别还要微小。谢逊的故事让读者惊疑不定,在情感的峰口浪尖上起伏。

七伤拳是一个巧妙的暗喻,最适合谢逊的身份和本色。先伤己,再伤敌,仇恨和怨毒正是这样一把两头都有利刃,使自己和敌人都同时深受到或明或暗深深的伤害的双刃剑。报复似乎永远是得不偿失的,精神上得到的补偿和安慰,绝不会比心灵的缺憾更多。

谢逊将他强烈而奇特的爱全部倾注在无忌身上,这爱执着而深入,甚至充满了献身的激情,绝不是凡夫俗子的婆婆妈妈的妇人之仁,它寄托了更高更深的生命的热望,甚至不惜用暴力和虐责来尽情地表达和操演。

谢逊最后的形象苍凉悲壮,颇为感人。谢逊已完全换了一个人,不再是从前内心充满怨毒,肆意妄为的魔头了。他更像是失意英雄,虎落平阳,龙困浅水。饶是如此,他的雄风和机警还是有过人之处。谢逊曾经是恨得极深,现在却是爱得极深,看他对张无忌的关心之情处处溢于言表,是爱的力量支撑他还坚强地面对人生的困难。当他误以为无忌已不在人世之时,伤心得仰天大啸,老泪纵横,那种真挚和强烈的爱是触目惊心的。

张无忌与谢逊重逢一段,读者期待已久,大快人心。谢逊惊喜交集,居然不骂“贼老天”,而说出“老天开眼”这等极难得的话来。

谢逊的转变,最合于情理。他曾被仇恨蒙蔽了灵性,做了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但那却不符合他内在的良心原则,他只是一个病人,他神志迷失,做出了完全违背良心的罪孽之事。而一旦环境合适,良药入口,他醒悟过来之时,自然是对自己的罪行痛悔不已,生出必死之志,以求解脱和赎罪。谢逊是真诚的,他的恶是那么的真实,他的善也同样是那么的令人心动。他性格和命运中的致命矛盾,产生出感人的悲剧。看他巨大的身影,垂头而立,那种悔过的形象特别地触目惊心。谢逊做出过许多不可饶恕的恶行,但读者却很难仇视和鄙夷他。

射雕三部曲中,《射雕英雄传》主旨是大勇,而《神雕侠侣》的主旨却在于大智,此部《倚天屠龙记》,主旨却是大仁夫子之道,宽恕而已。宽恕在全书中处处高扬着鲜艳的旗帜,处处在召唤一种精神上的仁慈的大道。

张无忌最重宽恕,但他那软弱得拖泥带水的性格并没有使宽恕之道得以最纯粹和最能动人心魄地渲染出来,在张无忌仁厚的宽恕中,更多了一些无可奈何和无能为力的杂质,他的宽恕中被动的成分多了一些,力量欠缺了一些。

宽恕的精神,却在谢逊令人感动的觉悟中得到了提炼和升华,更能爆发出一种令灵魂震颤的奇光异彩来。

成昆的罪大恶极,施加于谢逊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和仇恨不可不谓海一样的深,天一样的高,但谢逊却没有在世俗的天平上去称量仇恨的得失。他和成昆的决斗一上来先让成昆三招,被成昆打得吐血,这能看到谢逊的境界已获得了一种悲天怜人的大胸襟。最后谢逊并没有杀死成昆,谢逊制服成昆后指着他说:“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谢逊的宽恕是有节制和有原则性的宽恕,这比那些事事和稀泥的表面化的宽恕力量更为强大,更能振聋发聩,也更合乎于人性。这种宽恕不是概念化形式主义的肤浅,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生命痛苦的经验,柔软中有钢铁一般坚硬和不可动摇的精神品质。

谢逊自己也在宽恕中得新生。他安然忍受众人的羞辱,精神的施虐远胜过肉体的折磨,他终于获得了内心的宁静和解脱,轻松卸下了精神上沉重的十字架,在慈悲的佛法中找到了生命的寄托和归宿。


