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州白司马是记事抒怀吗?
《寄江州白司马》是由唐朝诗人杨巨源所写的七言律诗。
寄江州白司马
杨巨源 〔唐代〕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
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译文
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慧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否?
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就在此处入海; 也听说那庐峰,比香炉峰更具神韵和风采。
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书的鸿雁; 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单。
不要空受眼前境遇的牵制,一味求佛问道; 远大的抱负和志向,仍是前方追求的目标。
寄江州白司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本诗从一开始就一直在规劝好友,不要消极而避于佛道,不要消减斗争锐气。希望好友能积极为政,积极争取高官厚爵的前途。诗人于首联直接亲切地询问好友,问候诗人身体及生活状况,以亲切的问候表达双方之间亲密的关系。其言外之意实为表明:你我是朝廷中同一战线上的朋友,我和裴相都理解并支持你的建议,然而现在朝中关系复杂,不得不要暂时委屈你,希望你能明白裴相的难处。诗人颔联以湓浦江似衣带,庐山风景秀丽,强调好友当积极有为,不可一味消极。衣带之喻,暗含“一衣带水”之典故,一者表明你我之间不应有隔阂,心犹比邻,二望好友积极为政,以求政绩。并用庐山之美景,希望好友积极向上,不减锐气。诗人颈联以“岁晏题诗”然“离鸿”已“断”,强调对好友的思念及关切之深,也暗含如今的关系之淡,“隔阂”之深。以“病鹤”及“望阙天遥”表达对好友如今处境及心情的理解。言外之意是,我理解你的心情,同情你的处境,其实我一直都在关切关你,但请给我时间,我正在为你积极努力。你自己也要积极有为啊!诗人尾联加强语气,直接规劝好友“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其直接抒意,语气强烈,如同命令一般。我的好友白乐天君啊,你不要再整日里沉于佛道了,你当振作起来,怀抱青云之志,高官厚爵仍然是我们追求的前途啊!诗人直接劝勉好友,希望好友不要消极地沉于佛道避世,只要暂时的失意,要发奋振作,积极向上,把高官厚爵当作人生前途及目标。其言外之意为:你再这样下去,整天沉迷佛道,没有一点政绩。我和裴相在朝中再怎么为你周旋努力,也都没有一点用处。你要振作,要高官厚爵……明白吗?
宿建德江 与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两首诗表达了什么不同的情感 请赏析?
您好。“唐代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代: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这首诗创作于作者得知白居易遭贬之后。此诗以景衬情,以景写情,叙事抒情,表现作者对白居易的一片殷殷之情。首句描写了自己所处之阴暗的背景,衬托出被贬谪又处于病中的作者心境的凄凉和痛苦;次句点明题意;第三句写当听说白居易被贬的消息时的情景,表现了诸多的意味;末句,凄凉的景色与凄凉的心境融恰为一,情调悲怆。全诗表达了作者知道好友被贬后极度震惊和心中的悲凉。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
归园田居陶渊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归园田居》是晋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的组诗作品,共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下:第一首: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第二首:表达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着意写出乡居生活的宁静,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不加雕饰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纯美的天地,表现了乡村的幽静和作者心境的恬淡。第三首:表达了田园生活的欣然自得的心情。讲述了作者耕种归来的活动,表达其欣然自得之情,内蕴醇厚,情感真挚。第四首:表达了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写作者亲自参加劳动和对劳动的热爱,表明他不但没有因早出晚归地辛苦劳动而减少对劳动的兴趣,反而加深了他对劳动的感情,坚定了他终生归耕的决心。第五首:表达了归隐之后愉快的心情。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作者对农田劳动生活的体验,风格清淡而又不失典雅,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对归隐的自豪。扩展资料:《归园田居》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使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形成一种艺术境界,使读者通过想象觉得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意境美,从而受到感染。如诗中我们所感触到的田亩草屋,成荫的榆柳,列植的桃李,黄昏的远村,依依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颠上的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点化,都增添了无穷的情趣。构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作者介绍: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园田居