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钞胡同,明朝属金台坊,称倒钞胡同。明张爵《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称倒钞胡同。清朝属镶黄旗,清乾隆十五年(1750)京城全图,“倒钞”讹为“宝钞”。民国后沿称。因胡同驻有空军某机关,“文化大革命”中一度改称爱军街,后恢复原名。《顺天府志》载:超勇亲王府在宝钞胡同,称那王府。
高贵王府名难记
祖上原是胜将军
宝钞胡同的那王府,是现在该胡同里仅存的古迹。那王府不出名,全赖这名字别扭。在鼓楼东大街的一家饭馆吃饭时问老板知不知道那王府,重复了好几遍,得到的是同一句答复:“哪儿?哪个王府?”
那王府的旧主是晚清一位叫那颜图的外蒙古亲王,这个王爷的全名叫做“蒙古喀尔喀赛因诺颜部扎萨克和硕亲王”,很不幸,没几个人能痛快地把他的名号叫全,喊来喊去还是叫那王爷亲切点。
清朝设立了许多宗室爵位,和硕亲王是最高的一级,年俸银1万两,禄米1万斛,拿现在的话说就是“五星上将”待遇。那颜图的老祖宗策凌是清朝名将,人称“常胜将军”,封超勇亲王。《鹿鼎记》描写韦小宝大败俄罗斯罗刹鬼并划定中俄边境的故事,其实就是策凌所为。策凌孙子的地位也极为显赫,他娶了乾隆的女儿——七公主固伦和静,公主下嫁的时候重新修缮了驸马爷的宅院,就是现在的那王府。所以,那王府又叫七公主府。史料记载,外蒙古亲王在北京设有府第的,仅有那王府一处。
京剧慧眼识才俊
一夜豪赌败全家
那颜图一点不像祖先那样“超勇”,倒是超级纨绔。此人别的不行,消遣功夫一流,对美食颇有研究,“丰泽园”有道“卫水银鱼”的菜肴,据说就是那王爷所创。那王爷对京剧也有相当造诣。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幼年曾在那王府做书童,王爷发现这是棵唱戏的好苗子,全力资助他去戏班深造。尚小云成名后,新排的戏都是先在那王府演,分文不收,尚小云说这是孝敬。
如果说这两件事还算给后人造了点福,可那王爷趁着清朝覆亡疯狂敛财干的就不是正经勾当了。辛亥革命一开始,他就将统辖衙门的金银珠宝统统变卖,所得银两全部私分。不过那颜图命不错,从慈禧那会儿就深得宠幸,手握重权,一直混到曹锟时代照样走红,后来居然还加入了国民党。
然而,那颜图毕竟没有真本事,北京时局动荡,靠混日子吃饭的他终于渐渐失宠。晚年的那王爷只能守着那座宏伟的王府坐吃山空,终于入不敷出,在一夜豪赌之下,将王府抵押给了西什库教堂,自此穷困潦倒,郁郁而终。
那王府成为教会产业后频频转手,解放前成了精神病院。后来国家将其重新划分给多家单位,北京市第七幼儿园就是由王府的南院改建而成的。
幸福老太太四世同堂
走在宝钞胡同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条胡同几乎看不见北京人。没有晒太阳的大妈,没有遛弯的大爷,耳边听到的交谈声全部是外地口音。如同张奶奶说的:“房子都租给外地人做买卖了,北京人能搬的都搬走了。”
张奶奶坐在宝钞胡同和华丰胡同交会的路口,精神矍铄,一看就是个利索人。张奶奶说她一来北京,就嫁到了宝钞胡同一户卖早点的金姓人家。以前去鼓楼看戏的有钱人,都路过她家的铺子,生意还不错。“我身后这个院,就是我们家,从那会儿到现在一晃都60多年了。”
1958年公私合营,张奶奶家的摊子也一并转到了鼓楼隆福寺小吃店,张奶奶和老伴继续做烧饼,但有了正式职业——售货员。如今老人每月拿着1100元的退休金,还把自家的两间开向宝钞胡同的门脸房租了出去,收入恐怕比这个城市的很多年轻人都高得多。“我家现在是四世同堂,重孙子都上五年级了,我现在还管给小孙子做饭呢。”老人一脸幸福地说。
相传元时倒钞司设于胡同南口。立有“倒钞法”,元朝实行纸币,回收旧币,偿以新币。倒钞司是负责全国新旧纸币兑换的机关。故名。
倒钞胡同
当然,宝钞胡同也就是偶尔过回“街”瘾,窄和乱注定了它还得做一辈子胡同。走进胡同南口没几步,路两旁就被各种小卖铺占据,能把摊子搬到外面的,绝不放屋里。走走停停的行人,晃晃悠悠的自行车,再加上小汽车钻进钻出,把本不宽敞的胡同塞得满满当当。要是赶上学生放学,简直跟煮饺子差不多。
除了位于胡同口的空军后勤部大院,走上400米也看不到一所像样的房子,连一点新近装修过的痕迹都找不到。房子的模样差不多,毫无特色,倒是有不少被油烟熏得黢黑的墙壁十分乍眼。进城干道必经处地标大名叫宝钞
就是这样一条怎么瞅也不好看的胡同,偏偏赫赫有名,至少北京市民都对它耳熟能详。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宝钞胡同是公交车站的一个站名,而从东直门到鼓楼这段路是进城的要道,途中必经宝钞胡同。在没修好环路和地铁以前,很多家住东边的老百姓,都是选择这条路线进城或往西去的。从幼儿园到职高胡同北盛产学校
北行至琉璃寺胡同,市井的喧嚣之气倏然消退。100多米的距离,就有一个幼儿园、一座王府、一所职高、一所中学分立于宝钞胡同北部的道路两侧。再往北还有间弃用的军工印刷厂,旁边开了家设计很前卫的文化公司。胡同里洋溢着如此浓郁的书卷味实不多见,路边偶有小店,经营的也多是文化类产品。
由于是周末,财经学校和北京一中都显得很安静。财经学校是所职高,对于一个十六七岁叛逆而懵懂的少年来说,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胡同显然比肃静的校园更有意思,往胡同深处钻一钻,似乎能忘掉那些讨厌的课本。静谧的胡同记录着少年们的秘密,第一次紧张的表白,第一次甜蜜的牵手,这些我们现在看来或许很好笑的事情恰恰是生命中最难抹去的记忆。
在北京叫某某一中的学校很多,但宝钞胡同里的这一所绝对是历史最久、名声最大的。北京一中出过许多名人,如老舍、刘白羽等,他们的诸多作品中都有对宝钞胡同正面或侧面的描写。据附近居民介绍,除了中学之外,北京一中还设有小学部,这样一来,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宝钞胡同算是齐备了。
曾在不远处的净土胡同办《三联生活周刊》的钱刚先生就戏言:“一个‘净土’,一个‘宝钞’,这地方是精神物质文明都有呵!”想必那时候宝钞胡同的“教育体系”尚不如今日完备,否则有另番感慨也说不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