金庸小说人物点评之——谢逊
金毛狮王身材魁伟,满头黄发,散披肩头,眼睛碧油油地发光,手持一根一丈六七尺长的两头狼牙棒,威风凛凛,有如天神。
但是,他的名字却斯文得紧:单名一个逊字,表字退思。

从“任侠者”到“刽子手”的蜕化。

谢逊在《倚天》中一出场,给人的印象虽然样貌粗豪,但却谦逊斯文。及至赌吞毒盐,杀海沙派总舵主元广波而报余姚张登云灭门、海门欧阳清惨死之仇;封鼻憋气,杀巨鲸帮帮主麦鲸而雪数十名远洋客商命丧大海、七名妇女被奸而死之恨;大展神威,杀神拳门掌门过三拳……分明是一个为别人仗义出头的侠客。

但此形象渐转而下。

谢逊双目如电,射向昆仑派的两名剑客高则成、蒋涛。张翠山担心他要滥杀无辜,说道:“谢前辈,据你所云,适才所杀的数人都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但若你不分青红皂白的滥施杀戮,与这些人又有甚么分别?”

从此引出了谢逊的激愤之论:

“有甚么分别?我武功高,他们武功低,强者胜而弱者败,便是分别。

“难道世上真有分辨是非之事?当今蒙古人做皇帝,爱杀多少汉人便杀多少,他跟你讲是非么?蒙古人要汉人的子女玉帛,伸手便拿,汉人若是不服,他提刀便杀,他跟你讲是非么?

“从前汉人自己做皇帝,难道便讲是非了?

“行侠仗义有甚么好?为甚么要行侠仗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嘿嘿,胡说八道!你说武林之中,当真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么?

而后,终将王盘山岛上除张翠山、殷素素、白龟寿之外的一干人等以长啸震成白痴,生不如死。

更为惨酷的是,谢逊找不到成昆,愤激之下,便到处做案,杀人放火,无所不为。每做一件案子,便在墙上留下师父的姓名,逼其露面。枉死在他手下的武林成名人物,不下百十。

至此,谢逊已为复仇所激失去了人性。

从“贼老天”到“老天爷”的转变。

“贼老天”。

谢逊恨天,恨天道不公,恨天目不明。

谢逊在王盘山岛上从天鹰教手中夺得“屠龙刀”,掳了张翠山和殷素素驾船北上,途中突遇海底地震引发海啸,风浪滔天、大雨如注,谢逊破口大骂:“贼老天,打这鸟风!”

海啸中谢逊救了张殷二人的性命,张翠山上前相谢,谢逊冷冷的道:“这话说得太早。咱三人的性命,有九成九还在贼老天的手中。”

三人座船撞冰欲沉,谢逊叫道:“跳上冰山去,多活一天半日也是好的。贼老天要我早死,老子偏偏跟他作对。”

谢逊在冰山上走来走去,悠然自得,笑道:“贼老天送了一艘大船给咱们,迎接咱们去会一会北极仙翁。”

后来,谢逊神情日渐反常,眼睛中射出异样光芒,常自指手划脚的对天咒骂,胸中怨毒,竟自不可抑制。血红的太阳停在西边海面,良久良久,始终不沉下海去。谢逊突然跃起,指着太阳大声骂道:“连你太阳也来欺侮我,贼太阳,鬼太阳,我若是有张硬弓,一枝长箭,嘿嘿,一箭射你个穿。”突然伸手在冰上一击,拍下拳头大的一块冰,用力向太阳掷了过去。

三人先后来到冰火岛,言及能不能回归中原,张翠山道:“那得瞧老天爷的意旨了。”谢逊破口骂道:“甚么老天爷,狗天、贼天、强盗老天!”

殷素素将要分娩,谢逊却又狂性大发,不住口的咒骂,从老天骂起,直骂到西方佛祖,东海观音,天上玉皇,地下阎罗,再自三皇五帝骂起,尧舜禹汤,秦皇唐宗,文则孔孟,武则关岳,不论哪一个大圣贤大英雄,全给他骂了个狗血淋头。武林人物,自华佗创设五禽之戏起,少林派达摩老祖,岳武穆神拳散手,全给他骂得一文不值。

三人义结金兰,殷素素要祭告天地,行拜义父、拜义兄之礼。谢逊哈哈大笑,说道:“大丈夫一言既出,终身不渝,又何必祭天拜地?这贼老天自己管不了自己的事,我谢逊最是恨他不过。”

谢逊提议扎个大木排,送张翠山一家回归中土。殷素素说无忌没了义父,谁来疼他?谢逊叹道:“我得能疼他十年,已经足够了。贼老天总是跟我捣乱,这孩子倘若陪我的时候太多,只怕贼老天迁怒于他,会有横祸加身。”

“老天爷”。

谢逊被救出灵蛇岛,张无忌与他相认,谢逊惊喜交集,如在梦中,只是翻来覆去的说道:“老天爷开眼,老天爷开眼!”

他们几人被波斯三使追赶,坐小船逃走,不料乌云满天、大雨倾盆,谢逊终于会到张无忌,心情却极是畅快,处境虽险,却毫不在意,在大雨中高声谈笑:“……难道老天爷瞧着谢逊不顺眼,要再将我充军到南极仙翁府上,去再住他二十年么?哈哈,哈哈!”

从贼老天到老天爷的转变,中间何其困苦,何其艰难!实难以文字表之。

从“深溺陷”到“大超脱”的涅磐。

谢逊具有勇往直前、敢于面对的美德。他溺陷于复仇,但过程动人心魄,可泣可歌。

谢逊在武功大有所成之际,既有父母妻儿,复有良师挚友,一家人其乐融融。但是突然祸起萧墙:妻被奸杀,子被摔毙,父母弟妹仆役,全家一十三口,一夕之间全部死于非命,而杀人者竟是他所敬爱有加的恩师成昆。

他苦练武功,两次找成昆报仇,但都重伤败北。于是,他怒发如狂,他恨天骂地,他滥杀无辜,以期激得成昆出面,或是被他所杀之人的亲友都遍寻成昆。

复仇痼之,陷溺已深!

什么可以使金毛狮王超脱?

空见大师肯定是使他超脱的一个原因:

空见为了阻止谢逊杀害武当宋远桥,避免掀起武林大祸,甘愿受其十三记七伤拳,以泄其愤。谢逊打最后一拳时诈作自杀,空见为救他中拳而死。便在此时,谢逊陡然天良发现,伏在空见身上大哭叫道:“空见大师,我谢逊忘恩负义,猪狗不如!”承诺从此只找成昆报仇,不再胡乱杀人。

另一个超脱他的原因是张无忌出生时的啼哭声:

凶性大发的谢逊突然之间良知激发,狂性立去,人性重现,成为一个肯为爱牺牲、肯对已行为负责的人。后来收张无忌为义子,聊慰其子谢无忌惨死之痛,于他日后的大超脱实是大有好处。

谢逊打败成昆,却没有杀他,只是化去了他的武功:

谢逊指着成昆说道:“成昆,你杀我全家,我今日毁你双目,废去了你的武功,以此相报。师父,我一身武功是你所授,今日我自行尽数毁了,还了给你。从此我和你无恩无怨,你永远瞧不见我,我也永远瞧不见你。”

他深知自己双手沾满了无辜被杀者的鲜血,于是自己散尽武功,任由仇家报复:

谢逊朗声道:“我谢逊作恶多端,原没想能活到今日,天下英雄中,有哪一位的亲人师友曾为谢某所害,便请来取了谢某的性命去,无忌,你不得阻止,更不得事后报复,免增你义父罪业。”

谢逊被仇家唾沫加身,张无忌心中酸苦,泪如雨下。谢逊笑道:“痴孩子!你义父承三位高僧点化,大彻大悟,毕生罪业一一化解,你该当代我欢喜才是,有甚么可难过的?”

谢逊文武全才,于诸子百家之学无所不窥,一旦得渡厄点化,立悟佛家精义,自此归于佛门,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终成一代大德高僧!

谢逊为毕生罪孽获得完全化解而喜由心生,终至大解脱之境,想来令人既悲且叹!


上一篇:喷饭网

下一篇:让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